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在北京舉行中新廣州知識城專題新聞發布會。陳聰 攝
中新廣州知識城全力打造“三集群兩高地”。李劍鋒 攝
11月11日,商務部舉行中新廣州知識城專題新聞發布會,詳細解讀《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闡釋知識城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工作重點等。商務部亞洲司司長彭剛,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陳越華,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誌英,黃埔區區長、中新廣州知識城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勇出席並現場回答媒體提問。
這是中新廣州知識城首次在北京亮相高規格新聞發布會。2010年,作為廣東省與新加坡全方位戰略合作的標誌性項目,知識城正式奠基並獲得飛躍式發展;2018年4月博鼇亞洲論壇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時強調,知識城“下一步要在政策支持和創新驅動上下功夫”;2018年11月上升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後,承擔深化改革開放、先行先試探索的重任,成為讀懂中國的一扇窗口。
今年是知識城建設10周年,也是中新建交30周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商務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研究編製了《規劃》,充分對接和全麵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全麵加強知識城發展頂層設計,推動知識城向更高起點、更高水平、更高標準發展。相關文件日前已由廣東省政府公布,一張清晰的發展路線圖已經浮出水麵。
新聞發布會上,彭剛詳細介紹了《規劃》編製的背景、框架及亮點。商務部作為《規劃》牽頭單位,將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指導,不斷推動中新合作邁上新的台階,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知識城將借助《規劃》的實施,深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全麵提升創新驅動力,深入推進開放合作,著力打造知識創造新高地、國際人才自由港、灣區創新策源地、開放合作示範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到2022年,國家知識中心建設初見成效。到2035年,知識城營商環境位居國際前列,宜居宜業新城全麵建成,知識城全麵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
下放更多權限,開啟下一個跨越式發展“金色十年”
中新廣州知識城對於廣東、廣州及黃埔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0年,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全麵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廣東省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效應,積極推動廣州、深圳“雙城聯動、比翼雙飛”。知識城作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十大核心創新平台之一,也將獲得更大力度的支持。
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陳越華表示,廣東將按照國務院批複要求,在政策支持和創新驅動上下功夫,以更大力度推進《規劃》落地落實落細,加快出台廣東省實施方案,推動更多省級授權事項下放廣州知識城。
對於廣州而言,知識城承擔著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中承擔重要曆史使命,也是搶抓“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機遇的重要支點。
廣州市常務副市長陳誌英表示,廣州高度重視知識城規劃實施工作,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專題部署,將賦予知識城更大改革自主權,爭取知識城管理機構提升為省的派出機構,全麵賦予市級經濟管理權限,重大改革舉措優先在知識城試點,努力開啟知識城下一個跨越式發展的“金色十年”。目前,《規劃》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正在緊鑼密鼓地製定中。
作為中新廣州知識城的建設主體,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一直是廣東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窗口”。陳勇表示,我們將以最大決心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最高標準推進開放合作,最強力度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有決心、有信心落實好黨中央和國務院賦予知識城的光榮使命,努力建設一座讓世界刮目相看的百年精品之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
據介紹,《規劃》批複後,黃埔區把知識城作為“一號工程”,全區動員、全域參與、全方位部署,明確了100多項具體任務,還將盡快出台落實《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努力把中新知識城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
《規劃》對知識城的總體空間和重大產業布局進行了重新優化,提出打造“一核一軸四組團”。產業方麵,將重點推進生物醫藥與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發展,著力布局科教服務與數字創意、智能製造產業,構建知識密集型產業體係,打造新興產業策源地。
曆經10年的發展,知識城從阡陌田舍到一座現代化新城崛起,“一核兩心多園”的發展格局已全麵鋪開,形成“三集群兩高地”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由王曉東、施一公等一批院士領銜的全球頂尖的生物製藥產業集群,以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條量產12英寸晶圓的生產商粵芯為龍頭的集成電路產業化集群,以寶能汽車、小鵬汽車、百度阿波羅智能網聯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已建成全國唯一實現“專利、商標、版權”統一管理的知識產權保護元素最集中的高地,正在全力建設中國納米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產業化高地。目前,知識城165個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全年固投超過500億元。
深化中新合作,提升在大灣區的核心顯示度
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平台,也是《規劃》濃墨重彩的篇章。《規劃》提出,要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體係,充分發揮知識城科技和產業優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共同體。同時建設對外科技合作和技術轉移園區,與全球知名創新園區聯合設立創新服務聯盟,合作建設麵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創新基地。
而深化中新合作,更是重中之重。當前,中新一期合作已建成6.27平方公裏的現代化新城區,騰飛科技園已進駐來恩生物、新月材料等知名企業100多家,就業人數達到3000人。中新二期即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計劃未來5-10年內,將引入投資500億元,重點發展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智能製造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金融服務、科教服務與數字創意產業及總部經濟。
陳越華表示,將充分發揮中新廣州知識城聯合實施委員會雙邊工作機製優勢,加大中新聯合招商力度,依托廣東省領導聯係跨國公司直通車機製、重大外資項目專班機製,積極推動更多科技創新、高等教育、跨境金融等領域重大外資項目落戶知識城,特別是推動一批跨國企業在知識城設立區域性總部,力促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高質量發展。
“隨著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升級,知識城進入了開發建設2.0階段,二期合作範圍將擴展至跨境金融、高等教育、科技創新等前瞻性領域。”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冼銀崧表示。
“中新廣州知識城是中新兩國合作的重大項目,我們作為新加坡企業在這裏落地,希望能為知識城建設作出貢獻。同時知識城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辦公、廠房、製造和資金方麵的支持。”新加坡Star3D材料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阮成昌表示,希望通過合作把更多口腔領域的數字醫療先進技術引進知識城、引進廣州。
《規劃》提出,鼓勵與新加坡交易所加強合作,支持知識城內企業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直接上市;支持新加坡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知識城建設協同創新平台、研究院所;深化與新加坡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城市治理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多重政策支持下,將大大提升知識城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顯示度,在對外開放領域引入更多創新要素。
深耕“試驗田”,首開大灣區知產互認政策先河
中新廣州知識城顯著突出了“知識”二字,打造知識產權高地是它的應有之義。
而作為全國唯一的經國務院批準的知識產權改革“試驗田”,知識城勇嚐“頭啖湯”,首開大灣區知識產權互認政策先河,在知識產權體製機製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創新等5個重點領域已經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並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列為第一批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和典型案例。
如今,知識城聚集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100多家機構,其中審協廣東中心專利審查數量占全國1/5。2019年累計專利申請量達1798件,發明專利申請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同比分別增長76%、137%、116%。
《規劃》提出,要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破除製約知識產權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體製機製障礙,打造“立足廣東、輻射華南、示範全國”的知識產權引領型創新驅動發展之城。力爭到2022年,國家知識中心建設初見成效,知識城科技研發投入強度將達到4.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100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是創新體係的中堅力量。陳勇介紹,知識城將圍繞《規劃》提出的“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打造科技“硬核”力量。全力加快建設航空輪胎動力學、國家納米科技創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納米穀”、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等專業創新載體建設,推動建設4.6平方公裏的知識城科教創新園,推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大學等研究生院、研究院建設,不斷壯大應用基礎研究體係,努力形成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
在推動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用方麵,《規劃》強調要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加速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培育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市場,在知識城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探索發行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
未來,知識城將加強知識產權金融國際交流,推進在知識產權保險、運營、評估等方麵共享研究成果,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金融模式。探索與新加坡共建知識產權學院,培養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化專業人才。
宜業宜居,高標準配置教育醫療衛生資源
知識城將強化“有山有水有風光、生產生活有生態”高品質城市,以智慧高效的城市運營模式,樹立未來城市的標杆。如今,知識城在發展綠色生態城區方麵取得了斐然的成績,知識城南起步區獲國家三星級綠色生態城區設計標識;中新廣州知識城色彩規劃榮獲法國NDA金獎;知識城被廣州“酷城行動”列入示範項目,開展綠色生態低碳新區建設等等。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一直貫穿在知識城規劃、建設、治理各領域各環節。《規劃》提出,知識城將建設綠色智慧城市。
首先是構建便捷高效交通網絡,增強知識城與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交通設施的連通性。加快建設穗莞深城際,加強知識城與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廣州火車東站、廣州南站等樞紐的銜接,加速灣區內創新要素流動。依托軌道交通及高快速路網促進知識城全麵融入城市交通圈,打造“外聯內通”交通路網體係。
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麵,《規劃》提出,科學編製知識城海綿城市建設頂層規劃與係統方案,綜合采用“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生態濕地”等低影響開發設施,實現中小降雨100%自然積存、淨化,規劃城市建設區雨水年徑流總量控製率不低於82%。
為吸引國內外頂尖人才,知識城將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全球人才招聘製度和吸引外國高技術人才的管理製度,建立住房、子女入學、就醫社保服務通道。
目前,知識城已陸續出台多個人才政策,政策麵大、量廣,持續優化“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務品牌。比如,在人才創新創業項目扶持方麵,設置了海外尖端人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創業英才等支持項目,分別給予最高15億元、2000萬元、100萬元的支持或獎勵。
知識城的文教醫療資源都將按高標準配置。目前,知識城已吸引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廣州實驗中學、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等優質教育機構落戶,南方醫院、中大腫瘤防治中心等一批高水平醫療設施加快建設。
在住房保障方麵,知識城將以解決新市民和年輕人的住房困難為出發點,大力培育和發展租賃住房,重點發展小戶型、低租金的政策性租賃住房。同時,因地製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滿足高層次人才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