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所高規格研究院在黃埔區串珠成鏈,形成人才彙聚強大引力場。圖為知識城航拍。賈自豪 攝
三月的廣州黃埔,春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大吉沙島,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的實驗田,春耕備播工作緊張進行;在科學城,中央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一項關於黃埔區可持續金融發展課題研究成果即將發布;在知識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的實驗室裏,研究員正對電子通訊領域關鍵技術聚力攻堅……
近年來,黃埔區推進各項行政管理體製機製改革,通過製度創新,引進並在區內登記設立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有別於傳統事業單位,這類機構以非營利為目的,不設定編製,不納入機構編製核定範圍,破除了製約發展的體製機製障礙。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新型研發機構逐漸成為黃埔科技創新的全新動力源。由南往北,一所所矗立在黃埔科技走廊的高規格研究院串珠成鏈,形成人才彙聚的強大引力場。
破除製度障礙 新型研發機構密集落地
2020年,黃埔區委編辦在深入分析研判區情和梳理體製機製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率先以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體製創新為切入口,綜合運用法律法規,率先在全國出台首個區縣級新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辦法,為高規格研發機構落戶黃埔破除了製度障礙。
一子落滿盤活,黃埔區科技及公益事業迎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由各大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區政府舉辦的新型研發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在黃埔區相繼設立。目前,在黃埔區登記設立的新型研發機構共有11所,從事電子信息、人工智能、農業科技等多個領域的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工作。
兩年多時間裏,一批批與市場需求緊密對接的科技成果轉化為區域強勁生產力,製度創新的紅利在黃埔區得到持續、充分的釋放。這些新型事業單位在推動黃埔區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引進培養的各類高端人才、研發的各項尖端成果,為黃埔區打造廣州科技創新主引擎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據統計,這兩年多來共引進郝躍、段寶岩等院士15名,集聚海內外高端科研創新人才近350名,為近百所高新技術企業提供科技研發支持。
“近年來,黃埔區一直致力於破解發展中的各項‘卡脖子’問題,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搭建了最理想的科研平台,我們希望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在前沿科學、信息技術研究等方麵優勢,通過研發更多的科技成果,更好地為粵港澳大灣區、黃埔區的建設服務”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
強化機構編製保障 形成人才彙聚引力場
科技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在大力破除體製機製製約,推動各類高規格研發機構落地的同時,黃埔區將服務和保障人才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同步開展人才工作領域的體製改革,推動形成科技事業與人才事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工作格局。
今年2月,黃埔區委人才工作局正式掛牌。這是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提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後,粵港澳大灣區成立的首個區級人才工作局。
“作為機構編製部門,我們始終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全麵提升機構編製工作水平,為全區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黃埔區委編辦主任黎集慧說。
在推進各領域改革過程中,黃埔區委編辦切實強化自身服務意識,打造服務型機關,創新構建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服務體係。在機構編製保障服務方麵,深入了解鎮街行政體製改革後機構運作情況,對編製和各類人員配置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行檢驗並適時校準,及時回應和滿足基層機構編製需求,服務基層發展;在事業單位登記服務方麵,除了做好事業單位登記的申辦流程、業務材料指導服務外,在事業單位登記後,深入各單位實地了解機構運行情況,並充分利用職能優勢,對其發展所遇到的問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去年以來,黃埔區推動12所符合條件的大公辦幼兒園完成新型事業單位法人登記,著力破解機構編製資源緊缺與公共服務需求激增的矛盾,助力全區打造“上管老、下管小”的人才服務格局,推動區域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提升。“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領域的體製改革,繼續為黃埔區發展做好機構編製保障工作。”黎集慧說。
精耕自有花嫣然,黃埔高質量發展畫卷已徐徐展開,未來這裏還將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結出更豐碩的改革果實。
(林琳 範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