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以來,穗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其中三地製度規則銜接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新起點上推動大灣區建設向縱深發展,對此有了更高要求。著眼於“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州所能”,廣州要如何促進製度規則銜接取得新突破,推動穗港澳合作機製再優化?廣州日報《理論周刊》就相關問題,專訪了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符正平。
符正平簡介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廣州日報:您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以來所取得的成果有何評價?對未來推進您有何建議?
符正平:自今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文簡稱《規劃綱要》)公布以後,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出台了一係列行動計劃和實施意見,舉全省之力來實施。目前可以看到,成效是非常明顯的。但需要意識到,《規劃綱要》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這需要我們按照規劃一步一步地落實,穩中求進。
雖然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主要是由政府主導推進,但未來建設要落到實處及細節時,就需要調動起各方的積極性。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隻是幾個中心城市的事”。《規劃綱要》提出建設“9+2”的世界城市群,就是要讓各個城市各盡所能,共同努力。大灣區建設也不隻是政府的事,實際上它與我們每個人的利益是切身相關的。對此,可以適當地引入市場機製,利用市場調節的作用,充分調動起社會各方麵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推動大灣區建設。
廣州日報:對於大灣區11座城市而言,推進大灣區建設有哪些重點工作更強調統籌協作?
符正平:從《規劃綱要》的發展目標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實際上是要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這對於大灣區的11座城市而言,總體目標是一致的。但在統籌協作上要考慮到兩個方麵,一是要素跨區域流動。二是體製機製創新。
這兩者其實也是相互聯係的,因為要素跨區域流動實際上是要素的互聯互通。互聯互通直觀體現在硬件的交通基礎設施,如機場群、港口群等。但要讓要素跨區域流動,實現互聯互通,還需要軟件支持,即以體製機製創新來促進統籌協作。比如,在機場群、港口群等交通物流領域,需要創新協調機製,來明確分工與協作等問題。日本東京灣區的港口群就有一個不錯的經驗,它通過政府立法的形式規定各港口的定位與分工,為統籌協同打下基礎。
此外,要素跨區域流動還涉及要素身份的轉變。以就業為例,你可能是在A城市工作,卻生活在B城市,但在要素流動的過程中,你實際上同屬於“A、B”兩座城市,這就會涉及兩個城市在社會福利製度之間的差異性,如社保、居民福利、孩子教育等。這些也需要相應的體製機製創新,打破阻礙要素流動的壁壘。
廣州日報:未來大灣區建設中如何發揮出每座城市的獨特優勢?
符正平:大灣區作為一個城市群,自身就有合作競爭的關係,要發揮每座城市的獨特優勢,首先要做到改變觀念,切忌“大而全”,要懂“取舍”。當前,一些城市在發展中存在著一個誤區,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大做全,而且有“重競爭而輕合作”的傾向。
雖然,在城市群內,城市間的合理競爭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城市群的整體發展,但如果競爭過度,產生不必要的內耗之餘,還會導致各個城市的功能定位出現雷同,反而體現不出各個城市的區位優勢。而且,發展所需的資源(包括創新資源、人才資源)實際上是有限的,若各區域都鉚足勁去競爭同一件事(產業、功能),實際上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因此,各個城市要站在大灣區整體高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思考“大灣區需要‘我’做什麼”“‘我’能為大灣區做什麼”,這樣慢慢地,形成一個以各自特性來進行分工協同的整體。
廣州日報:您認為當前三地的人才政策和支持力度,同大灣區建設要求相比,還存在哪些差距?
符正平:人才是第一資源。就穗港澳三地來說,香港、澳門本身是自由港,它們的人才機製是高度自由流動且高度全球化的。但與新加坡、迪拜等先進地區相比,我們大灣區人才政策和支持力度,還需進一步優化。
首先是在觀念上,要認識到人才政策不隻是為了吸引人才,關鍵還要讓“人才”有繼續發展的平台與空間。簡單地說,就是讓人才來了有事情做。比如,《規劃綱要》所指的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和平台,就是用相應配套的創新產業、創新項目留住人才,讓他們有用武之地。
二是人才認定要有多元化的評價體係。要避免“學曆高就是人才”等誤區,讓人才引入、認定的標準由市場和用人單位來決定。隻有進一步完善市場化用人機製,才能為人才流動暢通渠道,實現需求和能力精準對接。
三是生活配套服務,要讓人才“無障礙”地生活與工作。無論是住房、醫療還是子女教育,都要以人為本、解人所憂,以實際行動把“情暖人才家,老小同關愛”落實到位。
此外,吸引人才還要在外部環境上下功夫。宜居宜業的前提條件就是城市環境。沒有優美舒適的城市環境,又何以吸引人才的目光呢?在這一點上,廣州在城市美化上取得不小成效,“幹淨整潔平安有序”成為廣州名片,也成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廣州日報:在加快穗港澳三地製度規則銜接方麵,您覺得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是什麼?對於廣州來說,可以從哪些方麵推動這一工作?
符正平:我們在三地製度規則銜接上,常常存在一個認識誤區,就是更多強調區域“求同”。然而,從其他地方區域協作的經驗來看,真正去尋找一套統一的標準方案是比較少見的,反而更多的是“存異”,即采取相互認可的態度,要多一些包容性。目前我們對這一點的認識還不太夠。
製度規則銜接的範圍是很廣的,大到關稅製度,小到食品安全標準,涉及方方麵麵,很難用一句話進行概括,這個工作是急不來的。歐盟搞了幾十年,其實也有不少問題還沒解決。欲速則不達。而且加強三地製度規則銜接,核心還是三地在生活習慣上相互信任的問題。比如食品安全上,各地標準是根據長期的生活習慣製定並形成。所以,大灣區城市之間要“求同”,但也要“存異”。
當然,有些地方需要“存異”,有些地方則需要靈活變通。這就需要我們從一些小的切入口上尋求可以合作的地方。隻有通過合作、相互接觸,我們才能找到大家的共同需求與差異,才可能找到“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方法。比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就是珠三角城市在找準需求的同時,嚐試與港澳標準相互對接。
對廣州來說也是如此。積極尋找合作項目,如在教育方麵與香港科技大學合辦校區;在文化方麵,廣州具有語言文化同根同源的優勢,也可以利用文化同源性,在旅遊、就業等民生事項上尋找合作機會。比如,近期廣州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就業創業活動,為港澳學生提供優質工作崗位,支持、鼓勵港澳青年來穗就業,促使港澳大學生樂業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