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實施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
(以下簡稱《決定》)
正式出爐
文件從縣域發展、
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六大方麵
提出23項具體要求
在新起點上更好解決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一圖讀懂
↓↓
把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
更好地統籌起來
《決定》提出,把握城鄉融合發展的正確方向,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從空間尺度上對“核”、“帶”、“區”進行深化細化,從互促共進的角度對先發地區與後發地區的發展進行通盤考慮,對縣鎮村各自的功能定位科學把握,把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更好地統籌起來,壯大縣域綜合實力,全麵推進鄉村振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把縣鎮村發展的短板轉化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
根據《決定》,實施“百千萬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任務是以全省122 個縣(市、區)、1609個鄉鎮(街道)、2.65萬個行政村(社區)為主體,到2027年,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在縣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時間節點上,到2025年,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基本建立,縣域經濟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突出短板弱項基本補齊;到2027年,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縣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一批經濟強縣、經濟強鎮、和美鄉村脫穎而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在縣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展望2035年,縣域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新型城鎮化基本實現,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更加平衡,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全省城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產業興縣、強縣富民、縣城帶動
縣級層麵,壯大縣域經濟。《決定》從分類引導差異化發展、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三個方麵提出要統籌抓好產業興縣、強縣富民、縣城帶動,讓縣域進一步強起來、富起來、旺起來,在不同賽道上爭先進位。
文件明確了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以差異化發展助推高質量發展;開展爭創全國經濟強縣行動,重點支持若幹基礎條件好的縣(市)做強做優做大,示範帶動全省縣域高質量發展。壯大工業經濟, 推進工業入園,支持與當地主體功能定位相匹配的產業園區 提質增效,重點扶持一批10億元級企業、建設一批億元級項目。推進就地就近城鎮化,提高縣城就業容量和就業質量。
鎮級層麵,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決定》則從增強綜合服務功能、建設美麗圩鎮、建強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三個方麵提出要充分發揮鄉鎮連接城市與農村的節點和紐帶作用,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
村級層麵,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文件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係、穩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強和完善鄉村治理。
對市縣黨委、政府及省有關單位進行考核
在強化保障措施方麵,《決定》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支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新型幫扶協作機製。建立“百千萬工程”考核評價體係,對市縣黨委、政府及省有關單位進行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 考出壓力、考出動力、考出活力。
各地級以上市要強化責任擔當,縣(市、區)委書記要充分發揮“一線總指揮”職責作用。對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的優先提拔使用。培養造就一支懂經濟、善發展、敢改革、愛基層的縣鎮幹部隊伍。具體來講,省成立“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同時,構建“百縣千萬工程”的 “1+N+X”政策體係。
文件還強調,要深化縣鎮擴權賦能改革,賦予縣更多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賦予部分中心鎮縣級管理權限,確保放到位、接得住、管得好。同時,建立縱向支持、橫向幫扶、內部協作相結合的機製。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來源:南方+客戶端(記者 黃進 陳薇)、南方農村報(記者 謝曉莉)
主辦: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承辦:廣州市黃埔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備案號: 粵ICP備2022017031號-1
粵公網安備 44011202000021號網站標識碼:4401120001
0
视窗区
0
导航区
0
交互区
0
服务区
0
列表区
0
正文区
开启“阅读”后,点击文字或控件可以阅读其内容;双击文字或控件,则是操作对应的文字或控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