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絲博覽會主題論壇6月1日舉行
6月1日,由廣東省商務廳、廣東省貿促會、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貿促會承辦的2023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主題論壇(以下簡稱“海絲博覽會主題論壇”)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一帶一路”倡議的縱深推進為提升大灣區國際競爭力、更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拓寬了新空間。本次論壇以“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共建高質量絲綢之路”為主題,采用“1+5+2”的模式,即一場主題論壇、五場平行分論壇和兩場配套活動,邀請國內外友商齊聚廣州共享新機遇、共培新動能、共建新高地。助力企業搶抓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為廣東、廣州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平台,推動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群英齊聚,共話海絲。“一帶一路”沿線5個國家前政要和部長級官員,18個國家重要商協會負責人及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商界領袖等國內外重要嘉賓受邀出席論壇。本屆海絲博覽會主題論壇參會代表共1100多名,其中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80名境外嘉賓,泰國、柬埔寨、格魯吉亞等多個國家組團參加。
2023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主題論壇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主題論壇
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應成為橋頭堡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的十年,“一帶一路”由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成為當今世界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截至目前,中國已同151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餘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投資規模近1萬億美元。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既麵臨疫後複蘇的迫切需求,也麵臨多重挑戰和危機疊加的困擾,共建“一帶一路”作為秉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理念的國際合作新模式,日益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必將為全球發展貢獻更多持久動能。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慎峰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貿促會將發揮連通政企、融通內外、暢通供需的功能,聚焦貿易投資促進、商事法律服務、參與全球治理、應用型智庫建設四條業務主線,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優服務,更好助力各國工商界搶抓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其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戰略機遇與合作需求。張慎峰建議,各國企業積極開展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領域合作,培育發展新動能,共同打造標誌性民生工程,形成更多接地氣、聚人心的合作成果。
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將其打造成為“一帶一路”重要支撐。張慎峰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當前廣東省聯手香港、澳門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議各國工商界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利用大灣區在金融服務、科技創新、貿易投資便利化等方麵的優勢,深化“一帶一路”互利共贏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成為‘一帶一路’的橋頭堡。”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周漢民表示,作為中國全球化、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同時兼具“一國兩製”三地的特色區域環境,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粵港澳大灣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區,同時也和上合組織的成員國有非常緊密的聯係,我們希望在供應鏈、合資企業方麵有更多的合作。”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索海爾·汗表示,未來,希望設立一個數字絲綢之路,以電子商務平台作為一個很好的工具,將廣州同其他港口城市進行連接。
“一帶一路”院士論壇:中國正研發世界首套電力人工智能軟件係統
“我們正在研發世界第一套電力人工智能AIEPS智能軟件係統。”6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在2023海絲博覽會平行論壇之“一帶一路”院士論壇上透露,這個係統將改變整個電力係統的管理模式。他期待,基於數據的強大的智能軟件係統能實現電網的智能分析、智能決策、智能管理、智能運行、“智能導航”。“讓電網全麵可見、可知、可控,電網形態發展為‘透明電網’。”
李立浧介紹,“透明電網”是信息技術、計算技術、傳感技術、控製理論和控製技術、人工智能、互聯網等與電力係統的深度融合。實現透明電網的關鍵之一是,小微智能傳感器及其傳感網絡無處不在。
以往,輸電線路都是通過人工、無人機等方式巡線,易受天氣製約,且輸電線路多跨越崇山峻嶺,運行維護難度較大。小微智能傳感器,相當於在輸電線路上聘請了24小時在崗的“全能管家”,小空間、低成本、易安裝、無維護,能實現輸電線路的實時數字全景監測。
“透明電網需要強大的軟件係統,這個‘超級大腦’對海量的數據進行管理,這是核心。”李立浧說。他坦言,這個係統研發難度很大,不同ChatGPT對數據的運用方式,需要滿足實時性、精確性、智慧型和自適應性這四個特征。例如,該係統必須能實時監控、實時反饋、實時響應,以實現源網荷儲全域範圍內的能量(電量)動態平衡。同時,反饋必須要做到高精度、高準確度。
“一帶一路”區域合作論壇:多國代表感歎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良多
“一帶一路”區域合作論壇上,中外嘉賓圍繞“加強區域合作,為世界和平發展注入新動能”主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一帶一路”建設群策群力。多國嘉賓代表表示,近年來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良多。
“我們是中國的老朋友,也是中國的好夥伴。”來自巴基斯坦的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索海爾·汗表示,中巴之間開展了很多試點項目,巴基斯坦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良多,並為此感到非常自豪。
在索海爾·汗看來,海絲博覽會在中國、在廣東、在廣州舉行,有助於恢複和繁榮各方自古以來就有的多領域合作,包括貿易、文化等。未來,“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國家和地區可以與中國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及很多高科技領域進一步交流。
論壇上,幾內亞外交部代表奧馬爾也呼籲持續的友誼和雙邊合作,讓世界更團結、更和平。他表示,近年來,幾內亞正在大力開展經濟轉型,在醫療、健康、教育、環境、基礎設施、基礎現代化等方麵都推出了新的發展措施。“我們對中國政府非常感激,因為中國不遺餘力地支持和幫助幾內亞發展,也幫助其他非洲國家發展。”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有著千年商都的美譽,也是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廣州市貿促會主席楊勇表示,廣州致力於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提供更為廣闊的平台,也為世界發展貢獻廣州智慧和灣區智慧。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周漢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應當共同努力,在服務貿易開放中有新舉措。中國的服務貿易對RCEP成員的開放應實行負麵清單管理製,大灣區尤其是廣東應為此作出特殊的貢獻。長三角也要為中國服務貿易領域的更大開放作出新的努力。
開放合作30人論壇:更好發揮貿易大通道對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支撐作用
“開放合作30人論壇”上,發布了國家社科基金研究成果《“一帶一路”十年貿易大通道建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一帶一路”十年貿易大通道建設進展、“一帶一路”貿易大通道建設成效評估、新發展格局下推動貿易大通道建設舉措三大主題內容。
《報告》指出,新發展格局下,加快“一帶一路”貿易大通道建設,需要著力推動形成陸、海、空、網“四位一體”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數字化轉型釋放貿易大通道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構建更加緊密合作的區域價值鏈網絡,多層麵合作打通規則軟聯通,增強“一帶一路”風險防控能力,更好發揮貿易大通道對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支撐作用。
“10年來的實踐證明,‘一帶一路’必須把‘三聯通’工作做好。”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教授表示,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把構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
中國如何更好地參與國際治理及國際經濟規則的製定?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曾智華認為,當前,中國參與國際規則,需要遵循既符合中國利益,又能為其他國家所認可和接受的指導原則。未來,可以加強製度性開放與參與國際治理相結合;對於不同的國際規則,可以采取靈活的應對方式;積極參與各類國際組織並發揮更大作用;積極參與網絡、深海、極地、空天等新興領域國際規則的製定。
“海上絲綢之路”新會展經濟發展論壇:共商海絲會展業發展機遇
近年來,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會展業發展迅猛,擁有眾多國際知名的展會公司和展會項目,市場潛力巨大。通過加強與國際,特別是“海絲”地區的會展產業的聯合,能夠利用會展業的群聚效應,促進大灣區的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東是中國外貿第一大省,而粵港澳大灣區一直以來是中國外貿的主陣地,拓展外資外貿,不僅要吸引外國企業“走進來”,更要主動“走出去”拓展市場。
本屆“海上絲綢之路”新會展經濟發展論壇上,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委員會的專家嘉賓從國家和政策的層麵,解讀會展業如何帶動大灣區發展。“中國的會展經濟有幾個方隊,大灣區無疑是第一方隊裏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任興洲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發達的地區,也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會展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前景廣闊。
大灣區是會展業經濟發展最快的區域,會展形式豐富多樣。任興洲建議,要形成大灣區獨具特色的會議和展覽體係,辦出自己的風格,創新會展模式,避免同質化的低水平競爭。此外,還要依托區域內的實體經濟優勢和區域內的強大消費市場,打造會展平台,堅持原創性的會展品牌,堅持為實體經濟服務。
配套活動
寧夏貿促會與廣州市貿促會簽訂合作備忘錄
6月1日下午,海絲博覽會配套活動2023中國—阿拉伯國家企業合作洽談會舉行。洽談會上,寧夏貿促會與廣州市貿促會簽訂了合作備忘錄。與會企業簽約了14個合作項目,總金額3.77億元人民幣,涉及智慧農業合作、中阿科技成果轉移和轉化、科技研發和人才培養合作、充電樁采購、智能終端殼體注塑、軸承采購、汽車出口服務協議和在海外建立茶葉展銷中心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