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夢”袁隆平院士雕像揭幕。李劍鋒 攝
無人農場豐收作業演示。李劍鋒 攝
大吉沙島隆平稻香園。李劍鋒 攝
稻菽卷起千層浪,又是一年豐收時。9月25日,“慶豐收 感黨恩”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黃埔區分會場係列活動在大吉沙島隆平稻香園舉行。“禾下夢”袁隆平院士雕像正式揭幕,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等嘉賓向“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致敬,表達對袁老的思念。
無人駕駛水稻收獲機、無人駕駛水稻直播機、變量施肥無人機……當天活動還演示了無人農場的作業流程,各式各樣的智能農機裝備令人目不暇接,描繪出充滿科技感的智慧農業新畫卷。
“慶豐收 感黨恩”環島豐收跑、稻田豐收晚會和“繽紛四季·最美大吉”大吉沙主題攝影大賽等係列活動也在豐收節期間舉行,通過多種形式,全麵展示黃埔區農業農村發展成就,營造產業興旺、城鄉融合、共贏豐收的熱烈氣氛。
本次豐收節由黃埔區委鄉村振興辦主辦,黃埔區農業農村局、黃埔街道辦事處、黃埔文化集團、華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承辦,廣州農商銀行協辦。
再續“禾下夢”,袁隆平院士雕像揭幕
袁隆平院士曾與黃埔許下“稻香之約”:待到稻花飄香時,要到黃埔看看。今天,稻花飄香,袁老以另外一種方式陪伴、見證著隆平稻香園、黃埔農業的發展。
“禾下夢”袁隆平院士雕像在黃埔區豐收節活動上正式亮相。
雕像中,袁隆平院士微笑注視著眼前的稻田,周邊環繞著豐碩的禾穗、遊動的禾下魚以及跳躍的青蛙,“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場景呈現於眼前。
“禾下夢”雕塑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廣州美術學院原院長、長沙市橘子洲頭《青年毛澤東》藝術雕像創作者黎明精心創作。雕塑采用鑄造與鍛造相結合的工藝構成,高6米、長12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袁隆平院士雕塑。
“我看過關於袁老的許多作品,但大部分都是局部的寫實作品,我想要通過這個作品把袁老關於農業的事業,他的夢想,他一生的成就體現出來。”黎明說,他在眾多照片中專門挑選出一幅畫像,這是袁老在某一次刷新水稻產量紀錄後開心的笑容。
在創作細節上,雕像底部由各個板塊構成,如田疇阡陌,象征著袁老的科研成果在各方水土上取得豐碩成果,雕像還有圓形的構圖,如老百姓的飯碗一般,象征袁老將平凡的事業做出偉大的成績。同時,黎明還結合袁老“禾下夢”的意境,用不同質地、顏色的金屬材質,將稻田、禾穗、禾下魚等元素揉和一處,寓意稻浪飄香、魚兒歡遊,是雜交水稻之父“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喜悅,更是人們對他無限溫暖的懷念。
事實上,今年年初,雕像構圖出來的時,黎明就拿給了袁老看。袁老在圖上留言肯定道:“此照片有特色”。“得到了袁老的肯定,我非常興奮。”黎明表示,當時還期盼著袁老能親臨現場,“如今雕像做好了,袁老以另外一種方式,身處他一手謀劃的試驗田裏,看到禾苗慢慢長大,看著人們豐收的喜悅,他一定會非常開心的。”
袁隆平院士生前曾說自己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大吉沙島隆平稻香園和目前正加快建設的隆平院士港、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最後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現代農業攻關項目。2020年2月26日,由袁隆平院士親自謀劃、選址、題名的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正式開耕。隆平院士港也作為全省重大農業項目也在同年6月啟動,並於2020年11月舉行院士進港暨農業創新發展基金設立活動。
“我們隻有努力將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及院士港項目建設好,才是對袁老最好的紀念。”黃埔文化集團董事長黎學軍表示,希望借助這些平台,培養更多優秀的農業人才,研發出更多優秀的水稻品種,把農業科研成果推廣出去,引領國家農業科技創新發展。
濃濃科技味,“無人農場”解鎖“智慧農田”
在大吉沙島的稻田裏,一台無人駕駛水稻收獲機正將水稻整齊地攔腰切斷,當糧倉裝滿後,自動通知無人駕駛運糧車接糧食,不一會便完成了收割工作。在這裏,看不到農民們彎腰割稻的忙碌身影,隻聽見機器轟鳴的聲響。黃埔無人農場豐收圖透著濃濃的科技味。
這是無人農場豐收作業演示的其中一幕,也是這次活動最受矚目的一環。
活動進行了水稻智慧農場智能農機現場演示、智慧農場技術與建設宣傳展示、水稻智慧農場耕種管收等4個作業環節的視頻展示。現場還準備了10台(套)智能農機裝備,包括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羅錫文院士團隊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旋耕機、無人駕駛水稻直播機、無人駕駛高地隙打藥機、變量施肥無人機和無人駕駛收獲機,以及來自極飛科技的農業無人機和農業無人車等,能實現水稻生產耕整、種植、田間管理和收獲全程無人機械化作業。
“智慧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高級形式,無人農場是智慧農業的一種生產方式、技術支撐,是當下實現智慧農業的一種途徑。”談到什麼是無人農場時,羅錫文院士用簡潔的5句話來描述:“耕種管收生產環節全覆蓋,機庫田間轉移作業全自動,自動避障異況停車保安全,作物生產過程實時全監控,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全無人。”
無人農場的應用,顛覆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無人駕智能農機裝備通過精準精導航定位和自動路徑跟蹤等技術,能實現“從出機庫、到路麵轉移、田間自主作業、最後再回到機庫”全程無人化作業。來自極飛科技的R150 農業無人車是全球首個量產的農業無人車平台,可實現精準植保、農資運輸、自動巡田、高效播撒、防疫消殺等多種功能。以噴灑作業為例,一次可載重150公斤,每小時噴灑作業效率最大可達80畝,相當於50-60倍人力效率。
“小時候一天忙到頭也就隻能收割半畝地,現在用無人駕駛收獲機,一小時可以收割6到8畝地,一天至少可以收割80畝地,勞動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了。”羅錫文院士感歎道。
據悉,大吉沙島水稻智慧農場是黃埔區農業農村局、華南農業大學和黃埔文化(廣州)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三家單位共同建設,宗旨是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結合黃埔區隆平院士港建設,開展與智慧農業相關的品種、栽培、農機等方麵的科研攻關,突破水稻和蔬菜生產智慧農場關鍵技術,創建“智慧農場”黃埔模式。
從會種地邁向“慧種地”,黃埔區推動農業現代化不斷邁上新台階,豐收的成色越來越足。未來,黃埔區將以隆平院士港為主體,建設廣州黃埔現代種植業(農作物)產業園,打造育、繁、推一體化,掌握關鍵技術、關鍵環節的全鏈條綜合服務體;以華南農業大學羅錫文院士團隊為技術核心,建設黃埔現代農業裝備與服務產業園,結合南方地區的地形地貌,研製適合的輕型、便利的小型農業機器裝備推廣應用,打造國內先進的農業裝備產業鏈。
慶豐收、感黨恩,係列活動引市民紛紛打卡
金秋九月,走進大吉沙島隆平稻香園,連片的稻田隨風蕩漾,陣陣濃鬱的稻香撲鼻而來。
大吉沙隆平稻香園160畝試驗田,被確定為第三代雜交水稻示範點,作為廣東唯一納入全國28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示範點的項目,試驗田被袁隆平寄予雙季稻畝產突破3000斤的厚望。被寄予厚望的試驗田在不久前已完成早稻收割工作,其實驗稻經過前期測產計算,單季畝產最高已超過1200斤,為全年實現畝產3000斤高產攻關目標,取得了關鍵的階段性勝利。
當天,大吉沙島上還舉行了“慶豐收 感黨恩”環島豐收跑和稻田豐收晚會等活動。“豐收跑”活動吸引了1000多名選手報名,經過抽簽,共200名選手受邀參與。豐收跑緊扣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和農民豐收節等主題,線路沿途設有鄉村振興、學黨史、廉潔建設、垃圾分類等8個遊戲打卡點。
黎學軍介紹,作為隆平項目的承接單位,黃埔文化集團正在加快推進隆平稻香園和隆平院士港建設,結合農文旅融合發展,提升島上基礎設施和觀光項目建設。
島上新落成的大吉糧倉是隆平試驗田的配套設施,采用傳統嶺南鍾樓建築風格,樓頂可俯瞰大吉沙島全貌,領略稻韻飄香的都市田園風光。“大吉糧倉將成為黨員學習黨史,青少年研學的好去處。”黎學軍介紹,大吉糧倉三樓是黨群活動中心,以珍貴的曆史圖片展現大吉沙的發展變化和自然風光,二樓還珍藏了袁院士為隆平國際現代公園題詞的原件。
近年來,黃埔區聚焦鄉村振興,科技賦能現代農業,大力推進隆平院士港、無人農場、黃埔紅(嶺頭)紅茶創意園、中國航天現代農業創新中心、極飛超級農場等項目建設,申報創建廣州黃埔現代種業(農作物)產業園、廣州黃埔現代農業裝備與服務產業園,打造農業科技產業鏈。區內農業龍頭企業快速成長,現有1家國家級、15家省級、22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企業創新成果凸顯,4家企業入選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20強。
今年,黃埔區新申報14家市級農業公園,在全市各區中數量最多。大吉沙隆平稻香園、逕下納米城市農業公園、長洲島都市農業公園等成為市民打卡現代農業風光的網紅地點,逕下、麥村等特色精品村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都市遊客。在2020年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黃埔區獲得了“優秀”等級。 (徐潔芹 範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