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節 是數百年以來流行於黃埔區一些古村落的傳統節慶習俗。乞巧節在當地又被稱為“擺七娘”“七娘誕”“七姐誕”“拜七姐”等,主要內容有“擺貢”“迎仙”“拜仙”“乞巧”“吃七娘飯”“看七娘戲”等,其中以“擺貢”(或稱“擺七娘”)為核心環節。每年的農曆七月初六到初七,村裏會組織一係列的乞巧活動。20世紀80年代前,村民們都會在家裏或“妹仔屋”布置貢台,到初六子時,未婚女子要身著盛裝在貢台前跪拜行禮,持香許願。之後會組織比巧、賽巧等活動,這種乞巧活動就是“擺七娘”。有的年份,村民會在各自家族祠堂裏搭起大型貢台,布置各種手工製作的貢品,數量、品種繁多,擺設精巧複雜。初六子時,全家族女子在貢台前依次跪拜行禮、許願。這種大規模的乞巧活動叫做“擺大七娘”。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黃埔區乞巧節在儀式環節上雖有所簡化,但在規模和影響力方麵卻不斷擴大。手工貢品製作活動貫穿全年,且不斷推陳出新。整體上已經由以未婚女子為主體的節慶活動演變為覆蓋多個社會群體的全民性的集體活動,成為全民性的重大節日。近年來,除了各村在家族祠堂擺設貢台並舉行各種祈福活動外,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也會舉辦“乞巧文化節”。2021年黃埔乞巧文化節,區文化館組織“2021黃埔乞巧文化節精品展”暨乞巧比賽,巧姐製作的手工藝品爭奇鬥巧,場麵火熱,活動反響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