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隊員組織旅客有序排隊上車
上“戰場”前,互相幫忙做好防護
沒有固定作息時間,電話一響,哪怕是三更半夜,也得立刻動身;勞累、困頓、饑餓,是家常便飯……他們日夜兼程與疫情賽跑,往返穿梭於火車站、機場與酒店、街道社區之間,一天天、一趟趟,運送來自全球各地入境旅客。
隨著國外疫情蔓延,麵對驟增的入境旅客,我區越來越多的逆行者,加入到轉運戰鬥隊伍中,成為抗“疫”新形勢下的一道最美風景線。
讓“逆行者”無憂,讓勇敢者前行。今年2月7日,我區在廣州市各區中首先出台激勵疫情防控一線鐵軍八條措施,從八方麵激勵各級黨組織、黨員幹部和聯防聯控基層工作人員衝在一線,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我區共有434名抗疫一線人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嚴格把關,首批7人及時吸收為預備黨員。在戰“疫”一線表現優異的幹部,有4名區管幹部和12名科級幹部得到提拔晉升。
轉運隊伍從最初幾名機關工作人員、誌願者,發展到15名帶班領導和83名工作人員。從3月3日至9月3日,我區共組織派出957個轉運班次,累計出勤服務2343次,累計轉運相關入境人員16817名。180多個日夜裏,我區98名轉運人員堅守一線,主動服務,沒有一單入境旅客不滿、投訴、感染等事件發生。
老同誌才下火線,又上戰場
潘振結今年54歲,這位來自區國家檔案館的老同誌,今年初才從新龍鎮九樓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崗位上返回原單位,又一頭紮進了抗疫的洪流,成了有名的老接機隊員——
每逢節假日,他主動替換別人去接機。特別是今年6月份的接機工作,潘振結每次都參加,有時天天去,主動申請,場場參戰。因為習慣了跑機場,老潘滿腦子都是接機,“有時眼睛一張開,想到的是今天有沒有安排接機的活兒。”
像潘振結這樣的老同誌,在我區轉運接機隊伍中還有不少。據區商務局介紹,目前我區轉運隊伍由15名帶班領導和83名工作人員組成。其中15名帶班領導平均年齡55歲,有7名轉運人員50歲以上。每位工作人員出勤後,休息一天,又投入到繁忙的日常工作中。
年齡雖偏大,但工作一件都不曾落下,反而因老同誌的經驗豐富和細心沉穩,讓整個轉運服務工作更顯有序高效。
今年57歲的戴作銀,是來自區司法局的一位快要退休的老同誌。在這次抽調處級幹部參加機場入境人員轉運組過程中,戴作銀主動報名請戰。自今年3月20日參加轉運帶班工作近5個月的時間裏,老戴參與帶班10多次,總共轉運入境旅客高達2000多人次。
在轉運等候期間,戴作銀發現,剛開始部分一線跟車轉運幹部思想上有波動,針對這些問題,他主動承擔起當班轉運幹部的思想和解釋工作,鼓勵大家共克時艱,同時將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爭取到區有關部門和幹部派出單位的理解和支持。
隨著入境人員的增多,機場轉運組麵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不少轉運工作人員頂住家庭的壓力,將家人安排妥當後,安心投入到轉運工作之中。
來自區農業農村局的葉勁旺,在將妻子與10個月大的女兒安頓好在老家後,主動請戰增援機場轉運組。而今年57歲的區城管局四級調研員黃鵬飛,自參加機場轉運工作以來,說服愛人暫回湖南老家生活,兒媳、孫女去了親家家,近五個月時間親人不能團聚,隻能通過電話和視頻相見。
怕感染家人,不敢回房間
近距離轉運服務來自疫情高風險區的入境旅客,這是一場心理戰和生理戰。
更考驗工作人員體力和耐力的是,嚴密不透氣的防護服連續穿五個小時以上,進入感染區不得摘下口罩,口渴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由於被裹得嚴嚴實實,有的工作人員前期經常出現缺氧呼吸困難症狀。
不少工作人員坦言,剛開始接到這份工作,心情複雜。哪怕像王從越這種參加過海地維和任務,心理和生理素質非常優秀的“廣東省優秀青年衛士”,也不例外。
“沒有絕對的安全,說不害怕是假的。”王從越坦言,第一次出勤很緊張,“在去機場的路上就開始禁飲禁食了,穿上防護服都不敢亂動,進去汙染區東西也不敢摸,腦袋懵懵的不知道該幹嘛,那天防護服就穿了六個多小時,身體和心理的壓力都很大。”
王從越說,第二次出勤回來是晚上九點,到家後聽說上次接回來的人員有發熱的,把他嚇了一跳。“那天晚上,我在陽台坐到12點多沒睡意,不敢回房間,後來在客廳對付一宿。第二天再問,說該人員是普通的發燒,這才平複一下心情。”
這樣的“烏龍”,也發生在王從越身上。在一次出勤回來,王從越發現自己頭暈、咳嗽、渾身無力,感覺和新冠的症狀相似,讓他又一次恐懼。王從越連忙去做了核酸檢測,結果是陰性,原因是休息不好加上天氣炎熱造成的突然間高血壓,王從越總算鬆了口氣。他在休息一周身體恢複後,又出勤了。
“當你把它看成一種責任時,便也就無所畏懼了。”葉勁旺說,從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起,困、餓、渴、大小便,都是要自己克服的困難。很多時候,由於工作時間不確定,錯過了飯點。一般在進入機場接送區域之前吃一些麵包充饑,有時甚至要等到工作完成後才可以進食。
“雖然饑餓勞累,但我們未曾有過退卻或怨言。我知道,這場戰‘疫’形勢嚴峻,任重道遠,容不得半點鬆懈馬虎,隻要人人盡責,就是目前最有效的‘疫苗’,而健康的心態,更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葉勁旺說,轉運工作環境比較辛苦,但一想到自己的付出,能換來祖國的平安、社會的安寧,自己辛苦一點也是值得的。
24小時連軸轉,他們最懂夜的黑
一個“轉”字,道盡了轉運工作人員的艱辛。
“接機工作是24小時連軸轉,沒有節假日。”來自區科技局的“90後”辛典娥說,轉運過程中,先安置集中隔離的旅客,再把居家隔離的旅客,一個個送到各自所在社區。“等待接機、核實登記、檢測、分批接送、拍照、上傳工作群,一趟下來就是一天,整個人連軸轉,也是很辛苦的。”
由於航班時間不確定,接機工作人員必須保持24小時隨時待命狀態,有時要在機場通宵等候。晚上12時、淩晨2時、淩晨4時……在接機人員眼裏,時間已經沒有了概念,“旅客什麼時候來,我們就什麼時候出發。”辛典娥說。因此,通宵工作也是家常便飯。
3月4日至9月3日,我區共接機957次,其中淩晨和晚上航班占三分之一。截至9月4日,機場接機人員約有63次在非正常作息時間出勤。
此外,每日機動組人員須24小時待命,接運機場零散旅客或從市內外區、省內外市符合條件的特殊旅客到我區居家隔離。有些工作人員家住得遠,到達出發地至少需要1個半小時以上。有時出勤還會遇上台風暴雨天氣、任務因特殊原因臨時取消等各種突發狀況。
作為一名老接機隊員,潘振結說,除了接機,他還要參加區直機關工委組建的聯和社區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這兩項工作,老潘從不落下。他經常接機半夜三更才回家,第二天早上,他又到社區值守。由於工作連軸轉,今年5月潘振結一病就是20天,可等到6月身體好轉,他又馬上歸隊。
疫情之下,接機人員作為一群特殊的夜歸人,有時也免不了被人懷疑的尷尬。區城管局四級調研員黃鵬飛參加接機工作以來,數次深夜2點多才回家。當小區保安詢問情況時,他根本不敢說自己參加了機場入境人員轉運工作,隻能編造善意的慌言,陪上笑臉,用別的理由解釋工作。
“我們每一次轉運工作完成後,都要經過嚴格的消殺、測溫,自認為還是安全的。”黃鵬飛說,即便如此,也不能輕易暴露身份,免得讓小區居民擔心。
不斷重複的工作流程,沒有白天黑夜的工作狀態,固然是一種挑戰,但也足以讓接機工作人員內心充盈。
“有時在深夜接入境旅客到集中隔離點的高速途中,望著夜幕中閃爍的車燈,耳邊偶爾傳來旅客的談話聲,想想我們每天的奔波,正是為了守護我們生活的城市這份和平祥和,再累也是值得的。”參加轉運工作的區應急管理局楊凱宇深有感觸地說,“就像一部電視劇裏說的:什麼最美好,太平世界最美好。”
漫長的等待:有誤解,更收獲感動
在整個轉運過程中,讓接機工作人員感受最多的環節,就是“等”。
葉勁旺介紹,接到轉運任務的工作組,需要至少提前半個小時到達機場待命。飛機落地後,還需要一段時間等待所有的航班旅客全部測完體溫和登記好信息。
“轉運之初,入境旅客在機場停留的時間比較長,從下飛機到分揀給各個區,一般也要2-3小時。有的旅客早上8點下飛機,到晚上6點才被接走。”王從越說,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旅客饑餓、疲勞、困乏、不耐煩交織在一起,難免會情緒激動,少不了指責和謾罵,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事情,時有發生。
辛典娥提到一個細節:每接一位旅客,就要手寫登記護照信息,反複如此,直至登記完成。有時還要安撫情緒偏激的旅客,麵對不一樣的旅客,同樣的工作需要反複傳達。“看似井然有序的工作,實際上並不輕鬆。”
讓葉勁旺印象深刻的一次接機任務是:5月9日,葉勁旺和隊友淩晨1時15分出發到機場。由於航班晚點,葉勁旺一直等到早上7時才從機場集散區接到入境旅客。
由於長達十幾個小時的回國路程,再加上機場長時間的等候,現場的旅客都感到非常的疲倦和急躁。有的人表達了勞累與饑餓,有的人表達了流程耗時過長。特別是當時還沒有實行推廣“一碼通”,有幾位旅客對著葉勁旺大發脾氣,抱怨掃碼乘車登記信息的繁瑣和重複。
麵對這種情況怎麼辦?葉勁旺的經驗是:將心比心,主動關懷。“其實大多數旅客都是講理的,心情的煩躁也是因為勞累與饑餓、等待與不安。我們除了照常的解釋、安撫、勸導之外,主動向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關心、幫助和信息,往往獲得他們更多的信任。看著他們坐在車上疲憊地睡著時,我感同身受地覺得他們真不容易。”
王從越表示,決不能和旅客吵架激化矛盾,隻能軟處理,一邊聆聽他們的牢騷,說好話安撫他們的情緒,一邊解釋隔離政策,受了委屈也隻能當作沒聽見。“當回到隔離酒店,看到‘歡迎回家’等各種愛心圖案時,旅客的情緒馬上平和了,看到他們陸續入住邁進電梯的背影,我的委屈也一掃而空,回家真好!”
轉運接機過程,也有滿滿的感動。今年6月21日晚,在機場集散區,一位大約六七歲的小女孩突然跑到葉勁旺麵前,送上一袋糖果禮包,對他說這是她專門從國外挑選的,要感謝接送她們回家的“大白天使”。
“那天正好是父親節,雖然當時我沒有收她的禮物,但我心裏非常溫暖。其實,這樣溫暖的瞬間還有很多,一句辛苦了,一句謝謝你們,就足以讓我們感到暖心,覺得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葉勁旺說。(供稿:鍾飛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