逕下村根據季節種植不同時令的植物,形成了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觀。 資料圖片
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 資料圖片
油麻山生態公園、逕下草帽農場、麥村“天池”……
互聯網上,這些名字已經成為群眾點讚數量高居不下的廣州近郊遊“網紅打卡地”。
夏末秋初,“走讀黃埔”星火小分隊走進廣州市黃埔區油麻山、麥村和逕下村等綠色生態景點和美麗鄉村,走訪和沉浸式體驗了三處詩意的棲息地,身臨其境地漫步詩意優美的黃埔,感受安居樂業的鄉村生活氛圍,見證城市與綠色的融合共生。
●灣區時報 策劃/黃蓉芳 張成 記者/張成、孫林碩(實習生)
油麻山生態步道增“顏值”
位於黃埔區新龍鎮中部的油麻山最高峰海拔433.6米,因種植油麻得名,是黃埔區第一高峰。油麻山森林自然資源豐富,山靈水秀,一碧萬頃。
初秋的清晨,湛藍天空,白雲流淌,空氣中溢滿著夏日清香。
調研團隊來到油麻山腳下,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黃埔區油麻山生態公園入口的一處“口袋公園”——有小橋流水、桂樹芬芳,石潭裏溪水清澈見底,沿著石階下行,遊人能夠與溪水親密接觸。
“冷冽的山溪水就是夏天最好的消暑利器!”在登山前,邂逅的一群衣著鮮麗,朝氣蓬勃的學生這樣說。他們也是久聞油麻山大名,要與自然生態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沿著步道上山,不多久,暑氣已消了大半。3.6公裏的步道蜿蜒曲折,沿途分布著眾多亭閣式的觀景平台、遊客友好型石板椅以及自助礦泉水售賣點。遊人不僅能在此感受自然的美景,還能參觀眾多革命的遺跡,緬懷革命先烈。
登臨頂峰,有一個六角涼亭,上懸朱色牌匾,鐫刻“油麻山”三字。極目遠眺,俯覽湖光山色掩映下的知識城,青山入城、碧水織城,“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會油然而生。
作為一處免費開放的旅遊景點,油麻山生態公園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都遊客如織,成為一個高顏值的鄉村旅遊目的地。該公園所在的新龍鎮是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點鎮,在發展鄉村旅遊的同時,保護造林綠化成果,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
目前,油麻山生態公園已打造“金坑碧水新鄉村示範帶”、特色優質農產品種植、產業和曆史文化遊以及“水鄉文旅”等多條休閑農旅路線,高質量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品質。
逕下村農旅科技添“氣質”
“星火小分隊”的第二站來到了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中部的逕下村,這裏又名“納米小鎮”。
登上逕下村惠農中心二樓,向外望去,金黃色的稻田在風中泛起一道道波浪,遠處一輛紅色的火車橫穿田野,停在藍天白雲之下。走近一看,紅色火車原來是一個名為“紅色幸福號”的火車餐吧。麵朝稻田的水塘裏,鴨子們成群結隊地在水中嬉戲和潛水,悠閑地消磨夏日午後時光。遠處的村落清晰可見,炊煙滾滾,“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描述的正是這番景象。
除了稻田,還有果園,種植有香水檸檬、西蘭花、草莓、南瓜、玉米等瓜果,果園中散發出瓜果成熟的香甜氣息。在藍天白雲下,還可以乘坐小火車環遊稻田,采摘蔬果,投喂鴨子,放風箏,馬術騎乘,露營野餐,體驗一番“返璞歸真”的農耕生活。
感到稍有疲倦時,走進逕下村去體驗當地特色農家菜,穿過深院小巷和村民的各類家禽,步入紅磚綠瓦房中,走進逕下村鵝莊品嚐特色農家樂,美食濃香撲鼻,鮮嫩入味。
逕下村水係發達,林木資源豐富,丘陵地貌上有水庫山塘和魚塘,盛產嶺南蔬果。幾年前,還是個鮮為人知的小村子。如今,在政府規劃下,逕下村的環境品質提升,成為了廣東省特色精品村。
最讓人感慨的是,在“百千萬工程”的推動下,逕下村借科技之力助農業發展,不僅穩住居民“菜籃子”,還鼓起了村民“錢袋子”。
“星火小分隊”在逕下看到,當地農業使用無土栽培的方式擺脫了天氣的影響,栽培工廠全年無休。各種農作物既供遊客采摘,也對外銷售,創收十分可觀。
同時,逕下納米產業園農業公園核心種植試驗田今年種植了一種新引進的米名為“巴斯馬蒂米”,這種米具有較高的抗性澱粉,人體不易吸收因此食用後可保持血糖的穩定不變,這為糖尿病患者帶來了好消息。
逕下村,不僅憑借美麗的田園風景塑造了旅遊“網紅”名片,更塑造了特色農產品的新名片!
麥村深藍天池有“仙氣”
隨著“星火小分隊”車輛緩緩駛入麥村,撲入視野的是,排排村落在左,片片良田在右,一條公路將左右分隔開來,直通石牙頂天坑——這裏就是麥村,位於黃埔區新龍鎮南部,於明代建村,是黃埔區重點打造的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
近些年來,隨著麥村鄉村振興不斷推進,許多外出務工的“鄉雁”選擇歸巢,大批湧現的鄉村振興人才也為麥村賦予了新的動能,曾經的空心村變成了創業熱土,麥村的高端農業使得村子集體收入從2018年29萬元躍升至2022年335萬元。
在麥村,田野中農民們帶著鬥笠,穿梭於田野間采摘成熟的茄子,沿途晚稻在風中搖曳,和風將剛播種不久的晚稻吹送起一輪一輪的綠波,空氣中散發著山林的清涼和田野的氣息。推開車門,踏上這片沃土,放眼望去,“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記》之中描寫的“桃花源”仿佛在眼前展開……
走上通向“石牙頂天坑”的階梯,棧道上漂亮的墨綠色竹竿扶手圍欄觸感溫潤,在陽光下與一片蔥鬱融為一體。沿途眺望,輪胎形狀的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從一片綠葉的間隙中印入眼簾;大科學中心與麥村間還有一條步道,帶動了麥村科技文旅產業,讓人感慨自然與科技的融合如此完美。
隻用不到二十分鍾的路程,就到達了麥村“天池”。這一大一小兩個“天池”都是曾經的采石場留下的天坑。久而久之漫入地下水,水質清澈見底,呈現出深藍的色澤,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
夕陽西下,是觀賞的黃金時段。在天坑邊上,不少遊客和朋友家人邊暢聊邊等待一睹沐浴在夕陽下的天池景觀,在遠處還有網紅團隊在拍攝。漸漸地,當天坑身披金黃色的霞光,落日時分降臨。天坑的水波反射著金光,空氣中每一個顆粒都在反射著夕陽的光芒,與長天一色。氤氳在這般壯美景象中,看著夕陽在山頭愈來愈低,天色漸暗,直至消失不見……
夕陽轉瞬即逝,但黃埔的鄉村高質量發展之路永不落幕。在利用原有自然生態優勢和農業資源的基礎上,黃埔區城鄉融合迅猛發展。
油麻山、逕下、麥村等一批“網紅打卡地”湧現出來,展現出黃埔區紮實推進“百千萬工程”,為新鄉村示範帶建設,促進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帶來的美好前景——
現代化的村舍中智能科技為農業賦能,窗外的田野裏人潮如織,現代化的城市與宜業宜居的鄉村遙遙相望……繪就了一幅農民富裕、產業興旺、鄉村美麗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