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6月2日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廣州廣大幹部群眾當中持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推動廣州文化強市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創造新的更大輝煌。
文化傳承
有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係統性保護、利用、傳承好曆史文化資源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主任馮秋航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高瞻遠矚、內涵豐富,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明的繼承弘揚和創新發展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思考,為增強文化自信自強、自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馮秋航看來,如今文化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文化傳承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必須加倍努力才能確保文化繼續繁榮昌盛。
“廣州是我國首批曆史文化名城,是嶺南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曆史文化的中心地,具有鮮明的中華文脈和嶺南特色。”馮秋航表示,係統性保護、利用、傳承好曆史文化資源,對於保護廣州特有的城市風貌特色,延續曆史文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他表示,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的職能優勢,推進曆史文化保護和革命遺存保護等方麵的立法和執法檢查工作;綜合運用多種監督手段,加快廣州博物館(新館)等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圍繞大力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以及深入挖掘和弘揚春節期間優秀傳統民俗,提升花城“年味”,組織人大代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
遊戲出海是中華文化傳播重要途徑之一
廣州市遊戲行業協會會長王娟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
王娟說,遊戲作為國內文娛產業的重要組成之一,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在傳承和展示中華文化上,遊戲能吸引人們主動投入,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同時,遊戲行業承擔著中國文化出海的重任,遊戲出海是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
“廣州遊戲產業基礎雄厚,截至2022年底,廣州遊戲企業近3000家,2022年在市場整體下滑的情況下,實現產值約974億元,遊戲出口近280億元的規模,在經濟發展、文化傳播等方麵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了更好推動廣州‘文化出海’‘遊戲出海’,廣州市遊戲行業協會5月份組織遊戲企業代表前往日本開展國際文化產業交流活動,助推遊戲企業揚帆出海,深化文化自信,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王娟說道。
王娟表示,在新的起點上,廣州市遊戲行業協會將承擔起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動廣州遊戲行業高質量發展。“我們將繼續堅持多方麵探索和實踐,發揮協會引領作用,敦促遊戲加強文化賦能,在遊戲中展示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展示廣州作為廣府文化發源地、千年商都、現代化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城市精神。”
打造出海“IP天團” 呈現中國優秀原創故事
廣州市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動漫行業協會會長、廣東詠聲動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古誌斌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文化領域新業態的從業者指明了方向。“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創作中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古誌斌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動畫創作的富礦,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寶藏裏挖掘各種具有世界共情力的題材和元素,是詠聲動漫創作者的重要課題。目前,詠聲動漫正在潛心創作多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國漫電影《落凡塵》以中國神話故事為題材,通過二十八星宿、詩詞等極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展示東方美學的魅力。科幻題材動畫番劇《虛無邊境》在動作設計上參考了中國武術的招式,場景設計融入了肇慶宋城牆等廣東曆史文化元素,致力以“新國創”贏得海外用戶口碑。
近年來,詠聲動漫的出海“IP天團”陣容越來越大,旗下作品被譯製超過10種語言,通過境內外超過150家主流播放平台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點播服務,內容覆蓋全球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我們將不斷豐富IP內容,以當下年輕人喜歡的動畫形式和語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向海內外觀眾呈現中國優秀的原創故事,提升中國原創動漫內容的國際影響力。”古誌斌說。
文化遺產
廣東非遺保護一定不是守舊 要根據時代變化與實際結合
讓傳統節日與現代城市發展緊密融合
廣州市天河區文化館館長陳嵐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內涵深遠,引人深思。在陳嵐看來,作為新時代“文化館人”,肩負著為老百姓提供高質量公共文化服務的使命,“我將在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不斷開創新空間,賦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做到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
陳嵐表示,天河區十分注重非遺文化的創新傳承,通過非遺進商圈、進校園、進市集,以及非遺+旅遊、非遺+元宇宙、非遺+遊戲等諸多形式,推出天河非遺熱點話題,打造天河非遺IP理念,目前擁有市、區級非遺傳承基地23個。以連續舉辦了17年的廣州乞巧文化節為例,天河區每年推出創新舉措,讓傳統乞巧節與現代城市發展緊密融合,讓古老民俗激發新活力,讓年輕人也參與乞巧文化活動,並打造成為重要的城市名片。
永慶坊遊人如織
陳嵐表示,下一步,天河區將用好《廣州市天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等管理規定,建立健全非遺保護工作製度,不斷完善區非遺保護聯席會議製度,提高非遺保護工作規範化、製度化、專業化水平,進一步鼓勵和支持天河區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鼓勵合理利用非遺資源進行文藝創作和創意產品的設計開發,讓文化“軟實力”成為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引擎。
篆刻記錄時代 擁有更廣闊創作空間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篆刻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牧心印社社長洪四海說,自己將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在篆刻印學研究與非遺項目保護發揮更大的作用。
洪四海表示,印章篆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時期。秦漢時期的南越王墓中就挖掘出土多枚當時王侯公相佩帶的印章。篆刻綿延兩千多年,曆經變遷,這一優秀傳統文化從未中斷,這充分說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在洪四海看來,優秀的傳統文化一定不是守舊的,而是應該根據時代的變化與實際相結合,不斷包容、結合、構建新的文化根基。2021年,洪四海帶領牧心印社的社員集體參與慶祝建黨百年書籍《百年揚帆1921-2021》的創作,一共創作18方印章來銘記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曆程,獲得社會各界熱烈的反響。“篆刻不僅體現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同樣可以作為記錄時代的載體,擁有更廣闊的創作空間。”
他表示,接下來自己將以本職工作與專業領域為起點,更好地傳承與發揚篆刻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國家級的非遺保護項目,不負韶華,不負自己作為文藝工作者的職責。
讓非遺成為鄉村振興新品牌
省級非遺項目——從化水族舞代表傳承人黎建中說,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文化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他備受鼓舞,工作中有了更多前進動力。
從化水族舞,是廣東省非遺文化之一,有200多年的曆史,是從化區溫泉鎮龍橋村草塘社流傳最廣的民間舞蹈,具有濃鬱的嶺南水鄉特色。村民們自發組織隊伍,用惟妙惟肖的“鯉魚”“鼇魚”“蝦蟹”等道具,還原田間“魚蝦嬉戲”“魚躍龍門”等場景,以此來祈求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通常在春節等重要節日進行表演。
黎建中認為,文化傳承需要不斷發展,目前,水族舞由“製作道具”“祭祀魚神”“遊魚舞蹈”三個部分組成。過去,最初是人們舉著自製鯉魚道具在村中巡遊祈福。發展到今天,水族舞已有四個樂章。陣容也更加龐大,配合鑼鼓鑔旗燈,共有60多人參與。
“近年來,隨著文化傳承發展,從化水族舞的章法和技法逐步趨向成熟。接下來,從化水族舞將從廣州出發,努力邁上更高舞台,成為鄉村振興的亮麗品牌。”黎建中表示。
進一步擦亮廣東音樂文化品牌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深受啟發、備受鼓舞。”番禺區沙灣街文化體育旅遊服務中心主任何若飛表示,將立足廣東音樂這一文化寶藏,做好保護傳承和宣傳普及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推進廣東音樂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廣東音樂品牌更加熠熠生輝。
番禺沙灣是一座有著800多年曆史的嶺南古鎮,也是廣東音樂發源地,這裏曾誕生《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等廣東音樂名曲。何若飛表示,廣東音樂的生命力在於傳承與創新。近年來,番禺沙灣街不斷完善廣東音樂非遺保護工作體係,持續開展廣東音樂資料整理與研究工作,著力培養廣東音樂後備人才。
“近年來,沙灣廣東音樂傳承呈現出火熱局麵,私夥局、民樂隊新秀層出,禺山大地上樂聲悠揚、綿長有力。”何若飛表示,接下來計劃開展廣東音樂傳承發展係列文化活動,包括在沙灣成立廣東音樂傳承發展研究會(籌備會),定期舉辦廣東音樂展演、講座,組建廣東音樂沙灣代表隊“柳堂樂社”,大力推動廣東音樂進校園、廣東音樂研學遊等活動,打造廣東音樂高地,不斷擴大沙灣作為廣東音樂發源地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進一步擦亮廣東音樂文化品牌。
基層活力
發揮本地文化優勢 拓展實踐活動陣地
開展豐富多彩傳統文化類課程活動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倍受啟發,我將在日常工作中一以貫之地牢記囑托。”廣州市少年宮黨委書記魏曉麗表示,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中華民族的希望,也是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力量。廣州市少年宮作為少年兒童校外教育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充分發揮自身實踐育人和多元教學的優勢,創新課程體係,推動傳統文化與藝術、體育、人文、科技等傳統課程有機結合,開設趣讀甲骨文、文人雅趣、詩歌創意寫作等傳統文化課程,並拓展實踐活動陣地,打造“悅讀+”綜合文化素養培育品牌,帶領學員參觀文化展覽、探訪文化遺址、體驗非遺創作,通過生動的實踐體驗,讓少年兒童加深對廣府文化的感悟,強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
作為一名校外教育工作者,魏曉麗表示,下一步將以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更大的力度,持續創新課程和活動體係,搭建平台鏈接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類課程和活動,提升少年兒童對傳統文化的參與感和認同感,涵養少年兒童的文化底蘊,為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力量,助力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激發基層博物館活力 豐富展陳內容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基層博物館工作者,必須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斷創新思想、激發基層博物館活力、豐富展陳內容,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服務。”廣州市海珠區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副主任劉誌輝表示。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群眾的文化生活不再停留在原來的“看看電影聽聽戲,天天守台電視機”的層次。精神文化需求呈現出新變化和新特點,“到博物館去”就是其中的新風尚。據統計,區縣級以下的基層博物館在數量上占比較高。因此,基層博物館應進一步創新思想,特色為先,打造成為區域性特色館,不斷完善和豐富公共文化服務體係。
海珠區文博係統以愛國主義教育、嶺南書畫藝術傳承、黨史學習教育、海上絲綢貿易之路等作為主題,打造和錘煉鄧世昌紀念館、十香園紀念館、潘鶴雕塑藝術園、粵海第一關紀念館及黃埔古村人文曆史展覽館五個基層博物館的文化服務品牌。其中,粵海第一關紀念館和黃埔古村人文曆史展覽館展示了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的曆史人文曆程。
“下一步,我們將堅定文化自信,深化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建設好群眾滿意的基層博物館。”劉誌輝表示。
“文旅商”融合發展 建設文旅新地標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令我振奮不已,讓我對未來工作充滿幹勁。”廣州市白雲區均禾街石馬聯社第二十一經濟社副社長黎偉湛表示,作為一名回鄉發展的大學生,他對本村近年的變化感到驚喜,村子鋪上了平坦的瀝青路,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們黨對城中村建設的思想指導。”他表示。
黎偉湛表示,在他看來,城中村的發展和建設,應該根據本村的曆史、文化資源,結合新時代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發揮本村的文旅優勢,在豐富本土文化底蘊的同時堅定文化自信。
“我認為,把文化建設放在城中村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地位,將讓文化創新創造凸顯,文化品牌魅力盡顯。”黎偉湛表示,城中村的發展離不開發揮好本村的曆史文化優勢。黎偉湛在工作中通過以“百年圩市新生”為主題,引入圩市商貿展示場所、文商旅特色街區,加強周邊片區整體化提升,從而打開石馬“文旅商”融合發展的城中村運營模式新格局,建設文旅新地標,促進文化與商業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