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祭海儀式。羅柱梁 攝
開幕式中呈現舞龍等傳統元素。廖誌遠 攝
開幕式上演舞蹈詩《黃埔長歌》選段。 李劍鋒 攝
“尋味廟會”波羅雞工藝品吸引市民打卡。梁豔蘭 攝
栩栩如生的波羅雞。葉雄偉 攝
市民在廟會上購買“波羅粽”。梁豔蘭 攝
“香火萬家市,煙花二月時。居人空巷出,去賽海神祠。”3月2日,為期三天的第16屆廣州民俗文化節暨黃埔“波羅誕”千年廟會在古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之一的南海神廟正式開幕。
“波羅誕”是廣州乃至珠三角地區最古老、最盛大、最具影響力的千年廟會。本屆“波羅誕”千年廟會以“揚帆新征程,共創新輝煌”為主題,不僅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味”“非遺味”,還深度融入“海絲味”特色展演,亮點紛呈,吸引四方遊客“到黃埔去”,親身體驗千年海絲文化的魅力。“海絲盛會”“非遺華彩”“五子朝王”“‘扶胥號’龍船朝王”“章丘詩會”“尋味廟會”……12項主題活動輪番登場,“黃埔海外新聞官+幸福黃埔體驗官+黃埔融媒主持人”組成直播天團,為市民帶來“沉浸式”民俗文化體驗。可觀、可賞、可玩的黃埔“波羅誕”千年廟會重啟,興旺熱鬧的煙火氣回歸,進一步擦亮獨具黃埔特色的海絲文化品牌,助力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深融“海絲味”
穿越千年再現“祭海祈福”盛典
波羅雞、波羅粽、舞獅子、演大戲、燒花炮……“波羅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彰顯廣府文化底蘊最鮮亮的名片之一,也是廣州航海貿易長盛不衰的重要見證。
當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式上,伴隨著莊嚴的鼓樂,近兩百名演員組成的方隊,抬著喻示五穀豐登、寄寓美好期望的祭品進場,麵向南海神祈福——這是開幕式上“仿古祭海儀式”中精彩一幕。仿古祭海儀式運用現代的編配手法,重現古代朝廷官員、本土民眾及海外客商朝拜南海神的盛況。盛大的場麵,莊嚴的氣勢,讓觀眾仿佛穿越了時光,重回那個波濤翻湧的海邊,千年前的人們懷著對大海的敬畏,齊頌祝歌,更滿懷希望。
“今年的活動重點突出‘海絲味’。”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關瑞華表示,本屆“波羅誕”廟會通過深入挖掘海絲文化內涵,以文藝創作的方式將海絲文化與民俗活動進行深度融合,進一步擦亮了“老運河、新風貌,老城市、新活力”的海絲文化名片。
此外,開幕式節目編排上也結合了黃埔區非遺項目,在開幕式中呈現舞龍舞獅、鼓樂等傳統元素。
“今年的文化節在繼承保持原有傳統民俗文化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富含黃埔特色的創作。”黃埔區文化館副館長王丹表示,過去三年裏,黃埔區從未停下對傳統文化挖掘和提煉的腳步,立足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編了一批富有黃埔特色和時代特征的藝術精品。
當天上演的舞蹈詩《黃埔長歌》(片段)以古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之一的南海神廟為背景,呈現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舟舶繼路,商使交屬”的繁華景象,重現千年商都記憶,喚起黃灣古埠鄉愁。《到那時》舞劇則聚焦新一代開發區創業者的奮鬥故事,展現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薪火相傳,鍛造出“波羅誕”千年廟會長盛不衰的精神內核;新舊交融,展示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勃勃生機。
此次“波羅誕”係列文藝活動中還出現了不少中小學生的身影。仿古祭海儀式節目中,大部分演職人員來自廣州市黃埔職業技術學校,平均年齡不到20歲。“年輕人的深度參與,加深他們對‘波羅誕’的了解和認知,更好地傳承延續黃埔曆史文化。”黃埔職業技術學校老師王天源表示。
多彩“民俗味”
詩意春天再造傳統文化盛宴
“章丘詩會”是本屆活動的又一亮點。在南海神廟景區湖邊連廊的“章丘詩會”,不少詩歌愛好者雅集章丘崗下,或唱誦作品,或揮毫潑墨,濃厚的文化氛圍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圍觀參與。
“章丘”,是指黃埔南海神廟西南側的小山崗。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登臨章丘浴日亭,寫下《南海浴日亭》一詩。此後,陳獻章等曆代名士墨客都曾到此觀日品詩,留下了豐富的詩歌遺產,逐漸形成美名流傳的“章丘詩會”文人雅集,近年也逐漸成為“波羅誕”廟會的一項品牌文化項目。
為再現古代“章丘詩會”文人雅集、詩文會友的盛景,本屆“章丘詩會”一方麵延續傳統,邀請黃埔的詩詞大咖來進行詩詞串講、賞析,配合古韻器樂淺吟清誦;另一方麵,為了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還設置了應眾即席題詩、猜詩謎、飛花令等群眾喜聞樂見的互動環節,讓廣大群眾體驗到詩歌的浪漫、詩賦的美好、詩情的豪邁,獲得藝術享受和文化滋養。詩會將一連舉辦三天,開幕式當天還啟動了“黃埔區二十四節氣原創詩詞作品征集”活動。廣州市黃埔詩社社長劉榮基表示,“時隔三年,章丘詩會的回歸,受到了一大批詩詞愛好者的歡迎,希望挖掘更多的年輕文藝人才加入其中,推出更多優秀文藝作品。”
在活動現場,嶺南民俗文化快閃、廣州民俗文化展演嶺南民俗歌舞專場等創新活動也為推廣嶺南文化注入了新的內涵。“波羅祈福”“賞花詠春”等活動也同時舉行,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前來拍照打卡,在這個詩意的春天裏,再造一場文化的盛宴。
特色“非遺味”
“沉浸式”新體驗引點讚喝彩
尋味廟會,扶胥古鎮美食市集為市民帶來“舌尖上的文化盛宴”。本屆“波羅誕”千年廟不僅設有波羅粽、嫁女餅、南崗魚包等特色非遺食品製作的現場體驗環節,還有中華老字號等傳統手信、紀念品售賣,“好味好玩”的“美食大賞”吸引了眾多年輕遊客競相圍觀。
非遺工藝展示是每年波羅誕的重頭戲。本次活動邀請了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參展,有波羅雞、乞巧、廣繡、通草畫等。不少遊客都饒有興致地跟著大師們學做起來,把親手製作的小工藝品帶回家,堪稱是逛廟會的最美收獲。
據悉,“波羅誕”期間,南海神廟和廣州海事博物館實行實名預約、分時段入場製,活動期間,市民可以關注“廣州黃埔發布”“文旅黃埔”微信平台進行預約,此外,還可通過公眾號實時查看波羅誕廟會節目單、非遺展演活動資訊等參觀指南。
當天,一大早就有許多廣州乃至珠三角各地群眾趕來觀看“波羅誕”。市民陳婆婆說,早上7點多她就和幾個姐妹從番禺出發專程過來逛廟會。從中山趕來的李小姐笑著說:“我是黃埔土生土長的,在外地工作。等了‘波羅誕’三年了,饞波羅粽也饞了三年,今天一定要來大飽眼福、大飽口福!”
直播天團助力
全景沉浸式遊玩“波羅誕”
為了讓更多市民沉浸其中,帶來不一樣的“波羅誕”體驗,廣州市黃埔區融媒體中心創新組建由“黃埔海外新聞官+幸福黃埔體驗官+黃埔融媒主持人”組成的直播天團,帶領大家全景沉浸式遊玩“波羅誕”。
該團隊由3位海外新聞官,8位幸福黃埔體驗官和5名黃埔融媒主持人組成,分別打卡廟會各個精彩環節,解析千年廟會的前世今生,解說廟會的各大看點,帶領大家線上看民俗表演、猜詩謎、遊市集、吃波羅粽……直播除了在廣州黃埔發布微信視頻號、“到黃埔去”客戶端全程呈現,多家主流媒體也全程轉播。
黃埔海外新聞官科林·富勒來自美國,現居住在黃埔的他是第一次逛“波羅誕”廟會。“我原以為波羅雞是可以吃的,結果發現它原來是一件手藝精湛、顏色鮮亮的工藝品。”科林說,他還了解到有關波羅雞的傳說,令他大開眼界。“我今天還特意帶上了我的兒子女兒,希望他們和我一起共同深入了解嶺南民俗文化。”
當天參與直播的還有來自廣州多所高校的幸福黃埔體驗官。他們從“古韻新聲·幸福黃埔體驗官”評選活動脫穎而出,以“體驗官”的身份從不同的視角來揭秘黃埔繽紛多彩的美,而“波羅誕”就是他們新一站的體驗。
來自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王夢玲在黃埔上學3年了,期間她見識過黃埔的許多古韻風光。她今年第一次參加“波羅誕”,盛大的場麵令她十分震撼。“波羅誕讓我感受到黃埔傳統文化的魅力,希望通過這次直播,讓大家深入了解千年廟會,帶領大家探索‘幸福黃埔’和‘人文黃埔’。”
“現場熱情的市民們和盡心盡責的演職人員們讓整個廟會‘活’了起來。”身臨其境參加廟會,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生田函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新認識,“傳統文化的呈現需融入更多人情味,既要關注物的保護,也要講好非遺故事,把文脈一代代傳承下去。”
來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江沿科在參加完波羅誕直播後對幸福黃埔體驗官的身份有了更深的使命感,“身為幸福黃埔體驗官,我們要做一名實踐者,將黃埔悠久的曆史、深厚的文化傳遞給更多人。”
(徐潔芹、曾妮、範敏玲、賴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