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4.0”新聞發布會現場。李建均 攝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化“吐槽大會”、營商環境觀察員等製度,真正讓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
3月24日上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4.0”新聞發布會在黃埔區融媒體中心舉行。該區近日出台《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化改革創新全麵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下稱“營商環境改革4.0”),從6個方麵提出23項改革任務、168條具體措施,著力打造係統化、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高效便利化的“黃埔Smile”營商品牌。
發布會上,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局局長吳火華作政策解讀,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鄧慧瑜、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陳光輝、區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湯克明、黃埔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蘇培偉回答媒體提問。發布會由黃埔區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長葉國主持。
作為廣州改革開放起步最早的地方,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勇當“改革闖將”,成為全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於2018年2月、2019年7月、2020年3月分別啟動營商環境改革1.0、2.0、3.0,推出一係列改革舉措,連續兩年獲評中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最佳示範區,營商環境指數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經開區首位。邁進“十四五”,該區升級營商環境改革4.0,以“再次殺出一條血路”的魄力和勇氣,在營商環境改革創新上大膽探索、先行先試,以靠“埔”營商吸引五湖四海的優質企業和人才。
營商環境再度飛躍
黃埔Smile迎八方來客
從1.0版的22條、2.0版32條、3.0版99條,再到4.0版的168條,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經過持續迭代升級,再次迎來飛躍時刻。
吳火華介紹,對比1.0、2.0和3.0改革,4.0改革涉及領域更廣,覆蓋麵更大,措施也更明確,從指標提升、市場環境、國際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實施保障共6個方麵出台168條改革舉措,全方位打造係統化(Systematization), 市場化(Marketization),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 法治化(Legalization), 高效便利化(Efficient-facilitation)的“黃埔Smile”營商品牌。
據介紹,相比前三版改革,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4.0有以下特點:
更加重視改革創新係統性。在前三版改革舉措基礎上,4.0改革瞄準營商環境評價指標,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為原則,在製度層麵進一步創新。出台並細化“工業快批10條”“優化消防審批”等改革措施,依靠製度的剛性約束,推動各領域改革係統集成。
更加重視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一方麵充分發揮人工智能AI、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政務領域的作用,率先探索企業鏈碼、全麵推廣電子證照、建設“容e查”平台,以數字化轉型倒逼服務方式重塑,讓“數據跑”代替“群眾跑”;另一方麵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深化“新郵政+智政務”服務模式、增設政務服務智慧分中心、實行園區“首席聯絡員”等,多措並舉優化市場主體辦事便利度。
更加重視先行先試發揮示範作用。在“三舊”改造、城市更新、信用建設、自然資源等領域,創新提出爭創國家、省級改革創新試點工程,努力為全國、全省相關領域改革創新探索新路,充分展現作為首個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實驗區的黃埔擔當。
此外,本次改革還通過深化第三方評價、“吐槽大會”、營商環境觀察員等相關製度,不斷提高社會共同參與度,深入了解企業經營的痛點、難點、堵點等問題,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優化營商環境”的氛圍。同時,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知識城總規獲國務院批複為契機,將商事登記“跨境通”範圍從港澳拓展至新加坡,推動信用建設、知識產權等領域與港澳互認互通,深化“單一窗口”“兩步申報”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國際化水平。
準入即準營、拿地即動工
營商改革跑出“黃埔速度”
近年來,黃埔區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市場準入便利度不斷提升。圍繞各地普遍存在的“準入準營不同步”問題,本次營商環境改革4.0給出解決新招。
一方麵,證照齊提速,準入即準營。梳理全區18個職能部門56個事項,推動“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大力推行“證照分離”全覆蓋。同時,率先在市場監管領域內試水,把準營環節全部前移,在全省首推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許可“告知承諾”信任審批、100%“證照同辦”,非現場審核事項100%“當日辦結”。下一步,還將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將同一行業涉及的“多張證”整合為“一證”即可開業,實現“準入快、準營易”。
另一方麵,針對企業新業態、新模式政策空白問題,創新出台“黃埔規則”。建立“兩庫、雙研判”機製,通過專家論證,為企業量身定製“一品一類一策”審查規則,讓企業能夠取得許可,搶占市場先機。“去年我們推出新型食品‘一品一策’,為多家企業的新產品創造產值超5000多萬。今年再推新型餐飲服務‘一類一策’。”鄧慧瑜表示,“通過商事製度係列改革,投資者在進入黃埔的第一道關口,一定能深刻體驗到黃埔溫度和黃埔速度。”
企業籌建審批,也體現著“黃埔速度”。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工業大區,2020年全區工業總產值達8033億元,規上工業企業1039家。近年來,該區通過招商引資持續引進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項目。如何使項目引進後加快籌建,讓企業盡快動工?工業項目審批成為本次營商環境改革4.0極為關鍵的一個方麵。
通過分類和分階段改革,該區打出“拿地即動工”改革“組合拳”。針對符合條件的簡易低風險項目,通過政務服務網全信任審批實現工程規劃許可證、人防審核意見和施工許可證“即來即辦”,“一次申請,三證齊發”。實施“三階段”施工許可,企業在選定施工總承包單位後,可以根據建設時序按“基坑支護和土方開挖”、“地下室”、“±0.000以上”分三階段辦理施工許可,為企業節約3-6個月的時間。推行“帶規劃方案出讓”用地模式,大大減少企業籌建成本。
形成知識產權保護“黃埔標準”
爭取小微企業首貸率超過10%
聚焦知識產權、金融供給、人才發展等市場要素,營商環境改革4.0給出一係列改革舉措,掀起創新創業來黃埔的熱潮。
作為全國唯一經國務院批準的知識產權綜合改革“試驗田”,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聚焦中新廣州知識城打造全球知識產權高地。一方麵推動全市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在黃埔集中管轄試點,推動知識產權審查授權標準、侵權判斷標準、行政執法標準和司法裁判標準的有機統一,形成知識產權保護“黃埔標準”;另一方麵,深化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推進大灣區知識產權服務融通,拓展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覆蓋麵。同時,打造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高級版,依托區內技術與創造支持中心(TISC), 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服務資源延伸至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據統計,截止2020年,全區共有有效發明專利17341件,累計獲得中國專利獎、廣東省專利獎197項,每萬人高價值專利擁有量近54件,累計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範企業74家。
在金融服務方麵,該區計劃在廣州開發區科技企業加速器、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國際生物島設立3 個金融服務超市分點,提升企業服務質量和融資服務水平。同時加快設立首貸、續貸服務中心,壓減企業融資環節,提升首續貸審批效率,實現“線上+線下”一站式企業融資服務,爭取實現全區小微企業首貸率超過10%。
在提升人才服務方麵,該區將探索建立“人才有價”評估機製,構建黃埔人才發展指數,提升“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務。
此外,營商環境改革4.0還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構建公正透明的執法監督體係,使監管“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為企業成長保駕護航。例如,加強社會信用體係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對新產業新業態探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沙盒”監管、觸發式監管,為新產業新業態提供寬鬆的發展環境;出台輕微違法“免罰”清單、“輕罰”清單,建立市場主體風險觸發機製,對企業經營活動和市場行為進行風險預警及研判。
(供稿:範敏玲 徐潔芹 廖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