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從區域幾何中心邁向功能樞紐中心
6月21日,廣州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傳達學習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圍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細化實化具體化各項任務,其中提出要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力推進南沙開發開放。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隨著大灣區建設走向縱深,廣州堅決扛起國家中心城市、大灣區核心引擎、省會城市的責任擔當,圍繞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點兩地”的全新定位,舉全市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推動南沙深化麵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麵合作,攜手港澳和灣區其他城市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南沙基礎設施加快聯通,要素流動更加便捷。圖為廣州港南沙港區
基礎設施“硬聯通” “半小時交通圈”提速推進
5月30日,隨著連續鋼構中跨澆築完成,南中高速項目萬頃沙跨海特大橋主橋順利合龍。這是繼5月21日洪奇門特大橋合龍後,南中高速項目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兩大重要交通樞紐——南中高速與深中通道正式聯通,向實現廣州、深圳以及灣區互聯互通邁出重要一步。
《南沙方案》提出將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麵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廣州市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市發改委副主任牟治平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南沙開發開放,充分發揮南沙重大平台示範引領作用,在新的更高起點上謀劃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努力把《南沙方案》描繪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聚焦基礎設施“硬聯通”,廣州正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軌道上的大灣區”加速成形。
在南沙,服務大灣區區域交通中心加快建設,加快推進一批軌道交通、高快速路、航運物流項目,發揮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引領作用,統籌珠三角九市與粵東西北地區生產力布局,帶動周邊地區加快發展。
南珠(中)城際正式開工建設,通車後15分鍾即可到達中山;乘上最快地鐵18號線,南沙30分鍾便可到達廣州中心城區。廣珠(澳)高鐵前期工作正在加快開展;獅子洋通道通車後,南沙自貿區和東莞濱海灣新區這兩大經濟發展平台即可實現異地串聯。深中通道南沙支線、深茂鐵路等重大項目以南沙為中心的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建設正在提速推進,“灣區通”深入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初見成效。
路通人和百業興。從位於南沙的慶盛高鐵站搭乘“複興號”列車,大約半小時即可快速直達香港西九龍站。這樣的交通優勢是香港青年孫弘睿選擇在南沙創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南沙位於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這裏有成熟的港口碼頭,有多元化的硬件設施和不同的物流配套,商品貿易和交通都非常暢通。”
2015年,孫弘睿到南沙創業做跨境電商項目。2022年《南沙方案》公布後,在南沙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和一群誌同道合的港澳青年發起成立廣州市南沙區港澳青年五樂服務中心,為港澳青年來南沙實現創業夢想帶頭引路。
規則機製“軟聯通” 推動多領域職業資格認可
在“一國兩製”下,粵港澳提升市場互聯互通水平,推進三地規則銜接、機製對接是關鍵。職業資格互認為港澳專業人士進一步打開通向內地市場的大門。
“從澳門到大灣區,我們擁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廣闊事業空間。”2022年8月16日,澳門律師鄺玉球代理的一宗涉港民間借貸糾紛案在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線上調解成功。這也成為港澳律師獲準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執業後,首個由澳門律師代理的案件。鄺玉球等4名港澳律師,是全國首批獲準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執業的粵港澳大灣區律師。
隨著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不斷深入,跨境法律服務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深化粵港澳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試點”。吸納港澳專業法律人才參與大灣區法治建設正當其時。南沙建成全國首個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孵化站,首批獲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資格的4名港澳律師有3名率先在南沙執業,首宗由粵港澳大灣區律師(澳門執業律師)代理的內地案件誕生於南沙。而且,南沙還出台了一係列支持粵港澳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做大做強的政策措施。
近日,記者走進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廣州·南沙)法律服務集聚區。集聚區定位為廣州灣區中央法務區國際片區,在近9000平方米的區域內,集聚了包括南沙國際仲裁中心、“一帶一路”域外法查明(廣州)中心、金橋司徒鄺(聯營)律師事務所等30家法律機構,吸引各類法律專業人才近300人,整合訴訟、仲裁、調解、域外法查明、司法鑒定、律師服務等高端法律服務資源,全力打造立足灣區、協調港澳、麵向世界的涉外法律服務示範區。
法律領域職業資格互認是大灣區民生領域規則銜接不斷深化的一個縮影,廣州正積極推進粵港澳合作辦學、合作辦醫、職業資格互認等一係列重要內容。以南沙為例,已率先在法律服務、衛生、建築、規劃、稅務、旅遊等多個領域實現對港澳人士專業資格認可;涵蓋6大產業領域146項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即將出台;試行建築和交通工程專業港澳人才職稱評價管理辦法,23名港澳工程人才獲得內地職稱。
粵港澳三地在醫療衛生合作與防疫數據信息共享等方麵實現突破。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獲批成為“港澳藥械通”指定醫療機構。隨著“港澳藥械通”試點實施,大灣區內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按規定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和醫療器械。
產業協同“鏈聯通” 港科大(廣州)正孕育“矽穀效應”
粵港澳大灣區內物資、數據、資金、人才等科技要素加速流動,科技、產業協同創新浪潮奔湧向前,點燃灣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開放灣區,麵向世界。《南沙方案》提出支持粵港澳三地在南沙攜手共建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近日,“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共建啟動,粵港澳共建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打造世界級航運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平台。
香港運輸及物流局與廣州市港務局簽署合作協議,致力於將穗港打造成國際領先的港口航運管理示範區;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與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進一步提升區域國際海事商事爭議解決服務功能……多家單位近日在航運領域達成合作共識,為粵港澳攜手打造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建成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門戶提供有力支撐。
全球領先的航運服務、航運經紀、航運保險、航運金融等龍頭企業正爭相入駐南沙,形成航運服務產業集群,實現航運交易服務全業態要素覆蓋。南沙累計開通154條國際班輪航線,落地4張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牌照,共交付超240架飛機,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飛機租賃集聚地。
去年9月,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開學,為大灣區產業協同注入了新活力。在港科大(廣州)科技領創中心副主任白煜看來,港科大(廣州)的學科設置與南沙科技創新和重點產業高度契合,正孕育形成“矽穀效應”。“從去年9月到現在,很多專家從香港或國外帶著科創項目來到南沙,進行落地轉化,涵蓋微電子、先進材料、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白煜說。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開學,為大灣區產業協同注入了新活力
基礎設施加快聯通,規則銜接深入推進,要素流動更加便捷。“南沙是灣區之心,正在夯基壘土,推動產業基礎創新向實。”廣州南沙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的南沙正從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變身成為區域交通中心和功能樞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