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區各街道、鎮,區府屬各單位;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直屬各單位: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十四五”專項規劃(2021-2025年)》已經區政府、管委會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如遇問題,請徑向區科技局反映。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2021年11月29日
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顛覆性技術創新將重構生產生活方式,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國經濟也正麵臨換擋提質的關鍵節點。為應對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係,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鞏固提升城市發展位勢的關鍵階段,也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奮力步入新發展階段,全力貫徹新發展理念,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當尖兵的關鍵時期。在新的發展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必須緊抓重大曆史機遇,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聚焦“戰略創新平台建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多元化育企引企行動、產業創新策源能力提升、跨區域協同創新、創新生態環境優化”六大任務,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原始創新新標杆、國際領先的產業創新新典範、全球引領的創新創業先鋒地,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乘勢而上開啟高水平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注入源源動力。
“十三五”期間,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勇當科技創新尖兵,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樞紐,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承載區,持續提升廣州高新區“金字招牌”顯示度,科技實力躍上新台階。全區科技創新指數穩居全國經開區第一,廣州高新區綜合排名連年攀升、躍升至全國第六,躋身世界10大一流高新科技園區建設序列,地區生產總值、上市企業數量、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總數、高新技術企業數等6項指標居全國經開區榜首。城市創新指數穩居全市第一,廣州科學城“雙創”工作連續兩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25件,創新濃度大幅提高。建成華南最大的科技孵化集群,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6項,國家專利金獎1項,中國質量獎提名獎1項,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2項。全區研發R&D經費投入占GDP比重由3.7%穩步提高到5.71%,居全市第一,成為全市首個研發投入強度突破5%的區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重大科創平台布局加速。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構建以廣州實驗室和基地、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引領,以高水平創新研究院、一流高校等為支撐的“1+1+3+N”戰略科技創新平台集群。廣州實驗室蓄勢待發。鍾南山院士領銜的廣州實驗室總部落戶廣州國際生物島,生物島實驗室獲批廣東省首批省實驗室。國家創新中心落地建設。全國三大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之一的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落地廣州科學城,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等領域類的國家級創新中心建設加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勢推進。人類細胞譜係大科學研究設施、航空輪胎動力學大科學裝置、慧眼大設施等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速推進,開創基礎研究和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新起點。“黃埔實驗室”品牌順利打響。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空天信息研究院等13個中科院“國家隊”項目落地建設,8家研究院進入省高水平研究院建設序列,占全省的2/3。各類研發機構共1130家,數量較2015年翻一番。高水平大學成功引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廣州大學黃埔研究院等高水平大學陸續落戶招生。
2.創新空間布局不斷優化。“四區四中心”全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創新空間格局基本形成。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上升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總體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複,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等一批知名院校相繼落戶,百濟神州、5G濾波器、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陸續落地。廣州科學城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創新發展行動方案獲省委深改委印發實施,“雙創”工作連續兩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擁有各類高端研發機構超1000家、世界500強企業項目超100個,新型顯示等產業集群加速發展。黃埔港建設服務“一帶一路”的新貿易創新中心,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穗港智造合作區、穗港科技合作園加快建設,麒麟、統信、龍芯、鯤鵬等一批高水平項目落戶,打造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區。廣州國際生物島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科學合作區、國家生物醫藥政策創新試驗區、世界頂尖的生物醫藥和生物安全研發中心,進入美國波士頓、英國劍橋等世界級生物科技園區行列,擁有廣州實驗室、省實驗室等頂級生命科學研發機構和超過500家生物醫藥企業。
3.創新企業培育量質齊升。加快推動“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範區建設,企業發展活力迸發。大中小科技型企業融通發展新格局逐步完善。“創業—高企—瞪羚—獨角獸—百億級高企”科技企業梯次培育體係不斷優化,企業創新活力持續釋放。高新技術企業2109家,居全國經開區第1;瞪羚企業124家,連續5年居全國高新區前四;科創板上市企業5家,占全市八成以上;上市高企累計42家,占全市一半以上。中小企業成為核心技術突破的主力軍。僅2020年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獲批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立項項目181個,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立項資金達5.78億元,占全市一半以上。5G濾波器項目從動工到投試產僅用時10個月。明珞裝備、潔特生物、禾信儀器等一批中小企業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填補國內空白,解決“卡脖子”難題。
4.高新技術產業迅猛發展。加速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高新技術引領產業發展成效顯著,“智穀氫穀藥穀美穀納米穀”五穀豐登產業發展格局形成,IAB、NEM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全市一半以上,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製造業)產值占全市72.6%。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成長為千億級產業集群。粵芯半導體建成大灣區第一條12英寸芯片生產線,聚華發布全球首台31英寸噴墨打印可卷繞柔性樣機,國家新型顯示、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等國家級創新中心獲批設立。生物醫藥產業加速搶占全球製高點。GE龍沙、百濟神州、諾誠健華、阿斯利康等優質重點項目逐步落戶建成,聚集超2000家企業,生物醫藥產值約占廣州市60%,在生物製藥、生物技術、生物醫學三大路徑上形成明顯優勢。人工智能產業嶄露頭角。成功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智能裝備),擁有8家廣東省機器人骨幹企業,約占全省20%。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獲批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小鵬汽車智造產業園動工,寶能新能源等項目加快建設,集聚東方電氣集團、恒運集團、金發科技等超過150家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術企業。
5.區域開放合作加速推進。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雙區”建設和“雙城”聯動精準發力,加速打造科技開放合作新高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穩步推進。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人類細胞譜係大科學研究設施等7個平台和項目列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廣州穗港智造合作區建設實施方案》作為大灣區辦2號文件獲省批複印發。澳門青年人創新部落、勵弘文創等載體建成運行,“灣創之星”(國際)青年創新創業中心啟動運行。深入推進“雙城”聯動。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提速,廣州科學城與深圳光明科學城聯動發展,融入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創新合作全麵深化。全力參與“一帶一路”。中新二期高層次合作項目啟動,中以智能製造和生物產業培育、中歐區域政策交流、中日生物產業合作、中國—沙特吉讚產業集聚區持續推進,形成立體全麵開放新格局。
6.創新生態體係日益完善。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科技創新整體績效提升。創新配套政策體係不斷完善。出台了“高新10條”“納米10條”“高端生物製藥8條”等多項科技政策,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財政科技資金投入規模創新高。區財政科技投入超過72.67億元,連續6年實現大幅度增長。創新人才集聚能力顯著提高。引進鍾南山、張伯禮等91名戰略科學家,成立以鍾南山等19位戰略科技人才組成的科技創新專家谘詢委員會,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總量達1099人,居全市第一。創新載體品牌效應不斷提升。2020年8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被科技部評為優秀(A類),占全市一半,連續7年居全市首位。國家級孵化器16家,居全市第一;國家級創客空間11家。科技金融穩步發展。設立規模200億元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和規模60億元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不少於2000萬元規模的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有效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創新創業氛圍濃厚。成功舉辦四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兩屆中國高科技產業化高峰會議等重磅科技交流活動,為項目合作、人才交流、產業發展搭建平台,科技創新顯示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雖然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發展態勢不斷向好,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原始創新策源能力有待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還需下更大功夫,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具體來說,一是原始創新能力不強。全區各重大科技創新平台仍處於起步期,創新資源戰略布局優勢尚未充分轉化為技術領先優勢,對比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等國家高新區仍有一定距離。同時,應用創新投入占比遠高於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從“0”到“1”的原始創新能力亟待提高。二是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不足。石化、電子、汽車、食品等傳統支柱產業技術原創性和先進性不足,產業鏈控製力偏弱。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格局還未顯現,技術儲備不足。核心部件材料和技術仍然受製於人,高端裝備、關鍵零部件、先進材料、核心軟件等大多數依賴進口,關鍵核心技術掌控能力亟待提升。三是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偏弱。全區鏈接高端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服務平台數量和質量不足,影響了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缺少能比肩華為、騰訊、中芯國際等具有戰略引領能力和強大產業集聚能力的企業“航母”,“以大帶小”的領軍型高新技術企業和細分行業“隱形冠軍”企業不多。四是區域協同創新有待深化。相較於港澳台及外資企業集聚規模大和出口額高的北京中關村,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科技聯動不夠,園區共建、產業互動、技術合作仍不足,還存在高新技術產業同質競爭嚴重等問題。
1.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在實現重大突破的曆史關口,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呈現革命性突破先兆,新技術相互滲透、互為支撐,跨學科創新成果、顛覆性技術層出不窮。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科技新成果將促進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數字化進程推動著生產方式、產品形態、商業模式、產業組織和國際格局的深刻變革,成為推動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背景下,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要勇於在核心技術攻關上攻堅克難,深化新興技術應用,逐步成為引領全球技術進步和產業創新發展的開放高地。
2.“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入曆史交彙期。“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非常關鍵的五年,是全麵實現創新引領發展的加速期,麵向2035年實現基本現代化的目標,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高質量發展理念成為主題,改革創新成為根本動力,國內大循環為主的國際國內雙循環體係成為重要政策基調。“十四五”期間,新型基礎設施布局、“卡脖子”技術和關鍵設備國產化攻關建設將加速推進,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將進入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係統能力提升的新階段。新時期下,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強化科技創新頂層設計,集中力量破解高質量發展的科學技術難點,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轉移,著力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3.科技自立自強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麵臨深刻複雜變化的國內外發展環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把創新驅動發展擺在第一要位,明確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作為廣州市科技創新尖兵,“十四五”時期要勇於擔負國家使命,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製機製,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係,大力提升全區科技創新能力,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為科技強國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4.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速推進。“十四五”時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建設的加速期,廣深“雙城”聯動進入全力實施期。未來“雙區”建設和“雙城”聯動將持續加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三地的人才、資本、技術、信息等高端要素必定加快流動融通,三地之間合作的空間越來越大,灣區內實現資源共享、合理分工、協同發展正當其時。一係列重大舉措的落地實施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集聚創新資源要素、培育壯大創新型企業群體、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攜手深圳共同發展及融入灣區發展格局提供了有利條件。
綜合研判,“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麵臨著更加複雜多變的外部形勢,應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刻領會國家和省市落子布局的戰略意圖,把全區的科技創新工作放在經濟全球化、全國發展大格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全區發展的戰略支撐和首要任務,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協同發力,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湧現更多高質量科技成果,激發多元主體創新活力,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創造發展新奇跡。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係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對標全球最高最好最優,推進基礎科學研究和產業技術創新融通發展,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全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樞紐,為廣州全麵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廣東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引領性貢獻。
——堅持創新能力與製度優化同發展。深入推進創新主體、創新成果、創新集群、創新平台、創新環境、創新園區建設,以創新集群引領產業集群發展,提升區域創新體係整體效能。全麵深化科技體製機製改革創新,不斷破除科技領域的製度瓶頸和藩籬,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優化製度設計、強化製度執行,最大限度釋放科技創新潛能。
——堅持源頭創新與技術突破共發力。注重以科學研究為先導的知識創新,激發科技人才開拓創新思維、創建新的思想觀念和公理體係,培育原始創新動力,加強以標準化為軸心的技術創新,推動科學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的良性互動。以知識增值為核心,整合區域資源,實現區域高校、科研機構、企業、政府和中介機構等協同創新,增強釋放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的活力。
——堅持創新發展與產業提升相銜接。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模式,集聚更多高端要素資源,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創新發展,提升產業發展能級,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有效結合,統籌推進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
——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互促進。立足於自主創新,加快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受製於人的問題,掌握在技術進步中的主動權。深刻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涵、實質和重要意義,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聚集國際高端創新要素,攜手世界各國共同推動人類科技進步,實現互利共贏。
聚焦原始創新能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新創業生態建設等主要方麵,力爭在2025年把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原始創新新標杆、國際領先的產業創新新典範、全球引領的創新創業先鋒地,打造全國一流的硬科技創新先行區和區域創新高地。
1.國內一流的原始創新新標杆。充分發揮科技基礎設施集聚優勢,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完善“1+1+3+N”戰略科技創新平台集群,推動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掌握一批全球前沿科技和國家重大科技核心技術,形成強大的創新源頭供給,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展的標杆。
2.國際領先的產業創新新典範。圍繞產業鏈現代化全麵部署創新鏈,強化產業鏈核心環節自主掌控能力,大幅提升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成果轉移轉化能力,以技術創新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發展壯大,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明顯提升,讓科技創新成為人們“獲得感”的重要源泉,打造世界萬億級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為大灣區科技賦能產業發展提供黃埔樣板。
3.全球引領的創新創業先鋒地。主動融入“雙區”建設和“雙城”聯動戰略方針,麵向全球配置人才資源,不斷完善人才金字塔體係,廣聚戰略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夯實創新人才發展根基。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加快推動國際規則有效銜接,提升中新、中烏、中以等國際科技合作水平,打造“一帶一路”創新合作示範區,增強示範引領輻射帶動能力,把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建成粵港澳大灣區“雙子城”中最具創新活力的地區。
到2025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戰略科技力量顯著增強,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優勢顯著提升,創新創業生態體係不斷優化完善,實現廣州高新區在全國高新區排名進入前5位,在創新驅動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成為排頭兵,奮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強區。
1.戰略科技力量顯著增強。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推進科技基礎設施布局,促進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能力實現較大突破。到2025年,建成5個以上廣州實驗室(含基地)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4家以上國家創新中心,40家以上省新型研發機構。
2.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全麵提升。科技基礎設施體係建設不斷完善,增加研發投入,提升創新投入效率。到2025年,全社會研究與開發投入(R&D)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6%,全社會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投入占比達15%,每萬人擁有高價值發明專利數達75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800億元。
3.科技引領產業發展能力凸顯。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凸顯,實現數量和質量的同步提升。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數達3000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600家,其中,規模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800家,成長起一批世界領先的創新型企業、品牌和標準;引導高附加值科技企業在各細分市場做大做強,培育一批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實現上市高企累計60家,“雙五”企業累計60家;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總收入達405億元,逐步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4.創新創業生態體係領跑灣區。進一步完善創新體製機製,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到2025年,全區各類高層次人才達1700人,初步形成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國家級孵化器達到20家;累計建成國家級企業研發機構40家,培育國際合作項目及平台40家。
表2.1: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十四五”發展目標
三、構建“123”科技創新空間布局
“十四五”期間,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構建以創新大道為主軸,以知識城、科學城為核心,以生物島、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廣州穗港智造合作區為節點的“123”科技創新空間布局,推動全區科技創新資源空間優化配置。
以知識城和科學城為極核,以創新大道為依托,規劃建設串聯航空輪胎大科學裝置、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黃埔實驗室核心區、人類細胞譜係大科學裝置、呼吸領域廣州實驗室等全區重大科技創新平台的科技創新軸,推動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夯實廣州“一區三城”主陣地和“1+1+4+4+N”戰略創新平台體係的核心區地位,引領貫通廣州市科技創新主軸。
圍繞知識城和科學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構建科技創新戰略雙核聯動發展格局。
(三)強化3大科技創新節點協同發展
重點推動生物島、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廣州穗港智造合作區協同發展。重點圍繞從應用基礎研究到重大產品首用的產業創新全過程和重點環節,開展核心技術、共性關鍵技術、顛覆性技術攻關,積極運用數字技術,推動成果轉化,以科技賦能產業創新發展。
堅持以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根本目標,以廣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引領,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支撐,協同各類高水平研究機構,高質量構建“1+1+3+N”戰略科技創新平台集群,建設一批重點領域世界頂級的科研院所,持續打響“黃埔實驗室”品牌,彙聚形成服務全省、輻射華南、連接全球的戰略科技力量,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貢獻“黃埔力量”。
1.高起點構建突破型實驗室體係。全力支持打造呼吸領域廣州實驗室,積極爭取張江等國家實驗室廣州基地落戶。加快推進生物島省級實驗室建設,適時推動進入第二批廣州實驗室建設梯隊。支持全區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設立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或其分支機構,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
2.加快國家創新中心體係建設。堅持全球視野、國際領先標準,充分借鑒國際、國內相關機構建設先進經驗,深入推動全麵創新改革,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打造區域產業技術創新體係、有效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進一步發揮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等國家創新中心引領示範作用,打造國家技術創新體係戰略節點。
3.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加大財政稅收、土地供給、運營管理等方麵支持,集中力量推進人類細胞譜係、航空輪胎動力學、慧眼大設施工程預研項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放共享,為各類創新主體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展前沿科學研究提供便利。
4.完善戰略創新平台體係。推動國家製造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中科院係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高水平大學特色研究院、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等戰略創新平台建設,開展原創性研發活動,促進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並建立分類評價體係,科學合理設置評價指標,突出創新質量和貢獻,為廣州、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提供源頭技術供給,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戰略引領作用。
(二)提升“黃埔實驗室”發展能級
1.建設一批重點領域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全力支持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建設,構建高質量多層次的梯次培育體係,打造高水平創新研究院集群,努力在產業技術創新、原創性研發活動、創新平台建設、科技交流合作、科技創新服務、人才團隊培養等方麵取得實質性突破。充分發揮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對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引領作用。大力支持全區8家廣東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原創性研發活動,推動設立中科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黃埔專項,提升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供給能力,推動共性關鍵技術、重大技術成果轉化應用。鼓勵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積極開展國內外科技交流合作,為產業需求建立高水平創新平台,為中小企業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谘詢搭建創新創業和金融服務載體。建設廣東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預備隊”。擇優遴選一批具備較強綜合研發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高水平創新人才團隊等條件的高端創新平台申報創建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力爭中科院科研機構全部建成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大力引進一批世界頂級研究機構和工業實驗室落戶,推動高水平創新研究院高質量建設。
2.引進一批依托高校設立的特色研究院。擴大高水平大學特色研究院規模。全力支持新加坡國立大學廣州創新研究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廣州大學黃埔研究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黃埔研究院建設工作,探索高等教育校地合作共建、融合共享體製機製創新的最優路徑,疏通區內原始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等創新鏈條上的關鍵環節,打造高層次、引領性、國際化的產學研融合實體。加快籌建黃埔大學,推動國家火炬創新學院落地,加快知識城科教創新區建設,吸引國內“雙一流”和港澳高校和在黃埔設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頂尖學院或重點實驗室。構建黃埔核心優勢學科專業體係。建立高等院校學科專業設置的政府與用戶、過程與事後“雙評價”機製和激勵約束機製,鼓勵現有高校通過轉移、擴設、合作等方式高起點建設支撐國家原始創新能力提升的基礎學科專業,加快布局前沿、新興、交叉、邊緣等學科,集中力量做大做強急需薄弱學科,補齊關鍵學科專業短板,確保在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生命安全等硬科技和“卡脖子”技術領域具有話語權,培育出一批國內外頂尖的專業,形成各具品牌特色的差異化優勢學科專業體係。力爭通過五年的時間,打造超過20項具有唯一性與顛覆性的學科專業,落地超過30個細分領域交叉學科技術解決方案中心。
1.強化基礎研究頂層設計。製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在關係長遠發展的基礎前沿領域,係統謀劃基礎研究總體部署,為解決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球的產業發展共性基礎問題發現學術界的前沿理論與觀點,促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聯動發展。依托戰略科技力量布局,組織推動學者專家主動承接事關國計民生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應用基礎研究計劃。
2.加強基礎研究經費的長期穩定支持。拓寬基礎研究經費投入渠道,推動應用基礎研究比重達到20%-30%的國際一流水平,努力產出諾獎級重大創新成果。進一步健全基礎研究經費資助體係,充分發揮天使母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基礎研究投入,引導企業、金融機構通過設立基礎研究捐贈基金、開展聯合資助等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多元化的機製。
3.加強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促進創新要素靶向聚集,統籌全區科技創新要素,逐步推動全區科技資源實現“一網打盡”。充分發揮生物醫藥技術領先優勢,依托呼吸領域廣州實驗室、生物島省級實驗室、人類細胞譜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重要戰略創新平台。加快以知識城為試點,打造科技信息智能中樞,實現基礎研究所需科研信息、知識產權、技術人才等資源的高效獲取。
五、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搶占科技製高點
聚焦產業基礎薄弱環節,加強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空天科技等重點前沿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核心功能,打造世界一流技術創新策源地。
1.加強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聚焦“1+2+4”萬億級現代產業體係,增強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汽車製造、新材料、綠色能源、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大健康八大產業領域“卡脖子”技術攻關力度,推動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取得新突破,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賦能產業創新發展。
2.加快推進重大技術研發平台建設。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以及體外診斷等產業創新平台。深化與清華、北大、港大等院校合作,構建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平台,形成一批在國際上具有領先水平的技術平台,打造國家技術創新體係戰略節點。
1.提升龍頭企業科技自強能力。健全基礎研究政策供給體係,加強與國家、省、市基礎研究資助體係對接,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增加基礎研究投入,支持骨幹企業通過“揭榜掛帥”機製,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提升企業在高精尖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引企入教”計劃,推進成立名校名企聯合實驗室,定向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緊缺性人才,實現人才“就地就業”,成果“就地轉化”。全力支持廣東聚華新型顯示研究院牽頭建設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支持金發科技牽頭建設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努力形成一批“從0到1,從1到100”的硬科技攻關和國產替代成果。
2.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積極謀劃建設企業服務雲,引導智能製造、綠色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重點行業龍頭企業開放技術合作,吸引更多中小企業參與到創新鏈關鍵環節,構建大中小企業、內外資企業、產業鏈上下遊之間的協同創新、資源共享、融合發展生態,打造一批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特色載體和示範平台。
1.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載體建設。支持引導創新型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機構共建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加快科技轉化核心功能建設,推動科學研究、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打造一批產學研相結合的中試熟化和產業化基地,提供技術集成、中試熟化與工程化服務,打通產學研創新鏈、價值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新技術規模化應用。對接國際技術交易聯盟,探索引進德國史太白等一批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和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構建區內區外、國內國際貫通的技術轉移網絡樞紐。
2.完善科技服務市場體係。優化科技中介服務,加快培育技術經紀市場,集聚一批提供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技術標準、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科技谘詢、知識產權、投融資、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的科技中介機構,支持科技中介機構向專業化、投行化、股份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發展網上技術交易市場,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數據庫,建設國家級技術轉移交易平台。
六、實施多元化育企引企行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推動優質創新資源向高新技術企業彙聚,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完善企業孵化育成體係,推動科技型大中小微企業集聚發展,加快形成“以大帶小,以小育大”的企業規模結構。
1.大力引進和培養科技創新型企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庫,開展政策信息、市場信息的谘詢服務,引導中小企業聚焦細分領域深耕細作,不斷增強創新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重點培育一批“兩高四新”中小微企業。支持中小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加快轉型升級,培育1-2家對全球產業格局具有重要影響的企業,推動中小企業成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形成一批走在全國前列的民營及中小企業品牌。
2.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國內外合作。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與龍頭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交流,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和共享。鼓勵製造業企業與現代服務業企業深度融合,推動新技術新產品迭代升級、示範應用,打造具有粘性的產業生態係統。
1.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梯次。深化分層分類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做優做大做強行動,開展高企樹標提質行動,加強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的培育工作,壯大一批具有行業引領地位的創新型企業和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頭部科技企業,形成完善的“創業—高企—瞪羚—獨角獸—百億級高企”科技企業梯次培育體係。健全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遴選工作機製,建立瞪羚、獨角獸加速訓練營,為企業家和高級管理人員提供定製化培訓課程,從落戶、成長、上市等不同階段給予全方位支持,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成為瞪羚、獨角獸企業。
2.加快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鼓勵企業大膽開展科技創新和模式創新,對承擔國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或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的民營中小企業予以重點扶持。支持企業承擔各類科技和產業化重大項目,加大對企業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的資助力度,重點支持創新突破一批“卡脖子”的核心技術和產品,鼓勵企業加大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研發。
1.大力引進培育一批“鏈主”企業。全麵實施“製造強區、標準強區、品牌強區”戰略,推動工業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發展,鼓勵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防範國際市場風險能力。優化產業鏈和供應鏈關鍵環節布局,引育一批“鏈主企業”,將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生物技術產業打造成為空間高度集聚、上下遊緊密協同、供應鏈集約高效的標誌性產業鏈。支持重點企業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實施兼並重組,加快產業鏈關鍵資源整合。
2.推動創新型龍頭企業平台化發展。鼓勵骨幹龍頭企業利用自身技術、資本優勢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搭建技術開源平台、公共技術平台、新型研發機構等開放式創新平台,以及創客社群、眾創平台等創業平台,構建大企業創新創業生態圈,孵化培育產業鏈上下遊高新技術企業,為內外部的小微創新創業主體賦能。鼓勵龍頭企業發布重要配套產品本地化需求榜單,支持具有特色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積極揭榜,共同開展終端及配套產品研發和產業化,營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業生態。
1.加速科技型企業孵化育成。大力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載體,創建一批國家級、省市級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和“雙創”示範基地,引進培育高水平科技孵化專業化運營服務機構,構建“交流平台+投融資平台+瞪羚計劃”的加速體係。
2.加快國際化垂直孵化平台建設運營。探索“創業導師+持股孵化”“天使投資+創新產品”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推動PNP等國際化垂直孵化平台建設運營,建設PNP大企業開放創新平台、國際跨境孵化平台、獨角獸企業加速營,引進一批全球優質創業項目。
3.提供多元化孵化培育服務。引導區內外企業家、科學家、創業投資者等成為創業導師,打造“創業管家—創業顧問—超級導師”多級創業導師梯隊。積極承辦GEC(全球創業大會)、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等國內外高端創新創業活動,提供資源對接與合作等服務,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4.強化應用場景支持。充分挖掘區內外主要企業場景需求和流量經濟優勢,全麵梳理政府可提供的場景資源,研究製定區內新興產業應用場景建設方案,推動場景創新及推廣應用。探索建立先行先試免責機製,向社會發布場景機會清單並配備必要資源,通過公開招募、企業對接、開放合作等方式,吸引一批創新型企業、“科技探路者”、投資人等多元主體,麵向公共安全、公共交通、醫療健康等領域,打造一批專業化場景試驗場,促進新技術、新模式成熟應用。
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係,加快實施黃埔“萬億製造”計劃,打造“1+2+4”萬億級產業集群,堅持創新驅動,強化產業創新策源能力的提升,統籌推進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以技術突破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技術賦能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科學發現前瞻謀劃未來產業布局,強化科技服務業對產業創新的支撐,全力構建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最強區。
1.新一代信息技術。圍繞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通信三大領域,建設世界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發揮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等國家創新中心引領示範作用,積極培育印刷顯示、全新有機柔性顯示等細分行業,打造國際新型顯示之都。做大做強集成電路產業,形成設計、製造、封測到終端應用開發的完整產業鏈條,創建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核心區和芯片半導體產業集聚中心。加快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知識城打造以三大電信運營商、互聯網國際出入口、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為核心的國際數字樞紐。
2.新能源智能汽車。鼓勵傳統燃油車向節能方向發展,提高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比重,鼓勵氫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發展,搶占智能網聯汽車製高點。聚焦智能駕駛係統、軟件架構、基礎軟件平台、數據工廠等領域培育引進一批重點企業,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製定。支持整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開展技術升級和智能化改造,提高產品質量一致性和技術水平。推動小鵬、寶能等在建項目盡快達產,打造覆蓋“整車、關鍵零部件、市場應用、信息安全”的全產業鏈生態體係,打造中國智能汽車之城。
3.新材料。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綠色能源等終端產品需求,充分發揮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中心作用,建設一批新材料產業應用平台,為用戶提供係統解決方案,實現材料與終端產品在設計、係統驗證、批量應用與供貨等多環節協同推進,打造中國新材料CID。
4.生物醫藥。加快集聚世界頂尖生物醫藥資源要素,強化醫藥、醫械、醫療、醫學“四醫聯動”,發揮呼吸領域廣州實驗室、生物島實驗室的原始創新優勢,加快生物醫藥製造、高端醫療器械、健康服務、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等細分領域產業發展,全力培育世界級創新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5.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培育壯大人工智能、5G、無人駕駛、區塊鏈、大數據等數字產業,大力發展數字金融、數字貿易、數字文化、數字生活等新業態,構建數字經濟生態圈,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加速推進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規劃建設,積極培育引進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加強“產業+平台”合作。加快推進通用軟硬件(廣州)適配測試中心、雲計算及大數據創新產業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國家級信創產業基地。
6.綠色能源。提升創新能力,在海上風電、氫燃料電池等領域建成一批創新平台,培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型龍頭企業。加快推廣成熟使用的綠色能源裝備和產品,以市場應用需求為牽引,建設智能電網、微電網、分布式能源、新型儲能、製氫加氫設施等基礎設施網絡,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協同的新型產業鏈。
7.高端裝備。推動高端裝備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強化係統集成,推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高端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運營、智能運維服務、供應鏈管理等方麵應用,深入推進智能製造裝備試點示範。加快省級智能裝備研發創新平台建設,推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達到五星級水平,推進高新興智能製造基地、新一代AI智能設備產業基地、瑞鬆科技總部建設,打造中國高端裝備示範區。
8.納米技術。加快納米技術應用,重點發展納米製造與智能技術、納米醫療與健康技術、納米能源與環境技術、納米材料等關鍵領域,積極布局5G濾波器納米製造技術、AR混合現實納米光波導芯片技術、基於鈣鈦礦等新一代太陽能電池、鋰離子電池、納米超材料等前沿領域。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著力突破智能納米藥物、納米診療設備、納米機電係統、納米催化技術等,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納米穀。
1.推動傳統產業高效集約化發展。推動工業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加快發展,培育一批產業基礎高級化代表性企業,打造2-3個業內舉足輕重的產業基礎集群。開展產品質量提升行動,建立健全試驗驗證、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信息服務等基礎服務體係,嚴格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健全產品質量監測評價體係,嚴厲查處質量違法行為。全麵推行綠色製造,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力度,加快製造業綠色改造升級,高標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和國家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園區。
2.加速數字賦能服務要素轉型。加速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支持傳統製造業龍頭企業發展集消費需求預測、智能製造、個性定製和倉庫配送等功能於一體的新智造體係,重塑製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引導鼓勵傳統產業積極嫁接互聯網社區、流量平台等渠道新業態,大力發展新營銷模式,從單一提供產品和設備到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及係統解決方案,不斷提升服務要素在製造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地位。
3.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與社會民生水平。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推進城市治理製度創新、模式創新、手段創新,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設,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推動智能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加快建設智慧政府,推動實現跨部門、跨層級工作機製協調順暢和服務便捷化。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係,加強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和產業推廣,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清潔能源、低碳運輸等綠色產業。開展資源循環利用共性關鍵技術研發,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形成係統性綜合解決方案與推廣模式。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優化“互聯網+就業”服務,推動多部門信息互通互證,精簡辦事程序,力爭實現全流程網辦、指尖辦。提升在線教育水平,開展人工智能教育,創新在線辦公、在線買菜、線上展會、直播電商等在線技術、產品和服務。加強人口老齡化科技支撐,開展麵向老年人健康、生活、環境等需求的老齡科技創新,推動老年輔助技術研發和應用,提高老年服務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技術等在食品領域的應用,強化食品安全保護,促進食品產業健康、安全、高效發展。
按照“成熟一項,啟動一項”的原則,有序啟動實施前沿產業引領計劃。加強前沿領域前瞻部署,承接國家戰略布局,以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公共技術平台、工程技術中心為支撐,發揮製造業創新網絡優勢,培育發展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機、6G物聯網、數字孿生、聚集誘導發光、高端科學儀器、尖端生命科學、前沿新材料、高端工業軟件、衛星互聯網等未來產業。
加強科技服務業主體的培育工作,吸引國內外知名科技服務機構地區總部或分支機構落戶,促進科技服務機構規模化、集群化發展。鼓勵科技服務機構的跨領域融合、跨區域合作,以市場化方式進一步整合現有科技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著力提升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科技金融、知識產權等服務水平,發展全鏈條的科技服務,形成集成化總包、專業化分包的綜合科技服務模式。鼓勵科技服務機構麵向產業集群和區域發展需求,開展專業化的綜合科技服務,培育發展壯大若幹科技集成服務商。加快科技創新高端智庫建設,深入開展重大戰略、科學數據、科技情報研究等先導性、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完善科技決策和谘詢製度。
堅持開放創新,不斷深化與港澳的科技合作,推進與港澳科技創新的規則對接和資源共享,優化與港澳科技發展協同機製。以廣深“雙城”聯動為契機,充分結合黃埔技術創新研究優勢和深圳創新創業生態優勢,聯合打造世界級現代產業集群和國際一流製度開放創新高地。深度鏈接全球創新網絡,麵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進與新加坡、烏克蘭、以色列的國際科技合作,拓展與日本、韓國、歐洲創新合作新渠道,加快建設一批重要國際創新合作平台,打造高水平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樞紐。
1.推動與港澳科技深度合作。以穗港智能製造合作園區、穗港科技創新合作園區等重點平台為依托,加快推進區域協同創新。推動粵港澳離散製造智能化聯合實驗室等一批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探索實驗室的治理機製和模式創新。持續推進與港澳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共建國際化創新平台、聯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推動大型科學儀器設施資源共享。圍繞共同關切重大科研方向,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引導粵港澳大灣區企業開展產業鏈協同創新。
2.加強與港澳規則全麵銜接貫通。在資金跨境流動、科研材料設備進口、港澳居民投資便利、三地跨境數據融合等方麵率先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多樣化實現形式,推行商事服務“跨境通”“證照聯辦”,加快與香港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跨境流通技術實驗室,探索數據跨境流動、開放、融合的長效機製。建好粵港澳製度規則對接常態化平台,建立健全與港澳對接機製和渠道。爭取在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認證等領域與港澳協同取得更大突破,推進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
3.便利港澳人員創業就業生活。打造廣州科學城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以澳門青年創新創業部落等為主要載體,提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品牌。吸引港澳高校落戶或設立分校、附屬機構,完善職業教育和醫療資源共享機製,深化推進與港澳合作辦學與合作辦醫。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開展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QDIE)試點、合格自然人投資者投資境外資本市場(QDII2)試點、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試點。探索建立港澳居民入區教育、醫療、住房、養老銜接政策,率先試行粵港澳醫療數據認證。
1.協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點加強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廣州國際生物島與光明科學城、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合作,將黃埔技術創新研究優勢和深圳創新創業生態優勢充分結合,探索在頂尖人才、科技創新資本、前沿交叉技術與新經濟等方麵的合作,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探索重大科技裝置“新建+區域共享”建設運行機製,實施一批重大科技聯合攻關項目,共建國際化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推動科技成果雙向轉化,協同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2.聯合打造世界級現代產業集群。重點加強與深圳寶安、龍崗、坪山、光明等區域合作,推進在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超高清顯示、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領域的產業鏈合作,與光明區打造生命科學成果協同轉化新高地。加強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與深圳新一代人工智能試驗區合作,推動開展更深層次試驗發展合作,推動雙方知識產權、科技金融等方麵的優勢互補,合作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3.協同打造國際一流的製度開放創新高地。發揮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優勢,重點加強與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對接,共建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協同發展示範地,吸收轉化一批改革政策,推動先行先試一批改革事項。
1.深化中新、中烏、中以國際科技合作。進一步深入推動中新國家級雙邊合作。推動與新加坡在科技創新、知識產權、智慧城市等領域合作,加強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推動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院等創新平台建設,促進新加坡工業4.0技術與知識城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加快建設中新國際知識產權創新服務中心、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研究設立廣州中新知識產權商學院,完善知識產權國際化服務機製,在雙邊跨境知識產權保險、運營、評估等服務領域加強合作。開創中烏合作新局麵。推動中烏國際(黃埔)創新研究院建設,鼓勵區內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聚焦科研及產業化的聯合研究、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項目實施等方麵與研究院展開合作,推動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相關科技成果在區內轉化應用。深化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弗蘭采維奇材料問題研究所、通用和無機化學研究所、超硬材料研究所、巴頓焊接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共建平行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等。打造中以合作新典範。加快建設廣州中以生物產業孵化基地和廣州國際機器人產業園,擴大中以生物產業基金和智能製造創投基金的規模,圍繞生物醫藥、智能裝備、機器人等領域,加強產業技術轉化和應用。加快建設中以國際生命科學平行孵化中心,推動STI(中國)創新研發與智能製造中心等創新平台落地,吸引集聚一批創新創業成果及人才資源。優化提升“中以生物科技之橋”項目對接會等活動,促進以色列創新技術與本土企業、高校開展項目對接和產業交流,打造中以合作的品牌盛會。
2.拓展與日、韓、歐洲合作新渠道。推進與日本在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對接引進日本研發創新資源和產業化項目。加強與韓國在新型顯示等領域的創新合作。依托中歐基金,加快中歐區域政策合作試點地區建設,引進比利時、瑞典、芬蘭、挪威等科技創新關鍵國家高水平創新和產業資源。充分發揮中歐“一帶一路”產業投資基金和中歐企業合作促進中心的海外資源優勢,加強對歐盟清潔能源、高端教育、高端醫療等產業項目的引進力度。推進設立中德能源創新研究院,圍繞氫能源、能源互聯網及清潔技術與歐洲研發機構和企業開展全方位合作。
從科技創新管理體製機製、人才隊伍、金融服務、創新氛圍等方麵多措並舉,充分調動機構、企業、個人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大力推動創新要素的自由流通和聚集,不斷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係,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文化氛圍,全麵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1.增強科技成果轉化激勵。鼓勵科研機構、企業等針對個人及團隊的知識創造突出成果,除正常獎勵外采取更為市場化的知識成果轉化績效分成、股份分紅等獎勵形式,進一步激發機構、企業員工的知識創造積極性。探索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的改革試點,允許單位與科研人員共有成果所有權,鼓勵單位授予科研人員可轉讓的成果獨占許可權。
2.優化大院強所項目管理機製。投融資對接科技項目管理全流程,以市場化方式決定科技項目遴選、經費分配、成果評價機製。建立科研計劃績效評估機製,基於周期性評估結果,對計劃進行動態調整。完善項目驗收製度,實行科研項目績效分類評價,技術驗收和財務驗收合二為一。探索新型研發機構國有資產登記管理。
3.完善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深耕國家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田,依托廣州知識產權國際協同創新研究院、知識產權大數據應用基地等知識產權重大項目,深化知識產權證券化、質押融資試點,加快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運營中心,支持企業打造共性技術服務平台,打造知識產權引領之城。推進粵港澳知識產權互認互通,加強跨境知識產權合作。完善以公平為原則的知識產權保護製度,激發企業的自主創新積極性。
4.鼓勵技術創新向標準轉化。加強汽車製造、新材料、綠色能源、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和健康食品等重點產業標準的研製和實施,充分發揮技術標準引領作用,助力打造“1+2+4”萬億級現代產業集群;建立技術研發、科技項目與標準化工作的聯動機製,探索以“技術研發—專利導航—專利標準化—NQI服務—標準國際化”為通路的標準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途徑;支持將科研成果和優勢技術轉化為標準,形成一批含有必要專利的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標準,探索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產業品牌化的有效途徑。
1.創新人才引培體製機製。完善人才政策體係,構建“頂尖人才、高端人才、高級人才、基礎人才”相互支撐的人才金字塔,加快聚集國內外“高精尖缺”領軍人才。進一步落實“資本市場認可、高端研發平台及機構推薦、專家評審”相結合的人才評價新模式,試點推廣財政資金“撥改投”政策支持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大力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深入開展國家火炬創新學院建設試點,高標準建設黃埔大學、黃埔商學院,創建國內領先的商業管理及人才培訓品牌。完善黃埔人才大智庫,打造全國一流人才信息智聯平台,整合人力資源中介、勞務、培訓、獵頭等服務機構,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2.積極引進戰略型高層次人才。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5G、生物醫藥等領域,依托大科學裝置、省實驗室等高端創新平台,國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及區內相關人才政策,吸引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全球尖端科學家。支持新型研發機構通過技術入股等多種方式引進高層次人才。探索“機構化、成建製”引進人才模式,強化人才、項目、資本整合對接,大力引進一批高水平創新人才團隊。
3.培育技能型科技人才。鼓勵企業與區內大學建立雙向常態化人才培養機製,在企業設立實訓基地,校企聯合定向式培養輸送人才;在高校開設前沿技術學習、職業資質認證等滿足企業員工專業能力提升需求的課程。基於產業發展重點建設BT+IT融合人才技能培訓學校,針對生物信息、藥物智能研發、醫療人工智能、醫療大數據等複合型技能人才開展培訓與培養。強化園區運營人才對產業融合新業態新模式、知識產權保護、招商引資模式創新、成果轉移轉化途徑等學習與交流,促進園區運營人才專業化、國際化發展,優化園區服務生態。
4.優化創新人才發展環境。加大項目與經費支持保障,落實科技項目經費管理改革舉措。加大人才公寓用地保障力度,探索建設產權型人才公寓,推進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完善“上管老、下管小”全鏈條人才服務體係,建設一批高端人才養老公寓,為人才父母提供全方位康養服務,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鼓勵和引導國有企業、社會力量興辦優質國際學校、人才子女學校及幼兒園,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推動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
5.推進外籍人才跨境自由流動。支持知識城實行開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進和出入境管理製度,在技術移民、外籍人才出入境、停居留、永久居留等方麵先行先試,建立永久居留審批綠色通道。開展外籍創新人才便利化創辦科技型企業試點,進一步簡化辦理程序和申請材料,支持港澳台及外籍高層次人才申報省科技計劃項目。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進行補貼。
1.構建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務鏈。圍繞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科技創新規律,創新體製機製,構建以風投創投、資本市場、投貸聯動、知識產權金融為主的新型金融服務體係。加強對擬上市企業指導與支持,建立企業上市有關事項辦理綠色通道。健全科技創新投融資體係,支持廣州高新區申建國家科創金融試驗區。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設立科技支行、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充分發揮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作用,支持科技信貸產品創新模式、加大供給。大力推動風投創投集聚發展,構建“天使投資—VC(風險投資)—PE(私募股權投資)”一體化股權投資鏈。發揮科技創新創業投資母基金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圍繞區內重點產業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加快發展綠色金融,支持設立綠色基金,創新綠色信貸、保險等金融產品,推進綠色金融產融對接,探索發展可持續金融。
2.完善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製度。建立健全麵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化投融資渠道,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資金池,推動銀行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提高其購買科技保險的資金補貼額度。鼓勵龍頭企業應用區塊鏈、供應鏈等金融新模式,為配套中小企業提供訂單融資、應收賬款融資和倉單融資等服務,幫助上下遊中小供應商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解決融資難題。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推動發行持續化、市場化的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產品。
3.推動科技型企業上市掛牌融資。支持企業掛牌融資,鼓勵企業運用公司債、可轉債、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融資。充實後備企業上市掛牌數據庫,加強對上市後備企業的培育,建立完善企業上市重點問題快速協調調度機製,為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專業服務。支持港澳社會資本參與黃埔創新型企業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赴港上市。
1.弘揚創新精神。大力弘揚科學家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充分利用科技活動周、專題論壇會議、創新沙龍、創新項目路演等各類活動,營造活躍的創新創業氛圍。探索建設青少年校外科學實踐基地,策劃組織“黃埔區科普文化節”,開展主題科普展覽、舉辦科學科普講座、科普實驗秀、創客教育嘉年華及各類科技教育創新公益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科學體驗和創業實踐。
2.培育創新文化基因。提升科研人員榮譽感,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誤製度和輕微違法行為甄別處理機製,倡導敢為人先、勇於探索、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鼓勵科研人員大膽探索、挑戰未知。將創新文化納入全區建設戰略布局,鼓勵媒體傳播創新理念、創新案例、創新企業和創新人物,開展十大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十大科技創新企業、十大硬科技等評選活動。
3.推進科研誠信建設。大力推進科研誠信製度建設,以信任為前提,以誠信為底線,健全科研管理體製機製。加強科研活動全流程誠信管理,構建科研誠信信息化平台,倡導良好的科研作風學風,加強科研誠信的教育和宣傳,嚴肅查處學術不端、弄虛作假等行為,為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提供支撐。
加強領導、統籌謀劃,探索成立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加強與職能部門、行業部門之間的溝通,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部門應結合各自實際,突出各自特色,做好與本規劃提出的指導思路和發展目標的銜接,通過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做好重點任務的分解和落實,形成目標一致、部門協作的政策合力。積極與省、市有關部門對接,爭取更多試點政策的傾斜和支持,充分利用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各方資源和力量,推進科技創新相關工作落實。
加大科技創新政策支持力度,重點圍繞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開展科技創新政策的調研分析工作,加強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產業化等環節創新政策的銜接配套,推進科技與產業、經濟、人才等各類政策的綜合運用。在創新實踐迫切需要的領域,爭取得到相關試點政策的支持與傾斜,並建立創新政策的跨部門協調機製和政策綜合評價機製。探索設立科技專家委員會,參與科技創新發展的政策研究與製定,為政策落地過程中的問題提供決策谘詢。
完善科技資金投入機製,重點支持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若幹重大創新平台建設,以及重大戰略項目實施和重大基礎工程布局。探索機構式資助,吸引銀行、證券、創投等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形成風險收益共擔機製。探索風險補償、後補助、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稅收激勵等多樣化的創新支持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杆效應。探索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預算和財務管理辦法,加大項目績效評估和資金監管力度,完善機構信用評價和管理體係,逐步實現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結果與後續投入掛鉤。
把科技創新擺在各部門工作的核心位置,明確責任,分解任務,真抓實幹。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加強協調配合,抓好各項任務實施,切實做到組織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保障各項任務順利完成。改革完善創新驅動導向評價機製和考核辦法,把創新業績納入對領導幹部考核範圍。加強分類指導和評價考核,定期督促檢查,組織開展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強化監測評估結果應用,及時研究解決規劃執行中的困難和問題。抓好宣傳引導,樹立一批創新人物、創新企業、創新團隊典型,大力營造勇於創新、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形成支持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
附件下載:
相關信息
-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十四五”專項規劃(2021-2025年)》解讀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