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黃埔區司法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法治建設重大部署,堅決履行法定職責,持續推進依法行政,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現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法治政府建設邁上新台階。充分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深刻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深刻領會“十一個堅持”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廣州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黃埔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等文件要求,著力推進區2023年全麵依法治區工作要點,切實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製。
(二)持續發揮依法治區優勢,深化全區法治建設。統籌推動黃埔區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貫徹落實。著力打造法治亮點,向省委依法治省辦推薦第三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申報項目。統籌區屬單位參加法治建設創新項目,3個單位分別獲得獲得一、二、三等獎。組織聯和、長嶺街道順利通過第二批法治鎮街培育項目驗收。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對重難點問題進行調研交流。全麵貫徹落實“八五”普法規劃要求,強化民法典宣傳,推動法律知識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
(三)不斷健全行政決策製度體係,提升行政決策質量。全力推進《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修訂。對我區作為實施單位的兩部市政府規章列入立法後評估計劃並開展工作。強化全區行政規範性文件管理,提質文件起草,前移審查關口,壓縮審查時限。出台重大行政決策事項遴選原則相關指引,推進執行區一級行政規範性文件項目庫製度,製定政府規範性文件7件、部門規範性文件37件,街鎮規範性文件1份。
(四)著力強化複議訴訟職能,有效化解行政爭議。推行行政複議聽證審理模式。發揮行政複議委員會谘詢功能,組織研討,依法作出複議決定。完善監督糾錯機製,推動行政機關自行糾錯並溝通申請人撤回行政複議申請案件,提高案件調解率。推進行政複議案件繁簡分流,提高案件審結時效。拓寬行政複議申請渠道,設置行政複議大沙、龍湖服務點和西區產業園行政複議涉企聯係點,提供“家門口”的糾紛化解窗口。行政應訴工作日益規範,強化各部門應訴主體責任,提高應訴能力,推動全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479宗/次。不斷發揮廣州行政爭議調解中心黃埔工作站能效,創新實現“政府+行政法院+行政檢察院”聯動化解行政爭議案件。
(五)優化升級公共法律服務,提高法律服務供給能力。建成33個產業園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完成2個示範性園區公法站選點,積極為群眾、企業、園區提供優質法律服務。不斷提高法律援助辦案質量,及時有效緩解社會糾紛矛盾,2023年我區1件法律援助案件入選廣東省法律援助工作參考性案例。加強全區律師行業監督,推進粵港澳法律服務業合作發展,引進培育涉外高端法律人才,加強律師隊伍多元化建設,大力發展公益法律服務。深化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實現全覆蓋、保落實、穩經費、嚴考核。積極為管委會、區政府招商引資提供政策法律谘詢意見。
(六)強化重點人群服務管控,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著力做好重點人員管控,不斷深化智慧社矯,探索社區矯正智能化排查,建設疑難複雜案件聽證機製,加強未成年人社矯對象教育幫扶,分領域開展社區矯正對象誌願服務活動200場。積極配合市重點人群組精防專項工作檢查及全區平安建設重點工作常態化走訪檢查,嚴重精神病障礙患者管控管控有序。縱深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重點難點攻堅克難,積案要案有效破解,推進“綜合網格+人民調解”工作機製,目前已完成161個村居174名網格員兼職調解員的人員選任和登記工作,被中華全國人民調解協會評為“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
(七)統籌推進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加大執法監督力度。深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督察調研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編製使用情況及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情況。強化培訓指導,編印《行政執法實務速查手冊:高頻問題與要點梳理》,建立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導師製”,通過“導師製”對鎮街進行指導累計1115次。以案卷評查為抓手,強化規範執法,督促執法信息公示,著力推動化解損害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共評查全區13個行政執法部門和17個鎮街280宗案卷,全區行政執法結果信息公示率達98.91%。
二、存在問題與不足
2023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方麵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一是行政執法整體水平與人民群眾的期待尚有距離,部分單位行政執法人員配置不足,行政執法人員專業水平不高,行政執法體製有待完善,行政執法規範化需要進一步提高;二是涉外法律服務綜合水平不高,涉外法律人才培養不足,涉外法律服務團隊引入力度不夠,跨境法律服務能力供給不足,應對跨境法律爭端能力需進一步強化;三是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力量仍需進一步強化,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司法調解之間的銜接不夠通暢,亟需進一步整合;四是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設依然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法治文化建設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普法方式方法需要進一步優化。
三、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
(一)抓實隊伍建設,突出黨建引領。深入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工作,有重點、分步驟、多層次開展學習活動,強化隊伍建設,不斷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從嚴從實抓好作風建設,全力打造忠誠幹淨擔當的高素質司法行政隊伍。
(二)推進條例修訂,強化政策審查。持續跟進《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修訂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立法任務。提煉合法性審查各類政策痛點難點,會同相關部門開展研究,探索解決方案,共同提升行政規範性文件製定質量。
(三)做好複議訴訟,促進爭議化解。提高市場監管類案件辦理質效,妥善處理涉工傷糾紛,嚴格落實《黃埔區行政複議監督糾錯製度》,提高廣州行政爭議調解中心黃埔工作站調解成功率。繼續做好區本級行政應訴工作,進一步提升我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
(四)加快調解隊伍建設,推進糾紛化解。深挖各街道潛在調解力量,鼓勵引導退休“三官三師”、專家學者、社區工作者等擔任人民調解員,鼓勵社會團體或其他組織依法設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加強矛盾糾紛預測預警和分類處置,持續做到排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根據矛盾糾紛類型特點,做到早發現,早化解,防止矛盾糾紛升級激化。
(五)規範行政執法,落實依法履職。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我區鎮街綜合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組織全區各鎮街集中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解析、行政爭議糾紛化解、“兩平台”實操培訓。梳理我區下放職權行政執法領域需要第三方機構進行檢驗、檢測、鑒定、認定等的執法事項,列出各領域具有資質的相關機構名錄。探索建立鎮街行政執法社會監督員製度。
(六)強化重點管控,維護社會穩定。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參與罪犯改造,推動社區服刑人員、刑釋人員管理納入“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範疇,加強教育幫扶。發揮社區矯正委員會統籌協調指導作用,加速推進“智慧矯正中心”創建。
(七)優化法律服務,推進法治惠企。推進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係,開展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建設。持續推進“廣州市產業園區公共法律服務實踐基地”建設,深化服務效能,拓展公共法律服務寬度廣度。深化推進示範性園區的建設工作,強化法律援助人員隊伍建設,加強案件質量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