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州開發區、廣州市黃埔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麵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法治建設重大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法治黃埔建設高質量發展
一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區委黨校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輔導5個班次,實現各級幹部培訓全覆蓋,組織21000餘人參加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二是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上級的決策部署。全區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和“1310”具體部署、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和“1312”思路舉措,全麵實施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到我區調研,充分肯定了我區的法治建設工作。三是不斷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定期聽取法治建設工作彙報,研究法治建設重大事項。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聽取法治建設相關議題15次,全區59個單位(部門)、鎮街落實“述法”全覆蓋製度。“深化知識產權綜合改革”項目在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中獲市委依法治市辦向上級推薦;與省、市聯合撰寫的《中新廣州知識城知識產權保護發展現狀及建設知識產權法治保護標杆區的對策建議》在省級內刊刊登,獲依法治省辦向依法治國辦報送,並得到市委領導批示;“法治地圖”項目獲評2023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新龍鎮獲評“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鎮”;聯和街道、長嶺街道通過第二批市法治鎮街培育驗收;3個項目分獲廣州市法治建設創新項目評選一、二、三等獎;平安廣州建設考評排名全市第一。
(二)健全依法行政製度體係,強化政府治理的製度支撐
一是推動《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修訂。組織區內重點部門、企業座談調研,完成了公眾參與、專家論證、立法調研、集中改稿、征求區直和市直部門意見等程序,《條例》修訂草案於2023年6月報市司法局審核,10月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目前已報市人大常委會完成一審。二是強化規範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與監督管理。推進執行區一級行政規範性文件項目庫製度,製定年度行政規範性文件項目計劃,共完成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54件,審核發布“高質量發展30條”“儲能10條”“低空10條”等係列政策45件,助力新經濟、新產業高速發展。三是聚焦重點領域的合法性審查監督。專門出台重大行政決策事項遴選原則相關指引,聚焦促經濟發展,審查各類政府合同335件次,出具法律意見1037份,為輝瑞醫藥華南總部落戶、廣汽埃安航跡自動駕駛項目落地、小鵬汽車智能網聯智造基地擴產等重大項目提供法治保障。
(三)深化行政執法體製改革,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提升行政執法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深入推進落實行政執法“三項製度”,全區行政執法結果信息公示及時率提升至98.91%。加強執法案卷評查,共抽取行政執法案卷280宗,彙總4批案卷評查中的普遍性問題及改進建議,組織3期案卷點評會。開展道路交通執法、包容審慎監管、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情況和編製使用情況等領域專項調研。二是深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印發《黃埔區關於推進鎮街綜合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細化分解鎮街綜合執法改革任務要求。建立健全信息雙向反饋機製、行政執法“導師製”、行政執法社會監督員等製度機製,通過“導師製”累計對鎮街進行指導1115次。延長下放職權執法過渡期至2024年3月17日,確保改革平穩銜接。
(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探索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新路徑
一是規範行政應訴。印發區本級降低敗訴率整改方案,建立“報備+提醒+反饋+補救+通報”全流程工作機製,實現行政應訴敗訴率回落。聯動化解行政爭議,成功辦理全省首宗“政府+行政法院+行政檢察院”案件,全區共發生行政應訴案件1638件,區政府(管委會)共發生行政應訴案件一審170宗,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為100%,其中區長親自出庭應訴1宗。二是強化行政複議。增設2個街道複議受理點和1個企業聯係點,打通行政複議受理“快車道”。推行繁簡分流辦案模式對簡單案件實現立審立批立結。完善行政複議容錯機製,降低行政複議撤改率,共收到行政複議申請627宗,辦結595宗,行政複議直接糾錯率7.4%,間接糾錯率為18%,綜合糾錯率為25.4%。三是依法化解矛盾糾紛。發揮廣州行政爭議調解中心黃埔工作站調解效能,推行“行政爭議前置調解+人民法院司法確認”工作模式,推動議前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收到涉訴涉議調解申請661宗,調解成功513宗,綜合調解成功率77.61%。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處糾紛11327宗,調解成功率達99%以上。全區共建成33個園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打造2個示範性站點,持續提供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區司法局作為矛盾糾紛化解的主力軍已連續2年榮獲全國人民調解宣傳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在2023年榮獲全國“黃絲帶幫教”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在全國行政複議先進集體評選中,獲廣東省司法廳推薦,目前已進入司法部複審和全國公示階段。四是健全應急管理體係。出台《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安全生產行政處罰規範自由裁量權實施細則》,堅決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科學應對突發事件,統籌發展和安全,推進應急管理體係和能力現代化。打造“三位一體”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普法宣傳矩陣,其中黃埔“應急先鋒號”普法矩陣獲評廣東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優秀普法工作項目。
(五)提升政府服務效能,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是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營商環境改革第6次係統性升級,出台聚焦產業高質量發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推出“賽龍奪錦”十條、“工業快批”十條2.0等改革舉措,推進“埔企通”一站式數字化企業服務平台建設,商事登記“跨境通”入選首批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製對接典型案例。發出全國首張“一證多址”食品經營許可,創建工業園區轉供電改革“黃埔模式”,信用賦能惠企政策兌現等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深化“放管服”改革,成功爭取11項市級行政管理權限、5項省級行政管理權限下放知識城實施。二是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推動印發新一輪中新廣州知識城綜合改革試驗方案,出台以“高質量發展30條”為引領的“1+N”政策體係。獲評首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示範區。獲批市級商業秘密保護示範基地,揭牌全市首個商業秘密保護工作站,落地全國首筆超百萬級商業秘密保險。順利籌辦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和粵高賽等活動。三是強化智數賦能政務服務。推動1067個政務事項進駐“穗好辦”,268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施“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100%,最多一次跑動率100%。創新推出“數字化場景式”智能審批係統,整合全區超15萬條辦件結構化數據,構建行政審批大數據資源池。
(六)健全製約監督體係,規範行政權力運行
一是完善協同監督體係。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辦理區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93件,辦理區政協提案111件,滿意率達100%。加強社會監督,建立常態化聯係重點企業工作機製,創建營商環境監督碼,鼓勵廣大企業對照問題清單主動監督。強化巡審結合、巡紀結合,建立審計與紀檢、審計與檢察發現問題移送和協作配合工作機製,圍繞全區中心工作開展審計監督項目21個。二是打造“陽光政務”環境。推行政務服務績效考評和“好差評”,強化主動公開,全國率先建設行政審批全流程陽光查係統,實現首批41個涉企事項辦理環節和實效全程可查、實時監督,推動審批全流程“在陽光下運行”。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023年,我區法治政府建設領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矛盾化解聯調機製有待完善。黃埔工作站實體化運作程度有待提高,調解工作深度有待加強,調解成果確認機製有待完善。二是行政複議體製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為應對即將施行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複議法》,行政複議審理方式有待進一步優化。三是鎮街綜合執法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鎮街綜合執法、法製審核力量有所欠缺,在規劃、環保、衛健等專業性較強的新執法領域的執法工作推進還需進一步加強。四是知識產權綜合改革有待進一步推進。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配套政策措施還有優化空間,對於構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係、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的政策引導與扶持力度不足,政策的普及度和便利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4年,我區將全麵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形成法治政府建設的強大合力。一是繼續推進《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的修訂完善,增強融合發展製度保障。二是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完善府法檢三方聯動化解行政爭議機製,提高行政複議辦案質效和黃埔工作站調解成功率,降低行政訴訟案件敗訴率。三是深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持續提升行政執法監督質效,促進行政權力規範透明運行。四是提高法治化營商環境水平,落實知識城綜合改革試驗方案,重點推進知識產權法治保護標杆區建設,創新知識產權保護機製,健全行政保護製度,提升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效能。
主辦: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承辦:廣州市黃埔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備案號: 粵ICP備2022017031號-1
粵公網安備 44011202000021號網站標識碼:4401120001
0
视窗区
0
导航区
0
交互区
0
服务区
0
列表区
0
正文区
开启“阅读”后,点击文字或控件可以阅读其内容;双击文字或控件,则是操作对应的文字或控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