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佛九人談”暨“十古”保護與活化利用座談會在蓮塘村大榕樹下舉行。攝影 廖誌遠
學習粵劇的孩童們在蓮塘村古祠堂裏練功。攝影 廖誌遠
在黃埔區長嶺街,攝像頭、振動位移傳感器等科技裝備被應用到古樹名木保護中。攝影 李劍鋒
蓮塘村是中國傳統村落、廣東省曆史文化名村,大祠堂彰顯了蓮塘村古老的內涵。攝影 肖昆華
村頭的大榕樹下擺開幾張方桌,大家坐在綠蔭下,望著古村談保護。這是近日在廣州市黃埔區九佛街舉行的“九佛九人談”活動上的場景。
“九佛蓮塘村保留了小中軸秩序,非常罕見。”“在宋代古村落建家風館,讓大家席地而坐感受文化傳承。”……圍繞“十古”保護,規劃專家、文化學者、街道幹部、村民代表交流思想、碰撞思路,真理越辯越明,藍圖越描越細。
所謂“十古”,即古村、古樹、古屋、古廟、古巷、古道、古塔、古井、古橋、古碼頭等十類古遺存。今年以來,黃埔區全麵深入開展整改工作,對轄內十類古遺存的文化曆史信息進行係統梳理、挖掘,用講故事、展畫卷、樹舞台等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古遺存加以活化利用。
知止而有得,謀定而後動。在全麵摸清“十古”家底的基礎上,黃埔區廣泛征集專家、學者、村民各方意見,為全區城市更新建設、社區環境治理提供堅實的曆史依據與思路借鑒,在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中凸顯濃墨重彩的曆史文化遺產底色,讓城市留下了記憶,讓人們記住了鄉愁,在活化保護中見人見物見生活。
大榕樹下談鄉愁,眾人參與思路活
才是暮春,廣州已有了初夏氣息。風水塘邊,陰陰夏木囀黃鸝。九佛街今年第三場“九佛九人談”暨“十古”保護與活化利用座談會在蓮塘村的村頭大榕樹下舉行。除了九位發言代表,圍坐在榕樹下的村民們也可以參與討論、暢所欲言。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院的規劃專家何冬華來開會之前,把九佛的村子走了好幾遍。他細心地注意到,在蓮塘村風水堂正麵有一條小軸線,正是以這條軸線為核心“山、水、古村”連接為一體。在廣東的古村中,尚保留著這種小中軸秩序的已經為數不多。
何冬華珍視的“秩序完整、山水完整”,同樣也是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炎眼中的瑰寶。李炎提醒說:“九佛三個傳統村落都有這樣的共性,就是‘山、居、塘、田’是一個完整的保護體係。在下一步城市開發建設中,要保證基本山居的模式延續下去。”
“在榕樹下開這個會,翠意滿滿,鄉愁滿滿。”黃埔區政協黨組成員鄭卓文說,“十古”保護要規劃先行,既重視物的保護,也要講好故事,把文脈一代代傳承下去。
你一言,我一語。在文化傳承保護上,務虛就是最好的務實。黃埔區九佛街道黨工委書記褚大軍說,“九佛街常態化開展‘九佛九人談’活動,就是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讓‘兩代表一委員’、專家學者及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曆史文化保護中來。”
將公眾參與貫穿於黃埔區整改工作的始終,言路廣了,思路活了,人心齊了。
長洲街深井古村是一座有著700多年曆史的古村,馳名中外的“深井燒鵝”就源自於此。這裏原是對外貿易的集散地,村落建設華美,具有嶺南風情的青磚大屋、石板街巷比比皆是。秉持著“共同參與、共同締造”的理念,在深井古村微改造項目實施之前,街道成立了由學者專家、社會組織、職能部門、村民共同參與的“深井共同締造工作坊”,探索老舊小區微改造與傳統村落保護之間最大限度的平衡。
通過多次活動溝通協商,工作坊與村民們形成了共識:要保持深井安靜、寧靜、平靜的文化氛圍。如今,改造後的深井不是一個旅遊區,而是以創意產品研發、教育講學為主導的“大學生文創基地”、休閑體驗為輔的“慢生活島”。
一樹一檔“一張圖”,二維碼上故事多
走進有著700多年曆史的蓮塘村,遠遠可見清濯橋一側立著一棵20米高的參天巨榕,像一把張開的大傘福蔭著這片土地。“這棵古樹就像是我們的長輩一樣,見證了我們蓮塘村世代變遷。”蓮塘村村民、村史編寫人陳耀鬆說,大榕樹在蓮塘村無人不知,相傳是蓮塘村陳氏始祖陳時四開村時種下,700多年間多次瀕臨死亡,又多次複生,越來越茂盛。
老樹常青不僅成為蓮塘村的佳話,亦成為黃埔區“十古”文化遺存保護及活化利用工作成效的真實寫照。在村民陳耀鬆的印象中,過去蓮塘村不少村舍傾頹、村貌破舊,而如今街道十分重視古遺存保護,挖掘它們背後的故事,編號掛牌專人巡查,還編撰村史。“有了規劃和記錄,未來子孫世代能夠一直傳承下去,蓮塘的‘根’也就守住了。”陳耀鬆感慨地說道。
據統計,黃埔區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數量為5208株,約占廣州市古樹名木總數的53%,約有3096株散生在自然村落的房前屋後。隨著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城市環境與群眾需求之間仍存在一些瓶頸問題,尤其是自然村落房前屋後大齡果樹保護移植問題迫在眉睫。
去年12月,《廣州市黃埔區全麵推行林長製工作方案》正式印發,其中明確“開展古樹名木的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應用三維GIS信息技術,建立一樹一檔“一張圖”,全區古樹全部納入古樹名木電子地圖係統。
在黃埔區長嶺街道嶺頭社區,幾棵貼著二維碼標識的大樹根枝粗壯,鬱鬱蔥蔥。“這幾棵樹是看著我們長大的,守護著我們幾代人,我們也要好好守護它。”在長嶺生活了近50年的胡豔玲動情地說。
當前,長嶺街道正在實施“古樹故事”保護項目,依托轄內東江縱隊革命舊址等紅色資源,挖掘古樹名木相關的曆史故事,拍攝村民口述視頻,人們可以掃描樹上二維碼,讀懂古樹背後的曆史。此外,攝像頭及振動位移傳感器等高科技裝備也被應用到古樹名木的保護中,對古樹的生長環境、生長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尊重曆史、尊重民俗、尊重群眾需要,就會獲得更多的理解與支持。”長嶺街道黨工委書記沈凱有感而發。
祠堂粵曲咖啡香,古村新韻活力足
蓮塘村是中國傳統村落、廣東省曆史文化名村,村裏的大祠堂顯示了蓮塘村古老的內涵。時四陳公祠建於1899年,2013年重修,修舊如舊,仍保留著古風古韻。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廣州市政協委員、黃埔區政協委員吳非凡將蓮塘村作為一個粵劇傳承基地,時常帶著自己的學生在此唱戲學藝。學習粵劇的少年們在祠堂口整齊列隊,目光炯炯地聽著吳非凡傳授身法、講習技藝。教學過後,孩子們施粉黛、著戲服,青磚黛瓦的古戲台上,稚嫩的麵孔和古樸的戲台相映成趣。“蓮塘村豐厚的曆史為文化傳承提供了土壤。”吳非凡說,“在這裏成立少兒粵劇傳承基地,讓孩子從文化傳承中汲取營養,使粵劇課堂更加鮮活,也助力古村繁榮更新。”
在黃埔區701處十類古遺存當中,蓮塘村的古遺存占了36處。除古樹外,這裏有最早始建於宋代的12口古井,建於清代的時四陳公祠,以及鴻佑家塾、秀昌書舍、友恭書室等嶺南特色古建群落和2條街、11條巷道,還有20世紀50年代建成的青蓮戲台。
古遺存經過精心修繕、科學運營,注入了新的活力。對外開放的“鏈咖啡”館、“荷塘月色”茶室、“愛膳蓮塘”餐廳、九佛蓮塘“懂通實”活力館、蓮塘家風館、黃埔圖書館蓮塘分館……新舊之間的碰撞讓曆史文化古遺存“活”了起來,也吸引越來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輕村民回來。在“鏈咖啡”館裏打工的村民於東連說,回村前她根本想不到蓮塘的變化會如此之大,自己嫁到蓮塘已經十餘年,家在蓮塘,在村裏工作、生活,當下的日子是她最滿意的。
在文衝街道,“廣州幸福裏”重點工程綿延開來,打造著曆史文脈活化新典範。“廣州幸福裏”主要依托文衝陸氏大宗祠等26處古建築建設,古為今用、重塑古韻,建設“幸福之源”黨風家風館、黨刊百年文脈館等展館,賦予古建築內涵,彰顯“活化”新魅力。在這裏,文衝村800多年的曆史,不隻是文字的記錄,而是讓群眾看得到、摸得著、用得上。
“文化傳承要‘見人見物見生活’,黃埔區‘十古’保護及活化利用工作通過分區域、分類別呈現區域曆史文化全貌,多手段、多渠道傳承古遺存曆史文化,推動文化、科技、產業共融,保護成果讓群眾共享。”黃埔區文廣旅局局長陳文聰說。
底數清則方寸明,文化傳“物”更傳“神”
底數清則方寸明。啟動“十古”保護工作之後,為了更加細致、全麵地摸清古遺存“家底”,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牽頭編撰了《黃埔區古遺存總覽》《黃埔區十類古遺存保護及活化利用項目實施清單(第一批)》等6冊係列叢書。其中,古遺存總覽圖冊將黃埔“十古”的老照片、老故事、老傳說,分區域、分類別用圖文畫冊的形式展現出來,為黃埔留下記憶。“在‘十古’保護工作中,我們聯合基層社區完成一批非國有文物保護工程,充亭淩公祠、淩鴻年宅、邊崗文塔、端圃家塾得到了全麵修繕,很多非國有文物得到新生,充滿活力。”陳文聰說。
製度清更要落地實。圍繞“十古”保護,黃埔區新招迭出:推出全國首個導航類應用軟件文化保護對象地圖,聘用全省首名文化遺產檢察官,實施全市首個“屋長+保護責任人”製度、構建“1+N”保護傳承政策機製體係、創新“互聯網+保護”……
“我們想方設法把名城保護工作變得更接地氣、更貼近生活。”廣州開發區規自局相關處室負責人李賢說,“在百度地圖上對全區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象進行標注,老百姓手指輕輕一點就能了解保護信息,公眾參與進一步強化了製度落地執行的實效性。”
傳“物”更要傳“神”。文化傳承既要有實物保護,也要有精神傳承。黃埔區在全區建設了203個方誌驛站,實現方誌驛站街鎮全覆蓋。打造“活力史誌話廣州”黃埔講古堂品牌,組建了一支專業的區級“講古人”隊伍,走進村社、學校、企業、機關,麵向群眾分享廣州市、黃埔區的曆史故事,傳揚嶺南文化、延續黃埔曆史文脈。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評價說,“黃埔‘十古’保護工作並非隻是將看得見的物進行拉網式摸查、精細化管理、全天候式的保護,而是注重挖掘附著在‘物’上的‘神’,也就是遺存所蘊含的故事。這些故事為村史村誌的編輯、地方文化活動開展提供了資源,也為曆史遺存的活化利用提供了基本依據。這種做法,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曾妮 範敏玲 孫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