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演示現場啟動防汛應急指揮係統。李建均 攝
8月11日下午,廣州市三防總指揮部在黃埔區召開全市涵隧內澇風險防控與應急處置現場會,現場點驗了全市三防應急轉移社會動員指揮車並授牌,現場觀摩黃埔區智慧應急、開源隧道防澇智能攔截係統,並召開交流座談會。
市政府副秘書長刁愛林、市應急局局長黃彪,黃埔區委常委、副區長毛鬆柏,市、區住建、交通、水務氣象等部門負責人,各區常務副區長,各區應急管理局長參加。
在開源大道現場,與會人員觀摩隧道內澇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置係統。這是為迅速解決城市隧道內澇難題,黃埔區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又一舉措,通過融合新科技與隧道市政設施管理,在彙星路隧道和開源隧道打造全區首個隧道積水自動攔截係統。
在現場召開的座談會上,交流借鑒三防科技創新工作情況。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救災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做好三防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四個確保”使命任務,切實落實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加強全市防汛工作的分工方案》的相關要求。
會議強調,要認真研究流域防洪排澇問題,堅持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洪澇汙同治,推動“六穩”工作,實現“六保”目標。要利用當前台風來臨前的“間隙期”,抓緊補齊短板和薄弱環節,堅決做好轉移安置工作,加強預測預報和信息發布,做好搶險救援準備。認真學習借鑒黃埔區的經驗做法,及早在本區本管轄範圍內的城鄉易澇點、隧道、涵洞上,推廣使用城市隧道水位警示標誌和報警設施,落實落細涵隧內澇風險防控技防措施和人防責任,在堤防、地下車庫等重點區域、重點環節積極探索創新科學做法。要舉一反三,向科技要戰鬥力,提高三防應急工作信息化水平。堅持科學防災、有效防災,大力推廣使用新理念、新技術、新設備。積極借助“外腦”,強化專家學者智力支撐,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有效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據了解,廣州入汛以來,暴雨頻頻,強降雨造成城區隧道低窪處大量積水,給行人和車輛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一些低窪地段和隧道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5月21晚間至5月22日,開源大道隧道發生嚴重水浸。
為解決涵洞積水造成的安全隱患問題,全力保障城市道路有序運行,黃埔區創造性地探索做好城鄉易澇點、隧道、涵洞水位警示標誌和報警設施的科學設置,用科技助力防汛減災,推動防汛應急搶險工作智慧化,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鏈接
自動感應 實時攔截
“隧道防澇攔截係統”好智能
“如果隧道積水超過10厘米,會通過顯示屏提示司機隧道有積水,這是第一級的預警。如果積水超過27厘米,我們會采取第二級預警措施,進行語音播報,文字顯示,落下路閘禁行。”該係統開發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該係統的運用,有效解決傳統人工觀測道路積水反應遲鈍、速度慢、信息發送滯後等效率低下問題,不僅可為道路交通參與者提供準確有效的行駛信號,更能為交通指揮機構提前對相關道路實施交通管製與車輛疏導提供重要指引,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此外,還通過AI視頻+傳感器,打造實時監測預警係統。隧道安裝了電子水尺、超聲波液位傳感器等設備,通過應用“AI視頻圖像識別”與“液位傳感器”技術,實現對隧道運行情況進行實時、全麵掌控。
據介紹,係統將聯合多功能智慧燈杆,實現“智能化”疏導交通。當“液位傳感器”檢測隧道積水到達“預警”水位時,係統啟動“緩行”預案,隧道入口處警示指示燈亮起,語音廣播及LED信息情報板提示車輛繞行,事發地平台將預警信息推送給相關人員及中心平台。
此時,中心平台的地圖黃閃報警,事發地視頻窗口自動彈出,工作人員複核現場情況,確認設備的工作狀態,並通知相關人員前往現場核實及處置。當“液位傳感器”檢測隧道積水到達“禁行”水位時,係統啟動“禁行”預案,隧道入口禁行指示燈亮起,LED信息情報板提示車輛禁行,聲光報警器拉響,雙向車輛攔截係統啟動,道閘關閉,報警信息推送給相關人員及平台。中心平台的地圖紅閃報警,事發地視頻窗口自動彈出,工作人員複核現場情況,確認設備的工作狀態,調度周邊的人、車、物等資源進行應急處理。(供稿:李建均 陳嗣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