智能應急救援產品是指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能夠主動感知風險,控製或者屏蔽有害物質和能量的意外釋放,幫助脫離危險環境,實現人員的自護、自救和他救,減少或者避免人體遭受傷害的智能裝備。
我區發展智能應急救援產業基於以下四點:
一、災害和事故數量居高不下
2020年,我國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近年,黃埔區的2018年“山竹”台風、2020年“5·22”特大暴雨造成巨大損失,停工、停課。
伴隨著全球工業化不斷發展,包括爆炸、火災和交通事故等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數量也在快速的增長,本世紀前20年安全生產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居高不下,世界範圍內空難、火災、危化品事故屢見不鮮。例如,2020年08月30日,貝魯特“8·4”港口爆炸事件中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90人,超過6500人受傷,30萬人流離失所,占貝魯特人口的20%,損失高達30億美元。國內事故也不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居各行業之首,2019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62763人,每天平均有172人因車禍死亡。2018年,黃埔區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工傷死亡事故36起,死亡38人。剛剛過去的2021年,我國發生了多起較大以上安全事故,包括火災、房屋倒塌、危險化學品泄露、道路交通、礦山透水、燃氣爆炸、有限空間等等,其中湖北十堰燃氣爆炸事故截至6月18日,事故已經造成25人死亡、37人重傷。
二、傳統安全管理理念存在不足
要防止事故和災害,不但要控製致災因子,還要保護好承災體。要在加強致災因子治理的同時,加強對承災體的管理。如果把人當做防災的“消費者”,就是不光要對致災因子進行“供給側”的治理、控製致災因子,還要在“需求側”加強承災體的保護,或者引導承災體避開致災因子。
當前,對於承災體的保護,更多的是在生產經營場所,比如企業、工地等,要求從業者佩戴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對於絕大多數非生產經營場所,人作為承災體在大部分時刻缺乏必要保護。而且,傳統的保護是“被動”的防護,比如安全帽、防護服、手套等,簡單地將致災因子和承災體進行硬隔離,減少傷害的程度。但是,“硬隔離”需要硬碰硬的實力,很多時候防護裝備不具備與致災因子抗衡的能力,防護失效。因此,要在具備一定“硬隔離”能力的基礎上,實施“軟隔離”,主動識別致災因子,在初期控製致災因子。如果災害擴大,則可以避其鋒芒,將承災體帶離災害。
智能應急救援產品是指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能夠主動感知風險,控製或者屏蔽有害物質和能量的意外釋放,幫助脫離危險環境,實現人員的自護、自救和他救,減少或者避免人體遭受傷害的智能裝備。針對河南拓城縣武術館火災,可以推出防滅火機器人,平時可以通過熱成像、AI智能識別技術監測火災風險,及時向人發出預警,並消除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可以噴射幹粉等滅火劑,第一時間實施撲救。
三、智能應急救援產業前景分析
隨著世界經濟複蘇乏力、中美貿易戰全麵爆發以及我國經濟形勢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實體經濟遇到很多困難。新冠疫情以來,在經濟下行和疫情防控雙重因素疊加影響下,不少行業企業的市場需求不足,企業產能利用率低、擴張意願不強。新冠疫情讓大家深刻地體會到,應急產業既能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保駕護航,又能夠成為極具潛力的經濟增長點。
由於安全應急產業的概念不一、口徑不一,不同機構統計和預測的全球安全應急產業總體規模並不相同。據智研谘詢有限公司報告,2017年全球安全應急產業市場規模為8649.3億美元,較2016年的8003.3億美元增長8.07%。中國產業信息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安全應急產業市場規模約11861.2億元,同比2016年的10314.8億元增長了14.99%。
我國安全應急產業確定了4個領域、15個發展方向,共266項細分產品和服務。很多細分產業其實早已經存在於其他各個領域之中。縱觀全球應急產業發展,目前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應用範圍狹窄,局限在生產、工業和公共領域,沒有大範圍地拓展到生活領域。二是對事後救援產業的關注遠遠高於事前預防和自救的產業。三是多為標準化的工業產品,缺乏個性、美感和舒適感。四是現代科技應用不足,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應用不足,行業發展速度緩慢。五是潛藏在人們生活中的安全需求未能發掘,未能引導企業和群眾對安全更高、更新的需求。
經濟發展仍然是衡量一個地區發展最重要的指標,黨的十八大以後,各地的GDP競爭不僅沒有降溫,反而日趨激烈。在中國,經濟發展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你提汽車產業為支柱產業,大家都上汽車;你提機器人,一哄而上都是機器人產業;你提生物製藥,突然發現全國都是這個“醫藥穀”,那個“製藥城”,遍地開花。當前,全國各地的應急產業規劃此起彼伏,但是大多是關注生產領域和公共安全事件的救援,聚焦於G端和B端,對重點在C端的智能應急救援領域涉足不深。以實現人員的自護、自救和他救,減少或者避免人體遭受傷害的智能應急救援產業一直沒有得到關注,這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其覆蓋人口遠超生產領域,其產業規模不會低於生產領域,預計2030年全球的市場規模在1萬億美元,全國的市場規模在1萬億元人民幣。
隨著各國對科技進步的重視及全球科技進步,節能環保技術、清潔能源、生物技術、先進材料得到了發展,特別是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智能應急救援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廠商可以整合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材料,大量生產出致力於承災體防護、自救的個性化產品,滿足企業和群眾的個性化需求,比如對於高層消防逃生,一直以來缺乏好的產品,可以利用新材料製作低空降落傘等產品,以應不時之需。又如,借助汽車氣囊技術,製造安全手環,落水後一按或者人在水麵下達到一定深度就能自動彈開氣囊,逃出生天。
四、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發展智能應急救援產業的優勢
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發展來看,要立足現在發展需要,引進大項目,立竿見影,同時也要為未來5年、10年鋪路,要播下發展的種子。應急產業,特別是智能應急救援產業是一片巨大的處女地,如果能夠占得先機、搶占高地,完全具備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形成新的支柱產業,未來發展成為百億、千億產業集群不是沒有可能。
以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技術產業將在我區得到高速發展。而應急產業的細分產業,如預測預警、智能防護、應急服務產業大多是依托新型技術產業而發展的。基礎性、原創性的突破是科技創新,技術整合、跨界整合也是科技創新,有時候甚至會更加驚豔。把現代科技嫁接到應急產業中來,是一種跨領域的創新,回報速度比原創技術創新來得更快。
我區的產業基礎很好,與周邊地區的產業聯係緊密,加工能力非常強,這是國內很多地方無法比擬的。產品設計出來後,馬上就能夠生產出來。在我區規劃建設應急產業集群所花費的時間、精力較其他行業會更快,5年左右就可以初見成效。如果規劃建設得當,我區很快就在應急產業產生獨角獸企業,帶動整個區的應急產業集群發展。
《廣東省培育安全應急與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已將我區粵港澳大灣區(黃埔)安全應急科技園(原名:廣東省安全應急科技園)列為廣東省安全應急與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重點項目。粵港澳大灣區(黃埔)安全應急科技園以打造全國首個高端安全應急科技園區為目標,拓展智能應急救援產業,從實戰、實用出發,專注研發智能自護、自救和他救應急救援產品,生產安全自救、避險、預警監測、工業安全智能防控和無人救援設備等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高附加值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