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及經濟負擔。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煙、缺乏體力活動、不健康飲食習慣等是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廣州市2018年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結果顯示,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18.46%,高膽固醇血症患病率為13.56%,肥胖率為11.11%,過去12個月飲酒率為38.51%,從不鍛煉率為67.03%,均呈現上升趨勢。廣州市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形勢十分嚴峻。通過個人和家庭以及社會與政府的努力,對這些危險因素采取幹預措施不僅能夠預防或推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而且能夠和藥物治療協同作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複發。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09.7/10萬以下和190.7/10萬以下;30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知曉率分別不低於55%和65%;高血壓患者規範管理率分別不低於60%和70%;高血壓治療率、控製率持續提高;所有二級及以上醫院卒中中心均開展靜脈溶栓技術;35歲及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檢測率持續提高;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6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達到100%,村衛生室提供4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分別達到90%和95%;鼓勵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取得培訓證書的人員比例分別提高到1%及以上和3%及以上。
提倡居民定期進行健康體檢;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血壓正常高值人群和其他高危人群經常測量血壓;40歲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檢測1次血脂,40歲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檢測1次血脂,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個月檢測1次血脂。
行動措施:
1.普及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知識。通過新媒體、微信公眾號、小冊子等方式持續宣傳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防治基本知識和自測血壓正確方式,利用世界高血壓日、世界心髒病日等主題日集中宣傳防控知識,提高群眾的知識知曉率。推進各區創建慢性病綜合防治示範區,推進健康社區和健康單位建設,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深入開展“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和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等專項行動。各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區發動職工群眾積極參加有氧運動,積極組織工間健身和職工運動會。
2.加強心腦血管疾病篩查與監測。堅持早篩、早診、早治,擴大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篩查幹預覆蓋麵,開展心腦血管疾病機會性篩查和腦卒中、冠心病高危人群篩查,降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發病風險和早死率。強化健康教育,推動18歲以上成人定期測量血壓,高血壓高危人群每半年自測血壓,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經常家庭自測血壓,推廣遠程家庭自測血壓。各級醫療機構實施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工作,對可疑高血壓患者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建立40歲以上人群測血脂製度。探索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庭管理的激勵機製。加強慢性病管理,依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個月檢測1 次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每年檢測1次血脂。落實用人單位責任,支持為高血壓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年進行體格檢查、血壓、心率及血脂、空腹血糖、腎功能、電解質、尿蛋白/肌酐比年檢,有條件者可開展頸動脈超聲及心髒B超檢查。鼓勵在機場、藥店和社區等公眾場所放置合格電子血壓計,方便群眾測量使用。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及血脂檢測儀器,開展尿蛋白/肌酐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3.推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管融合發展。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製機構、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製。全麵開展城市三級醫院定點幫扶區級及社區醫院,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完善落實醫療衛生人才對口幫扶政策措施,定期開展義診查房、患者隨訪等工作。在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首席醫師培養製度,重點培養一名高血壓或心腦血管首席醫生,由其開設專科門診並帶領基層團隊提高診療水平。依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推進“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共管,開展超重肥胖、血壓、血糖、血脂異常等高危人群的患病風險評估和幹預指導,做好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的規範化管理。創建廣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規範(示範)區,製定完善全市統一的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規範的診斷、治療、隨訪、轉診和康複流程,推廣簡單易行的臨床路徑,提高規範管理率。組建專家委員會,編寫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治培訓教材,建立非醫療健康幹預公共衛生培訓基地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臨床首席專家培訓基地。鼓勵協會、企業、公益慈善組織、商業保險機構等參與慢性病高危人群風險評估、健康谘詢和健康管理。
4.健全心腦血管疾病應急救治網絡。加快全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強化培訓、質量控製和督導考核,推廣普及適宜技術。強化腦卒中、胸痛診療相關院前急救設備設施配備,二級及以上醫院卒中中心具備開展靜脈溶栓的能力,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和三級醫院卒中中心具備開展動脈取栓的能力。推進完善並發布腦卒中、胸痛“急救地圖”。加強緊急救援能力,落實每5萬人口配置1輛救護車的標準。建設醫院急診腦卒中、胸痛綠色通道,實現院前急救與院內急診的互聯互通和有效銜接,提高救治效率。加強卒中中心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協作聯動,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溶栓知識知曉率和應對能力,建立患者卒中出院後在基層醫療機構康複的對接機製。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設備配備標準,在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機場、車站、港口客運站、大型商場、電影院等人員密集場所配備急救藥品、器材和設施,逐步擴展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配備覆蓋麵。加強緊急救援能力,落實每5萬人配置1輛救護車。縮短急救反應時間,院前醫療急救機構電話10秒接聽率100%,提高救護車接報後5分鍾內的發車率。各級紅十字會、急救中心等醫療機構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普及全民應急救護知識,使公眾掌握基本必備的心肺複蘇等應急自救互救知識與技能。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訓證書的人員分別達到1%和3%,按照師生1∶50的比例對中小學教職人員進行急救員公益培訓。
5.大力推進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幹預行動。推進醫體融合、營養幹預及心理健康幹預工作。引進與開發幹預適宜技術,建成一批生活方式幹預基地,培養一批生活方式研發與培訓專家,培訓一批社區骨幹醫務人員,對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進行深度幹預。充分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體質監測數據,對居民進行運動指導,利用營養監測數據,對居民進行營養幹預。
6.加強心血管防治診療技術和應用研究。依托高水平醫院建設,組織開展全市性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機製、預防幹預措施係統研究,推廣應用心腦血管疾病中醫健康幹預方案。加快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遴選成熟有效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診療、康複保健適宜技術進入社區,入戶到人。
7.成立以臨床、公共衛生、高校、健康教育、體育健身、營養、醫保等方麵的專家團隊指導行動的實施。專家組主要職責:對行動提供政策建議和技術支持,並進行督導、考核、評估;研究製訂相關診療和危險因素綜合幹預指南和技術規範;組織開展學術交流、會議研討等。
8.建立健全全市區域化信息平台和慢性病監測及管理信息係統,實現臨床和基本公衛及不同醫療衛生機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並實現跨機構健康信息共享,通過網絡平台進行質控,提高數據的有效利用,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9.開展全市心腦血管事件監測及相關病例的社區隨訪管理。建立全市心腦血管事件網絡報告係統,覆蓋市內有心腦血管病診治能力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充分發揮各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平台功能,提高報告及時性和準確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把發生過心腦血管事件的居民作為慢病管理的重點人群,指導其做好血壓、血糖和血脂控製,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防止心腦血管事件複發。充分利用監測結果科學分析和評價防控效果,不斷調整和優化我市心腦血管疾病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