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局根據《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6-2020年)》、《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定期報告規定》(粵府法治辦〔2016〕7號)、《廣州市依法行政條例》的相關要求,按照區依法行政的工作安排,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開展依法治理工作,嚴格規範執法行為,推動人社工作法製化進程,維護勞資雙方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的法治社會。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要求
我局高度重視依法行政工作,結合各部門處室職能,將其列入全局每年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與業務工作一起布置和落實。2019年,我局以全麵推進行政執法公示製、行政執法過程全記錄製、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製審核製度等行政執法“三項製度”為契機,加強對依法行政工作的領導。以局創建第三批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工作領導小組為依托,局領導靠前指揮,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向各處室提出了工作要求、分配了工作任務、明確了工作責任,重點抓好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加強勞監執法力量、建立疑難執法案件協同機製等工作,全麵落實依法行政工作的各項要求。
(二)推動製度建設,夯實執法基礎
2019年上半年,我局先後起草了《廣州市黃埔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合法性審核暫行規定》《廣州市黃埔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指引》,在征求了各部門意見後經局黨組會審議通過。至此,我局行政執法三項製度已基本建立(2018年製定了《關於健全“雙公示”工作製度的通知》作為我局行政執法公示製度)。為我局全麵規範行政執法提供了製度保障。
(三)編製權責清單,打造“陽光政府”
2019年,我局組織涉及權責清單編製工作的部門嚴格按照省的標準梳理權責事項,編製權責清單並對外公示。經梳理,我局權責清單共涉及186個事項。其中,行政許可4項,行政處罰80項,行政給付22項,行政檢查7項,行政確認2項,其他事項71項。我局將按照依法行政、標準規範、精簡優化的原則,根據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情況動態調整權責清單和責任清單,並對上述事項實行動態管理。
(四)深化審批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一是大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進行政務事項標準化梳理,重新明確各類申請所需的條件、材料、辦理時限等及時更新網辦資料。推廣網上辦事大廳手機版、企業專屬網頁、市民個人網頁和政務電子證照應用。克服各種困難,做好我局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繼續落實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一門一窗”管理,擴大“秒批”及“零到場”事項範圍,壓縮全局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限達72%以上,所有審批業務實現“最多跑一次”。二是製定我局《關於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工作方案》,重點對我局的行政許可事項監管職責分管進行明確,推動部門間形成合力並建立執法協作機製,避免“隻批不管”或“多頭執法擾民”的情況。
(五)創新培訓方式,加強法製宣傳
一是創新行政執法培訓方式。2019年,我局舉辦“領導班子集中學法”暨行政執法培訓,將局領導集中起來、與一線行政執法業務人員共同學習,增強了局領導對法製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了一線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二是製定《關於開展憲法和法律宣傳進萬家活動工作方案》,定期安排工作人員走進大型企業、建築工地,通過設攤谘詢、張貼海報和發放政策宣傳單等方式,加強憲法及法律法規宣傳,指導勞動者依法維權。
二、執法情況
(一)規範實施各項行政執法行為
一是在行政許可方麵,截至2019年11月,我局共辦理許可特殊工時許可423宗、民辦職業培訓學校許可28宗、勞務派遣許可685宗、人力資源中介許可320宗,合計實施許可事項1456宗。其中特殊工時許可數量同比增長6.55%,民辦職業培訓學校許可數量同比增長180%、勞務派遣許可數量同比增長239.10%。二是在行政處罰方麵,2019年1月至11月實施勞動保障行政處罰12宗,同比增長140%涉及金額104100元,同比增長46.8%。三是在行政確認方麵,2019年1-11月,我局處理工傷認定案件1804宗,辦結率達100%。四是在行政給付方麵,至2019年11月底,核發各項社會保險待遇9.97萬人次、16.74億元,同比增長2.07%。
(二)紮實開展行政複議訴訟應訴工作
我局高度重視行政複議訴訟案件的應訴答辯工作,通過組織召開案件專題討論會及開展庭審觀摩活動等方式,紮實應訴並取得了複議及一審案件的勝訴。2019年1-11月,發生我局作為複議機關的行政複議案件2宗,同比下降33.33%,案件類型全部為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給付案件,勝訴率為100% ;發生我局作為被複議機關的行政複議案件18宗(其中3宗為上年結轉),案件類型全部為工傷認定案件,除1宗未結案外,其餘17宗均為維持,在已結案件中複議維持率100%;發生行政訴訟案件24宗,一審勝訴17宗,未出一審判決7宗,在已出一審判決的案件中勝訴率100%。
三、存在問題
(一)法製力量與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適應
一是我局的法製力量配置仍然比較薄弱。法規處僅有2名工作人員具有法律專業背景,其中1人還是局法律顧問派駐的律師助理,難以長期持續的承擔起本單位的法製工作。勞監大隊隻有1名合同工是法律專業工作人員,且專職監察員年齡老化的情況也比較嚴重,影響執法水平。二是勞監綜合執法體製改革未到位,影響依法行政的工作效果。機構改革後,勞監大隊雖然一分為三,但實際專職監察員不增反減,與近年來雲信訪、12345轉來的案件數量大增以及國家、省、市對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任務重的狀況極不匹配,勞監工作疲於應付。而且,街鎮專職勞監協管員配備不足,執法力量無法向街鎮延伸,執法力量非常薄弱。
(二)執法公示信息重複錄入增加工作量
自2019年6月起,“廣東省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平台數據采集係統”上線運行,要求各部門在係統上錄入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數據。但是,上述信息此前已按發改部門的要求在“信用中國”“信用廣州”等發改係統的執法信息公示平台上進行錄入。而且這兩個係統不能實現數據對接,隻能兩次手工錄入公示信息,存在重複勞動的情況,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負擔。
四、改進方向
(一)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一是全麵推行行政執法三項製度,尤其是行政執法過程全記錄製度。在繼續發揮調查筆錄作為基本記錄手段作用的情況下,提升執法過程記錄設備的科技含量,在勞動監察、工傷調查、社保稽核等執法工作中使用平板終端、打印機和執法記錄儀三件套,實現執法信息平台全過程實時錄入。二是強化執法流程管理,將全局主推的流程梳理與行政執法工作相結合,增強執法人員的規範執法意識,提高業務水平,明確執法責任。
(二)加強法製工作力量。一是用好我局法律顧問。充分發揮借助“外腦”的積極作用,擴大法律顧問參與執法案件討論的範圍,探索建立法律顧問派駐助理參與信訪接訪、行政許可實地核查的工作機製。二是持續推進勞監執法體製改革。積極向組織、編製部門溝通,落實行政執法編製,增加在編執法人員。盡快理順與街鎮的勞監執法承接問題,充實街鎮勞監協管員,分擔勞監基礎性工作。
(三)提高政務信息技術支持力度。建議上級部門盡快解決技術困難,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信息化技術支持。打破係統間壁壘,實現大數據對接有效實現多部門數據共享,有效減化辦事材料,避免數據需手工多次錄入的問題。
廣州市黃埔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9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