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區各街道、鎮,區府屬各單位;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直屬各單位: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服務業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2021-2025年)》已經區政府、管委會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如遇問題,請徑向區商務局反映。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2021年10月8日
前言
現代商貿業和現代服務業在整個社會再生產和國民經濟運行中居於組織者、引導者和調節者的地位。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表明,工業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必然導致現代流通體係的日益完善和現代商貿服務業的迅速發展。近年來,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堅持把推進現代商貿服務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暢流通、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為地區經濟平穩快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加快商貿服務業轉型升級,實現流通業現代化,對促進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市場經濟發展和提升城區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高度重視商貿流通和現代服務業發展,致力構建現代商貿流通體係。本規劃主要針對商貿業和現代服務業,提出在“十四五”時期的新目標和發展思路以及主要任務,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參與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灣區現代服務新貿易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生產服務業創新高地、廣州宜居宜業新生活中心作出應有貢獻。
一、發展基礎
(一)發展成就
1.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服務業不斷增強,商品銷售總額顯著增長,服務業規模得到較大提升。“十三五”期間取得了曆史性成就,有質的飛躍。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662.67億元,同比增長4.1%,增速在全市各區排名第三,5年來年均增長7%左右。從區域發展來看,黃埔區地區生產總值全年增速分別比國家(2.3%)、省(2.3%)、市(2.7%)高1.8個、1.8個和1.4個百分點,充分體現了黃埔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活力。在商貿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的快速增長帶動下,2020年黃埔區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511.67億元,同比增長3.8%,占GDP比重41.27%,同比增長2.21%,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全區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商品銷售額總量躍上新的規模台階,實現商品銷售總額9682億元,同比增長10.4%,總量位居全市第一,與2015年相比總量翻了一番;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01.66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位居全市第三,較全市平均增速(-3.5%)高出14個百分點,與2015年相比總量翻了一番。
2.產業鏈條逐步完善
“十三五”期間,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服務業產業鏈初步形成,涉及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上遊工業企業有采購、設計、展示等供應鏈需求,催生一批如魚珠智穀產業園等以電子商務服務為主的創意園、科技孵化基地、綜合產業園區;下遊分銷、渠道、物流等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以及供應鏈平台吸引一批大型物流、供應鏈、技術服務型企業入駐,促進商業產業鏈不斷完善。不斷改善的交通環境有效促進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業與房地產業、旅遊業、運輸業以及其他服務業融合發展,作為廣州商貿服務業的新興發展區域,通過區內外對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服務業產業鏈得到優化,生活居住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成為廣州宜居宜業的新高地。
3.現代服務業茁壯成長
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數量以及營業收入不斷增加,2020年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1-12月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506.03 億元,同比增長17.8%,比全市平均增速(-1.4%)高19.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1164 家,首年突破1000家,較 2019年(996家)同比增長17.0%。現代服務業總部企業不斷增加,2019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成功引進合景泰富、南航貨運等29個總部項目,多益網絡、創維華南總部等一批總部項目加快建設,文創產業蓄勢待發,已建設大灣區數字娛樂產業園,吸引了雲圖學院等龍頭企業落戶。
4.新興業態和龍頭企業異軍突起
“十三五”期間,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重視大型龍頭企業引進和培育,以智慧物流、電子商務、新零售等為代表的現代商貿服務業新業態異軍突起,形成新的現代商業格局。新動力轉換步伐加快,尤其是京東、蘇寧等國內領先的大型現代商業龍頭華南總部落戶,京東商城、阿裏健康大藥房、安利等電子商務領域創新業態入駐,使得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新零售、新物流以及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商業業態後發優勢突顯,2020年全區限額以上網上商店零售業實現實物商品網上零售總額934.08億元,同比增長14.9%,占全區社零總額比重達84.8%,拉動全區社零總額增長12.2個百分點;阿裏健康大藥房、廣州晶東貿易、安利(中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3家龍頭電商企業對社零總額拉動作用明顯,2020年拉動全區社零總額增長11.8個百分點。
5.商業網點空間布局趨於合理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業網點空間布局逐步完善,目前以黃埔大道、科學城、豐樂路等區域為代表的商業聚集區初步形成,大中型商業集聚發展,商業氛圍越來越濃。城市綜合體、社區購物中心、超市、社區生鮮店、便利店、專賣店、專業店、折扣店、無人商店、網絡零售等零售業態、零售新模式不斷發展,逐步形成以城區、街鎮為中心以及各級商業中心組成的商業網絡,2020年全區已建成和在建的大型零售商業網點約50個,各類大型商業網點(包括零售、批發、電商、物流等)9000多個,超過3000平方米的大型商業零售網點有100餘家。
(二)存在問題
1.新業態培育仍然偏弱,大宗商品獨大風險較高
一是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有待強化。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業整體業態層次偏低和體係不健全,商貿服務業的行業和業態發展在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體係方麵協同欠缺,不同商圈的發育成長缺乏協同,商貿服務業上下遊資源和相關產業資源整合不足,2019年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10大門類中,營業收入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四個門類的營業收入比重均在2位數以上,合計占比達93.7%,業態發展呈現不均衡狀態;各類商業服務網點層次不高,多為傳統業態,新興業態不足,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有待強化。
二是傳統專業批發市場業態老化。專業市場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業發展重要力量,目前區內有魚珠建材批發市場和廣州國際玩具禮品城2家專業市場,由於專業市場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和道路資源而發展質量欠缺,與開發黃埔臨港經濟區、創建粵港澳大灣區新貿易創新中心定位不相適應,專業批發市場麵臨關閉改造、轉型疏解困境。
三是大宗商品交易一業獨大,受經營環境影響風險較高。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批發銷售額主要體現在大宗商品交易為主,近年聯華實業、鼎龍實業、寶鋼南方、首鋼鋼鐵、化工交易中心等一批商貿企業經營大宗商品脫穎而出,自2017年起,我區批發業快速增長,其中2020年全區僅有色金屬行業共196家限上企業,商品銷售額4610.22億元,同比增長5.14%,占限上商品銷售額45.50%,占全口徑商品銷售總額47.61%。考慮大宗商品交易受國際市場的變動影響較大,有色金屬、鋼鐵等大宗商品分銷批發業一業獨大將存在一定市場風險。
2.商貿業發展相對滯後,核心商業集聚區不突出
一是缺少都市級高端商圈。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和國家商貿中心,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廣州經濟大區,根據國內外城市發展經驗,區內應該具有二至三個以上高端商圈。目前受多種因素影響,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尚未形成一個在廣東或華南有影響力的都市級商圈,無論是大沙地商圈、南崗商圈,還是科學城萬達廣場商圈,從商貿功能、建築形態、商業經營麵積等均無法滿足都市級商圈消費需求。
二是缺少檔次高、功能齊、配套好的地標性商圈。由於早期商圈發育滯後及商業網點體係不完善,商業購買力大量外流,目前區內商圈層次、規模、結構與本地大部分居民層次不匹配,尤其是都市級商圈中高端商業網點缺乏,使得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大量商業商務消費和高端消費流失。
三是便民生活網點不充分。目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擁有各類生活服務網點5000多家,總麵積達38萬平方米,按照全區126.44萬人計算,人均生活服務業經營麵積隻有0.32平方米,約為商業網點規劃中關於社區商業設置規範及基本要求的一半。居民生活性商業普遍相對滯後,業態層次較低,多數工業區、商務樓宇、新建樓盤缺少連鎖餐飲、美容美發、健康休閑等服務網點,與居民生活直接相關的肉菜超市、品牌連鎖便利店、夜間購物、藥店、餐飲住宿、娛樂休閑、美容美發、家政服務等生活服務業網點數量偏少、經營麵積不足。
3.服務業企業規模偏小,與製造業聯動效應不強
一是商貿服務業與產業、城市、市場發展不匹配。商流、物流和客流的流向及渠道體係缺乏協調,商貿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機製不健全,上下遊資源和相關產業資源整合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二是區內商業服務企業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有待提升。通過對121家企業的調查發現,78%企業運營總部位於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約五分之一的樣本企業運營總部在其他地區,晶東貿易等部分標杆企業運營在外,供應鏈資源未能融入轄區,服務企業規模偏小,未能與製造業形成多層次、多種類的密切合作,第二、三產業結構亟需聯動升級。
4.餐飲業發展相對滯後,缺乏特色高端餐飲酒店
一是中高檔酒店和高端休閑娛樂場所不足。目前全區擁有各類酒店及住宿場所127家,規模以上隻有28家,酒店大多集中在黃埔東道兩側,全區除去旅遊、商務人口需求外,按3萬人一家連鎖經營型酒店配套計算,缺口預計達20家以上。區內現有星級以上旅遊飯店6家,另有相當於四星級以上酒店標準的高端酒店2家,高端品牌酒店數量少,相比其他城區,本區經濟實力未得到充分體現。
二是高星級餐飲店不足,特色餐飲聚集區少。餐飲業主要集中在黃埔東路、廣新路、珠江北路和豐樂路沿線、地鐵六號線蘿崗-暹崗站沿線,截至2020年底區內共有餐飲企業5000家,其中特大型餐館1家(黃埔華苑),大型餐館27家,其餘為中小餐館,缺少中華老字號以及國內外知名連鎖餐飲品牌。
二、發展環境
(一)發展條件
當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萬美元,達到發達收入水平,開始進入製造業加速服務化階段,城市升級、產業升級、市場升級、消費升級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服務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
1.強大的工業產業基礎與科技發展實力
一是工業產業基礎強。2020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GDP實現3662.67億元,財稅總收入超1300億元、增長11.6%,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80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商品銷售總額等7項主要指標居全市第一,其中2020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占GDP比重58.64%,占比同比下降2.16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速2.8個百分點。工業繼續發揮經濟發展穩定器作用,工業增加值增長4.1%,對GDP貢獻率達66.88%。
二是科技孵化器水平高。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擁有廣州市最豐富和最多的高等級發展平台,產業專業園特色顯著,集群發展優勢明顯,作為廣州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核心區,2020年區內科技企業突破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000家,各類孵化器113家,依托各類孵化器,各類商務服務企業茁壯成長。
三是產業科技溢出效應大。科技是商貿服務業發展的載體和平台,強大的產業基礎與製造業規模優勢能夠形成強大的消費力和購買力,溢出大量商貿資源,不僅能為新零售、新物流、新貿易以及數字商業提供技術支持,而且能為商業發展提供商流、物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來源。
2.良好的休閑資源基礎及地理區位條件
一是交通區位優越。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位於廣州市東部,地處珠江三角洲北部,東與東莞市麻湧鎮隔江相望,東北部與增城區新塘鎮接壤,南部臨珠江與番禺區相鄰,西部與天河區、白雲區相連,北部毗鄰從化區,是廣州城區通向粵東的門戶,是粵港澳大灣區水陸交通體係的核心節點,被稱為“灣頂明珠”,具有優越的地理區位條件。
二是曆史悠久文化深厚。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曆史悠久,自然環境良好,旅遊資源優勢突出,黃埔以“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南海神廟、“中國將帥搖籃”的黃埔軍校及華南第一大港——廣州港所在地聞名,是廣州市城市名片,城市旅遊發達,商業、旅遊、文化融合發展將是大趨勢,具備商貿服務業發展良好條件。
3.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與政策扶持優勢
一是營商環境優勢明顯。自獲批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以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在創新製度設計、優化政務服務、暢通行政審批等若幹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精準發力、取得突破,工程建設審批、知識產權綜改、限時政策兌現等多項改革創新舉措在全省、全國複製推廣。
二是“三舊”改造推進順利。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作為省“三舊”改造改革創新試點,爭創“三舊”改造改革創新國家級試點,從理順頂層設計、創新低效用地處置、突破土地征拆難題、優化區域平衡機製、再造審批服務流程等方麵開展創新探索。
三是各類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優勢明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強化科技創新激勵保障,切實增強創新生態吸引力,激發各類主體創新熱情,對以新技術應用為導向的新貿易、新零售、新物流、新批發等科技型商業企業落戶具有極大吸引力。
(二)發展機遇
1.國家構建現代流通體係的新機遇
2020年,國家層麵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把構建現代流通體係作為戰略任務,這對我國有效應對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和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切實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加快培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以及參與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當前形勢下,構建現代流通體係、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是戰略任務,穩住外資基本盤、實現國際高端產業國內投資落地,是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著力點。
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注重要素整合和產業配套,深度融入國際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更好地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培育和提升國際競爭新優勢是我國中長期的戰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可依托黃埔港以及龐大的物流設施,優化提升智慧物流,完善商業基礎設施,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經濟轉型,適應經濟格局新常態,吸引市內外企業落戶投資,促進貿易便利化和開放型經濟發展。
2.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新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打造高水平開放平台,提升粵港澳市場互聯互通水平,促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對接。2019年10月,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指導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工作。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將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聚集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積極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促進商貿服務業更快更高層次發展。對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圍繞大灣區建設的五大戰略定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實施“灣區+活力”“灣區+創新”“灣區+開放”“灣區+合作”“灣區+生活”戰略工程,深度融通粵港澳資源,奮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製度創新先行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和融入世界經濟體係的重大部署,也是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商貿流通渠道,廣州是我國商貿流通樞紐,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作為其中重要節點,跨境電商、航運服務、供應鏈服務等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黃埔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粵港澳大灣區“灣頂明珠”、香港港口的重要喂給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樞紐、珠江東西兩翼交會軸,擁有縱貫兩千年曆史的“海上絲綢之路”貿易通道,地理條件優越、文化底蘊深厚、產業基礎雄厚、對外貿易發達。充分發揮香港、澳門在科技、金融、現代服務業等方麵的優勢和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先進製造業特點,率先創新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機製,為創建世界級產業集群提供樣板,有利於粵港澳三地探索大灣區貿易體製機製創新,使黃埔與香港、澳門在服務區域、發展定位、輻射範圍上形成錯位互補,推進往來貿易快速便捷輻射內地、連通世界。
3.城市更新人口增長帶來的新機遇
隨著廣州城市發展重心的不斷東移以及“一江兩岸”建設展開,廣州商業重心東移進程不斷加快,《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部分地區納入廣州主城區範圍,其中黃埔臨港經濟區在珠江東10公裏核心範圍,擁有重要的核心資源——黃埔港,奠定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以港興城、港城互動的空間格局,兩岸有長洲島、南海神廟、黃埔軍校等生態、曆史文化資源,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吸引人流、商流、物流提供了有利條件。預計未來十年裏,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是廣州國際商貿中心建設的主戰場,是廣州商貿服務業發展最有潛力的區域。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大力推進城市更新,據統計,2010-2020年全區共批複方案49個,改造麵積約10.55平方公裏,年均批複麵積1.06平方公裏。按照批複實施方案規模預測,2020-2035年可實施更新改造麵積15.86平方公裏,預計規劃新增人口高達162.03萬人,總人口規模超過在編市國土空間規劃初步分配的240萬常住人口規模。城市發展和人口增長為商貿服務業的重新布局、商業要素資源的結構性重組和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空間條件和市場機遇。
(三)發展趨勢
1.新商業催生業態模式創新
目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進入後期,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現代服務成為新的產業結構形態,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出現為商貿服務業創新變化提供了動力源泉。新形勢下,結合商業模式革新變化發展實際,改變各種對商貿流通的舊觀念、舊思維,充分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把握智慧零售、智慧物流、新型支付等新模式重構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大好時機,以國際采購體係、國際分銷體係、商品交易平台、商業大數據、國際物流與供應鏈、跨境電子商務等為內容大力推進高水平商貿服務業體係建設,將是一大發展趨勢。
2.新技術推動商業轉型升級
互聯網等新興技術不斷深化發展,催生了互聯網商業、數字商業大擴張,促進現代商貿服務業發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移動終端、物聯網等新技術在商貿服務業中的廣泛應用正全麵推進傳統商貿服務業轉型升級,促進新零售、新物流、新貿易的發育成長,過去長距離、長時間、高成本的商貿產業鏈正被重新整合,如在商品整理過程中,新技術應用在加工、包裝、儲藏等過程直接改進物流配送路徑,提升消費者體驗感;第三方支付、快遞配送、商品創意設計等業態使商貿業態的迭代創新呈加速化趨勢;人工智能的應用使自動售貨、自助化服務成為可能。
新技術應用大大推動了商貿服務業“人、貨、場”重構,尤其是商品訂製、線上線下融合以及體驗性商業的發展使百貨商店、超市、購物中心優勢正在弱化,為新商業的崛起帶來新機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趕上“互聯網+”時代新商業大潮,應該抓住機遇,直接跨越傳統的舊商貿時代,進入更高層次的新商業階段。
3.產業跨界融合推進新變革
當前,新技術發展帶動產業變革,麵向更廣的細分市場產業跨界融合發展趨勢加速,高新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變革推動產業跨界融合,二、三產業相互支持、關聯的程度加深,新業態、新產業不斷出現,利用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改造三次產業的力度不斷加強,商業與商務、金融、文化、旅遊、互聯網等產業融合,總部經濟集聚輻射功能增強,消費鏈條延伸,滿足更高品質的多元化消費需求成為趨勢。
4.供應鏈體係持續優化
麵對國際形勢變化、保守主義抬頭,如何優化供應鏈體係是一個戰略性的課題,以現代供應鏈為核心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眾多企業紛紛通過聚焦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協同創新向供應鏈服務商轉型;以智慧物流為代表的技術創新勢頭迅猛,“互聯網+”高效運輸、智能倉儲、便捷配送、在線調度、全流程監測和貨物追溯等新技術全麵推廣,技術改造和裝備升級投入力度加大進一步促進物流業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供應鏈不斷優化調整,逐步向產業鏈高增長領域和高價值領域延伸。
5.商貿服務業凸顯紐帶作用
商貿服務業作為重要紐帶可有效助力區域聯動發展,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大力培育高端主導產業,持續提升集聚輻射全球高端產業資源能力,打造珠三角地區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平台,進一步全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提升全球配置創新資源能力,區域商貿服務業在經濟發展、城市社會進步、區域聯動發展的重要紐帶作用將更加凸顯。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及對廣東係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培育壯大新動能和擴大內需為基本立足點,以增進人民福祉和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為根本目的,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灣頂明珠”區位優勢,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商貿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融合發展,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成粵港澳大灣區新貿易創新中心、廣州現代商貿服務新高地、廣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節點、廣州宜居宜業新生活中心。
(二)規劃依據
1.《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2.《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
3.《廣州市商務局關於印發〈廣州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4.《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關於印發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
5.《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關於印發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國內大循環若幹措施的通知》
6.《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關於建設黃埔港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工作方案〉的通知》
7.《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務局關於印發〈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業網點布局與發展規劃(2020-2030)〉的通知》
(三)發展原則
——堅持創新發展。依托科技進步,推進“互聯網+”發展,大力推動商貿服務業在組織方式和經營模式變革,努力創新模式、創新業態,促進供應鏈體係調整優化,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現代商貿物流和新零售,提高商貿服務業的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水平,加快推進流通現代化。
——堅持轉型發展。利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強大的工業基礎條件,深化實施創新升級,發展產業鏈、完善供應鏈,加大傳統商貿與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深度融合,引導實體商圈與網絡商圈、市場和企業融合發展,推進商貿服務業的高質量轉型。
——堅持開放發展。全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麵對國際經濟形勢變化,推進“雙循環”戰略,立足大灣區、麵向全世界,深化商貿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走區內外市場、國內外市場融合發展之路。
——堅持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商貿的先導性作用,加強與工業、交通、金融、文化旅遊等產業協同發展,特別是與工業產業深度協同,推進區域產業鏈完善,促進產業跨界融合。加快構建內外一體化的大市場,加強核心區、鎮街、村三級城鄉商貿統籌,促進商貿服務業功能完善,強化區域協同、產業協同,推進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經濟社會不斷優化發展。
(四)發展定位
——大灣區現代服務新貿易創新中心。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粵港澳大灣區水陸交通體係的核心節點,利用強大的產業基礎,發揮黃埔港千年“古港”“良港”優勢,以珠江黃金岸線改造提升和新貿易集聚區建設為引領,強化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推動航運、貿易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努力建設成大灣區現代服務新貿易創新中心。
——大灣區生產性服務業新高地。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充分利用強大的產業基礎和產業規模溢出的商貿資源,推動新興商貿服務業異軍突起,打造大灣區開放創新的生產性服務業新高地。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節點。充分發揮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區位交通優勢,加快集聚國際國內消費資源,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節點和消費地標。
——廣州宜居宜業新生活中心。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生態環境優美,隨著廣州城市發展重心不斷東移以及“一江兩岸”美化,黃埔臨港經濟區建設加速推進,吸引大量人流、商流、物流,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加快建設廣州新生活中心提供了有利條件。
(五)發展戰略
1.強心戰略——實施商貿強心戰略,建設服務創新高地。商貿服務業在空間布局上強調集聚發展,突出黃埔灣核心區地位,強化科學城、知識城中心區、生物島資源集聚。
2.生態戰略——實施商貿生態戰略,建設國際智造中心。通過優化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構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服務業生態鏈,形成內有活力、內生修複、自然優化的商貿服務業生態係統,服務智造中心建設。
3.國際戰略——構建雙循環新戰略,建設開放創新高地。應對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實施“雙循環”戰略,刺激區內消費,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開放創新商貿服務業高地。
4.協同戰略——實施產業協同融合,打造優質生活商圈。發揮商貿服務業紐帶作用,強化產業協同、區域協同,特別是推進商旅融合、工商融合、產業跨界融合,構建內外一體的大市場,打造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優質生活商圈。
(六)發展目標
至2025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服務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總體實力顯著提高,現代服務業水平不斷提升,商貿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產業發展協同性明顯優化,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增大,成為大灣區現代服務新貿易中心、大灣區生產服務業新高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節點、廣州宜居宜業新生活中心。
1.商貿服務業規模穩步擴大
扶持存量企業做大做強,重點推動有色金屬貿易、鋼鐵貿易、電子商務平台交易、快速消費品貿易、電子信息化產品貿易、石油化工貿易類等板塊更多企業成為行業龍頭,爭取到2025年湧現15家以上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的龍頭商貿企業。壯大商貿企業100強,到2025年爭取實現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前100強商貿企業銷售總額占全區商貿業商品銷售額比例穩定在85%以上。
2.現代服務業水平不斷提升
大力發展數字商業、智慧物流、跨境電子商務、時尚定製、現代供應鏈等新興服務業,推動服務業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其他營利性服務業方麵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到2025年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累計新增500家,構建華南供應鏈係統、物流配送網絡體係,打造“大灣區生產服務業新高地”“華南供應鏈管理中心”。
3.商貿企業競爭力顯著提高
依托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產業基礎,顯著提高商貿企業競爭力,培育形成內外貿融合的年營業收入500億元級商貿企業5家以上,電子交易平台2-3家,現代商貿服務業集聚輻射能力顯著提高,建設大灣區重要商貿物流樞紐、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構建現代商貿流通新格局,新貿易和新商業中心地位進一步突顯。
4.產業發展協同性明顯增強
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穩定和提升有色金屬貿易、鋼鐵貿易、石油化工貿易類大宗商品板塊的市場份額,穩定電子商務平台交易、快速消費品貿易、電子信息化產品貿易等板塊的市場份額,擴大工程機械和汽車(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市場份額,大力發展醫藥醫療設備銷售市場,推動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向高端化發展。依托本地產業體係,培育跨界融合的商業業態體係,推動傳統商業業態向體驗經濟、社交平台、休閑中心、生活中心轉變,推進傳統商品市場向區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分撥中心、結算中心轉變,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商品展示交易、數字商業、融資租賃等新興商業業態發展,進一步增強產業發展協同性。
5.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進一步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製,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到2023年實現各類創新要素高度集聚,政務服務高效便捷,形成與國際規則銜接的開放平台,各項營商環境評價體係關鍵指標達全國最優,到2025年達到全麵成熟製度成果,全麵銜接國際規則,商貿服務業體製更加完善,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監管有力、暢通高效的商貿服務業體係和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四、協同城市更新改造,打造商貿服務業發展新空間
根據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四區四中心”以及“一岸雙軸三片”新型發展空間的戰略布局,推進商貿服務業強心戰略,打造商貿服務業“一區兩心一島”整體空間格局。結合《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業網點布局與發展規劃(2020-2030)》,打造“一主二副、一軸三帶、八大高端商圈、四大聚集區、六十三個社區商業中心”總體格局,構建由高端商圈、社區商業中心(包含生活服務業)兩個層次組成的現代商業網點體係規劃建設。
(一)高起點建設黃埔灣中央商務區
1.發展基礎
黃埔臨港經濟區地處珠江東10公裏核心範圍,擁有重要的核心資源——黃埔港,奠定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以港興城、港城互動的空間格局,兩岸有長洲島、南海神廟、黃埔軍校等生態、曆史文化資源,所在區域由多個商圈以及一批商業綜合體、高端酒店、特色商業街構成,包括一個都市級商圈(黃埔灣商圈)、兩個區級商圈(大沙地商圈、南崗商圈)、一個特色商貿聚集區(南海神廟商旅文創新發展聚集區)、四個示範性社區商業中心、五個1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八個四星級以上(或相應標準)的高端酒店、五條特色商業街等一批現代商業設施。
2.發展定位
結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經濟實力、產業規模、國際影響、商務條件以及城市更新等有利因素,通過建設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和黃埔灣商圈,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加強與主城核心區共融協同,牽引城市功能沿岸東進,打造廣州東部國際商貿服務軸,把黃埔臨港經濟區規劃打造成國際都市級新商務新貿易創新中心,打造廣州第二CBD。
3.發展指引
一是聚集總部和平台企業。發掘潛力企業,引進總部企業,逐步形成國際商貿總部聚集區。鼓勵各種高端商業中介服務總部尤其是跨國商貿企業總部、時尚創意中心、國際采購與分銷總部、商品期貨公司總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落戶,積極引進國際性或區域性的品牌推廣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商業設計中心以及高端商業谘詢、國際會展等企業。
二是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以黃埔灣臨港經濟區為核心,圍繞打造“新貿易創新中心”思路大力發展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服務貿易,探索發展離岸貿易,重點引入新型航運金融、數字貿易、新零售、新物流等數字商業的新科技型商業企業,重點發展數字商業、智慧物流、跨境電子商務、時尚定製、現代供應鏈等新業態新模式,形成以“新貿易”為核心的現代商貿服務業體係。
三是聚集高端服務。在黃埔港地區推動粵港澳地區的商務服務業領域合作,實現高端服務行業發展國際化、規模化、現代化,初步建成黃埔港粵港澳大灣區高端專業服務業合作平台和創新中心;促進高端服務業和高附加值服務環節要素集聚,聚合一批實力強、水平高的高端專業服務品牌機構,鼓勵國內其他地區科技型商貿服務企業如數字商業軟件、商業地圖、商業數據處理、商業培訓、時尚創意、時尚發布、電商平台建設等落戶,初步形成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相適應的高端專業服務業發展格局。
四是優化商貿服務集聚區。傳承南粵航海精神,依托黃埔港、黃埔軍校和南海神廟等文化品牌效應,開展保利魚珠港步行街區商鋪招商,推進黃埔港國際郵輪城建設,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加快建設一批標誌性項目,引進商貿總部、高星級酒店、現代購物中心、文創等高端業態,打造都市型生活消費聚集區,提升商圈人氣。
(二)重點推進都市級黃埔灣商圈建設
1.發展基礎
黃埔灣商圈核心區是指臨港經濟區中西部區域,包括黃埔街道、魚珠街道,涉及紅山街道、大沙街道、文衝街道,核心區域約15平方公裏。目前黃埔街道是本區商業網點較為密集、發展較為成熟的街區。“十四五”時期是黃埔灣商圈建設的起步期。
2.發展定位
黃埔灣商圈重點分為七大片區,即國際商貿總部聚集區、數字商業創新聚集區、科技商貿展示聚集區、都市型生活消費聚集區、國際時尚體驗聚集區、國際水岸風情商貿聚集區、國際航運與跨境商貿聚集區,“十四五”期間將建成世界一流商圈、粵港澳大灣區商貿創新核心引擎、臨港經濟區核心區、廣州國際商貿中心最具前景的核心區和新門戶。
3.發展指引
一是重點引入各類商貿總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數字商業平台、科技商貿、國際采購、國際分銷、國際品牌代理、跨境商貿服務等企業,打造完整的國際商貿與新貿易創新產業鏈。
二是重點推動黃埔灣廣場(國際商貿總部聚集區)、魚珠街道國際航運與跨境商貿聚集區建設;重點發展新貿易、數字商業以及跨境商貿、港口商貿等新業態,建設3家以上五星級酒店、5座以上大型商業綜合體、1個博物館、1個會展中心、1條特色風情商業街(水岸商貿區),商圈商業經營麵積超過60萬平方米。至2025年商圈日客流量超過100萬人。
(三)打造三大市級商貿服務中心
市級商圈是商貿服務業以及商業網點總體係中的第二層級,除黃埔港外,做大做強三個市級商貿服務中心(科學城商貿服務中心、知識城商貿服務中心、生物島商貿服務中心)
1.科學城商貿服務中心
(1)區位與概況
科學城商貿服務中心主要是指以蘿崗萬達廣場為核心約3平方公裏範圍的商業集中區域,是與科學城相對應的商貿服務業聚集中心,是科技產業區的商業配套,主要沿開創大道分布,目前以蘿崗萬達廣場、大壯國際廣場、寶能演藝中心、奧園廣場、銳豐廣場、敏捷廣場、飛晟彙、優托邦、綠地廣場、東方彙廣場等商業綜合體為主體,集辦公、購物、餐飲娛樂於一體,商業總麵積80多萬平方米,服務消費人口約30萬人。
(2)發展定位
廣州科學城將全力建設成粵港澳大灣區製度創新先行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定位打造以發展高科技製造業為主導,產、學、住、商一體化的多功能、現代化新型科學園區。科學城商貿服務中心定位生產服務業集聚區和生活服務型商圈,為市級商圈,目前主要客流來源是本地辦公白領、產業人口、居民小區住戶及外來商務人口,今後吸引外來消費人口將成為發展重點。
(3)發展指引
一是打造以科學城商圈為核心的科學城商貿服務中心。針對業態不高端、業態缺乏、人氣不足、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對應采取引導商圈內業態升級、聯動周邊廣場、協調交通部門完善配套設施、引入24小時便利店、開設夜場電影、利用新型社交媒體創新宣傳方式等措施,集中改造升級,提升商圈活力。
二是引入高端商貿新業態。目前商圈基本滿足購物、大眾餐飲、中低端酒店等基本消費,但缺少大型休閑娛樂設施,規劃期內引入國內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城市綜合體運營商,提升高端休閑娛樂、科學探險體驗、時尚發布、商品定製等新業態商貿服務業水平。
三是豐富生活體驗業態。有序布局一定規模的休閑娛樂、文化教育、體育運動、會展博覽等體驗設施,新建至少1家高端酒店、1條特色商業街,引入高端體驗業態,改善消費者體驗,完善高端商業體係。
四是優化商貿服務環境。統籌策劃科學城商圈及主要商業綜合體,完善交通等配套設施,培育和創造商業氛圍。規劃期間聘請專業機構對科學城商圈進行規劃升級,在道路的連通性、商業品牌的呼應性等方麵加以修正和改進。
五是實施有效營銷傳播。對商圈內的傳播係統進行科學設計,針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新商業形象實施品牌推廣,活躍商圈人氣,吸引區外消費者前來消費。
2.知識城商貿服務中心
(1)區位與概況
知識城商貿服務中心核心區為知識城南起步區和九龍湖地區,主要包括沿九龍大道兩側自鎮龍社區至九龍湖約10公裏範圍內,屬於知識密集型產業配套的生活服務型商圈。目前商圈處於培育期,已建成或在建的商業綜合體主要有綠地繽紛城、城南鄰裏中心、合景悠方以及萬科幸福譽、時代天韻、中新裏等商業綜合體以及樓盤臨街商業。
(2)發展定位
知識城全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知識創新示範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知識城商圈定位為市級商圈,是知識密集型產業配套的商貿服務業和區域型生活服務型商圈,主要服務知識城範圍內的精英白領、產業工人、商務客人、本地居民以及吸引廣州北部外來消費者。
(3)發展指引
一是打造知識城商圈核心區。高起點規劃建設“一核兩心三區多園”,將環九龍湖總部核心經濟帶建設成為城市核心、生態綠心、市民活動中心。重點有序培育知識城特色商圈,利用城市更新重點支持知識城城南鄰裏中心、綠地繽紛城、知識城廣場會展中心等項目運營,全力推進騰飛園鄰裏中心、超級鄰裏中心、合景悠方廣場首期開業,加快建設何棠下商業綜合體、知識城國際會議中心、知識城國際大酒店等,建設形成人氣旺地和日常消費聚集區。支持馬頭莊TOD等商業綜合體發展,建設休閑娛樂購物一體化場所。
二是創新智慧商業。創建數字商業體係,建設“互聯網+”智慧小區,實現對社區居民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互動化和協同化,體現知識經濟和創新模式,打造安全、便利、舒適、愉悅的生活、工作、學習、休閑城區。
三是新建社區商業中心。結合城市更新新建五個以上的優質社區商業中心,每個社區商業中心由一至三個鄰裏中心構成。重點建設城南鄰裏中心、騰飛園鄰裏中心、超級鄰裏中心,配置基本生活服務業態,設置政務服務、社區服務功能。創建數字商業,通過建設社區商業中心,為社區居民提供集商業、文化、體育、衛生、教育、政務服務、家庭服務等“一站式”配套服務。
3.生物島商貿服務中心
(1)區位與概況
生物島占地麵積約1.83平方公裏。《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將生物島致力打造成為世界頂尖的生物醫藥研發中心。
(2)發展定位
商圈定位為社區配套型商圈,結合生物島粵港澳大灣區生命科學合作區建設,全力打造生物島商貿服務中心,為生命科學領域發展保駕護航,助力廣州打造智慧城市示範標杆,重點解決商業及生活服務配套問題。
(3)發展指引
一是大力發展專業服務業。培養一批輻射力較強的醫藥領域專業服務企業,推動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品牌升級為國際專業級博覽會,打造生物醫藥領域的“達沃斯”論壇。發展新型休閑基地,高標準建設生物島生態綠洲與智慧創新體驗中心,搭建數字孿生創新實驗平台,打造廣州智慧島、地標島。
二是完善商務商業體係。在高端寫字樓引進數字商業體係,逐步完善科技發展配套的商務商業體係,為生命科學合作區的產業和精英白領、產業工人、商務客人提供集商業、文娛、體育、健康、衛生、家庭服務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務。
三是完善社區商業中心功能。配置銀行、超市、郵政、餐飲、洗衣房、美容美發、藥店、電器維修、肉菜市場、通訊等基本生活服務業態,配備政務服務、社區服務功能。
(四)優化提升五個區級商圈
區級商圈是商貿服務業以及商業網點體係中的第三層級,以居民生活服務為主,一般具有自身的傳統和特色,是本區主要人氣旺地和日常消費聚集區,其業態結構主要以“特色商業街+多個中小型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綜合農貿市場”模式為主。
1.大沙地商圈。大沙地商圈是黃埔灣商圈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發展都市型消費生活服務商業為導向,規劃服務人口約30 萬人,主要客源為本地居民、本地企業、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以及各類流動人口。規劃期內將新建至少一個大型商業綜合體,一個社區商業中心,新增商業麵積10萬平方米以上。
2.南崗商圈。南崗商圈核心區域約2平方公裏,商圈人口超過10萬人,服務人口約30萬人,目前已聚集京東華南總部、佳紛天地、南崗萬達廣場、尚城·萬科裏等大型商業項目,商業經營麵積超過32萬平方米,將打造成為黃埔東部商業新高地。
3.西區商圈。以黃埔綜合保稅區、穗港智造合作區為牽引,學習和借鑒海南自貿港等先進地區政策,以廣州-香港班船開通為契機,以建設與香港尖沙咀海港城相對應的“穗港城”為著力點,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保稅貿易、各國優質名品商品展示,推動西區和黃埔新港轉型升級,形成輻射帶動南崗、夏園等周邊約3平方公裏範圍的商業地帶。未來沿東江和珠江交彙處打造類似海珠區太古倉的臨江特色商業街區,建成後將成為未來廣州版的香港尖沙咀商圈。
4.長嶺商圈。長嶺街道作為廣州東部聯係科學城-黃埔中心區-知識城-教育城的重要服務節點,承接著廣州中心城區外溢的居住、研發、配套服務等主要功能。商圈定位為生態養生商貿聚集區,規劃期內將新建五個社區商業中心、一條以餐飲為主的特色商業街、兩個10萬平方米以上的商業綜合體、五家四星級以上(或相應標準)的酒店,形成完整高端商業體係,滿足本區域的人口發展需求,完善多層次的商業體係,逐步建成以生態養生為特色的新商圈。
5.雲埔商圈。雲埔商圈主要位於開創大道東側,包括兩個社區商業中心,商圈定位為商產技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規劃商業麵積30萬平方米以上,主要服務本地居民、產業人口和部分商務人員,規劃期內新建三個以上大型購物中心以及兩個以上高端酒店,打造商產技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
(五)構建以便利生活為導向的社區商業體係
根據社區商業的功能特點、設置標準以及目前現狀、在建待建項目等情況,“十四五”期間將布局新建31個社區商業中心。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社區商業中心數量及空間布局導引
注:每個社區商業中心的平均經營麵積約3萬平方米,相當於未來需要新建56個社區購物中心(鄰裏中心)或社區商業綜合體。
規劃期內將結合當前城市更新改造建設一批示範社區商業中心,每個社區商業中心引入一定的零售購物和生活服務網點等基本業態,以品牌連鎖便利店為切入點全麵提升社區商業便利化水平,完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社區電商服務體係。
五、順應現代商業趨勢,培育商貿新業態新模式
優化消費供給,構建傳統與現代相呼應、城市與鄉村相貫通、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多渠道、多品類消費供應體係。
(一)推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推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提升現代商貿發展水平。培育網紅直播、新零售等商貿新業態;發展跨境電商線下提貨店、免稅店、退稅店等新業態。支持企業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技術,鼓勵發展數字娛樂交互體驗、“互聯網+”教育、“互聯網+”出行、“互聯網+”專業服務等新興領域;培育新能源運力共享、同城貨運運力調配平台、社區共享冰箱、無人貨架等物流新業態。
加強技術應用,改變小而散及業態層次偏低的格局。支持和推動新技術在商貿業的應用,支持傳統小型零售店鋪融入新型社區電商體係,大力發展社群團購等社區商業;支持廠家直銷中心、鄰裏中心和社區便民生活服務中心建設;完善社區商業連鎖經營體係和商品配送體係。
積極培育和發展科技型商貿供應鏈企業。大力發展基於互聯網的線上線下融合的國際采購分銷、創意設計、渠道服務、品牌推廣、體驗中心等新商貿業態。
(二)推動電子商務創新發展
支持京東、蘇寧等大型龍頭電商企業發展壯大。強化電商企業的輻射力,積極引進大型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建立地區性運營總部和區域性倉儲管理中心,擴大電商企業行業占比,穩定電子商務平台交易的市場份額。
鼓勵實體店優化升級,開啟線上線下融合之路。鼓勵實體店創新發展,特別是支持經營日用快消品的連鎖企業創新模式,通過互聯網與消費者互動,發展體驗消費,促進線上與線下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新零售,支持線上企業發展線下體驗店、網絡零售商品體驗中心,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物流等新技術打通線上線下供應鏈,實現“無界零售”。
支持大型傳統商貿企業開展線上服務。推動商貿服務網上營銷,實施“互聯網+”行動,鼓勵企業拓展B2B、B2C等業務;鼓勵本地中小微企業擴大電子商務應用,開展直播、社群團購等新模式。
(三)推動新型商品交易平台建設
1.建設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在黃埔灣商圈核心區布局大宗商品交易總部項目,打造華南區大宗商品交易集聚區,實現產業鏈一體化,逐步奠定廣州新貿易、新流通的領導地位。
大力培育包括鋼鐵、塑料、化工、棉紗等各類大宗商品數字化交易平台。支持中啟源、海川等有色金屬貿易企業做大做強,培育灣區綠色化工數字交易園等1-2個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平台。支持廣州寶鋼南方、廣州首鋼等鋼鐵貿易企業可持續發展。支持廣州化工交易中心、神華廣州公司等石油化工貿易企業創新發展。
支持龍頭標杆企業的創新發展。重點支持鼎龍集團等標杆企業向一體化、規模化、數字化轉型,打通大宗商品供應鏈一體化,從資源、冶煉、精煉和高端製造各個環節介入,不斷拓展供應鏈網絡,在全球範圍內整合關鍵倉儲物流資產,形成強勢的渠道優勢;推進進出口商品集采、集銷優勢,不斷強化個別領域大宗商品的全球話語權優勢;打造供應鏈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平台,將公司線下業務轉移到線上,形成向智能供應鏈、數字供應鏈轉型的基礎。
2.推動其他重要商貿平台建設。強化商品展示、體驗和定製功能,推動商流與物流分離,通過現代倉儲和物流配送方式解決“現場堆放”帶來的消防和交通等問題,促進傳統“三現”交易向展貿化、品牌化交易發展。
規劃建設廣州國際食品貿易中心。利用黃埔綜合保稅區優勢,以食品進出口交易為中心,集聚全球食品產業的高端服務環節,培育新業態,形成支撐產業發展的全產業鏈高端服務業平台,建設成為國家級冷鏈食品企業總部和區域采購、營銷總部,華南最大冷鏈食品的國際化展銷中心、交易中心和集散中心,跨境電子商務聚集區,冷鏈食品研發基地和協同創新中心,科技型食品企業的孵化平台和創業平台,帶動商業、服務業和旅遊業發展。
升級發展廣州國際酒類交易中心。發揮廣州保稅區國際酒類交易中心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集進出口展示、貿易批發、加工、倉儲、物流、物業配套、海關商檢等服務的國際酒類交易中心和酒類專業批發市場優勢,通過持續舉辦紅酒文化節等活動,推動酒仙網等區內龍頭企業優化發展,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酒類展貿與消費相互促進的主題體驗區,與周邊餐飲美食、休閑體驗、旅遊等其他消費服務業協同發展。
新建一批跨境電商名優特商品展貿中心。以臨港經濟區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為契機,充分利用製造業發達以及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圍繞“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多個與不同國家(地區)合作的進出口名優特商品展貿中心。促進區域內商貿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體驗店、形象店、旗艦店、品牌店、商品定製店等,推動商貿新業態、新模式向區內聚集。
(四)完善現代商貿流通生態體係
“科技興商”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未來中長期戰略,要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優化商貿服務業發展營商環境,完善商業生態係統,共同做好“新貿易、新商業”的大文章。
一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重點引入數字商業、智慧物流、時尚定製、現代供應鏈等新業態、新模式企業,形成以“新貿易”為核心的現代商貿服務業體係。
二是加快高端商圈體係建設,提升重點商圈、商貿聚集區和商業帶的商貿核心功能,構建完善的商業網點體係,以重點商圈、大型商業綜合體、特色商業街區、示範性社區商業中心、鄰裏中心、高端酒店、高端餐飲店為支撐促進商業網點與新技術應用結合,提高智慧商業水平。
三是優化商貿服務業產業鏈,構建完善的商業生態係統,構築以“都市級商圈-市區級商圈-示範性社區商業中心”為特點的層次合理、功能互補的城市商業網點體係。
六、增強集聚輻射能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節點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現代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費資源集聚地,更是一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的製高點,具有很強的消費引領和帶動作用。“十四五”期間致力發展商貿業,增強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業的集聚輻射能力,打造立足國內、輻射周邊、麵向世界,推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吸引力的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節點。
(一)有序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節點建設
科學確定本區在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地位和角色。突出規劃引導、機製創新、標準對接、市場驅動、政策支持,緊跟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步伐,提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消費的質量和水平,重點推動都市級商圈(黃埔灣商圈)高起點建設。
提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節點建設著力點。打造黃埔時尚名片,促進時尚產業發展,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灣頂明珠”區位優勢,發揮時尚科技、快消、美妝等品牌集聚作用,結合展示性與互動性促進粵港澳品牌交流,提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品牌凝聚力,開創特色化、品牌化、國際化的商業文化活動。
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保稅物流、外貿綜合服務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支持改善民生的消費品進口,推動跨境商品集散中心建設,規劃建設國際重要商品國內分銷基地,探索實行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線下自提模式,打造免稅店或免稅購物廣場。
(二)大力發展較強輻射力的總部企業
實施總部培育和引進工程,打造高能級總部經濟。加快港航中心、保利魚珠港等城市綜合體投入使用,推動建設高品質商務商業載體,塑造人文生態商務新地標。挖掘存量樓宇資源,促進樓宇騰籠換鳥,鼓勵各類資本參與創新載體開發建設。積極引進集聚金融、法律、會計、管理谘詢、高端航運等國際一流服務業企業以及跨國商貿總部、時尚創意中心、國際采購與分銷總部、商品期貨公司總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總部,打造高能級總部經濟,提升商貿業影響力及輻射力,強化商貿樞紐地位。
引入高端商業中介服務總部企業。落戶國際性或區域性品牌推廣中心、供應鏈中心、時尚創意中心、商業設計中心、高端商業谘詢、國際會展等;對國內其他區域的科技型商貿服務企業如數字商業軟件、商業地圖、商業數據處理、商業培訓、時尚創意、時尚發布、電商平台等開展靶向招商。
鼓勵商貿服務業上下遊企業集聚發展。依托大規模載體,結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實際,整合分散在各個區域、行業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產業服務平台,實現集聚化發展。支持重點商品交易平台、商貿企業總部集聚發展,鼓勵引進國內外知名商貿企業設立區域總部或營運中心,開展資金結算、營運控製、信息管理等高端商貿服務。
(三)實施補鏈工程做強做大新興領域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業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屬類、鋼鐵貿易類、快速消費品類、電子商務類、信息化產品類、石油煤炭化工類、工程機械和汽車銷售類、醫藥及醫療設備類八個行業領域。其中醫藥板塊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潛力較大的新興領域,東健醫藥、阿裏健康大藥房、白雲山藥業銷售公司等企業多數是平台大賣家或者藥廠的銷售公司,缺乏產業鏈的主導或者平台功能。“十四五”期間將實施補鏈工程,引進醫藥電商平台企業,培育醫藥領域的平台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七、強化科技創新應用,推動數字貿易創新發展
建設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商貿,鼓勵商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積極引入A(AI,人工智能)、B(Blockchain,區塊鏈)、C(Cloud,雲計算)和D(Big Data,大數據)組成的高新信息技術與現有產業融合,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與人工智能(AI)為核心的數字經濟建設,在人工智能產業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服務行業數字化基礎和人才培養方向尋找突破口。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商貿平台,突出商貿平台數字化、科技化、平台化、展貿化的特色。
(一)建設大灣區跨境電子商務新高地
打造大灣區跨境電商國際分撥中心,支持區內企業開展超級中國幹線業務,實現香港機場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口岸“空陸聯運”。加大對港澳跨境電子商務標準研究,在電子認證、在線交易、跨境支付、跨境物流、海關通關、交易糾紛解決等方麵探索融合發展渠道。鼓勵企業加強新技術應用,借助社交電商、小程序、短視頻等新模式,探索發展M2B、M2C、C2M,將生產和需求直接對接,積極培育“社交網絡+跨境電子商務”“場景定製+跨境電子商務”,建設跨境電商品牌園區,推動“網購保稅+社區新零售”試點項目落地。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監管製度創新,推進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數字化轉型,支持跨境電商商品全球溯源體係建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跨境電商企業運營陽光化,增強風險識別與控製,實施精準監管。大力推動絲路電商建設,鼓勵企業探索在東盟、中東、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境外綜合運營中心、海外倉和電商平台,鼓勵發展保稅物流、外貿綜合服務、數字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爭取省、市支持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帶動海外化妝品、母嬰用品、快消品等貿易產品進入中國,創建國家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
(二)構建完善黃埔港數字監管新模式
積極對接上海自貿區、南沙自貿區等開放政策,推動黃埔綜合保稅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監管模式創新,暢通物流、資金流、人才流。不斷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覆蓋國際貿易各主要環節;結合口岸通關業務特色需求,進一步拓展“單一窗口”特色服務功能,有效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探索建立海關、商務等部門信息共享、協同監管的服務貿易監測體係,大力支持數字貿易和服務貿易發展;積極打造智慧口岸,實施數字化監管改革,創新智能應用;探索建設關港信息交互平台,實現智能審圖、智能選查、物流鏈可視化等,構建完整監管鏈條,配套製度防控風險,深入推進廠港聯動、廠港一體化改革;加強與港澳海關合作,探索構建大灣區新型海關監管機製。
(三)深化新技術應用打造新經濟標杆
加快製造業、航運貿易、新經濟、城市管理等領域場景化開發,推進5G、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應用示範,打造國家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先導示範區,促進平台經濟、智能經濟和分享經濟發展壯大。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聚焦智能製造、智能金融、智能家居、智能教育、智能駕駛等應用需求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人工智能經濟形態。助力中小企業挺進創新前沿,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經濟代表企業。支持標杆企業參與製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八、完善現代流通網絡,構建現代化供應鏈體係
(一)完善商貿物流體係
構建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發展相適應的國際物流樞紐體係。完善黃埔港集疏運體係,加強與南沙港、香港港、深圳港等大灣區世界級樞紐港之間的貨運航線資源協同,推動與國際班輪航線、內陸無水港的無縫銜接,打造高效港口服務係統,在符合條件的監管作業場所開展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試點。以黃埔新港為核心打造黃埔港國際物流樞紐,在西區範圍內構建港口物流、保稅物流、冷鏈物流體係,通過鐵、水、陸聯運方式實現內貿與外貿物流網絡連接,開展出口和進口物流及供應鏈服務。以知識城北為核心打造知識城國際物流樞紐,以京東物流園為核心引入冷鏈物流、航空物流服務等。
構建與智能製造相適應的產業物流體係。優化“樞紐+通道+網絡”物流運行體係,通過建設一批高能級智能化物流樞紐,形成多層次供應鏈管理中心。重點在雲埔、永和、九佛等區域依托黃埔綜合保稅區、雲埔產業物流聚集區、寶供南崗物流基地優化口岸通關服務,探索發展離岸貿易,建立現代產業物流支撐體係。推動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培育一批與先進製造業融合發展數字供應鏈運營中心。
打造黃埔港粵港澳大灣區智慧物流新樣本。鼓勵企業引入自動分揀線、機械手臂、AGV無人搬運車、移動智能數據終端等,實現自動存取、揀選、搬運、分揀,運用感應技術和數據采集技術建設“智慧倉庫”,提升倉儲效率。支持智慧物流與供應鏈服務平台建設,打造集自動化、智能化、集裝單元化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服務平台,實現數據集約化采集、標準化處理、全動態跟蹤的智慧化運營。運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打通訂艙、拖車、碼頭、報關、船運、港口、海關等多環節,降低口岸操作成本,推進精準管理。搭建集裝箱、小商品、大宗商品等專業物流信息化服務平台,構建聯通華南、西南、港澳台和海南的跨區域物流通道,營造智慧物流生態圈。
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專業物流體係。依托卓誌供應鏈平台以及部分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構建供應鏈物流網絡,依托中外運西區物流基地等構建外貿物流網絡,依托各主要冷鏈物流中心構建冷鏈物流網絡,依托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農村末端物流等構建農產品物流網絡,依托應急物流基地及物流中心、醫藥物流中心等構建應急物流網絡。依托狀元穀新貿易與數字商業物流園、京東南崗物流基地、蘇寧雲埔物流基地等,構建覆蓋各街鎮的前置倉和末端物流點。
加大國際先進物流供應鏈企業引進力度。建立健全重點物流供應鏈企業和物流A級企業跟蹤監測機製,鼓勵大型物流企業投資建設運營管理中心、交易中心及總部或區域總部。推動物流高科技企業發展,重點促進網絡貨運平台企業、基礎設施網絡運營企業、車貨匹配智能調度企業、社會化公共運力輸出服務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兩業聯動及物流高科技企業發展。
(二)推進冷鏈物流發展
構建冷鏈物流體係。加強政府引導和統籌規劃,依托現有33家冷鏈企業或者冷庫項目建設覆蓋產地預冷、冷鏈倉儲、冷鏈運輸、冷鏈配送等全程可追溯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係。重點圍繞進口海產、水果、肉菜以及食品、藥品、高端製造業等冷鏈需求,以新建和改造相結合的方式優化冷鏈倉儲設施,構建與現代商貿物流發展相適應的多層次冷鏈物流體係。
改造升級冷鏈基礎設施。鼓勵現有冷鏈物流中心及時更新改造、升級換代,優化倉儲配送渠道,加強專業性和特色化,提高對全區的輻射能力和服務能力。支持專業市場、冷鏈企業等老舊冷庫改造提升,提高老舊冷庫可用性、安全性以及節能環保水平。支持廣東供銷公共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幹網建設,高起點建設一個公共型產地冷鏈物流設施。
培育和引進第三方冷鏈物流。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配置節能環保型多溫區功能冷鏈運輸車輛,加強信息技術在冷鏈運輸過程中的應用。扶持農產品生產基地、龍頭物流企業、高端先進製造企業等建設移動式集裝箱冷櫃、便攜式冷藏箱、共享型冷庫等末端冷鏈設備。
扶持冷鏈龍頭企業。扶持澳興冷鏈“冷鏈+展銷”創新模式,支持其開業和試運營工作,鼓勵其探索線上線下結合、進出口相互帶動的發展模式;繼續指導協助天業冷鏈農產品配送中心建設;鼓勵引導區內冷鏈物流企業申報國家和省、市相關扶持獎勵項目。
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打造低溫產品儲藏、加工、運輸和配送物流服務體係。在重要物流樞紐節點周邊加快布局一批生鮮農產品低溫配送和處理中心,配備節能、環保的長短途冷鏈運輸車輛,推廣全程溫度監控技術,實現鮮活農產品產地預冷、銷地冷藏、保鮮運輸、保鮮加工等全流程無縫對接,提高全程冷鏈物流水平。
規劃建設國際名優及美食體驗中心。把握舊村改造機遇,依托保稅政策以及開發區產業優勢布局建設一個超大型(10萬平方米以上)的進出口名優特色產品展貿中心。展示廣州及華南的名優特產,引入其他國家(地區)的原地產特色商品,鼓勵設立中國市場總部或分銷中心,鼓勵區域內進行保稅加工、商品定製等服務。結合“廣州美食之都”品牌效應,打造以食品進出口交易為中心,集聚全球食品產業的高端服務環節,形成支撐產業發展的全產業鏈高端服務業平台,建設成為國家級冷鏈食品企業總部和區域采購(營銷總部)、華南最大的冷鏈食品國際化展銷中心(交易中心、集散中心)、冷鏈食品研發基地和協同創新中心。
(三)完善農村物流網絡
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加強農村公路道路建設與改善。統籌交通運輸與農村各類商貿流通市場、客貨運站場、物流快遞網點、村郵站、農村零售商店等,暢通農村物流交通網絡。打造農村物流服務中心、服務站以及服務節點。加強節點物流倉儲、集運及分撥配送能力,構建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係。搭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物流通道,打通農村物流“工業品下鄉”與“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體係,支持各類物流和快遞企業將服務網點延伸到農村地區。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體係建設。建設具備農產品流通加工、倉儲、運輸、配送等綜合服務功能的冷鏈物流園區。
完善農村流通網絡。加大農村流通設施建設扶持力度,將農村流通設施建設納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範圍給予支持。建成農村日用品銷售、農產品收購、農資供應、農民生活服務、商務信息服務五大流通網絡體係。完善農產品市場體係,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核心業務從現場現貨交易向物流配送轉變,承擔部分加工整理、儲存業務,提高農產品批發市場輻射服務能力。鼓勵開展公益性農產品市場建設,增強政府對農產品市場的宏觀調控能力和民生保障能力。
推動農村物流發展模式創新。推進農產品流通方式創新,加快探索適應農批對接、農超對接、農社對接、直供直銷等的農產品流通新模式,提高農產品規模化生產水平,促進農產品流通集約化。支持郵政、京東、蘇寧等企業加快完善農村電商物流服務網絡布局,推進農村電商與物流融合發展。鼓勵電商與快遞企業協同發展,大力支持電商服務中心建設,提高物流倉配體係對農村地區輻射能力。探索農村物流“眾包”模式,強化農村地區零售商店、農家餐館等節點物流功能。
推動城鄉一體的物流信息化標準化建設。統籌農業、商務、郵政、交通等信息資源,對接物流、電商等公共信息平台,提供農村物流供需信息的收集、整理、發布,及時、高效組織調配各類物流資源。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化發展,推廣利用條形碼和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加強冷鏈物流溯源體係建設。推動全區農產品溯源體係建設,提高農產品物流品牌效應,鼓勵農村物流企業、農業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等參與全省物流業標準體係建設,加快推動農村物流技術、裝備、流程、服務、安全等標準製修訂工作,推進農村物流服務網絡體係標準化。
加強農村物流體係服務。加大農村物流領域財政投入,重點加強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公共信息平台、冷鏈物流、設施裝備改造、物流標準化、農村電商、農產品溯源、試點示範等方向扶持。加強金融服務助農建設,提高金融服務農村物流建設的能力和水平,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以擔保、貸款等方式支持農產品加工、倉儲、冷鏈運輸、電子商務等環節。完善農村電商、農村物流擔保信貸平台,推動農村信用體係建設。加強農村物流服務監管,積極推廣綠色經濟理念,推進農村物流綠色化發展。
(四)完善供應鏈安全和應急機製
提高供應鏈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完善的供應鏈安全保障體係,依托區域合作推動產業鏈區域化布局,深度增強國際供應鏈協同和應急合作,保障主導產業重要原材料、零部件和設備供給。深化國內供應鏈安全保供協作機製,充分利用區內外資源,確保重要商品和生活日用品供給。完善中央儲備與市、區級儲備,政府儲備與商業儲備相結合的商品應急儲備體係,保障糧食、食用油、肉類、食糖、藥品、成品油和其他應急物資儲備規模。建立應急商品的聯儲聯保機製,發揮各地商品生產優勢,降低儲備成本,建立儲備商品定期檢查檢驗製度。
完善商貿服務業應急機製。健全市場應急供應管理製度和協調機製。綜合運用信息引導、企業采購、跨區域調運、儲備投放、進口組織、限量供應、依法征用等方式確保基本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保障。建立應急保供企業動態管理機製,加快保供應急平台建設,合理規劃應急商品集散地、投放網點,增強投放能力。加強市場運行監測預警,推進應急保供體係信息化建設,保障信息傳導暢通和組織調度科學有序。積極推動風險評估管理。鞏固完善區域聯儲聯保機製、省市區上下聯動機製、與周邊地區保供應急協作機製,加強市場化手段運用,推廣商業儲備模式,推進商業儲備市場化運作和儲備主體多元化。支持應急保供企業硬件、軟件設施建設,培育發展一批具有快速反應、社會責任感強的應急保供企業,加強保供應急隊伍及設施設備建設,建立一支商貿保供應急隊伍,經常性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商貿係統應急演練活動。
九、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生產性服務業高端化
(一)大力發展一批專業服務平台
以魚珠、科學城核心區、知識城環九龍湖為主體建設綜合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大力發展一批商務服務平台。實施生產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聯動工程,鼓勵生產性服務業向個性化定製、精品製造等領域延伸發展,發展壯大一批綜合性、多元化、品牌化的現代服務業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平台、工業設計中心、產業互聯網平台。強化科研機構的聯合開發,圍繞國家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重點支持知識產權交易、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金融等專業服務平台搭建。推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廣州大學黃埔研究生院等建設,深化與清華、北大、港大、港中大等院校合作,鼓勵區外重點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或與區內龍頭企業聯合,建設一批產業技術研發機構。
(二)大力發展高端商務服務業
大力發展專業谘詢服務,加速發展戰略規劃、營銷策劃、市場調查、管理谘詢等基礎谘詢服務,積極發展研發、工業設計、資產評估、知識產權、檢驗檢測認證、會計、審計、稅務等專業谘詢服務,健全“研發-市場-配套服務”生態鏈。重點發展法律法務服務,支持以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為主體的法律服務業發展,推進法律服務體係建設,改善法律和法務服務發展環境。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做好人才招聘、人才培訓等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服務,積極培育具有競爭力的本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引入具有知名度的國際、國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升現代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水平。大力發展產業金融。加快推進知識城知識產權金融集聚區、臨港經濟區商貿金融集聚區以及西區航運、物流金融集聚區規劃建設,加速集聚金融產業、人才、資本等要素。重點支持發展供應鏈金融,整合活化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產業鏈核心要素。
(三)做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引導行業集聚發展。圍繞廣東軟件園、創新大廈、創意大廈、魚珠智穀、黃埔鏈穀、知識城廣場、知識城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園等信息軟件集聚區加快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強化“軟件名區”品牌效應。發展新興業態。積極引進、培育掌握核心技術能力的虛擬現實、人工智能企業,鼓勵區內軟件、工控等領域企業積極應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產品升級,培育形成優勢產業鏈條。扶持龍頭企業,針對在衛星導航、安防監控、大數據等優勢領域中的龍頭企業,用好用足研發創新、市場推廣、科技金融等扶持政策,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推進產業集聚,形成完善產業生態鏈條。
(四)加快推動製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補齊製造服務業發展短板,明確製造服務業發展方向,加快製造服務業發展專項行動。推動製造業供應鏈創新應用,健全製造業供應鏈服務體係,穩步推進製造業智慧供應鏈體係,創新網絡和服務平台建設,推動製造業供應鏈向產業服務供應鏈轉型。支持製造業企業發揮自身供應鏈優勢,賦能上下遊企業,促進各環節高效銜接和全流程協同。
(五)深化與港澳服務業的合作
進一步挖掘黃埔港的國際性服務樞紐門戶功能,逐步建成黃埔港粵港澳大灣區高端專業服務業合作平台,促進高端服務業和高附加值服務環節要素集聚,力爭培育和集聚一批實力強、水平高的高端專業服務品牌機構。利用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以及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RCEP)等政策優勢,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推進商貿、科技和專業服務等領域有序開放,分層次、有重點地放開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製,鼓勵港澳服務企業以並購、離岸業務等方式參與黃埔服務業發展,投資服務業新興領域。深化與港澳在跨境電商、汽車服務、現代物流、創新金融、展貿等領域合作,落實服務貿易類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優化外貿結構。逐步建立與港澳對接、以信用機製為基礎的市場管理體係與資格互認體係,允許符合港澳標準的服務業企業、具備相關職業資格的人員在區內備案審核後直接開展業務活動,加快推進產權保護製度化、法治化,逐步加強粵港澳產權保護法律體係對接,形成產權保護的合力。
十、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加速生活性服務業多元化
(一)推進便民服務進社區
構建便民商業新格局。以強內需、擴市場為抓手,持續激發居民消費服務需求,實現以大型社區商業綜合體為核心,各種類別的生活百貨、超市為主導,遍布各社區的無人商店、便利店、生鮮店為主體的便民商業新格局。推進平安商貿建設。實現肉菜流通追溯體係在全區鋪開,完善商業服務場所,實現家庭服務供給規模和服務質量有效提升,滿足居民生活服務需求,加速形成“購在黃埔,樂在黃埔”的商業氛圍。推動便民服務進社區。重點推動文體、娛樂、健康、家政等便民服務進社區。
(二)壯大居民生活服務業
大力發展生活服務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加速生活性服務業多元化進程,提供高品質、個性化、體驗式、特色化服務。鼓勵發展社區鄰裏中心,發展居民生活服務業網點,推動家政、洗染、沐浴、美容美發、家電維修、人像攝影等居民生活服務業發展擴大。積極培育新消費。強化商品消費帶動服務消費,物質消費帶動精神消費,有形消費帶動無形消費,構建健康消費、知識消費、藝術消費等新型消費體係。大力發展新消費,豐富“互聯網+生活服務”。加強文化創意與商貿融合發展。積極發展文商旅、新文創等創意產業,推動品牌化建設。重點引進一批網紅打卡餐飲和服務網點,挖掘和傳播黃埔曆史文化資源,打造時尚潮流的“引領地”。
(三)大力發展中高端酒店
在黃埔臨港經濟區、科學城、知識城建設高端住宿設施,引入4-5家國際高端酒店品牌,推進高端酒店品牌和商務休閑娛樂業態集聚,打造特色明顯、人文內涵豐富的集住宿、餐飲、娛樂、會議於一體的高端商業空間。依托科學城、知識城國際會議中心和官洲國際生物論壇等舉辦高端會議、商業論壇等大型交流活動,打造國際交往中心。利用公寓住宅等載體,大力引進一批中高端商務型酒店和連鎖經濟型酒店,打造全區酒店新格局。
(四)打造特色美食集聚區
積極發展高端餐飲和特色餐飲,支持和鼓勵發展一批特色美食街區,大力引進廣州酒家、蓮香樓等老字號品牌,加大飲食文化宣傳推廣,豐富我區餐飲業態。推動穗澳加強合作,引入澳門特色餐飲、娛樂、特色服務業。將優托邦驛站-萬達廣場-大壯國際廣場-銳豐中心-蘿崗飛晟文彙提升打造L字型特色餐飲集群,提升本區餐飲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擦亮餐飲新名片。推進大沙地、保利魚珠港的升級改造,打造都市型生活消費聚集區,重點打造餐飲娛樂、時尚消費等場所。推動餐飲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推動魚珠、黃埔老港連片改造,活化利用曆史文化遺產,優化水上文旅遊線。完善重點商圈基礎設施配套,促進商貿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休閑等生活性服務業聚集,繁榮“夜間經濟”“商圈文化”,爭創國家夜間經濟集聚區。打造公共服務活力節點,打造臨港沿江創意產業集聚帶、蘿崗香雪文化特色街區、南海神廟曆史文化名街。依托保稅政策規劃建設集國外商品購物體驗於一體的國際美食中心,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推動形成“吃喝遊樂購”全產業鏈,彰顯地區文化特質。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1.堅持黨的全麵領導,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強化組織協調能力,凝聚政府部門、基層黨組織、社會各階層人士力量,把握客觀規律,結合地方實際,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2.建立統一協調機製。區商務局牽頭,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加強對全局性、長遠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的研究決策和組織協調,統籌修訂相關扶持政策和實施細則;強化各部門間的溝通合作,統籌解決商貿服務業跨領域和跨部門的重大問題;整合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協調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各項重點任務、重點項目按時序進度推進。規劃編製部門要組織開展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鼓勵開展第三方評估,強化監測評估結果專用。
3.成立商貿服務業發展指導委員會。邀請商貿服務業專家以及有色金屬貿易、鋼鐵貿易、電子商務平台交易、快速消費品貿易、電子信息化產品貿易、石油煤炭化工貿易、現代服務業、高端服務業等行業企業家參與商貿服務業頂層設計和專業引導,提高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4.發揮行業協會橋梁作用。加強中介組織對商貿服務業發展的指導、監督和協調,實現行業自律管理,提高行業的組織化水平,推動商業協會積極參與各類商貿服務業發展活動。
(二)發揮政策優勢
1.用好財稅、價格等政策工具。加強部門間協同聯動,加大財政資金對商業發展引導,發揮好貸款貼息、經費補助和獎勵等現有政策紅利效應,加大對新商業和新消費支持。積極跟進落實國家服務業“營改增”政策,落實跨地區經營企業總分支機構彙總納稅政策。規範流通環節收費,鼓勵大型商貿企業參與電力直接交易,支持冷鏈倉儲等大型能耗企業申請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用電試點。
2.為重點服務業項目提供用地保障。創新建設用地供給方式,更好滿足新商業新消費新投資項目用地需求。針對區內重點商貿服務業企業優先安排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對重點支持的商貿服務業項目用地適當提高開發建設強度,在商業用地規劃方麵給予傾斜,充分保障臨港經濟區、總部經濟區、知識城商業用地規劃。推廣在建城市廣場、城市商圈、新興市場、特色商業街區、會展和文體中心地上地下立體開發及綜合利用。用好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收儲或租用區內低效用地、落後產能用地,盤活舊城區、農村存量用地,擴充商業用地供給目。
3.加強精準招商引資。完善招商引資政策體係,統籌招商優惠政策,編製招商引資政策指南,引導推進商貿服務業平台、企業總部、供應鏈體係、商貿服務業新業態的招商,強化商業園區集聚效應。
4.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資金支持。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綜合運用股權投資、貸款貼息和事後獎勵等多種方式加大重點片區及專業集聚區的服務設施投入,完善園區公共交通、生活配套、創業生態環境等體係搭建,支持服務業關鍵領域、薄弱環節發展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5.加強政策宣傳力度和提升政策服務水平。完善政策保障體係,加強政策宣傳力度,引導企業充分利用政策扶持申報對應獎勵項目、申請優惠政策獎勵。充分了解企業的政策訴求和困難,通過座談會、對接會、上門走訪等形式對接相關部門,提高對企業的政策服務水平。
(三)強化金融服務
1.提升區域金融服務能力。對標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積極引進集聚各類金融要素和金融資源,聚焦一批總部型金融機構和重大金融發展平台,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與港澳金融機構交流合作,支持現代服務業企業充分利用港澳金融市場融資。
2.創新金融政策。鼓勵金融機構支持線上互聯網消費,支持發展消費信貸,創新投融資模式,重點優化投資結構,充分利用市級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基金等,支持商貿新興產業和新消費領域投資。
(四)加強人才引進
1.營造優質工作環境。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機製,形成與產業結構調整相適應、與職工現實需求相適應、與城市發展趨勢相適應的高端人才發展機製。積極引導社會各界人才參與黃埔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建設,構建可持續的人才保障體係;發揮各類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引導社會公眾、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支持、參與本區現代商貿服務業發展。
2.打通國際人才職業資格互認通道。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職業資格互認,切實打通國際人才職業資格互認通道,聚焦全球英才做好全方位服務工作。完善人才服務政策,積極協調解決人才入戶入學難等問題,建設一批人才公寓,放寬人口落戶限製,降低體製性門檻,提高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水平。
3.推廣學校和企業“雙元”培養模式。加強政產學研人員交流和培訓,在省內外著名高校培養組織學習研修班,培育一批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企業家。
附件1
名詞解釋
1.商貿服務業:指為商貿提供的服務業。一般來說,商貿服務業,指的主要是長期以來由商務部門為主管理的、與企業商務貿易活動以及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租賃業、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業以及物流業、典當業、拍賣業和部分娛樂業等其他服務業。根據區情,本規劃的商貿服務業包含商貿業和服務業兩個部分。
2.商貿業:指從事銷售,購銷,批發,零售,國內商業等經濟活動,並自願以貨品或服務交換。
3.服務業:服務業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是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第二層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業、保險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谘詢信息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第三層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事業,科研事業,生活福利事業等;第四層是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等。本規劃的服務業重點是發展“4+1”(信息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現代物流與供應鏈)服務業行業。
4.業態:日本學者安士敏認為:業態是營業的形態,它是形態和效能的統一,形態即形狀,它是達成效能的手段。蕭桂森定義:針對特定消費者的特定需求,按照一定的戰略目標,有選擇地運用商品經營結構、店鋪位置、店鋪規模、店鋪形態、價格政策、銷售方式、銷售服務等經營手段,提供銷售和服務的類型化服務形態。
5.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是指為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把能使企業運行的內外各要素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運行係統,並通過最優實現形式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客戶價值,同時使係統達成持續贏利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
6.新商業:是相對於商業說的一種理念,可以理解為新商業文明。新商業文明既有一般文明和商業文明的共同特征,也有自身新的特點,包括主體的新(網商)、環境的新(網絡生態)、規則的新(網規)等。一般商業文明包含,B2B,B2C,C2C,新商業文明指的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消費者當家做主的商業文明,即C2B商業文明。
7.生產性服務業: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它的主要功能是為生產過程的不同階段提供服務產品,它貫穿於企業生產的上遊、中遊和下遊諸環節中,包括物流、研發、信息、中介、金融保險以及貿易相關服務等。大致包括以下五個方麵:現代物流業、科技服務業、金融保險業、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含谘詢、代理、廣告、培訓、勞務中介以及部分要素市場)。
8.生活性服務業:狹義的生活服務是指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的家庭服務,比如看護嬰幼兒、護理老年人、家庭秘書、鍾點工等。廣義上的生活服務行業要廣泛的多,它包含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餐飲、娛樂、租房、買房、工作、旅遊、教育培訓等生活相關的“衣食住行用”都屬於這類服務的範疇。
9.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現代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費資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的製高點,具有很強的消費引領和帶動作用。
10.商業網點:指根據網點建設規劃管理需要所界定的從事商品流通、為生產經營和生活服務的單體商業經營場所或在同一區域內統一開發、統一經營或統一管理的綜合商業經營場所,包括零售商店、商品交易市場、舊貨市場、汽車交易市場、物流基地、餐飲店及其他生活服務業設施等。
11.商貿中心區(CTD):譯作Central Trade District。本規劃中是指具有對商品交換和消費性服務活動聚集功能的城市中心區。它通常具有如商品買賣、生產資料交換等功能。作為市域的商貿中心區,它具有吸引全市消費者、引領消費潮流的特征。
12.商務中心區(CBD):譯作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本規劃中是指具有對商貿和製造活動服務聚集功能的城市中心區,它通常具有諸如金融、保險、會計、谘詢、公司管理等商務服務功能。作為鎮域的商務中心區,它的輻射區域以本鎮及周邊鎮區為主,也涉及全市乃至更廣大的範圍。
13.區域級商業中心:指銜接市級商業中心和社區商業中心的中間環節,主要是滿足周邊區域居民、機關、院校和企事業單位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同時兼顧部分流動人口的特殊消費需求。一般應在周邊15~20萬人口的區域設置一個區域級商業中心。區域級商業中心基本設置商業零售業業態為:大型綜合超市或百貨商店1~2處,以及專業店、專賣店等;基本商業麵積不少於5萬平方米。其核心商業街長度一般在500米以上,或商業聚集在不少於8公頃的區域範圍內。茶山鎮商業在東莞市的地位屬於這一層次,本規劃中的“主商業中心”代表茶山商業的水平。
14.社區商業中心:指居民住宅區的商業服務中心,是三級商業中心的基礎,主要是為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社區商業中心至少要有兩個骨幹企業,一個是一家營業麵積1500--3000平方米左右綜合超市,經營食品等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兼營生活服務項目;一個是營業麵積1000--2000平方米左右、以經營蔬菜等鮮活商品為主的蔬菜超市;其他小型店鋪有麵包房、餐飲店、理發店、藥店、書店、便利店等,同銀行、郵局等設施共同組成社區商業服務的中心。
15.零售業:指以向最終消費者(包括個人和社會集團)提供所需商品及其附帶服務為主的行業。
16.零售商店:指GB/T18106-2004中規定的業態類型,其中大型零售商店一般指營業麵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百貨店、超級市場、大型綜合超市、倉儲商店、專業店、家居中心和購物中心。
17.物流業:指物資實體物理流動過程及其有關活動的總稱。物流業是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根據實際需要實施有機結合的活動的集合。物流業是一個新興產業,不能僅僅等同於運輸業或者倉儲業。
18.物流園區:物流園區是一家或多家物流(配送)中心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綜合服務功能的物流集結點。物流園區是一個大型配送中心或多個配送中心的集聚地,它一般以倉儲、運輸、加工等用地為主,同時還包括一定的與之配套的信息、谘詢、維修、綜合服務等設施用地。
19.物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指商品集中出貨、保管、包裝、加工、分類、標付價格標簽、裝貨、配送的場所或經營主體。配送中心有自用型和社會化的兩種主要類型,其中自用型配送中心有由製造商經營的、有由零售商經營的,主要是服務於自己的產品銷售或自有商店的供貨。社會化的配送中心,也稱“第三方物流”,是由獨立於生產者和零售商之外的其他經營者經營的。
20.分銷批發業: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中介,它以交易批量大、交易範圍廣、交易關係穩定為特點,具有商品集散功能、供求調節功能、成本節約功能、流通加工功能、物流功能、風險負擔和銷售支援等功能。專門從事分銷批發業的企業叫分銷批發商。
21.批發市場:指集中進行現貨批量交易的場所,是一種有形的市場,具有媒介功能、服務功能和管理功能,采取交易所或攤位製的形式。
22.專業市場:指專門經營某類產品的市場,專業市場可以有批發經營,也可以進行零售經營。
23.專業街:指同一係列的專業店、專賣店高度集聚,提供專門商品和專業服務的特色商業街,一般街長200米以上,專業店30家以上。
附件2
“十四五”期間商貿服務業重點項目表
附件下載:
相關信息
-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服務業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2021-2025年)》解讀 2021-12-27
-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商貿服務業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2021-2025年)》解讀 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