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重視。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認知合理、情緒穩定、行為適當、人際和諧、適應變化的一種完好狀態。當前,我國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人數逐年增多。根據最新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5萬餘人。同時,公眾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認知率仍比較低,缺乏防治知識和主動就醫意識,部分患者及家屬仍然有較嚴重的病恥感。加強心理健康促進,有助於促進社會穩定和人際關係和諧、提升公眾幸福感。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提升到25%和35%;失眠現患率、焦慮障礙患病率、抑鬱症患病率上升趨勢減緩;每10萬人口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達到5.3名和5.5名;抑鬱症治療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30%和80%;登記在冊的精神分裂症治療率達到80%和85%;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範管理率達到80%和85%;建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社區康複機構及社會組織、家庭相互銜接的精神障礙社區康複服務體係,到2030年底建立健全全市精神障礙社區康複體係,推進社區精神康複綜合服務中心、職業康複機構、街(鎮)康園工療站等機構建設,60%以上的在管居家患者接受社區康複服務。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援助服務體係,形成健康教育、心理熱線、心理評估、心理谘詢、心理治療、專科治療銜接合作服務模式。
倡導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7~8小時;鼓勵個人正確認識抑鬱和焦慮症狀,掌握基本的情緒管理、壓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各類臨床醫務人員主動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提升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對常見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等的診斷率,加強綜合醫院精神科的聯絡會診能力。
行動措施:
1.開展大眾心理健康促進與宣傳教育。鼓勵創作心理健康教育公益廣告,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門戶網站、社交平台、移動視頻、遠程教育終端等新媒體進行播放和推廣,傳播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現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心理健康素養十條”,傳授情緒管理、壓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和抑鬱、焦慮等常見心理行為問題的識別方法。鼓勵各精神專科醫療機構、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創作心理健康係列海報、折頁、手冊等形式的心理健康傳播材料,張貼到村(居)委會或派發至戶。鼓勵精神障礙患者主動尋求幫助,消除大眾對心理健康問題和精神障礙的歧視。組建心理健康促進共同體,利用“世界睡眠日”“世界預防自殺日”“世界老年癡呆日”“世界精神衛生日”等主題日,通過研討會、交流會、新聞發布會、健康講座等形式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由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其他用人單位和居(村)委會組織策劃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和心理健康宣傳創意比賽,將心理健康知識融入公眾文化生活。針對老年人、流動人員、農村婦女、留守兒童、被監管人員、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流浪乞討人員等精神心理問題易感人群分別製定宣傳教育策略,開展針對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係。強化市精神衛生中心建設,各區依托現有精神衛生專業機構(醫院)、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慢性病防治中心等掛靠建立區級精神衛生中心和心理健康服務指導機構,2020年達到100%覆蓋。全市各區至少在一所以上綜合性醫院或慢病機構建設有病床的精神專科(含精神科專科醫院)。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等依托本單位工會、人力資源部門、衛生室(或計生辦)、共青團、婦聯團體等部門,設立心理健康服務崗位,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輔導人員,開展常見心理行為問題的早期識別和幹預。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門要成立危機幹預專家組,對係統內人員和工作對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評估和心理訓練等服務。依托城鄉社區綜治中心等綜合服務管理機構及設施建立心理谘詢(輔導)室或社會工作室(站),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輔導人員或社會工作者,搭建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台。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要安排符合心理健康服務要求的場所,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答疑釋惑、心理谘詢等服務,並與精神衛生機構組成醫聯體,構建轉診和流轉體係。利用互聯網搭建心理健康服務平台,采取線上(專家谘詢指導)與線下(心理輔導人員、社會工作者、誌願者為主體)相結合的辦法,為轄區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完善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機製。各部門要強化服務質量監管,將對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的評估結果作為示範單位、實踐基地建設和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的重要依據。整合社會資源,設立市區兩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網絡。養老機構、護理院、康複機構、婦女之家、看守所等機構要積極引入社會工作者、心理谘詢師、心理治療師等力量,為空巢老人、孕產婦、遭受家庭暴力者、遭受虐待者、喪偶者、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流動兒童青少年、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殘疾人、羈押人員及其家屬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市區兩級精神衛生專業機構要加強心理谘詢與治療工作機製建設,推廣個體治療、家庭治療和團體治療。培育社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鼓勵心理谘詢專業人員創辦社會心理服務機構。通過向社會心理服務機構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擴大服務覆蓋麵。
3.加強全市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援助工作。加強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建設,提升市心理援助熱線服務能力。各區依托各級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的精神科醫師、心理谘詢師、心理治療師、精神科護士、公共衛生醫師和社會工作者等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立心理危機救援隊伍,聯動衛生健康、政法、民政等單位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熱線服務、心理評估、心理谘詢、心理治療、精神科治療等銜接合作的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援助服務模式,組建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幹預隊伍,定期開展針對各類突發事件的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援助培訓與和演練,向公眾宣傳心理援助平台,擴大社會影響力和利用率。依托精神衛生機構分級組建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幹預隊伍,將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援助納入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技術方案,加強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援助隊伍的專業化、係統化建設。
4.建立健全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製。市、區政法、衛生健康部門會同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殘聯等單位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製,並納入“平安廣州”建設考核範圍。各部門各司其職,多渠道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發現、登記、隨訪、危險性評估、服藥指導等服務,動員社區組織、患者家屬參與居家患者管理服務。繼續加強社區精神障礙患者“五位一體”關愛幫扶工作,拓展“廣州市精神障礙患者社會服務管理係統”應用場景,形成全社會協作互聯的患者服務係統。建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社區康複機構及社會組織、家庭互相銜接的精神障礙社區康複服務體係。統籌轄區內精神衛生資源,對技術力量薄弱地區組織開展對口幫扶。逐步建立患者個案管理團隊,推廣精神障礙患者個體化康複模式,加強對精神障礙患者同伴和家屬支持服務、主動式社區服務等個體化服務模式的探索。對住院患者,幫助其正確認識疾病,學會按時按量服藥和提高個人生活自理能力。對居家患者,開展服藥、生活技能、社交技能等方麵的康複訓練,指導患者家屬協助患者進行相關康複訓練,進一步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複發先兆識別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建立精神障礙者社區康複服務轉介中樞,開展康複轉介和服務跟蹤,促進其回歸社會。探索對康複期的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就業訓練、開設庇護性崗位、公益性崗位和公開就業崗位。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綜合管理的質量控製。
5.建立完善精神障礙社區康複服務體係。加強康園工療、社區精神康複綜合服務和職業康複等康複服務工作機製,並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無縫銜接。鼓勵和引導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社會組織提供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社區康複服務。到2030年底,90%以上的區開設有不少於一間社區精神康複綜合服務中心、中途宿舍或職業康複機構等機構,每一鎮街開設康園工療站。在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複的區,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區康複服務。
6.開展心理健康素養監測。根據全省工作部署定期開展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社會心理應激因素等心理健康重點指標調查,掌握我市睡眠與心理健康問題的流行規律和影響因素,分析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需求。構建心理健康監測預警係統和信息化平台,針對轄區內抑鬱障礙、焦慮障礙、睡眠障礙的流行情況和幹預情況進行重點監測,掌握18歲以上人群抑鬱障礙、焦慮障礙、睡眠障礙等常見精神障礙患病率以及抑鬱障礙的治療率。完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信息管理係統,定期進行抽樣篩查和患者隨訪,加強相關工作日常督導。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數據安全保護機製,保護個人隱私,防範因違反倫理、安全意識不足等造成的信息泄露。
7.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隊伍建設。各單位各部門要按照全省工作部署完善心理健康服務人才保障,對心理健康服務人員加強培訓、繼續教育及規範管理。推進高等院校加強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臨床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睡眠醫學、社會工作學等社會心理健康相關專業的學科建設,引進和培養精神醫學和心理學師資,在臨床醫學專業中設置精神醫學方向。醫學、教育、康複、社會工作等相關專業要加強心理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培養,促進學生理論素養和實踐技能的全麵提升,依托具有資質和良好聲譽的醫療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建立實踐督導體係。加強精神科醫師、護士、心理谘詢師、心理治療師、公共衛生醫師、康複師、社會工作者等構成的綜合服務團隊建設。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對臨床科室醫務人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培訓,普及心理谘詢和治療技術在臨床診療中的應用,提高抑鬱、焦慮、睡眠障礙、認知障礙、老年期癡呆、孤獨症等心理問題和常見精神障礙的篩查、識別和處置能力。
8.支持開展心理健康相關科學研究。基於高校、科研院所和精神衛生機構開展心理健康相關基礎和應用研究,開展本土化心理健康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成果轉化應用。針對重點人群的心理行為問題和嚴重精神障礙,開展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綜合研究和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期識別與幹預研究。開展基於移動醫療、物聯網雲服務平台、人工智能、神經影像技術、分子遺傳技術、虛擬現實和現實增強技術、5G通信技術等高新科技輔助精神醫學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複管理相關研究,逐步突破精神醫學發展瓶頸,研發心理健康服務相關設備和產品,並基於精神衛生機構推廣應用,完善基礎數據采集和平台建設。鼓勵開展以中國傳統文化、中醫藥為基礎的身心健康相關理論和技術研究,逐步形成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心理學理論和臨床服務規範,宣傳中醫“治未病”的心理健康理念,向大眾推廣應用效果明確的心理幹預技術和方法。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相關法律與政策等軟科學研究。加強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機構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科學技術及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