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後的石窩洞經濟社
拆遷前的石窩洞經濟社周邊被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環繞
一天談妥項目,一周完成測量和準備工作,一個月完成整體拆除,拆遷過程零投訴,零上訪,村民簽約支持率100%……九佛街山龍村石窩洞經濟社,曾因麵積小、村民有顧慮、開發商不積極等原因,搬遷改造工作五六年來進展緩慢。自今年7月以來,九佛街黨工委順應村民訴求,創新方法策略,製定了“三個一”(一天談妥項目、一周完成全部測量和啟動拆遷、一個月完成整村拆遷任務)方針,大力推進石窩洞舊村改造工作,為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和村民異地回遷掃平最大障礙。
街道:了解村民願望 拍板啟動舊改
400多畝地,450多名村民,年紀最大的98歲,最小的剛出生還未滿月……九佛街山龍村石窩洞經濟社位於中新知識城北部片區,是九佛街唯一一處村下轄經濟社“飛地”,與山龍村其他經濟社並不相鄰,座落於楓下村與佛塱村之間,麵積約1平方公裏,村民都姓楊,族譜記載是北宋名臣楊家將的後裔,建村已有900多年曆史。
2014年左右,石窩洞經濟社原有的1600畝土地被征用約1200畝作為產業用地,創維工業園和一些重點交通項目相繼落戶該區域。對於經濟社的278棟房屋,政府計劃按拆遷政策配備安置房,但村民不想搬。
“不遠處有萬科、綠地等大開發商的樓盤,房子洋氣,配套也高級。”石窩洞經濟社社長楊國明說,相對於征拆安置,村民們更希望做舊村改造。這件事已經困擾了五六年,直到今年6月份,村裏還在為爭取舊改向街道打報告。
九佛街黨工委書記姚錦全在深入了解村民訴求後,找準石窩洞經濟社的問題症結,果斷拍板,支持把石窩洞經濟社納入舊村改造範圍。但小有小的難處,開發商一看麵積這麼小,項目收益沒把握,遲遲不肯投入資金和人力,村民好不容易盼來的改造又卡住了。
村民:支持源於信任 100%投票通過
“已經給了你們一個月時間,不幹就換人。”7月20日,街道果斷換掉原有開發商,引入實力更強的開發商,並約法三章:一天談妥項目,一周完成測量,一個月完成整村拆除。“能在一個月內完成就趕緊開始,完不成就再換人。”九佛街給開發商下了“死命令”。
但拆遷是一個大事件,錢什麼時候能到賬?哪一年能回遷?老人如何安置?村民們心裏還有不少問題。在項目啟動後,九佛街黨員幹部多次到現場督查,了解項目進度,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始終強調“群眾的利益高於一切”,要切實保障村民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上級的決心讓石窩洞村民看到了希望,並回報以堅定的信任。“將來回遷到什麼地方還沒有定,要走流程,但我們村民100%簽約同意改造方案。”楊國明介紹說,大家熱情高漲,原定一周的入戶測量工作,實際上3天就完成了。
7月27日上午,石窩洞經濟社舉辦舊村改造拆遷啟動儀式,伴隨著機械“轟隆隆”的聲響,房屋迎來“首拆”。自此之後,石窩洞經濟社的3個社委、5個村民代表,全部投入到政策宣傳和解疑答惑中。一些村民擔心入戶測量不準確影響收益,他們就帶著測繪人員上門,告訴大家這是政府請來的測繪公司,讓大家放心。為防止有村民搶建引起糾紛,石窩洞經濟社組織了12名骨幹,每天巡邏值班到淩晨兩三點。
一些老人不願意離老村太遠,街道就和開發商協商,把原本70歲的集中安置標準下調到65歲,在村旁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安置點。殘疾人和困難家庭也得到妥善安置。整個拆遷過程實現了零上訪和零投訴。
開發商:這裏做改造最“簡單”
“公司領導上午來了解項目,當場就拍板,下午就把我調過來了。”項目合作方負責人胡敏娟用“突然”來形容當時的感受。她剛趕到黃埔,就被請到九佛街“百萬拆除月”的啟動儀式現場,上台領任務立軍令狀,當天就住進酒店,第二天就從其他項目抽調專業人員進駐石窩洞。
為什麼公司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決定接手項目?除了看好九佛片區的發展外,胡敏娟提到的另一個因素是“簡單”。作為資深房地產經理人,胡敏娟操盤的項目超過一百個,而我區的舊改項目流程簡單清晰,省了前期各種準備工作。“隻要你專業水平夠,資金充足,就能來做,而且是馬上開幹。”胡敏娟說。
截至8月20日,石窩洞經濟社已完成整體拆除,僅剩4棟房屋作為項目簽約和65周歲以上群眾的臨時安置點。
能在一個月內順利完成約7萬平方米的拆除,公司上下都很高興。“我們做‘三舊’改造就怕拖時間,有時個別房子拆不下來,我們整個項目就要停滯,資金成本和人力投入損失很大。”胡敏娟認為,正是黃埔政策和九佛速度讓開發商敢於投入。針對石窩洞項目,項目方已安排了1.5億元前期資金。
“我們已經完成了三個一,未來要在政府和村民的支持下,爭取完成五個一,就是一年走完選址、動工前準備等流程,一年完成建設,讓村民兩年後住進新房。”胡敏娟說。(供稿:任朝亮 馬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