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方麵來黃埔材料院對接工作、談合作,考察調研都非常多,我們都是盡最大的可能,把我們的研究成果和運行模式展示出來,盡量滿足各方麵的需求。”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黃埔材料研究院(以下簡稱黃埔材料院)副院長王傑近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有這麼多人來談合作,是因為這裏有種吸引力。
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聚焦國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大灣區創新發展對關鍵新材料的迫切需求,2020年2月,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共同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黃埔材料院,致力於成為代表國家水平、體現國家意誌的新材料戰略科技力量。
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應運而生
目前,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輪胎生產國,但仍未完全掌握高端輪胎如航空輪胎的生產技術。
王傑認為,航空輪胎動力學大裝置基礎科研設施的缺失,致使我們無法建立科學評價方法,無法對設計製造的輪胎進行有效驗證,最終導致目前我國航空輪胎研發步履維艱。
為填補這一空白,黃埔材料院依托中科院C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在廣州黃埔大科學裝置區落地建設了重大科技設施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其核心之一便是航空輪胎動力學大裝置。2021年,該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獲支持經費1億元。
如今,黃埔材料院已基本完成“1+1+X”戰略布局中兩個“1”的布局,即以航空輪胎動力學大裝置為核心的高端輪胎研發及製造平台,和相關領域化學材料研發及製程驗證平台。同時,黃埔材料院重點推進長春應化所及其他高校院所在電子信息、生物醫用、特種高分子和先進能源材料與器件等領域若幹(X)項創新成果的轉移轉化。
公開賽馬讓人才都有展現的舞台
作為一名80後,王傑有多年的科研經驗,到黃埔材料院工作後,她一直在思考黃埔材料院體製機製創新的問題。
“作為新型研發機構,我們要發揮自身的優勢,主動謀求模式的創新,為國家蹚出一條合適的路子,真正把創新整體效能最大化。”王傑說。
在現實中,黃埔材料院堅決破“四唯”,唯才是舉,隻要有意願,有能力,在這裏就有展現的機會。
“如果科研人員自己提出願意去研究這個方向,並且立下軍令狀,他就可以去試。如果真的有苗頭,我們就給他設立項目中心或研究中心,他可以直接擔任主任的職務。”王傑介紹。
在薪酬方麵,黃埔材料院構建了短、中、長期全麵覆蓋的激勵體係,堅持貢獻與回報互相掛鉤和鎖定,通過體現崗位價值的固定工資、體現年度績效的浮動工資、與黃埔材料院發展收益掛鉤的長期激勵三種機製保證黃埔材料院激勵體係在市場競爭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同時,黃埔材料院組建了由科研專家及產業專家共同組成的技術委員會,創新“項目中心+研究中心”管理模式。此外,為激發科研團隊積極性,黃埔材料院推出了“賽馬製”。在辦公室顯眼的地方,將科研團隊的成績單“曬”出來,實時更新他們的財務指標、人才指標、成果指標、個性化亮點指標等。
通過“賽馬製”發現優秀團隊,鞭策落後團隊,牽引科研團隊聚焦市場認可、聚焦專利布局、聚焦人才建設。讓黃埔材料院上下振奮的是,去年在“賽馬製”中排名第一的研究人員,也被認定為廣州市黃埔區精英人才,“說明我們賽馬的成果,與外界的需求是吻合的。”
技術研發與產業發展並駕齊驅
距離廣州市中心45公裏黃埔區新龍鎮,花莞高速以南,永龍大道東側,由兩隻大輪胎組成的航空輪胎動力學大裝置佇立在山間,其外部建設已經完成,高加速試驗台等核心設備正緊鑼密鼓地安裝調試中。
在這座建築不斷建設的同時,黃埔材料院的科研成果也在不斷積累。
目前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已完成航空輪胎國產化技術全鏈條貫通,並衍生出特種輪胎、工業軟件、非充氣輪胎等相關技術。該中心目前已聚集全國19家單位41項技術落地廣州,黃埔材料院已與區屬國企知識城集團聯合成立黃埔輪胎(廣州)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創新型企業。
在非充氣輪胎方麵,黃埔材料院自主搭建國內首條玻纖增強件生產和連續改性裝置,實現了三線同時生產……
“黃埔材料院將持續深化平台建設,著力構建‘大科學裝置或平台—產品研發—產業發展’的鏈條式研發生態,不斷產出梯次接續的標誌性科研成果,成為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先進材料領域技術創新的源頭和輻射中心。”王傑說。
◎本報記者 龍躍梅 通訊員 何展輝
(科技日報 2022.4.22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