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黃埔區的納米光學器件項目組團隊獲未來企業組一等獎
用納米材料製成的全息混合現實MR眼鏡、有機半導體材料及其納米光電器件、自研磁芯製備的高性能納米晶磁芯……9月27日,在黃埔區、廣州高新區舉辦的中國納米科技領域最高創新賽事——第六屆全國“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各種納米尖端技術及應用令人眼前一亮。經過激烈角逐,廣州金磁海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來自黃埔區的納米光學器件項目組團隊摘得分別摘得創新企業組和未來企業組桂冠。
本次“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州高新區管委會指導,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共同主辦,納米科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提供支持。大賽旨在帶動和發掘一批在技術基礎、團隊構成、市場前景等方麵具有突出發展潛力的納米科技創新創業團隊,促進納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助力納米產業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廣納院院長、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鬆,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主任、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低維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主任成會明,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謝毅等四位院士出席比賽。
“技術”對接“產業”
打通納米科技轉化關鍵環節
本屆全國“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自4月份報名啟動以來,受到眾多納米科技領域創業者關注,吸引了來自北京、長三角、珠三角、西部、湖北、安徽6個分賽區逾200個參賽項目,涉及納米器件、納米製造、納米健康與環境等納米領域熱點板塊,充分展現了納米領域技術驅動、理想牽引、理性布局的“硬科技”創業特色。經過分賽區初賽、決賽等環節,共選拔出29個優秀參賽項目入圍總決賽。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納米科技在基礎研究方麵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一些領域走在國際前沿,積累了大量的成果,但這些成果大部分還停留在論文、專利上,沒有被轉化成真正的技術和產品。”主辦方負責人、廣納院院長、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表示。中國納米科技界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加強基礎研究與產業界的融合,在繼續深入開展科學研究的同時,也應持續加強成果的轉化應用,“納米之星”大賽正是這樣的一個契機。
本屆大賽通過項目參賽培訓、路演展示、資源匹配等手段,實現人才、技術與產業、資本等要素的深度融合,將科技優勢直接轉化為創業資源、發展動力,促進納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我國納米科技產業發展。
與往屆比賽不同,今年“納米之星”大賽參賽企業或團隊展現出兩大亮點:
一是涉及信息技術的項目數量明顯提升。總決賽29個參賽項目中,近半數的項目內容都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其中不乏納米光學器件項目團隊的“全息衍射波導顯示器件”項目這樣的改變人類信息感知與交互的顛覆性技術,該項目團隊以納米光柵波導器件為核心部件,在納米光柵設計、尖端納米加工以及係統性開發等多個方向完成了突破性關鍵技術研發。
二是針對“卡脖子”技術展開的研發及產品明顯增多。不僅有定位“下一代顯示技術”創造者的“全息衍射波導顯示器件”項目團隊,還湧現了一批覆蓋高性能磁芯、有機半導體、高性能複合材料、高能量密度儲電材料及器件等核心技術領域的項目。越來越多企業和創業團隊以突破核心技術封鎖為己任,利用納米科技賦能技術提升和產業發展。
大賽除了評出未來企業組和創新企業組一、二、三等獎外,還根據參賽項目的技術、價值、商業運作等方麵的優異表現,各組分別評出“技術領先”“投資價值”“商業模式”專項獎。
賦能納米科技產業化
打造產業集聚的“黃埔加速度”
本屆大賽同步舉辦全國納米科技大講堂,高鬆、成會明、謝毅三位院士分別就“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著力培養產業領袖”“石墨烯及二維材料:製備與應用”“熱場下二維材料表界麵行為規律與智能無機熱防護”等主題作專題演講。
納米科技是多領域交叉學科,與廣州布局的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NEM(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具有高度融合性。比如在人工智能領域,傳感器的核心技術包括微納器件設計加工、敏感材料,都離不開納米技術的應用。
據悉,“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作為中國納米科技領域最高賽事,迄今已成功舉辦至第六屆。今年起,大賽總決賽落戶黃埔區、廣州高新區,將有助於推動一批優秀的納米科技領域成果在粵港澳大灣區轉化落地。
近年來,黃埔區、廣州高新區錨定“創新”航向,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創造更多“從0到1”的原創成果,推動更多“從1到100”的成果產業化。對標全球頂尖研究中心,在廣州科學城組建“黃埔實驗室”,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家創新體係戰略力量的“科技黃埔軍校”,提升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能級,完善創新創業生態體係。
作為黃埔實驗室的核心組成部分,廣納院於2019年12月掛牌成立。廣納院是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廣州高新區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定位於國際一流的納米科技轉化基地,聚焦科技創新鏈4-6級,打造完整的1-9級科技創新鏈,形成創新鏈上中下遊的同步協調發展機製。
坐落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的“中國納米穀”是黃埔重點打造的納米產業集聚區,按照“一區四園一中心”模式分期建設,包括納米製造與智能技術產業園、納米醫療與健康技術產業園、納米能源與環境技術產業園、精準納米技術與超材料產業園。通過引進中科院和高校頂尖團隊,培育、孵化一批高科技創新企業,“中國納米穀”將引領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成我國納米科技從基礎研究到應用技術研發再到產業轉移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體係,形成納米科技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
為促進納米產業布局,吸引人才落戶,廣州高新區專門出台《促進納米產業發展辦法》(簡稱“納米10條”),覆蓋研發平台獎勵、融資扶持獎勵、重大項目獎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納米之星”大賽獎勵、辦公用房補貼、重大推介交流補助等多個方麵,全方位支持納米科技領域的人才、項目、企業到黃埔來落地生根,發展壯大。
“黃埔區聚集了眾多的頂級科研院所,可以相互交流,具有很好的研發基礎。同時對高科技技術支持的政策力度大且務實,‘納米10條’規定的相關獎勵和扶持政策,我們正在努力爭取。”總決賽參賽團隊納米光學器件項目組負責人李曉軍說。
據悉,2021年起“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將納入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專業賽。這是繼醫藥行業總決賽後,廣州高新區承辦的又一項全國性雙創賽事。廣州高新區將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創業政策,做深做實創業服務,以更積極、開放、有效的方式聚才引才,助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各組別獲獎者
各組專項獎獲獎者
(供稿:張成 範敏玲 吳衝 劉春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