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都科技展廳一角 羊城晚報記者 符暢 攝
羊城晚報記者 徐振天 符暢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擁有強大製造業基礎的廣州,積極布局搶占新興產業製高點。
2月20日,廣州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活動啟動,采訪團來到黃埔區、天河區,走訪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中新智慧園、佳都科技、南方測繪等,從中窺見廣州實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奧秘。
搶占納米技術產業製高點
可吸收膠原修複膜幫助創傷病損組織再生、納米陶瓷家裝抗菌又環保、1分鍾就能出結果的納米快檢專利吸毒檢測儀、納米護眼顯示器不傷眼的同時還節電環保……在廣納院的成果展示大廳,納米技術的應用場景和案例琳琅滿目。
據悉,納米技術的科技創新鏈分為9個等級,1到3級是概念原理階段,4到6級是工程樣機階段,7到9級才是產品商品階段。“相比於歐美發達國家,在後兩個階段,我國在樣機專利、技術規範、穩定生產等方麵仍有較大的追趕空間。”廣納院展廳專業人員說,納米科技不能隻待在實驗室,而要讓老百姓更多地感受到這項新技術的利好。
為此,2019年年底,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來穗成立廣納院,定位國際一流的納米技術轉化基地,聚焦打造完整的科技創新鏈,為搶占未來納米技術產業製高點提供技術支撐。如今,在位於黃埔區護林中路195號的廣納院本部園區,約一半的樓棟建設仍如火如荼。據介紹,廣納院將彙聚2000人以上的國際化高水平工程師隊伍,專門服務納米科技成果轉化,以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納米科學研究機構為目標,以重大產業需求為牽引,構建“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的創新全鏈條,整合國內外研究力量,產生一批世界領先的納米科學成果,破解一批“卡脖子”的科技難題。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廣納院已有12個項目落地轉化,孵化20家企業。
旗艦產業園強化協同創新
在廣州不斷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的氛圍下,科創成果串珠成鏈,由此更吸引了資金鏈、人才鏈集聚,產生加強協同創新、優化產業生態的化學反應。
中新智慧園是由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自主開發並獨立運營的首個旗艦產業園項目。走進園區,12棟辦公小樓坐落在天然生態坡地上,風雨連廊、屋頂花園、人行步道和海綿城市等特色設計引人入勝,展示交流區、產業孵化區、產業加速區、生活配套區功能豐富,讓這個總建築麵積約18萬平方米的園子充滿了生機。
這裏有產業空間、有生活配套、有生態環境,也有資金扶持、空間扶持、人才支持、稅收支持。中新智慧園總經理王苗介紹,中新智慧園聚焦要素整合提升園區平台載體功能,已引進眾多產業化項目,包括新加坡能源集團、廣州來恩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恩士迅大灣區金融科技交付中心、中新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廣州泰和醫學科技創新中心等。
聚焦提升自主核心技術
科技創新不止一麵,廣州包容的創新創業氛圍,吸引著更多種類的科技企業在此生根成長。在位於天河區的佳都科技,走進展廳,大規模動態人臉識別係統一下就吸引了參觀者的眼球。
“以前需要將所有人臉數據回傳到電腦後端,再進行提取、對比、分析;而現在通過在攝像頭上加入邊緣計算的算法,就可以自動篩選我們所需要的人臉信息,再對篩選後的信息進行處理。”佳都科技公共事務專員王梓介紹,這是佳都科技的核心技術之一,將助力智慧出行。
智慧大交通產業是佳都科技重點布局的主賽道。以智能軌道交通為例,佳都科技自主研發了包括“華佳Mos地鐵智慧大腦”“智慧車站”“孿生地鐵”等新一代智慧軌道交通產品,業務覆蓋國內超過30個城市。佳都科技董事會秘書趙捷表示,作為廣州市人工智能及軌道交通產業鏈“雙鏈主”,佳都科技將聚焦提升自主核心技術,持續推進計算機視覺、數字孿生、AR、區塊鏈等“元宇宙”關鍵技術的產業落地應用。
同樣堅持走自主創新路線的,還有廣州南方測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企業已實現測距儀、電子經緯儀、全站儀、GNSS等一係列測繪儀器的國產化,取得了眾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
“我們致力於研發基於北鬥衛星的高精度定位設備,從而在測量中得出高精度的數據,有些甚至是毫米級的。我們產品的最大特點是高精度、高穩定性,能夠實現在惡劣、極端環境下作業。”南方測繪集團副總經理馬然表示,錨定新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南方測繪將繼續推進自主高端及新興測繪裝備的國產化和產業化,實現更智能、更融合、更泛在(即廣泛存在)的地理信息多行業應用。
(羊城晚報 202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