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是身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身心健康、文明水平的重要標誌。2015年廣州市兒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顯示,廣州市12歲兒童恒牙患齲率和齲均分別為29.87%、0.63,且70%的齲齒發生在第一恒磨牙(即六齡齒),提示恒牙患齲情況較為嚴重。
我市於2011年啟動廣州市兒童六齡齒免費窩溝封閉項目,截至2018年該項目已累計為122.2萬人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實施窩溝封閉人數70.6萬人,封閉牙數208.2萬顆,人均封閉牙數2.87顆。項目防齲效果顯著,有較好的成本-效益,每投入1元可減少適齡兒童第一恒磨牙齲患發生而產出的效益為3.13-3.79元。為全麵提升我市居民口腔健康水平,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突出重點、統籌資源的工作策略,健全口腔衛生服務體係,加強健康知識普及和健康技能培養,加強口腔疾病防治適宜技術推廣。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全市口腔衛生服務體係進一步健全,口腔衛生服務能力整體提升,廣泛推廣實施口腔保健適宜技術,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口腔保健水平穩步提高;12歲兒童患齲率控製在29%及以下,12歲兒童齲齒充填治療比達到29%,成人每天2次刷牙率達到53%。到2030年,健康口腔社會支持性環境全麵形成,居民樹立正確口腔健康意識和口腔健康行為,口腔健康服務水平和居民口腔健康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實現口腔健康公平;12歲兒童患齲率控製在25%及以下,12歲兒童齲齒充填治療比達到35%,成人每天2次刷牙率達到58%。
行動措施:
1.促進口腔健康行為。
加強口腔健康教育。牙病防治技術指導中心、口腔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製機構等專業機構負責組織編製與推廣規範化口腔健康教育教材,在口腔醫務工作者、口腔專業學生、公共衛生人員、托幼機構保健員和中小學教師等群體中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師資培養,開展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教育。將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等工作內容,融入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幼兒園、健康促進社區等創建活動中,創新線上、線下宣傳形式,創建口腔健康促進環境。以“全國愛牙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日”等健康主題宣傳日為契機,將口腔健康教育集中宣傳與日常宣傳相結合,創新宣傳形式、載體和模式,提高口腔健康教育的可及性,引導群眾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培養良好口腔衛生習慣。推動建成兒童口腔衛生宣傳教育基地, 紮實開展兒童口腔衛生宣教工作。針對農村、貧困地區和弱勢群體,開展口腔健康宣教巡講、口腔醫療服務下基層服務等。
開展“減糖”專項行動。結合健康校園建設,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限製銷售高糖飲料和零食,食堂減少含糖飲料和食品供應,鼓勵企業進行“低糖”或 者“無糖”標識。向居民傳授健康食品選擇和健康烹任技巧,提高居民正確認讀食品營養標簽添加糖的能力。
2.優化口腔健康管理。
生命早期1000 天口腔健康服務。在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統籌協調下,口腔醫療機構和婦幼保健機構協作,將口腔健康知識作為婚前體檢、孕產婦健康管理和孕婦學校課程重點內容,強化家長是孩子口腔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強化醫療保健人員和兒童養護人嬰幼兒科學喂養知識和技能,預防和減少乳牙齲病的發生。
兒童口腔健康管理服務。繼續實施廣州市兒童六齡齒免費窩溝封閉項目,加強項目質量及效果評價。在實施學齡前兒童乳牙齲綜合幹預試點基礎上,擴大覆蓋麵。探索實施兒童齲齒早期免費充填項目。
中青年人群口腔健康管理。以維護牙周健康為重點,推廣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牙線等口腔保健用品,將孕婦口腔健康納入孕產婦健康管理。
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倡導老年人關注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的關係,對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加強口腔健康管理,積極開展齲病、牙周疾病和口腔粘膜疾病防治、義齒修複等服務。將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免費口腔健康教育、口腔檢查、口腔潔治等服務。
3.提升口腔健康能力。
完善服務體係建設。推進區級牙病防治指導中心的建設,發揮市、區兩級牙病防治指導中心對口腔疾病防治工作的指導作用。公立口腔醫療機構應積極參與口腔疾病防治工作,與疾病預防機構緊密合作,承擔轄區口腔疾病防治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我市牙防網絡。專科醫院、綜合醫院口腔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公共衛生機構要建立健全各司其職、優勢互補的合作機製。落實分級診療製度,依托口腔專科醫聯體建設,規範口腔疾病診療行為。積極發展口腔疾病防治所等防治結合型專業機構,引導社會辦口腔醫療機構參與口腔疾病防治工作。進一步完善口腔疾病防治體係,將口腔衛生工作納入到社區慢病防治的整體工作中,轉變社區口腔衛生服務模式,強化預防保健功能。強化口腔醫療能力建設,加大區級以下口腔專科的人力與設施投入,解決各區口腔醫療資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充分發揮口腔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機構的專業資源和人才優勢,加強口腔健康教育、口腔疾病防治和口腔護理等實用型、複合型人才培養培訓。以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繼續教育實施方式,加大對基層和偏遠地區扶植力度,全麵提高基層在職在崗人員能力素質和工作水平。推動和規範口腔醫師多點執業,促進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所有製醫療衛生機構之間口腔健康人才合理流動,創新人才配置機製。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配置口腔醫生,探索社區口腔衛生服務團隊常年巡回服務,開展口腔檢查、兒童窩溝封閉等口腔預防保健服務,滿足當地群眾對口腔保健服務的基本需求。推動二、三級醫院口腔醫務工作者到基層和偏遠地區多點執業,增強基層口腔疾病防治力量。
建立監測評價機製。要將口腔健康內容納入現有慢性病與營養監測體係,逐步建立覆蓋全市、互聯互通的口腔健康監測網絡。定期開展口腔疾病防治信息的收集和調查,加強數據分析利用,有效評價防治措施效果和成本效益,逐步實現居民口腔健康基本狀況和防治信息的定期更新與發布。
主辦: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承辦:廣州市黃埔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備案號: 粵ICP備2022017031號-1
粵公網安備 44011202000021號網站標識碼:4401120001
0
视窗区
0
导航区
0
交互区
0
服务区
0
列表区
0
正文区
开启“阅读”后,点击文字或控件可以阅读其内容;双击文字或控件,则是操作对应的文字或控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