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一岸雙軸三片”新型發展空間
黃埔區將構築“一岸雙軸三片”新型發展空間。
知識城。 李劍鋒攝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3月2日勝利閉幕的黃埔區一屆人大九次會議審查批準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下稱《規劃綱要》)。
未來5年乃至15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怎麼幹?近日,黃埔區發展改革局黨組書記楊元師接受媒體采訪,聚焦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創新發展、“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城市發展格局等領域,解讀《規劃綱要》。
1.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十四五”規劃綱要如何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謀篇布局?
《規劃綱要》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的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進行謀篇布局,主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現代產業、數字化發展、改革、開放、“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等領域提出12項主要任務。
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陣地和實體經濟的主戰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在全省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彰顯黃埔擔當、作出黃埔貢獻。因此,我們提出“打造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節點”定位,實施全域一體化發展、提升“四區四中心”發展能級、實施戰略級投資、促進消費提質、完善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體係等重點任務。
2.《規劃綱要》提出鍛造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引擎是首要目標任務,這是為什麼?實施路徑是什麼?
區域能級關乎城市輻射力和集聚力,要打通“雙循環”,這一點至關重要。在“十四五”期間,我們提出鍛造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引擎,就是要通過提升全域核心能級和發展首位度,增強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能力,強化“黃埔支撐”。具體工作包括構築“一岸雙軸三片”新型發展空間、打造廣州市主城一體化東部極核。
構築“一岸雙軸三片”新型發展空間方麵,一是構建沿江“最強最美十公裏”產業岸線,以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黃埔片區)和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建設為戰略引擎,打造影響力輻射力突出的國際濱水帶、貿易新走廊、黃埔會客廳,實現港、城、岸、島一體化發展。二是以創新大道和開放-開發大道為“雙軸”,構築串接全域、山海相連、通江達海的智造創新網和總部經濟帶,築強廣州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脊梁。三是從北到南推動知識城、科學城、黃埔港“三片區”互動發展,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多園聯動、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黃埔經濟板塊坐標。
在打造廣州市主城一體化東部極核方麵,向西強化主城交融密度和深度,向東強化主城輻射力度與廣度。引領貫通廣州科技創新軸,建設廣州沿江、東南兩個重大產業帶,加快發展數字核心產業及總部經濟、高端航運、現代服務業集群,打造具有較高集中度顯示度的高精尖和硬科技產業集群。引領打造東部區域發展極,深度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帶動建設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現代新城。
3.“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計劃如何進一步發揮好科技資源優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
“十四五”期間,我們提出建設全國一流的硬科技創新先行區,高水平建設“1+1+3+N”戰略創新集群。
“1+1+3+N”戰略創新集群:第一個“1”是鍾南山院士領銜的呼吸領域廣州實驗室,第二個“1”是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3”代表人類細胞譜係、航空輪胎動力學、慧眼等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N代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國家納米中心、空天院、微電子所、自動化所、長春應化所、沈陽金屬所等中科院強院大所合作共建的創新平台。
有了布局和基礎,我們著力在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上下功夫,加快推進印刷及柔性顯示、先進高分子材料等國家級製造業及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加快廣東省機器人創新中心、高檔數控機床及關鍵功能部件等7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國家級製造業成果轉換中心試點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台落地,推動科學研究、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
人才是第一資源。“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加快建設國際人才自由港,高標準建設知識城科教創新區等綜合性科教園區,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產業,引進以戰略科學家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大力集聚“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術骨幹人才。培養精準適用、產業急需的複合型技能人才,鑄就一批支撐產業升級的“黃埔工匠”。
4.“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係方麵有什麼謀劃?
“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全麵實施“製造強區、標準強區、品牌強區”戰略,強化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環節,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地。
一是重點打造新型顯示、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集成電路四大新興優勢產業鏈。其中,新型顯示產業鏈重點實施“亮屏”工程,打造國際新型顯示之都;汽車產業鏈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鏈重點發展幹細胞及再生醫學、檢驗檢測等領域;集成電路重點實施“強芯”工程,創建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核心區和芯片半導體產業集聚中心。
二是聚焦推進實施“黃埔製造萬億計劃”,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製造、新材料、綠色能源、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健康食品七大支柱產業,著力打造一個三千億級、兩個兩千億級、四個千億級的“1+2+4”產業集群,形成具有發展新優勢的萬億級現代產業體係。
三是推動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圍繞推動服務業發展,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布局,打造區域性特色金融功能區;以魚珠、科學城核心區、知識城環九龍湖為核心,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創新;優化多層次商圈布局、培養新業態新消費,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提升。
5.“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體製機製改革有哪些亮點?
“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堅持係統觀念,夯實全國綜合改革先行優勢和品牌優勢,著力抓好三個方麵:
一是增創國家級綜合改革品牌優勢。創建國家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深度推進“綜合性授權”改革,爭取省市以批量清單式新下放一批權限;推動知識產權綜合改革試驗取得新突破,搶位國家知識產權運營第一方陣,建設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中心,完善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製。
二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係。加快建設“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範區,助力緩解中小企業成本壓力;促進人力資源高效配置,加快培育壯大技術要素和數據要素市場;完善公平競爭製度,逐步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存量政策。
三是全麵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水平。推動開發區與行政區體製優勢深度協同融合,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評估和事後評價製度,不斷完善改革創新容錯機製;加快服務重心、管理重心、執法重心向鎮街下移,做好基層激勵配套改革。
6.《規劃綱要》對於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參與“雙區”建設、廣深“雙城”聯動,以及服務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方麵有怎樣的安排?
“十四五”期間,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實施“灣區+”戰略,深化與港澳規則銜接,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優質生活圈建設等重點領域合作,促進要素便捷高效流動。
在全方位深化與港澳融合發展方麵,加強與港澳規則銜接,共建科技產業創新共同體。鼓勵與港澳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爭取粵港澳大灣區暢通“雙循環”先行先試區總體方案早日批複,打造灣區合作標杆。
在打造“雙城聯動”先導區方麵,加強與光明科學城、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重大科技平台合作,建設國家實驗室和省實驗室,共建國際化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與寶安區打造先進製造業協同發展先行先試地,與光明區打造生命科學成果協同轉化新高地。與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共建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協同發展示範地,加強與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合作,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創新實踐和互鑒。
提升與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合作水平,共建大灣區全麵深度合作先導區,推動與東莞濱海灣新區、鬆山湖科學城等片區共建共享科技產業創新平台。加快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一區三園”高質量開發建設,探索在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建設產業轉移合作園區。
7.“十四五”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如何打造高水平國際化創新城區?
圍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突出建設宜居城市、韌性城市和智慧城市,推進城鄉全麵融合共生,高品質打造廣州東部門戶。具體包括:
優化改造與高等級路網銜接的交通節點,暢通大型產業園區路網,實現組團間“30分鍾”快連快通。加快軌道交通5號線東延段、7號線二期及黃埔有軌電車建設,建設智能低碳的公共交通體係。
力爭延長省“三舊”改造改革創新試點,爭創國家級試點示範區。實施舊村拆遷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清理盤活低效閑置產業用地。強力推進“三亂”整治,鞏固拓展黑臭水體剿滅戰成果,實現“水清岸綠”。
知識城圍繞環九龍湖構建知識創新中樞,帶動創新大道、九龍大道形成強輻射的創新走廊和城市天際線,科學城構建科技、信息、資本、創意交互的城市核心功能區,黃埔港構建集國際總部、產業金融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新核心,生物島打造珠江生態綠洲城市地標。依托珠江岸線改造、江心島串聯和水上遊線交融,打造一批富含“國際範、時代風、嶺南韻、黃埔魂”的城市形象坐標。
持續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打造集生產科研、科普展示、觀光休閑於一體的鄉村振興示範項目,到2025年全區100%行政村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
(供稿: 鍾飛興 張宏博 範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