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手工製作的波羅雞栩栩如生。李劍鋒 攝
每年農曆二月十一至十三是“波羅誕”廟會,這是廣州地區最大的民間傳統廟會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臨近“波羅誕”,筆者到黃埔區穗東街道廟頭社區走訪看到,街坊們忙著製作吉祥物波羅雞,迎接這場傳統民俗盛會的到來。
“今年‘波羅誕’,我準備了上千隻波羅雞。”葉美英(下稱“英姐”)興奮地向筆者展示自己純手工製作的波羅雞。作為這項手藝的傳承人,英姐坦言:“辛苦但很快樂,很值得,也希望這項手藝能繼續發揚光大,被更多的年輕人知道。”
傳承手藝30年
見證“波羅誕”廟會年年興盛
上世紀80年代初,英姐初中畢業,在廟頭村開的一家飯店裏打工,從那時起,她見證著“波羅誕”逐年興旺。
當時飯店前的那條路很窄,進出波羅廟全靠這一條路。每逢“波羅誕”,街頭巷尾便人潮湧動,飯店裏“流水式”做飯,忙得不可開交。
讓英姐對波羅誕印象最深的,便是看大哥、大嫂在“波羅誕”廟會期間賣他們手工製作的工藝品, “波羅雞、風車、剪紙,都很搶手,沒一會兒裝錢的籮就滿滿當當了。”英姐回憶起年輕時“波羅誕”的盛景,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其中賣得最火的便是波羅雞。很多人來逛‘波羅誕’,都必定買一對波羅雞掛在家裏,圖個平安吉祥。”在波羅誕文化的熏陶下,英姐慢慢跟她的大嫂學習起波羅雞的製作。
上世紀90年代初,英姐師承大嫂,開始做波羅雞,每年拿到廟會上去賣,波羅雞總是賣得一隻不剩。老一輩的村民知道波羅雞是吉祥物,總會積極幫襯,“去英姐那買隻波羅雞回來”,成了村民們逛廟會的口頭禪。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慕名而來,看到波羅雞活靈活現的樣子,又聽完波羅雞的寓意後,紛紛買一對回家,不少人後來還都成了回頭客,甚至還找英姐來團購。
看到這項手藝被這麼多人認可,英姐很高興。下班後,英姐總會抽空製作起波羅雞,逐漸從愛好變成了副業。退休之後更是將其作為打發時間的樂事,一做就是30多年。由於製作工序複雜,過程辛苦,許多原來做波羅雞的村民都紛紛“改行”做其他買賣了,但英姐仍堅守著這項手藝,她說,波羅雞是源遠流長的廟會文化的一部分,要好好傳揚下去,今年的廟會會一如既往的興旺熱鬧。
32道工序組裝
匠心打造有溫度的波羅雞
製作一隻波羅雞,遠比想象中的複雜。從做雞模到組裝完成,總共要經過大大小小32道工序,“這隻60厘米高的波羅雞,花了我半年時間製作,不是說想做馬上就能做出來的。”英姐手裏拿著這隻10斤大的波羅雞,展示給波羅雞粘毛的過程。而這隻是冰山一角。
第一步從做雞模開始。英姐會從廟頭村銅鼓山挖來粘土,捏成近似雞的模型,風幹後蘸在白石粉浴液中,取出再曬幹,在“雞肚”位置上放一條粗棉線,把元寶紙用煮好的粘米糊一層一層地糊在雞模上待幹後拉出粗棉線,把“雞肚”刮開,小心取出泥模,逐成空殼紙模,再用元寶紙補回原棉線的縫隙,然後蘸白石粉水打底曬幹,便成備用的雞模。
之後分別是揀毛、粘雞冠、粘雞腳、粘雞翼、雞尾、做雞盆。“都是使用真雞的毛,根據光雞、毛雞兩大類,組裝時略有差別。”英姐舉起身邊製作好的波羅雞一一介紹。“洗淨後按雞的頭、頸、胸、背、翼、尾分雌雄放開,除翼和尾毛外,其餘的要把原入肉的毛頭剪去,以利粘貼,然後上顏色。”
有意思的是,波羅雞的大小、毛色也各不相同,更是有雌雄之分。“雞冠呈凹陷狀的是公的,而雞冠弧度差不多的則是母的。”英姐介紹說,“按雞模用泥多少來衡量,10斤的算是比較大的了,會插上從大公雞上生剪下來的尾毛,顯得更栩栩如生。”
平日裏,英姐負責波羅雞各個部件的製作和組裝,而上色則由丈夫協助完成。其中最辛苦的一環就是蘸粉,每蘸一次就要拿出去曬,曬完再蘸,弄得腰酸背痛。而最麻煩的是染雞毛——買來顏料後放到鍋裏煮開,再把雞毛放入鍋裏染。其中綠色既要加黃色又要加綠色,經過數次微調,才能調到好看的綠色。“原材料也並不好找,像禾稈、雞毛等材料要去清遠、肇慶那些地方去拿。”英姐表示,“雖然麻煩,但我想做,也相信自己能做得好。”
每年上千隻波羅雞
送出千年廟會美好祝福
往年正常舉行的“波羅誕”廟會中,英姐大概能賣完一兩千隻波羅雞。傳說每年的波羅誕中其中一隻是會叫的,如果買到會叫的波羅雞,就會鴻運當頭,發財富貴了。
而波羅雞從何而來,其中有個有趣的傳說。從前廟頭村有個張姓姑婆無兒無女,養了一隻大公雞,毛色漂亮,神氣昂然,鬥起雞來百戰百勝。同村有個財主也喜歡養公雞和鬥雞,叫家丁偷偷把姑婆的公雞搶了過來,誰知這隻公雞從此再不啼叫。財主氣極,就叫人把公雞宰了,把雞毛扔到垃圾崗。
傷心不已的姑婆將雞毛一根根撿回家,洗淨曬幹,用黃泥作雞身,紙皮作雞皮,把雞毛一根根粘上去,一隻栩栩如生的公雞做了出來。第二天早晨,姑婆又聽到雄雞在啼叫,她高興之餘又做了不少這樣的雞,留下最心愛的一隻。適逢波羅誕的到來,姑婆就把雞拿到廟會,賣給善信,大家就把這種雞叫做波羅雞。姑婆教會村中的姐妹做波羅雞,久而久之,波羅雞就成了遊波羅必買的吉祥物。
“我希望更多年輕人了解波羅雞背後的故事,支持這項民間手藝,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英姐說。
(鄭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