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上級統計工作要求認真開展各項統計調查工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全區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
今年9月止,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以下簡稱“規上服務業”)共131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52家,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31.82億元,同比增長25.1%(見表1),其中營利性服務業共821家,合計營業收入758.63億元,同比增長25.1%。去年受疫情影響,去年年初同期基數較低,而後隨著疫情的緩解,去年經濟指標前低後高,因此今年的經濟趨勢呈現出前高後低的走勢(見圖1)。
表1: 2021年1-9月黃埔區規模以上服務業各行業營業收入情況表 | |||||
項目 | 企業數量(家) | 營業收入(億元) | 同比 增速(%) | 兩年平均增速(%) | * 2019年全年 同比增速(%) |
規上服務業合計 | 1315 | 1231.82 | 25.1 | 22.1 | 21.7 |
#營利性服務業合計 | 821 | 758.63 | 25.1 | 19.1 | 18.3 |
規上服務業各行業情況: | |||||
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356 | 405.40 | 25.3 | 26.2 | 28.0 |
管道運輸業 | 1 | 8.61 | 30.8 | 16.3 | 15.2 |
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 | 116 | 243.36 | 26.6 | 22.2 | 57.5 |
裝卸搬運和倉儲業 | 60 | 29.83 | 8.2 | 1.3 | 2.2 |
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263 | 277.58 | 16.6 | 15.3 | 19.9 |
#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261 | 274.97 | 17.1 | 15.1 | 20.2 |
3.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 | 101 | 39.45 | 19.8 | 16.2 | 17.1 |
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241 | 211.83 | 34.9 | 17.7 | 16.5 |
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260 | 256.05 | 27.2 | 24.5 | 16.3 |
6.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16 | 8.55 | 21.0 | 20.5 | 64.8 |
7.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31 | 11.29 | 21.2 | 11.2 | 5.8 |
8.教育 | 9 | 3.90 | 39.8 | 10.1 | 20.6 |
9.衛生和社會工作 | 10 | 13.29 | 55.2 | 50.1 | 15.8 |
10.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28 | 4.49 | 12.0 | 51.8 | 245.3 |
為更科學地觀測行業發展情況,從兩年平均增速上看,規上服務業1-9月兩年平均增速達22.1%,除了今年6月因本土疫情出現的小幅放緩外,今年以來實現連續穩定增長;營利性服務業上半年的兩年平均增速略有波動,5月下滑到低位13.9%,主要受到去年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4月)、租賃和商務服務業(5月)以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4-5月)同比增速急劇下滑的影響;下半年,得益於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持續拉動,兩年平均增速環比下降的趨勢得以扭轉,1-9月兩年平均增速達19.1%。兩年平均增速與2019年全年增速相比,規上服務業以及營利性服務業整體均恢複至疫情前水平,但各行業恢複程度不均。
二、企業分布及行業結構特點
(一)企業數量及行業分布
截至9月止,我區共有1315家規上服務業企業,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共356家,占比27.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共263家,占比2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共260家,占比19.8%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共241家,占比18.3%。其中:營利性服務業821家,交通運輸的57-59行業177家。本年月度新增共11家企業,主要集中在商務服務業和軟件信息服務業兩個行業大類,實現營業收入達29.37億元,拉動規上服務業營收增長約3個百分點;營利性服務業新增企業實現營收達23.8億元,拉動規上服務業營收增長3.9個百分點。以上數據表明,新增入統企業對全區行業經濟拉動作用明顯,加大培育發展新企業對全區經濟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尤為重要。
(二)各行業發展情況
從增速上看,1-9月規上服務業十大行業營收增速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以及衛生和社會工作四個行業營收同比增速和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20%,維持快速增勢。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9月實現累計營收405.4億元,占規上服務業比重32.9%,同比增長25.3%,兩年平均增速26.2%,兩年平均增速較今年同比增速更高一些,意味著從9月開始,去年同比增速已經超過今年,出現交點,預計今年同比增速會隨著去年基數增大而持續穩步下降,直到去年的同比增速回歸到與兩年平均增速相平行的水平。
其中,交通運輸中的代碼57-59行業累計營收281.8億元,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代碼57)體量占比最大,實現營收243.36億元,行業內企業業務方向存在較大區分,各自的增降幅差異明顯,但行業總體增速主要受龍頭企業京東影響。7-9月為購物旺季,恰逢海運出口需求略有上升,海運代理價格上漲,因此龍頭企業營收增量大,增速高。該行業1-9同比增速達26.6%,拉動交通運輸中57-59行業增速上升22.6個百分點,為其穩定增長發揮重要支撐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裝卸搬運和倉儲業(代碼59),1-9月累計營收29.83億元,同比增速8.2%,兩年平均增速僅有1.3%,主要受去年的重點冷鏈倉儲企業新供銷業務調整的影響,今年營收大幅下滑,拉低該行業8.5個百分點。
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本行業在營利性服務業中體量占比最大(占36.2%),1-9月實現累計營收274.97億元,同比增速17.1%,兩年平均增速15.1%。其中,累計營收10-20億的企業有3家,1-10億的企業有56家(見表2),龍頭企業起主要增長拉動力,如運易通等,其餘重點企業後起發力有待提升。在累計營收1億元以上的企業中,企業主營業務主要集中在軟件開發和信息係統集成這兩個領域,其中軟件開發業營收1億元以上企業量的占比更高,高達27.1%,但同比增速受限,同比增長隻有6%。網遊企業作為該領域的龍頭企業,去年因疫情居家隔離時間長而實現行業創收,今年因國家政策加強了對青少年登陸網遊時長的引導和限製,網遊企業的新版號申請審批收緊,新遊戲今年無法上線,因此新的營收增長點受阻;而信息係統集成行業營收1億元以上企業量的占比為21.4%,營收同比增速達24.1%,龍頭企業和增速高的企業均集中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政務大數據等領域輸出了集成係統的軟件技術,如聯通產業互聯網,項目營收十分可觀。
表2:2021年1-9月黃埔區互聯網軟件業1億元以上企業情況 | |||
項目 | 單位數(個) | 營業收入 (億元) | 同比增速 (%) |
規上互聯網軟件業 | 261 | 274.97 | 17.1 |
#億元以上企業合計 | 59 | 207.89 | 19.9 |
10億元以上 | 3 | 50.44 | 32.3 |
5億-10億元 | 6 | 43.56 | 18.6 |
1億-5億元 | 50 | 113.9 | 15.5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9月實現營收256.05億元,占規上服務業營收比重20.4%,同比增長27.2%,兩年平均增速24.5%,是疫情後恢複得較快的行業之一,營收規模1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營收占該行業72.8%,同比增速35.2%,呈現占比大、增速高的趨勢,拉動該行業營收增速上升24.1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去年受疫情影響無法推進項目進度,今年項目恢複後回款迅速。而基於本土疫情需求,生物醫藥企業持續發力投入醫藥研發和大規模核酸檢測篩查工作,營收持續看漲,月度新增的醫藥檢測服務研究等企業營收也達1億元以上,淨增長十分可觀。
商務服務業:去年受疫情停工停產要求的影響,今年人力資源需求大,企業增速普遍較高。營收達1億元以上商務服務業企業共有43家,其中有12家為人力資源公司,有兩家企業營收達10億元以上,且1-9月止兩家月度新增企業合計完成營收超過13億元。這12家人力資源公司共計拉動行業1-9月營收增速上升28.6個百分點。
(三)街鎮發展情況
從企業分布上看,區內各街鎮企業數量分布不均衡,經濟體量和發展水平也存在較大差距。企業數量和營收規模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聯和街、雲埔街和夏港街,其中聯和街9月止共有規上服務業449家,企業數量占全區比達34%,超過全區企業總數三分之一,1-9月實現累計營業收入445.68億元,同比增長21.4%,增速低於全區3.7個百分點,其中營利性服務業營收401.54億元,增長20.0%,占全區比重52.9%。其次,雲埔街企業數量規模僅次於聯和街,9月止規上服務業企業175家,完成營收139.03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營利性服務業105家,完成營收78.70億元,同比下降1.8%。夏港街排名第三,規上服務業企業162家,完成營收77.54億元,同比增長0.5%,增速明顯低於全區平均水平。以上三個規模較大的街道雖有較多企業進駐,但企業發展水平和增長態勢都較為落後,營收增速均低於全區平均水平,相反,個別街鎮因坐擁政策扶持力度較大的園區而吸引了有較大發展潛力的企業,如生物島鼓勵發展醫藥研究企業集群,營收增速較高,9月止33家規上服務業完成營收22.48億元,同比增長1.24倍,其中營利性服務業營收增長1.56倍(詳細見表3)。
表3: 2021年1-9月黃埔區規上服務業分街鎮營業收入增長情況 | |||||||||
規上服務業 | 營利性服務業 | 互聯網軟件(64、65) | |||||||
街鎮 | 企業數 | 營業收入(億元) | 增速(%) | 企業數 | 營業收入(億元) | 增速 (%) | 企業數 | 營業收入(億元) | 增速(%) |
黃埔街 | 87 | 86.76 | 36.8 | 22 | 24.96 | 175.8 | 4 | 19.79 | 298.6 |
紅山街 | 32 | 15.89 | 28.5 | 11 | 2.61 | 17.2 | 0 | - | - |
魚珠街 | 62 | 29.66 | 4.1 | 34 | 14.12 | 15.2 | 10 | 5.32 | 8.9 |
大沙街 | 48 | 25.79 | 3.5 | 14 | 5.08 | -5.0 | 4 | 1.22 | -17.1 |
文衝街 | 55 | 29.61 | 28.1 | 19 | 17.04 | 27.9 | 5 | 13.52 | 34.9 |
穗東街 | 6 | 1.59 | -24.1 | 3 | 0.31 | -50.6 | 0 | - | - |
南崗街 | 55 | 25.59 | 31.8 | 28 | 15.73 | 44.7 | 0 | - | - |
長洲街 | 5 | 1.84 | 9.1 | 2 | 1.41 | 1.8 | 0 | - | - |
夏港街 | 162 | 77.54 | 0.5 | 61 | 43.59 | 0.4 | 6 | 3.07 | 54.7 |
蘿崗街 | 32 | 25.96 | 17.0 | 22 | 7.05 | -26.5 | 2 | 2.20 | 48.8 |
雲埔街 | 175 | 139.03 | 5.5 | 105 | 78.70 | -1.8 | 28 | 50.08 | -11.4 |
聯和街 | 449 | 445.68 | 21.4 | 397 | 401.54 | 20.0 | 177 | 132.89 | 12.6 |
永和街 | 35 | 26.60 | 14.4 | 12 | 17.27 | 8.1 | 4 | 4.08 | 51.7 |
長嶺街 | 4 | 4.93 | 265.7 | 3 | 3.25 | 379.2 | 0 | - | - |
九佛街 | 14 | 160.48 | 34.1 | 11 | 9.73 | 12.0 | 3 | 0.40 | 25.7 |
龍湖街 | 56 | 109.94 | 100.9 | 48 | 94.80 | 87.5 | 17 | 42.23 | 30.3 |
新龍鎮 | 5 | 2.44 | 47.1 | 3 | 2.44 | 683.6 | 0 | - | - |
生物島 | 33 | 22.48 | 124.3 | 26 | 18.99 | 156.3 | 1 | 0.17 | 62.9 |
合計 | 1315 | 1231.82 | 25.1 | 821 | 758.63 | 25.1 | 261 | 274.97 | 17.1 |
(四)我區企業數量及營收規模居全市中上水平
根據廣州市反饋1-9月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區情況來看,我區規上服務業總體規模和增速均居於全市各區中上水平。9月止我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收規模在全市各區中排名第4位(前三位分別為天河區、越秀區和白雲區),占全市比重為10.6%;營利性服務業營收總量排名第4位(前三位分別為天河區、越秀區和海珠區),占全市比重12.1%;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收總量排名第4位(前三位分別為天河區、海珠區和番禺區),占全市比重9.6%。我區以上行業營收總量占比均有小幅度的上升,規上服務業和規上營利性服務業增速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分別高於全市平均增速2.4個百分點和3個百分點,但與增速最高的南沙差距較大;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速略低於全市平均水平,且與越秀、海珠等區縣也存在一定差距。
表4: 1-9月黃埔區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與全市對比情況 單位:億元 | |||||||||||
地區 | 規上服務業 | 營利性服務業 | 互聯網軟件服務業 | ||||||||
營業收入 | 增速(%) | 兩年平均(%) | 占比(%) | 營業收入 | 增速(%) | 兩年平均(%) | 占比(%) | 營業收入 | 增速(%) | 占比(%) | |
廣州市 | 11646.93 | 22.7 | 8.3 | 100 | 6280.64 | 22.1 | 10.7 | 100 | 2877.17 | 17.3 | 100 |
黃埔區 | 1231.82 | 25.1 | 22.1 | 10.6 | 758.63 | 25.1 | 19.1 | 12.1 | 274.97 | 17.1 | 9.6 |
三、下一步工作設想及建議
今年以來,我區規模以上服務業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呈現穩定向好的增長態勢,主要核算指標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較好地延續了今年以來的良好開局。鑒於國內外宏觀形勢時有波動,海內外疫情仍有不確定性,服務業要保持穩增長依然麵臨壓力。
(一)大力引進高端現代文化企業,持續優化產業結構
1-9月數據顯示,我區規上服務業企業中以傳統交通運輸倉儲業為主(其中企業數量占比為27%,營收規模占比為32.9%),而文化產業及高端居民服務業則相對薄弱,發展空間較大。根據市統計局的統計反饋數據,1-9月全市規上文化產業企業共3052家,我區為178家,占比僅為5.8%(其中,工業企業64家,商業企業28家,服務業企業86家)。而文化產業作為一種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汙染的服務型產業以及創新型產業,能夠顯著提升地方經濟發展質量。建議各部門在開展招商引資及製定相關扶持政策時盡量兼顧文化產業發展態勢和潛能,積極引進扶持文化產業企業,形成產業結構多樣化,為我區現代服務業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綜合生活服務水平
隨著我區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針對企業的政策幫扶和鼓勵是吸引企業到我區發展的重要手段。但需要關注的是,企業和人才引進本是一盤棋,單靠營商環境優化並不一定能留住企業的員工,還需要全方麵考慮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及綜合服務水平提升,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布局設置,包括醫療、住房、教育、交通等公共基礎服務,並且兼顧考慮居民精神文化娛樂消費需求,引進高端文化娛樂活動場所和大型商業購物中心,從而減少企業落地我區時對於人員流動的顧慮,讓企業和人才均享受到發展的成果。
(三)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的扶持力度
當前黃埔區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服務業體量占比最大的行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約占26%),增速16.1%;增速最高的是生物醫藥與健康行業,增速高達33.8%。高技術服務業中,電子商務服務增速最高,但體量很小,僅八家企業;檢驗檢測服務發展態勢良好。因此,要加大對信息服務企業的扶持力度,其行業占比高、創新成果轉化經濟效益快,對經濟拉動作用大,要依托政策優勢、平台優勢,深耕產業集群潛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奠定良好基礎,為全區服務業經濟保持良好發展趨勢提供堅強動力。
(四)加強重點企業監測力度
重點企業對於行業經濟貢獻大,其變化情況直接影響著全區行業指標運行態勢,因此每月應重點跟蹤關注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走勢,加強溝通聯係,及時做好經濟預測及研判工作,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五)做好名錄庫維護和跨區遷入工作
新增入統企業對本行業發展貢獻明顯,我們要持續深挖潛在增量,重視年度“小升規”工作,對符合入統計標準的企業加大跟蹤和服務力度,及時做好入統申報工作,並配合做好企業跨區遷移及轉專業工作,確保服務業行業保持科學健康發展態勢。
執筆:任安祺
第17 期 統計分析:黃埔區規上服務業三季度穩中向好.pdf
審核:羅笑娟
主辦: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承辦:廣州市黃埔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備案號: 粵ICP備2022017031號-1
粵公網安備 44011202000021號網站標識碼:4401120001
0
视窗区
0
导航区
0
交互区
0
服务区
0
列表区
0
正文区
开启“阅读”后,点击文字或控件可以阅读其内容;双击文字或控件,则是操作对应的文字或控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