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深井文塔位於長洲金洲南路北側,深井文塔公園中心,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塔形似文人的毛筆,故名。建塔是為了彰顯古村的文化,並期望後輩科舉金榜題名。以前逢年過節,喜慶吉日,村民多來拜祭,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初入學者則來拜祭,期望魁星保佑,學業有成。
文塔坐東朝西,為三層樓閣式磚木結構,平麵呈六角形,對角間最長距離6米,六角邊每邊長1.71米。文塔高18米,其中第一、第二層高各約5米,第三層高約6米。塔基是紅砂岩,牆壁為青磚。每層簷外飄約0.6米,上蓋瓦,下築三層磚雕疊砌出簷,其下為灰塑壁畫。
文塔首層西麵設門,紅砂岩石門夾,石門額陽刻“山明水秀”四字,內設木梯扶手上二樓;第二層西麵開豎長方形窗,條石砌上下框,窗上方陽刻“振采高飛”四字,內設木梯扶手上三樓;第三層側麵開圓形窗,上方陽刻“衝霄”二字。題字均出自該村舉人淩霞成之筆。塔頂六角攢尖,頂高約3米,塔頂瓦簷每邊13行瓦,每條瓦脊上有一泥塑倒鉤卷草形裝飾物。飄簷上塑“金龍騰飛”“彩鳳飄舞”“雄師嬉戲”“麒麟駕雲”等畫。塔尖彎月形內向攢頂,頂上盛開蓮花,花心托出葫蘆。
文塔首層供奉土地,二層供奉文昌、關公二帝,三層供奉文魁星。
深井村另一座文塔在本村高步崗的山坡上。1958年前後被拆毀,2009年在原址按原貌重建,稱為“小文塔”。
文塔首層匾石上刻“高步青雲”,二層刻“冠冕南極”,原匾題字出自道光年間太學生翰林院侍詔淩霞成手筆,2002年9月,深井文塔安來市舊址(含深井文塔)被公布為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
寓意:深井文塔,是矗立在長洲深井村人心頭的驕傲。從明朝到清朝,深井村人才輩出,可謂“一村七進士,兩朝顯華堂”。
深井文塔風韻長存,抒寫著深井人的風流與功名。從開眼看世界的清末義士淩朝賡,抗日勳章獲得者淩子謙,推動直隸新政的一品官員淩福彭,文壇才女淩叔華,不失民族氣節的警察廳廳長淩鴻年,曆史的腳步從未停歇,深井人才熠熠生輝。
如今,每到9月1日開學日,有著80多年辦學曆史的深井小學,都會在深井文塔公園舉辦一場弘揚中華文明的新生“開筆禮”,活動上伴著悠揚的古樂,新生們集體朗誦《弟子規》,正衣冠、朱砂開智、啟蒙描紅,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寫“人”字,最後擊鼓鳴誌,向文塔行禮,許下美好的心願。
深井曆史名人介紹:
淩旭升 字昶東,深井村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 )舉人,嘉慶六年(1801)進士。任山東安邱縣知縣。淩旭升到任後,革除各種陋規。當時正值大旱,淩旭升在烈日中求雨,大雨立即落下。百姓非常感動,歌頌他。淩旭升擅長醫術,民間有疾病,他見到則親自診治,送上藥方、藥品。於是,縣裏少有疾病。縣中婦女小孩,都稱他為“淩阿婆”。縣裏有位紳士,是淩旭升的老朋友。縣裏舉行考試,人們料想淩旭升必定選拔他的兒子。但發榜第一名的卻是一位貧寒努力攻讀的學生。當時,安邱縣旱澇相繼,淩旭升請求賑災,緩征賦稅,但鹽稅得不到免征,於是淩旭升辭職,人民請求巡撫挽留他。淩旭升辭官回鄉,沒有錢財,縣裏百姓一起資助他。淩旭升晚年在廣州禺山書
院任教。他召集60歲以上的族人,給沒有依靠者送去大米。囑咐米鋪,每月所貸的米,到年終用他的教書收入償還。淩旭升興建彬社書院,意為教育人們要彬彬有禮,為附近二十四鄉讀書的地方(清末,長洲屬於番禺縣茭塘司彬社鄉。當時彬社鄉包括今海珠區的黃埔、長洲、深井、新洲、官洲5個村。“彬社”之名源出於此)。淩旭升每月考查外,召集各鄉70歲以上平生不受到非議的長者,舉行鄉的飲酒禮,以年齡為次序入座。年終,則聚集子弟,要求其背誦經書進行獎勵。書院落成的時候,鄉民將附近廟宇的神像都排列在堂上,淩旭升知道後,盡力要求將神像撤出,才肯行禮。淩旭升去世時,家徒四壁。兩廣總督鄧廷楨是淩旭升同年的進士,敬仰其高尚的品德,倡議同僚和士紳捐資撫恤其後人。二十四鄉村民則將其神主牌供奉於彬社書院。
淩福彭( 1859—1930)深井村人,淩朝賡之子,字潤台,光緒十九年(1893)在京試中考取進士第六名,曆任戶部主事兼軍機章京、天津知府、直隸布政使等職務,1912年民國成立後曾任北洋政界約法會議議員、參政員參政。淩福彭任天津知府時,正值袁世凱在直隸推行新政,以天津為試點,淩福彭負責實施,成為天津地方自治的開創者。他與趙秉鈞合 作,成功從八國聯軍治下接管天津。此後,淩福彭利用天津巡警在天津進行人口普查,開創中國人口普查的先聲。他積極推進司法改革,改革監獄製度,光緒三十年( 1904)為罪犯興辦習藝所。淩福彭曾兼任天津工藝局及習藝所督辦。他還興辦獨立的審判廳,成為日後中國現代法院的鼻祖。淩福彭任保定知府時, 曾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創辦保定府官立中學堂, 並自任總辦。淩福彭精於詞章、酷愛繪畫,曾與齊白石、姚茫父、王雲、蕭厘泉、周啟祥、金城、王夢伯、陳半丁、陳寅恪等名人交往甚密,組織“北京畫會”。淩公告老還鄉後,一直居住在廣州市西關二女兒家中安度晚年。去世後,靈柩運回深井村葬於福旋崗(地名)。 1956年,該地段被征用,遂遷葬大飛崗
淩叔華( 1900—1990) 女,原名淩瑞棠。筆名有叔華、SuHua、素心等。深井村人,出生於北京。父親淩福彭為清光緒十九年( 1893 )進士,官至直隸布政使。淩叔華自幼即與京中名流接觸,曾向辜鴻銘學英語,向周作人學日語,向繆素筠、王竹林、郝漱玉學國畫,並師事齊白石、陳半丁等名畫家。1922年,淩叔華入燕京大學外語係,主修英文、法文,副修日文,並加入燕京大學文學會,開始創作。1924年,淩叔華在《晨報》副刊和增刊上,先後發表《女兒身世太淒涼》《資本家之聖誕》《我那件事對不起他》等小說和《朝霧中的哈大門大街》等散文。代表作是在《現代評論》周刊發表的短篇小說《酒後》,該小說以描寫女性心理的細膩大膽而聞名。之後,接連在《現代評論》上發表不少小說。1927年,淩叔華與北京大學教授、《現代評論》主編陳西瀅結婚。1935年,淩叔華任《武漢日報》副刊、《現代文藝》主編。1947年,淩叔華與丈夫陳西瀅赴法國,後在英國定居。曾與丈夫協助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擺脫國民黨駐英領事的羈絆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淩叔華回國觀光時還幫李四光帶回重要的地質圖片。1953年,淩叔華在英國出版英文本自傳《古韻》。淩叔華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說集《花之寺》《女人》《小孩》《小哥兒倆》《淩叔華選集》《淩叔華短篇小說集》、散文集《愛山廬夢影》等。1956年後,淩叔華在新加坡南洋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中國近現代文學。1960年,淩叔華出版自選集《淩叔華短篇小說選》和散文、評論集《愛山廬夢影》。除此之外,淩叔華還編寫1 2部獨幕劇。1 9 8 9年1 2月,從英國倫敦回到北京,進石景山醫院治病。1990年5月22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