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高新區全力搭建“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的大舞台。圖為航拍廣州高新區科技企業加速器
作為市場主體的主要構成,中小企業是創新創造創業的生力軍,是技術革命的重要推動者。廣州高新區全力搭建“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的大舞台,充分激發企業創新創業創造活力,跑出創新發展“加速度”。
據了解,今年1-10月,廣州高新區新增企業48522家。全區集聚上市企業61家,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5家,占廣州市的八成以上;科技部火炬中心遴選瞪羚企業124家,連續5年位列全國高新區前4名。
據悉,廣州高新區綜合實力排名近三年躍升至全國第七,科技創新實力連續3年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科學城“雙創”示範基地連續2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三年穩步增長,2019年達到110.94,自主創新能力、企業發展活力、產業轉型升級等三個分指數增長幅度明顯。
廣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黎集怡表示,廣州高新區持續創建最優營商環境,全方位為企業和人才做好服務,努力打造“企業離成功最近的地方”。企業開辦實現“全天候、零見麵、一鍵辦”,創新“金鑰匙”創新創業服務庫,建立“企業有呼、服務必應”籌建服務機製,市場活力顯著增強。“投資創業到黃埔”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成為實實在在的服務和便利。
“1+2+3+4”科技計劃 構建企業成長“引力場”
今年疫情之下,作為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重鎮”的廣州高新區,是全國最早組織起強大科研力量的地區之一。全區10多家中科院研究機構、200多家生物醫藥戰疫企業,從診斷到藥物研發,再到疫苗研究,全方位構築防、檢、治一體化的疫情防治體係,實力演繹科技戰疫的“廣東密碼、廣州高新區現象”——
生物島實驗室率先開展磷酸氯喹“老藥新用”研究,研發的新冠肺炎AI輔助診斷係統在國內外推廣使用;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構建國際上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趙宇亮看來,廣州高新區能在最短的時間把所有科技力量快速組織起來,構建了從中科院院所到企業、研發團隊的產學研鏈條,速度在全國屈指可數,這樣的科研環境也是絕無僅有的。
廣州高新區交出亮眼科技戰“疫”答卷的背後,是對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率先布局。以生物醫藥產業為例,全區打造以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為核心的生物醫藥集聚區,聚集生物醫藥相關企業超過1000家。
近年來,廣州高新區圍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承載區,彙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啟動“1+2+3+4”科技計劃,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核心引擎。
該計劃包括創建廣州實驗室核心;打造張江實驗室廣州基地、鵬城實驗室廣州基地兩個基地;建設航空輪胎動力學大科學裝置、人類細胞譜係大科學研究設施、慧眼大科學研究設施等三個大科學裝置;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納米國家科學中心、太赫茲國家科學中心、國家金屬腐蝕控製研究中心等四個中心。
10個國家級科創平台將進一步打響“黃埔實驗室”品牌,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努力創造更多“從0到1”的原創成果,同時實施核心技術攻關行動,推動更多“從1到100”的成果產業化。
當前,廣州實驗室核心部分在廣州國際生物島籌建;納米國家科學中心、太赫茲國家科學中心落地建設;人類細胞譜係大科學研究設施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推薦名單;張伯禮院士領銜的廣東省大灣區中醫藥科技創新研究院成功落戶;先進高分子材料、印刷及柔性顯示兩大國家級創新中心獲批設立。
筆者了解到,廣州高新區從2021年開始,每年將預留不少於25億元財政資金用於支持重大科技項目的建設,並保持持續穩定增長,並對企業承擔國家、省、市重大科技項目予以配套支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強化對企業研發環節的資金支持和稅收優惠。預計到2025年,全區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例將超過6%。
完善創新創業生態 鋪設企業服務“高速路”
用納米材料製成的全息混合現實MR眼鏡、有機半導體材料及其納米光電器件、自研磁芯製備的高性能納米晶磁芯……日前,在廣州高新區舉辦的中國納米科技領域最高創新賽事——第六屆全國“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各種納米尖端技術及應用令人眼前一亮。今年起,大賽總決賽落戶廣州高新區,助推一批優秀納米科技領域成果在粵港澳大灣區轉化落地。
“廣州高新區聚集了眾多的頂級科研院所,可以相互交流,具有很好的研發基礎。區內對高科技技術支持的政策力度大且務實,我們正在努力爭取‘納米10條’規定的相關獎勵和扶持政策。”總決賽參賽團隊納米光學器件項目組負責人李曉軍說。
“納米10條”是廣州高新區為促進納米產業布局,吸引人才落戶出台的產業扶持政策,覆蓋研發平台獎勵、融資扶持獎勵、重大項目獎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等多個方麵,全方位支持納米科技領域人才、項目、企業落地生根,發展壯大。
近年來,廣州高新區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建立最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生態,打造一係列品牌活動。官洲國際生物論壇、中國高科技產業化高峰會議等重磅科技活動成功舉辦,搭建起科技企業、科研院所、投資機構等科技力量對接交流平台,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
當前,廣州高新區已建成華南最大、最活躍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集群,區內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1家,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創業孵化鏈條,加快兌現惠企政策,幫助企業紓困發展。
僅2016-2019年度,全區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總額超34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減免額達67億元。今年以來,廣州高新區優化政策體係,升級“金鑲玉”係列政策,出台“暖企8條”“穩企6條”政策,加快撥付涉企扶持資金,僅上半年核撥科技資金15.44億元,支出進度超過預期50%,區內1108家科技企業受惠。
“‘暖企8條’‘穩企6條’非常及時有效,我們從中受益不小。”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振博士表示,疫情期間,區政府、街道、園區各級聯動,幫助公司解決了疫情物資申購、公司產業園專項建設,給予8萬元複工複產專項補貼,減免租金25萬元,並享受銀行3.85%低息貸款,大大減輕了企業經營成本。
據悉,總投資1.5億元的廣州禾信質譜產業化基地項目順利推進,現已完成主體封頂,預計2021年完成搬遷投產,引進先進工藝水平的科研、生產設備,目標是實現220台套高端質譜儀器的產能。“中小企業能辦大事”成為廣州高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代表用實力交出的一份答卷。
集聚高端創新人才 注入企業發展“新動力”
創新事業呼喚創新人才,大格局、大手筆謀劃創新,離不開一大批優秀人才的加入。
近年來,廣州高新區依托創新創業人才政策體係和重要科技平台載體,引育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以人才帶動技術、市場、資本等要素進駐整合,實現企業創新能力突破。目前,全區已集聚高層次人才超過1000人,其中有71人為兩院院士。
中美“四院院士”謝曉亮領銜的ECC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研發及產業化,打破國外廠家對行業的技術壟斷,促進國內精準醫療產業的快速發展;王曉東院士領銜的百濟神州,是首個在美國和香港兩地上市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投資建設的廣州生物醫藥生產基地已建成投產;陳曄光院士領銜的華醫再生科技,類器官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領軍人才陳衛領銜的粵芯半導體,是大灣區唯一量產的12英寸芯片生產平台,填補了廣州缺“芯”的空白。
“這片土地友好包容。區政府還為我的兩個孩子提供了很好的公立學校,師資優質,學校的教育理念與國際接軌,我早已認定此處是吾鄉。”38歲的美國海歸博士寧潤濤從事半導體芯片製作已經14年,2019年3月攜家人來到廣州高新區,負責粵芯半導體生產線工作,帶領團隊一起研發半導體芯片。
“這裏是創業者的樂園。”伴隨著廣州高新區一路成長達20多年的益善生物公司創始人許嘉森博士深有感觸地說,創業環境是創業鏈條的保障。“從市場的角度去看,政府是創業環境的供給者,創業者是需求方。有好的供給,才能提高企業創業的成功率。”
黃埔新時代 鍾飛興 通訊員 莫昕 譚聚 陳靜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