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少年科學院首任院長、名譽院長聘任儀式現場。李劍鋒 攝
8月4日上午,黃埔區、廣州高新區舉行黃埔少年科學院院長聘任、分院授牌儀式暨“黃埔10分鍾科普活力圈”發布活動。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擔任黃埔少年科學院首任總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唐本忠、徐宗本,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煥彬等院士、專家擔任黃埔少年科學院名譽院長。與此同時,黃埔區17個鎮街掛牌設立了黃埔少年科學院分院,各分院均由一名院士擔任院長。
院士科學家“天團”加入黃埔少年科學院,攜手點亮“黃埔10分鍾科普活力圈”。黃埔區、廣州高新區依托區域優質、強大的科技資源,構建“1+1+5+N”黃埔特色科普活力圈,在全國首創“10-30-521”科普服務體係,搭建豐富多元的科普陣地。市民無論在區內哪一個角落,10分鍾內即可到達最近的科普點,樂享30分鍾的科普課程,讓科普深入社區基層,真正融入青少年的學習、生活。
校企院所多方協同,讓科普觸手可及
家門口步行幾分鍾,就能找到酷炫的科普活動場所,或是一覽高新企業展廳的“黑科技”,或是走進生物醫藥公司的實驗室,亦或參加一場研究院舉辦的科普講座,還可以到數字化賦能的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體驗“黨建+科普”……
作為廣州科技創新的主引擎,黃埔區、廣州高新區集聚科技型中小企業約3萬家,各類研發機構超1000家,高層次人才1260人,其中院士110多位。依托優質的科技創新資源,該區構建了“1+1+5+N”特色科普活力圈,即:培育1個黃埔特色科普活力圈,建設1家黃埔少年科學院,打造生態、協同、互助、研學、達人5條科普鏈,全麵鋪開“N”個科普點位。
“區內不少企業、科研院所均有展館、展廳或實驗室,具備開展科普活動的良好設施條件,可提供參觀、學習、交流,培養青少年的動手實踐能力。”黃埔區科協主席賈漫蓉介紹,“借助區內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集聚的優勢,形成10分鍾科普活力圈,讓每個人走進黃埔就可感受到濃厚的科普氛圍。”
據介紹,黃埔區、廣州高新區在全國首創“10-30-521”科普服務體係,讓市民可以在10分鍾內到達科普點,享有30分鍾的科普課,滿足青少年等五大重點人群的科普需求,深入推動黃埔區科研成果科普化、科普資源產業化,最終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全民科學素質提升。
這項工作得到區內企業和各有關單位的積極支持和踴躍參與,首批將在100多家企業掛牌,建立相應的“新時代科普實踐基地”,向社會提供特色科普服務。後續將逐步擴展至全區各類優質科創企業,爭取到2025年掛牌2500-3000家,以全社會動員的方式,實現更高效的科普服務圈。
院士擔任院長,少年科學院分院覆蓋全區鎮街
為主動適應“雙減”政策,黃埔區、廣州高新區搭建校企供需雙向平台,在科研成果科普化、科普資源產業化等方麵進行有效探索,調動企業優質科普資源為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服務。
2021年,由黃埔區科協聯合區教育局、區農業農村局、團區委發起建立“黃埔少年科學院”。近一年來,“黃埔少年科學院”認定了5家特色分院和6個校外特色實踐基地,設立了黃埔少年科學院專項科普基金,創新舉辦“科普揭榜小達人”係列活動,開展了“與科普專家一起,研究身邊的科學”等特色活動,形成科普進校園聯動協作創新模式。
在此基礎上,黃埔區、廣州高新區將少年科學院分院推廣到全區,在16個街道辦、1個鎮政府建立“少年科學院分院”,形成“16+1”的分院矩陣。各分院將堅持黨建引領,結合街鎮特色,加強與企業、科研機構的協同,統籌轄區內整體科普活動的開展,不斷做大做強。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劉煥彬表示,做好科普工作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要有好的基地,二是要有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資料,三是解決科普工作的經費問題。“黃埔打造10分鍾科普活力圈,能夠很好地解決以上問題,這種創新值得肯定。”劉煥彬說。
“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是我們國家科技強國的兩翼。黃埔把科普落實到了每一個街鎮,讓青少年們在10分鍾之內就能夠受到科普的教育,我覺得這個模式值得在全國推廣。” 黃埔少年科學院總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表示,接下來會把各種科技資源聚集起來,把“黃埔10分鍾科普活力圈”真正打造成為引領青少年喜愛科學、崇尚科學、從事科學的平台。
營造濃厚氛圍,讓青少年零距離感受科技魅力
據了解,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科普服務體係,是黃埔區、廣州高新區健全科學素質建設生態,推動科普工作創新發展的核心。一直以來,該區大力開展公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營造人人愛科普、處處皆科普的良好氛圍。
黃埔區在全市率先舉辦區“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由黃埔區科協牽頭,全區各街鎮、學校建設了30個“科普e站”,每日推送科普動態。此外,該區還先後舉辦了第一屆“科學少年說”科普展演、第一屆“新世界·星輝杯”科普作品征集大賽、2022 年黃埔區“玩轉機器學習 體驗自動駕駛”科普進校園主題科普體驗賽等係列特色科普活動。今年該區舉辦的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活動,走進全區29所中小學校,邀請了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領域21名高級別專家作科普報告,惠及1萬多名師生。
近日,黃埔區“全民科普號”有軌電車正式運行。“全民科普號”在車廂內引入了9家企業共同開展科普知識傳播,市民通過掃描二維碼可進入題庫答題,由每家企業每月提供100份小獎品,獲獎者到企業現場領取,還能參與企業的科普體驗活動。此外,圍繞“黃埔10分鍾科普活力圈”,組織開展黃埔少年科學院科普“工業研學”夏令營係列活動,讓青少年在探索實踐中零距離感受科技的魅力。
“我們的生活中增加了這些科普場景,同學們可以體驗互動,激發了大家的科學興趣。”黃埔蘇元學校學生李嘉霖說,此前他和同學體驗了區少年宮的科技展,現場參加了在學校舉行的院士科普專家講座課程和企業科普展覽等活動,“這些活動提供了科技在各行各業中應用的例子,拓寬了我的知識麵。”
(周翼、範敏玲、徐瑩瑩)
主辦: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承辦:廣州市黃埔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備案號: 粵ICP備2022017031號-1
粵公網安備 44011202000021號網站標識碼:4401120001
0
视窗区
0
导航区
0
交互区
0
服务区
0
列表区
0
正文区
开启“阅读”后,点击文字或控件可以阅读其内容;双击文字或控件,则是操作对应的文字或控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