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如何發展備受關注。灣區高校如何形成合力?世界其他灣區有哪些經驗做法值得借鑒?日前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盧曉中及團隊赴舊金山灣區開展2個月的深度調研,其階段性研究成果給出了相關回應,南方教育智庫第一時間進行專訪。
“調研比較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科教融合與產教融合發展有較大空間,可加強三地優勢互補、融合創新,共同打造一流的科技灣區。”盧曉中表示。
高校群應從科教、產教對接灣區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與舊金山灣區‘矽穀’目標相似,高等教育如何響應,如何互動是關鍵。”盧曉中說,過去2個月,他和團隊走訪了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聖何塞州立大學、舊金山州立大學和舊金山灣區委員會、臉書(Facebook)等10所高校、企業和智庫機構,圍繞灣區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灣區高校與城市社會的互動機製等研究問題進行實證調研和深度訪談。
調研發現,舊金山灣區的科技創新,得益於高校與市場的良性互動,高校主要從科教融合和產教融合兩方麵參與互動,已形成了成熟的模式。
他介紹,科教融合主要是研究型大學與科技創新的關係。斯坦福大學將校園長租給工商業界或畢業校友設立公司,再由他們與學校合作,提供各種研究項目和學生實習機會。後來不斷發展擴張,形成了尖端科技和創新人才高地——矽穀,兩者相互支撐,相互成就。現在,從斯坦福大學出來創辦企業的人或與斯坦福大學相關的企業就占到了整個矽穀總產值的50%-60%。而產教融合,主要是應用型大學與產業技術創新上的合作,例如聖何塞州立大學大力推動產學研合作,並為矽穀輸出了最多的畢業生,每年為矽穀培養工程領域600-700名工程師,有些年份已突破了1000名工程師,他們成為矽穀發展的中堅力量。
“與舊金山灣區的形成與發展曆程不同,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已經有良好的科技創新基礎,大批成熟的高科技企業對原始創新、優秀人才十分渴求,這是高校主動作為的好時機。”盧曉中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群各類高校應結合自身特點,主動對接灣區發展需求,各類學校優勢互補,高校與市場融合創新,共同打造一流的科技灣區。
如何建好一所對接灣區發展需求的大學?
根據統計,粵港澳大灣區有160多所高校,涵蓋了中山大學等學術研究型高校,還有大批應用研究型、應用技術型以及應用技能型高校。尤其是廣東近年來開展“高水平大學”建設、“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計劃等,紮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提質發展。那麼,建好一所深度對接灣區發展需求的大學,需要重點關注哪些要素?
華師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秘書長卓澤林介紹,矽穀和舊金山灣區內高校林立,既有斯坦福大學這樣的一流名校,也有麵向接受繼續教育人群的社區學院,可以說是形成了“兩頭小中間大”的梭形結構,而聖何塞州立大學正處在梭形結構的中部——是矽穀高科技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該校副校長兼教務長文森特·德爾介紹,該校的校訓是“助力矽穀(PoweringSiliconValley)”,畢業的25萬校友絕大多數服務灣區發展。該校工程學等“硬學科”突出,每年為舊金山灣區輸送大批工程師,也有文化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等“軟學科”服務灣區文化、教育、休閑等領域發展。聖何塞州立大學從人才培養的理念、內容和運作方式等方麵力求貼近矽穀的發展特色。
相較而言,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資源豐富、結構多樣,活力充足。從高等學校的數量和類型來看,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可與世界三大灣區一較高下。卓澤林分析,定位與優勢各異的高校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中的動力站和服務器,更是活化大灣區發展和增添大灣區科技與文化創新的發動機。加強對大灣區高校發展的研究和投入,可助力建設特色化的大灣區高等教育典型,豐富大灣區高等教育係統的多樣性與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