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區衛健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指導下,嚴格貫徹《廣州市依法行政條例》等規定,結合工作實際,紮實推進各項依法行政工作的落實,切實轉變管理服務理念,加強各專業領域衛生計生監督執法與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較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有效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
第一部分 2019年基本工作情況
一、加強學習和普法宣傳,提升法治意識
一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會議上和視察廣東時重要講話精神等新時代法治思想;二是堅持領導幹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加強對憲法和黨內法規的學習貫徹;三是組織、協調衛健係統幹部職工參加國家工作人員年度學法考試,著力提高衛生健康部門國家工作人員法律知識素養;四是通過召開法律法規知識培訓班、利用國家網絡培訓平台的專業知識培訓等形式,督促衛生監督員按要求完成國家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培訓平台的在線課程學習任務。通過學習,提升執法人員依法行政、依法治理能力。
二、落實法律顧問製度,做好政府合同、重大案件法製審查
2019年,區衛生健康局與廣東恒益律師事務所簽訂了聘請法律顧問協議,選聘何囅煊、陳榮奮、許世芬等3位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協助局機關各科室、區衛監所對涉及采購合同、行政糾紛、行政處罰案件、規範性文件等進行法製審查。日常通過郵件、電話或現場討論等方式征求法律顧問的意見,為依法行政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製定《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製審核清單》並予以公示,明確區衛生健康局重大行政執法的範圍,嚴格按照重大行政決策法製審核程序開展審查,確保行政執法合理、合法。
三、加強衛生監督執法隊伍的管理
強化執法隊伍建設,全麵提高執法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重視執法人員的培養,對新錄用的衛生監督人員,有針對性地加強法律法規和執法程序的學習、執法文書的書寫、現場監督指導等的教育,盡快讓他們熟悉相關業務、適應工作要求;對在崗監督員,著重提高他們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行政執法程序建設,完善行政執法權限協調機製。注重對行政執法主體和執法人員資格管理,2019年共組織30名執法人員進行執法考試,全部合格通過並取得《行政執法證》,執法人員在開展監督執法時均按要求出示執法證。
四、加強規範性文件管理
按要求開展規範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組織各科室按照“誰起草,誰清理”的原則,由各科室對照清理標準,對現存的規範性文件開展自查並提出保留、修改或者廢止建議;同時,及時清理、刪除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兜底性證明材料。今年清理規範性文件數量為0,保留、修改、廢止文件數均為0。
推行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製度,明確在製定涉及衛生健康行業準入、招標投標、公開招聘、政府采購、規範企業經營行為等規範性文件或規定時,要按照公平競爭審查標準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和合法性審查,未經過審查的文件一律不得出台,保障黃埔區各類衛生健康相關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五、切實做好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
做好行政訴訟應訴準備工作,切實履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義務,預防和化解行政爭議,今年沒有行政訴訟案件;2019年度被申請行政複議案件2宗,其中1宗已審理終結,維持原決定;1宗仍在審理中。通過配合行政複議機關辦理這些案件,進一步規範和完善辦案程序,確保辦案質量。
六、做好群眾舉報投訴處理工作
著力抓好信訪綜治維穩工作,及時處理群眾投訴,化解矛盾。2019年受理群眾來電來信來訪和各級各部門轉辦各類信訪件64件,按時辦結率100%,受理12345工單1915件,處理及時率100%,未發生因處置不當而導致矛盾激化或越級上訪的情況。對於投訴、舉報中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依法依規立案查處。
七、全麵推進政務公開,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信息公開
繼續完善政務公開製度建設,暢通公開途徑,結合部門工作實際狠抓落實,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政務服務網、辦事大廳、服務窗口等場所,依法及時主動向社會公開有關政務服務信息。2019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 544條,其中政務(工作)動態類信息294條、行政執法類信息114條、文件類信息39條;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4件,3件已辦結,按時辦結率100%。所有公開的信息均經過保密審查,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信息不予公開,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實效,也有力地提升了黃埔區醫療服務水平。
第二部分 2019年工作亮點
一、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提高審批服務效能
(一)結合“放管服”改革,做好審改工作加減法
一個減法:大力推行“秒批”審批服務,最大程度壓縮審批環節及審批時限,實現“即來即辦、即來即批”。三個加法:一是加強專項監督檢查,增加監督頻次。二是加強監督執法力度,以“以案促管”為抓手,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發現一宗立案查處一宗,絕不姑息。三是加強衛生監督檢測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進第三方檢測機構建立監督抽檢製度,為監督執法、為經營單位的自身管理提供技術依據與服務。
(二)多措並舉,行政審批服務提質增速
一是審批服務標準化: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建設,對各類審批事項進行梳理,做到一事項一標準、一子項一編碼、一流程一規範。
二是審批流程最簡化:審批環節從原有的7個壓縮至2-3個;45項行政審批事項中28項實現“秒批”,其餘審批事項時限由原有法定的20個工作日統一縮減至8個工作日。
三是審批服務便利化:采取前台集中受理、後台分類審批、限時辦結出件的審批服務辦理模式,實現一窗通辦;減少申請材料,清理無法律、法規、規章依據的申報材料和兜底性材料,衛生行政審批申報材料平均減少四成;45項本級衛生行政審批事項100%可網辦,全流程實現“無紙化”“零跑動”;推出行政審批“替你跑”政務包郵專遞服務,將審批通過的證件“送貨上門”郵寄到家,助推窗口服務質量再升級、審批效率再提速。
(三)全麵推行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告知承諾製
一是事前告知辦事群眾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的條件和標準。二是簽訂承諾書,要件後補:申請人簽訂承諾書後,傳統許可模式中要求許可前提交的從業人員健康證等資料,調整為先發證後補正材料,極大地方便了群眾。三是公開《辦事指南》:行政許可事項名稱、實施依據、申請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時限、受理範圍等要素,減少自由裁量的情況;同時提供行政許可申請表樣表,方便群眾下載和參照填寫。四是簡化流程,壓縮辦結時限:辦理時間從法定20個工作日,調整到承諾辦結時限為1個工作日,辦結時間壓縮率達到95%。五是優化營商環境,減免檢測費用:區衛生健康局積極爭取財政資金,與第三方檢測機構簽訂協議,企業首次在區衛生健康局申請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公共場所新證-告知承諾)的檢驗檢測費用統一由區衛生健康局支付,盡可能地減輕企業的負擔。六是加強事中事後監督管理:衛生監督員對許可後的企業進行回訪監督,如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不符的,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或整改後仍達不到要求的,將依法予以撤銷許可,並建立黑名單製度,若該企業再次申請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將不能使用告知承諾製申請。
二、抓好重點工作落實,提升行政執法效能
(一)以“以案促管”為抓手,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執法辦案向縱深發展,從傳統的機構、人員依法執業等常規案件,逐步向消毒隔離製度落實、臨床技術管理與應用等領域延伸,體現執法辦案向精細化、專業化轉變的趨勢,完成行政處罰案件由“促量”向“提質”的轉變。一是結合日常監督,進一步加大監督執法,發現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查處;同時彙總行政處罰案件中的“痛點”、“難點”,統一施策集中解決。二是建立健全配套製度:製定《行政處罰案件辦理工作規範》,明確案件辦理流程;區衛生監督所製定並下發《廣州市黃埔區衛生行政執法文書編號管理辦法》,規範衛生行政執法文書編號製作、使用和管理。三是開展重大案件專項查處行動:對執法過程中發現的案件線索,涉及違法行為多、違法金額大、影響惡劣的案件,采用聯合街道及其他職能部門集中統一行動方式,集中執法力量,重點執法查處。四是積極開展案件合議評議:區衛監所成立各專業骨幹隊伍,組織開展各類型一般案件合議會,對案件進行集中討論,確保案件辦理的質量。五是開展案件稽查:定期開展行政處罰案卷質量評查與稽查,對案件的合法性、合理性、行政處罰文書書寫、處罰主體認定等方麵進行點評,對於稽查中發現的問題,發出稽查通知書,提高案件辦理質量。
(二)“雙隨機”抽查工作有效落實
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是商事製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一項重大改革,根據上級工作部署,推動“雙隨機”抽查任務有效落實,今年共抽取雙隨機任務139項,已全部完成。一是早謀劃早部署:加強對“雙隨機”工作部署,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統籌協調工作落實,同時要求各科室指派專人負責,確保工作任務按時完成;二是加強監督檢測技術協同:協調區疾控與第三方檢測機構及時開展抽檢,確保檢測結果及時性;三是開展上下聯動監督:針對年初下達至區衛生健康局雙隨機任務中7家市級監管單位,積極與市監督所相關科室聯係,取得他們的支持,共同到監管單位開展上下聯動監督,確保監督和信息卡上報任務按時完成。工作完成後,及時把抽查結果在區衛生健康局網站上進行公示,通過“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工作機製,促使各項行政執法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三、規範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強化依法行政
(一)樹立正確權力意識
通過組織區衛監所行政執法人員集體學習以及鼓勵自學方式,認真學習2019年《廣州市衛生計生委規範行政自由裁量權辦法》現場執法工作手冊,充分認識規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工作對於建設法治政府和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同時確保執法人員對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能夠確切掌握、規範運用,堅決做到執法公正、公開、透明。
(二)建立長效運行機製
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工作的製度運作,從有利於依法行政、公開透明、一視同仁的角度出發,不斷總結經驗,修訂完善有關製度,不斷增強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做到規範合理、監督到位、符合實際,徹底杜絕了隨意處罰、濫施處罰、徇私枉法等現象的出現。
四、各類行政執法行為基本情況
(一)行政檢查情況
截至目前,區衛監所共出動執法人員5442人次,執法車輛1806車次,檢查各類監管單位3415間次,其中公共場所單位1084間次,醫療機構443間次,學校120間次,生活飲用水單位61間次,傳染病衛生監督421間次,放射衛生監督54間次,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和消毒產品衛生監督28間次,職業衛生監督15間次,控煙工作檢查1189間次,下達各類執法文書1524份。
(二)行政處罰情況
全年共實施行政處罰414宗,累計罰款金額72.58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1.6254萬。從專業構成來看,醫療衛生類處罰92宗,傳染病衛生監督類處罰95宗,公共場所類處罰190宗,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處罰3宗,學校衛生處罰25宗,控煙處罰3宗,放射衛生處罰6宗;從處罰程序來看,聽證程序25宗,一般程序105宗,簡易程序284宗。
(三)行政許可情況
2019年共辦理各類衛生許可3500宗,其中公共場所衛生許可533宗、醫療機構許可357宗、放射診療許可56宗、飲用水供水單位衛生許可2宗、中醫診所備案7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8宗,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核發44宗,醫師執業注冊1337宗,護士執業注冊1144宗,鄉村醫師執業注冊12宗。
第三部分 存在的困難、2020年工作計劃
一、存在的困難
(一)衛生監督執法力量不足。衛生監督執法力量嚴重不足仍然是一大問題,影響了日常衛生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嚴重阻礙黃埔區衛生監督事業發展的步伐,也對黃埔區公共衛生安全保障埋下隱患。
(二)監督人員執法能力有待提高。醫療衛生監管執法需要同時掌握臨床醫學、傳染病防治、放射醫學、公共衛生和法律知識;隨著機構改革,職業衛生監督職能劃轉到區衛健局,目前衛監所缺乏相關專業的人員,一定程度上製約監督執法工作開展。
(三)部門間聯合執法難。非法行醫近年來手段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隱蔽,流動性很大,容易死灰複燃,取證難度加大,單靠衛生監督所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聯合街道、出租房、城管、公安等多個部門配合開展聯合執法,而目前此項工作缺乏像“安委會”“食安辦”等綜合協調機製,多部門之間信息不共享、不配合情況常常存在,難以形成合力,導致聯合執法效率低,不能達到聯合執法預期效果。
二、2020年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夯實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繼續推進行政審批製度改革,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行政審批和綜合監督信息係統,實現審批和監督信息共享,規範行政審批和監督執法行為,提高工作效能。
(三)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加大各專業領域監督執法力度。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效果為目的,針對各類監管對象存在的主要問題強化監督和整改措施落實。凡是提出監督意見的,必須要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查,整改不落實的不放過,達到立案標準的要堅決立案查處,切實做到嚴格、公正執法,保證衛生監督執法效果,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四)進一步完善法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嚴格執行現行有效的各項執法製度,持續健全配套製度,注重增強製度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操作性。
(五)有針對性的解決執法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強化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意識、責任意識、素質意識、依法接受監督的意識,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衛生監督行政執法隊伍。
廣州市黃埔區衛生健康局
2020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