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奮力打造企業和人才“離成功最近的地方”。李劍鋒 攝
5月18日,廣州市黃埔區公布2021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其中,該區地區生產總值為879.53億元,同比增長20.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80.5億元,同比增長29.6%;實現稅收收入268.1億元,同比增長19.9%。
同時,根據黃埔區商務局發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黃埔區外貿進出口各項指標均排全市第一,進出口總值774.9億元,同比增長28.2%;全口徑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總額約2225.34億元,同比增長21.60%;外貿和內資相關指標均實現“開門紅”。
以優質營商環境夯實企業發展根基
今年一季度,黃埔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的戰略部署,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以大舉措穩步進入“十四五”開局年。
此前該區舉辦“奮進‘十四五’啟航新征程——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活動”,以網上直播、現場簽約、雲動工等模式,集中展示72個新投資動工項目、31個簽約項目的場景。103個項目以實體產業為主,涵蓋戰略性新興產業、商業辦公、基礎設施等類別,包括多個院士團隊項目,動工及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139億元,預計達產產值、營業收入約2416億元。
為做好重點項目的引進落地,黃埔區深化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試點工作,以企業滿意度為導向,主動靠前服務,做好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前的政策輔導,聚焦營商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持續深化行政審批製度等改革。該區升級營商環境改革4.0,出台168條具體措施,著力打造係統化、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高效便利化的“黃埔Smile”營商品牌,改革舉措在國家級開發區中走在前列,一批經驗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複製推廣,服務企業紮根發展。
2017年以來,黃埔區累計引進優質項目超400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代表性項目50多個,為鞏固廣州實體經濟領先地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稅源持續壯大提供了重要的後續支撐。
其中,新型顯示產業引進投資460億元的樂金8.5代OLED項目,與LG模組、麵板、樂金化學偏光片等項目共同構建了千億級的平板顯示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引進GE生物科技園,彙聚百濟神州、瑞士龍沙製藥、諾誠健華等國內外一流項目,全區聚集生物醫藥企業超3000家,年產值占廣州市6成以上。集成電路產業引進粵芯芯片,吸引廣芯微電子等一批上下遊產業企業。
2020年,黃埔區年度稅收超1000萬元的重點稅源企業達714戶,較2019年增加67戶,實現稅收730.6億元,較2019年增長5.1%,重點稅源企業稅收占全區稅收八成。
以高水平開放助推貿易高質量發展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灣頂明珠”,黃埔區緊緊圍繞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著力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製,推動貿易創新發展、結構升級。
在合作聯動方麵,從今年3月開始,黃埔區商務局積極推動區政府與黃埔海關建立口岸聯席會議製度;與穗東海關簽署《共同推動重大外貿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解決重大外資項目建設和重點外貿企業發展問題;與蘿崗海關共同舉辦廣州片區高級認證企業牌匾頒發儀式和政策宣講會,通過對轄內企業加大海關AEO高級認證培育力度,有效降低企業港口、保險、物流等貿易成本。
在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方麵,今年1-3月,黃埔跨境電商進出口約74億,占比全區進出口總值9.6%,在該區備案的跨境電商企業超過80家,產業集聚規模初顯。依托廣州全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平台,黃埔培育三星通信、本田技研、廣電運通、安利(中國)研發、貝恩醫療、東亞電子等一批優質服務貿易龍頭企業,加強與“一帶一路”和RCEP成員國的合作,擴大服務外包、商業服務等優勢領域服務貿易規模。
同時,黃埔區立足打造國內大循環的強勁動力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強大鏈接點,重點抓龍頭企業發展,鞏固和提升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NEM(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格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世界級高端產品製造和貿易基地;建立調度服務工作機製,擴大防疫物資出口,防疫物資出口白名單企業增至44家,占全市白名單企業數的25.4%,其中檢測試劑白名單30家,占全市的100%。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黃埔區商務局黨員幹部通過走訪調研,及時協調解決立景創新、電氣硝子等企業在通關和貿易方麵遇到的困難、安美特關於危險貨物報檢問題,“一對一”指導服務,強化與海關的深度接洽溝通,及時協調解決相關企業在貨物免稅審批、貨物包裝物暫時進口申報等方麵訴求,獲得企業好評。
此外,黃埔區全力維護對外貿易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如助力樂金顯示集團發展現代化產業線供應鏈體係,提高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已吸引20多家上下遊產業鏈在黃埔區投資,其中包括創維、電氣銷子、大成氣體、新譜、喜星、瑞儀、LG化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形成具備產、供、銷、研等全產業鏈平板顯示生態,全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目前OLED本土化配套率達到60%。
(供稿:鍾燚 潘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