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崗河碧道成市民休閑的好去處。資料圖片
南崗河的水鳥。陳加林 攝
南崗河兩岸留足生態空間。陳加林 攝
“六脈皆通海,青山入半城”,自古以來,廣州就是一座水城,百姓逐水而居,城市依水而立,文化因水而興。位於廣州東部的黃埔區是廣州對外開放的示範窗口和自主創新基地。這裏有一條流淌千年、穿城而過的河流,名叫南崗河,全長20多公裏。伴隨著廣州開發區30多年的蝶變,南崗河流域經曆了由郊野到都市的變遷,承載著孵化產業基地和宜居生態品質的重任。這個小而精、小而全、小而特的流域在不同階段將生態文明理念貫徹到底,是嶺南生態文明的新時代演繹。今年4月,經過廣東省水利廳組織競爭立項遴選,水利部審查通過,南崗河作為廣東省唯一項目入選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設項目。
治水有道開新篇
2016年全麵推行河長製工作以來,廣州市以流域為體係、以網格為單元,通過控源截汙、自然修複、海綿建設等手段實行係統治水。
一是創新治水理念。南崗河遵循廣州治水新理念,堅持治水先“治人”,推行“四洗”清源行動,“建廠子、埋管子、進院子”,開展排水單元達標和雨汙分流整治,利用“繡花”功夫深入開展源頭治理。二是創新生態修複模式。創新提出生態修複“三板斧”,通過保持河湧自然水位運行的模式,實現洪澇防禦與水質提升的協同治理,南崗河水質不斷向好,已經達到地表水Ⅲ類。三是打造碧道精品。按照廣東省建設萬裏碧道的工作要求打造精品碧道,被稱為“河穀香雪”的南崗河碧道已建成20多公裏,將城市人民的生活圈與濱水生態空間有效連接,構建起城市休閑慢道和生態廊道。每逢周末,南崗河文教園區濕地公園遊人如織,讀書、健身、露營,成為市民周末郊遊、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管水有方惠民生
在過去30多年的發展和沉澱中,黃埔區始終遵循“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理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南崗河流域的建設就是最具體生動的實踐。
第一,堅持發展與保護並重,打造水產城共融的典範。在南崗河畔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兩岸仍留足生態空間,90%以上都是生態駁岸,兩岸綠樹成蔭、植被茂盛,河道魚翔淺底、水鳥成群,一江兩岸的優良環境吸引了眾多高科技企業入駐,形成一條穿梭於都市中的人文碧道、生態綠道和科技廊道。第二,堅持低碳減排,打造再生水利用試點標杆。蘿崗水質淨化廠的再生水不僅用於綠化景觀和生態補水,而且經過深度處理,輸送至鞍鋼聯眾(廣州)不鏽鋼有限公司用於工業生產,每日可替代1.5萬噸的自來水取用量,實現了水資源循環利用,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第三,堅持科技創新為動力,打造數字化治理示範新標杆。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的防洪排澇“四預”調度平台,實現庫、閘、泵信息化、智能化決策調度,增強出現極端暴雨時上中下遊協同防禦水平,進一步築牢水安全防線。
興水有情聚幸福
南崗河流域是黃埔區行政、科技、教育資源最集中的片區,也是最具創新活力的區域,是人才聚集地,幸福河湖建設為城市發展添動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一是濱水空間激活城市腹地。南崗河周邊可以說是廣州最具活力的科技創新帶之一,融合好水產城共治,構建嶺南特色濱水空間。二是把幸福落到實處。南崗河文教園區周邊學校林立,建設過程中,將碧道慢行係統和市政人行道等市政設施統籌考慮,利用河邊棧道開辟出一條安全獨立的通道,解決了學生上學通勤的安全問題。三是賦彩百姓幸福生活。在南崗河河口左岸,有一座龍舟文化公園,占地麵積近10萬平方米。這裏曾經是貨櫃場,是物流倉儲、廢品回收等行業的集中地,環境很差,結合舊村改造建成了河濱公園,深受附近群眾的歡迎。二期工程已經動工,公園將增設龍舟閣、驛站、運動場等體育設施,並利用南崗河開展賽龍舟、皮劃艇等水上運動。
共享共建靠大眾
共享共建,讓群眾參與到幸福河湖建設中來。幸福河湖人民建,幸福河湖為人民。南崗河幸福河湖建設中始終貫徹這一理念。南崗河中遊企業眾多,黃埔區河長辦發出倡議,在南崗河流域設立企業河長,號召沿河企業以主人翁的態度共同打造高品質濱水空間。周末,在南崗河邊,經常可以見到一支騎行隊伍,他們沿著水邊碧道騎行,時而停車駐足觀察水麵,時而下到河邊查看水質。這支隊伍是黃埔區青年誌願者協會的一支環保誌願隊,由40多位騎行愛好者組成,平日裏他們是醫生、教師、學生、公司職員,周末他們穿上騎行服,變成守護河湖的“河小青”,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做“靠埔青年”。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南崗河隨著區域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留下了時代的印記,記錄著城市的變遷,幸福河湖建設賦予這條河流新的使命。站在新的曆史起點,麵對新的時代考卷,廣州將南崗河打造成為富有嶺南特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幸福河湖建設樣板,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趙雪峰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