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紅”紅茶創意園裏,茶農正在采摘新茶。李劍鋒 攝
“黃埔紅”紅茶創意園。肖昆華 攝
又是一年茶吐綠,且將新火試新茶。暮春四月,走進黃埔區“黃埔紅”紅茶創意園,放眼望去,翠綠的茶山如碧波起伏,層層疊疊的茶樹吐露新芽,散發出清新茶香。茶農們挎著小背簍,雙手嫻熟地在茶葉間飛舞,一芽一芽精心采摘春天的饋贈。
近日,廣州市黃埔區2022年春耕備耕現場會暨“黃埔紅”春茶開采活動在黃埔區“黃埔紅”嶺頭紅茶創意園舉辦。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與茶農一起采摘茶葉,指導茶葉加工,助力黃埔鄉村振興。
文化賦能,做好黃埔“茶文章”
在知青茶廠,剛摘下的茶樹嫩芽正被加緊製成春茶。鮮嫩的茶葉經過萎凋、揉撚、發酵、幹燥等程序,醇香的紅茶便新鮮出爐。
好山好水出好茶,黃埔區長嶺街嶺頭茶山自然生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常年雲霧環繞,土壤肥沃,水分充沛。嶺頭本土古茶基礎優勢和資源稟賦,使“黃埔紅”嶺頭紅茶具有天然的花果香,湯色紅豔透亮,香氣濃鬱持久。
“茶中有林,林中有茶,嶺頭優越的自然環境,一定能夠出好茶。” 劉仲華院士稱讚道,與兩年前相比,茶園的茶有了質的飛越,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黃埔紅”的特點,鮮爽、濃醇、回甘,且茶內含物豐富、耐衝泡。
濃鬱的不止茶香,還有其特有的曆史。
“從荒山變成梯田,到種上茶樹,這個茶園是我們近千名知青一鋤一鍬開墾出來的。”回憶起知青茶園,老知青程榮章邊說邊挽起袖子采摘起茶葉,“這麼多年了,對嶺頭及茶樹一直有種親切感。每到春茶采摘季,我們知青都會相約回到茶場幫忙采茶,追憶那段美好年華。”
嶺頭農場1958年成立,1959年開始種茶,至今已有60多年的曆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數百名知青來到嶺頭農場,和嶺頭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揮灑血汗大規模種植成千畝茶園,形成了嶺頭村獨一無二的知青文化與茶文化。
“如今黃埔區重新開發了這片茶園,看到我們親手種下的茶樹還能做鄉村旅遊、農業開發,繼續創造價值,我真的感到欣慰。”老知青寧一民說,“我們嶺頭知青會繼續發揚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知青精神,積極把‘黃埔紅’推廣出去,為黃埔鄉村振興助一臂之力。”
知青茶園、嶺頭山水,樸實的年代感與美麗的自然生態完美結合,正是如今“黃埔紅”嶺頭紅茶的內涵所在。小小的茶葉,成為紅色歲月的印記,如今正煥發新的光彩。為了將知青文化和茶文化進行深度融合,黃埔區還建設了紅茶園文史館等一係列展示館,打造以茶廉文化為主題的清風園,讓遊客在品茶的同時享受文化盛宴,體會先輩奮鬥拚搏的精神。
院士下鄉,打響“黃埔紅”紅茶品牌
“揉撚一定要有暗勁,讓茶葉細胞破碎,擠出茶汁,才好進行下一步發酵。”現場看到茶農們揉撚茶葉,劉仲華院士不禁有些“技癢”,親自上手給茶農們做示範。
近年來,黃埔區積極推進“院士下鄉、產業進村”,引入劉仲華院士團隊,形成“院士指導+國企擔當+農民參與”的模式,打響黃埔嶺頭紅茶品牌。
“我們與黃埔區的合作,一方麵是在茶品質上做文章,將幾乎是荒野狀態的茶園變成如今生長環境非常好的狀態,同時引進先進設備,用機器逐步替代手工,提升加工技術。”劉仲華院士說。目前,劉仲華院士團隊組建了茶葉育種栽培研究室和茶葉加工和新產品研究室,啟動了茶樹特色資源品質選育有關的研究工作,收集了65個優異茶樹種質資源,啟動茶葉種質資源圃建設。接下來,團隊還打算運用研究數據,體現“黃埔紅”嶺頭紅茶的健康價值。
談起如何打造“黃埔紅”品牌,劉仲華院士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品牌要有文化。茶並不隻有單一的經濟屬性,而是要把生態要素、品質要素、文化要素等集合起來。“黃埔紅”嶺頭紅茶以“黃埔”作為標簽,把科技和文化的聯動作為品牌的支撐,將打造成現代高科技茶產業的樣板、打造成茶旅文康融合的樣板。
科技引領,鄉村振興開啟新未來
山青、水秀、茶香、人勤,勾勒出一幅黃埔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的畫卷。
“黃埔紅”嶺頭紅茶創意園於2021年6月29日正式開園,園區分為文創區、生態區、采茶區三個核心區域。黃埔區利用嶺頭1000畝現有茶園,通過景觀改造、雜灌清理、茶樹補植、茶樹品種優化等微改造,把茶山打造成具生產、科研、文旅、拓展、研學等多功能的“黃埔紅”嶺頭紅茶文化產業園,建立“黃埔紅”嶺頭紅茶原生態茶生產基地。同時完成6.8公裏長嶺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嶺頭山水農研觀光區的建設。“茶旅融合”形成了良好的生態旅遊資源,預計每年將接待遊客7.3萬-15萬人次。
“鄉村振興最核心的目標還是以農業帶動地區村民的發展,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條件。”科學城集團嶺頭公司副總經理陳兆文表示,“黃埔紅”紅茶創意園作為黃埔區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建成後將滿足90至150家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茶葉深加工/精加工企業進行規範化、清潔化高品質化生產,預計解決當地就業3000人左右,帶動農民及地方居民增收7萬元/年。
過去一年,黃埔區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效。隆平院士港等2個農業項目列入省重大農業項目,鄉村產業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全區全部行政村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逕下、麥村等精品村成為網紅打卡點,和諧鄉村成為鄉村振興新動能;全年61個經聯社集體總收入均過百萬,共同富裕成為鄉村振興新篇章。黃埔區獲得“2021年度中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稱號,在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獲“優秀”。
發展科技農業是黃埔區鄉村振興的製勝之道。今年,黃埔區將繼續推進“廣州市黃埔區現代種業(農作物)產業園”和“廣州市黃埔區現代農業裝備與服務產業園”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進極飛科技超級農場項目落地黃埔工作,搭建數字基礎設施,開展智慧農業與數字農業等農業科技活動,推動農業科技應用實踐落地,讓農業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徐潔芹 範敏玲)
主辦: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承辦:廣州市黃埔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備案號: 粵ICP備2022017031號-1
粵公網安備 44011202000021號網站標識碼:4401120001
0
视窗区
0
导航区
0
交互区
0
服务区
0
列表区
0
正文区
开启“阅读”后,点击文字或控件可以阅读其内容;双击文字或控件,则是操作对应的文字或控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