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曆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
習近平總書記6月2日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廣州廣大幹部群眾當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推動廣州文化強市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創造新的更大輝煌。
廣東省社科院文化產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詹雙暉:
準確把握“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
總書記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
廣東省社科院文化產業研究所所長詹雙暉研究員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係統闡述了“第二個結合”的深刻內涵、重大意義,為新時代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和中華文化傳承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堅持“兩個結合”,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本次座談會上,總書記就“兩個結合”作了全麵深刻的闡述。“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曆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進一步夯實了馬克思主義紮根中國的曆史根基、文化根基。堅持“第二個結合”,就是要建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研究學科體係、學術體係、話語體係,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提供有力理論支撐。
廣州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李漢強:
助推廣州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思想深邃,我深受啟發。”廣州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李漢強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廣州作為全國第一批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優秀的傳統文化。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作為政協的專門委員會,始終致力於推動嶺南文化和廣州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工作。一是堅決落實市政協“十”字履職方針,開展省、市、區三級政協聯動協商,大力推動鴉片戰爭海防遺址公園等建設;二是以傳承弘揚粵語文化、加強工業文化遺存保護利用、高水平推進博物館建設管理運營等為切入點,深入開展調研協商,積極助推廣州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三是組織政協委員深入開展《廣州市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等立法協商,認真審視廣州文化發展的係列法規製度,為推動新時代廣州文化的繁榮發展建言資政。
市民遊客在永慶坊景區粵劇藝術博物館欣賞美景
“曆史正在呼喚,號角已經吹響。”李漢強介紹,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將深刻理解好“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著力發揮好政協專門委員會作用,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以高度的曆史自覺深入開展好各項調研、視察和民主監督工作,為助推廣州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促進廣州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魅力貢獻政協的智慧和力量。
廣州市委黨校(廣州行政學院)哲學與文化教研部教授李仁武:
在新征程上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總書記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廣州市委黨校(廣州行政學院)哲學與文化教研部教授李仁武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人深思,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文化作為社會實踐的產物,體現著人類文明演進的曆史印記和時代特征。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文化使命,也創造著屬於每一代人的文化輝煌。人類社會每一次曆史性躍進或人類文明每一次曆史性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曆史性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新時代。邁上新征程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要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進行新的文化創造,就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廣州市委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超:
賦予人類文明新內涵 創造人類文明新格局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廣州市委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超教授認為,中國共產黨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弘揚者,又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引領者、踐行者,具有高度的文明自覺。
從角色擔當來看,中國共產黨曆經百餘年探索,開辟了物質、政治、精神、社會和生態“五大文明”協調發展的文明新境界,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在中華文明傳承發展中表現出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
從作用貢獻來看,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與五千多年綿綿不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結合起來,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不僅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而且創造了更廣闊的文化空間,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時代使命來看,中國共產黨將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為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以自己的理念、精神、價值、規範和追求形成了獨特的文明新形態,開創了一種嶄新的文明範式,既不限於某些文明因素,也不限於某些量化指標,而是對人類文明的整體觀照。這種文明新形態遵循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反過來又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必將賦予人類文明新內涵,提升文明高度,創造人類文明新格局。
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陸鍵東:
努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曆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
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原院長陸鍵東表示,這直接表達了中國的信心、中國的方向,以及所有中國人的靠山和根,他備受振奮。在陸鍵東眼中,每當曆史發展到一個重要的關鍵點時,都會出現一次文化振興。在這樣的曆史關頭,文化再一次凸顯了它是一個國家與一個民族不可丟失的靈魂。也隻有在這樣的時刻,才能深深感受到“國與國之爭,其實就是文化之爭”這樣的鐵的定律。
有著七十年曆史的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正是黨和國家“崇文重道”優良傳統的體現。陸鍵東表示,作為一名文史研究館館員,也是一名有著數十年文藝創作和曆史研究經曆的文化從業者,他將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於文史館敬老崇文的辦館宗旨,切實發揮館員在存史資政、文化建設、統戰聯誼、建言獻策等方麵的獨特作用和優勢,開展文史研究和藝術創作,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嶺南文化,為推進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貢獻智慧。
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文遠竹:
不斷開發新的文化應用形態和場景
總書記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為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勇於擔當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網絡傳播學院副院長文遠竹教授表示。
他表示,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嶺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激發嶺南文化創新活力作為推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工作抓手,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力量。
廣東、廣州要發揮互聯網產業和網絡文化、網絡文藝繁榮發展的優勢,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輪驅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嶺南文化與互聯網科技相結合,開發新的文化應用形態和場景,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嶺南文化在南粵大地不斷煥發新的活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厚植文化底蘊、積蓄前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