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區“百千萬工程”鄉村CEO培訓學堂開班。李劍鋒 攝
11月1日,廣州市黃埔區“百千萬工程”鄉村CEO培訓學堂在廣州香雪國際公寓開班,著力在全區培育一批愛鄉村、懂治理、善經營且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鄉村CEO,提升鄉村運營者的綜合素質,努力打造城鄉融合、產城融合雙標杆區,爭取早日將“百千萬工程”的 “施工圖”變成“實景圖”。
首次培訓為期兩天,黃埔區61個村(居)經聯社董事長,以及區屬國企、從事鄉村振興產業的企業相關負責人共80餘人參加培訓。
課程內容形式多樣
為鄉村“CEO”充電賦能
“本次培訓既有理論講授,如‘百千萬工程’相關政策的解讀,提升學員的理解與認識,也有實操應用和現場案例教學,包括土地和金融扶持政策等產品介紹,幫助鄉村CEO解決製約鄉村發展普遍存在的問題。”黃埔區“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專職副主任莫豔華介紹,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多層次、多角度賦能鄉村CEO人才發展,課程設計緊貼實際,為學員們“充電賦能”。
據悉,此次課程聚焦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村土地資源盤活、鄉村旅遊、鄉村產業招商等內容,致力提升鄉村運營能力,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其中,“鄉村文旅等項目活化與商業規劃運營”專題係統梳理國家和省市鄉村振興政策體係,著重解析在“百千萬工程”引領下,如何聚焦縣域、鎮域、村域發展文旅產業的政策要點;“建築美學與百千萬工程”講座注重實際工程項目的解讀,係統闡述在具體落地過程中如何培養發現“美”的眼睛,以及創造“美”的能力。
“我對建築美學這堂課非常感興趣,目前我們社區計劃引進一些商業項目,如何設計出亮眼的商業地標非常重要。”首期學員,大沙街橫沙社區黨委書記、居委主任、經聯社董事長羅俊強表示,舉辦此次培訓會非常有必要,轉製社區的董事長有些沒有係統學過管理經營知識,此次培訓的內容為他們“量身定製”,給他們提供了一次很實用的理論學習、業務提升的機會。
據莫豔華介紹,未來會將鄉村CEO的內涵逐步外延,引進、培育更多專業人才,讓專業的人才幹專業的事,通過企業化方式運營鄉村集體資產。
一村一策
探索黃埔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舉辦鄉村CEO培訓,是為了著力培養與產業發展相適應、與鄉村發展相協調的鄉村集體經濟管理人才隊伍。而關鍵在於要結合實際,探索出一條差異化、特異性的鄉村振興之路。”黃埔區委副書記、區“百千萬工程”指揮辦主任陳智勇在會上表示。
對於這點,新龍鎮大坦村黨委書記吳益平深有同感。“要做好一個鄉村CEO,更重要的是善於發現和挖掘本村的特色和亮點,充分利用好本地資源,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新龍鎮大坦村,是一個民俗文化深厚、自然環境優美的小村莊,被評為廣州市美麗鄉村。這裏的貔貅舞傳承了200多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坦村以貔貅舞作為鄉村振興發展的亮點,結合鄉村旅遊,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參觀。
與大坦村不同,大沙街橫沙社區走出了不一樣的路。
“我們以舊改為抓手,將老舊工業廠房騰出新的土地空間來招商搞建設。”羅俊強表示,通過引進黃埔創新中心、橫沙數字經濟產業園,村集體收益實現了翻番,預計項目建成後,將從原來的幾百萬增加到超過一億元。
“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積極推動“一街一主業+N”產城融合行動。按照“一街一產業”“一村一特色”,製定17個鎮街、61個村居實施方案,推動產業鏈延伸到鎮街、村居。此次鄉村CEO培訓,是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落實的重要舉措,將促進更多優質鄉村振興項目在黃埔湧現,努力打造城鄉融合、產城融合雙標杆區,實現“城市讓鄉村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
(徐潔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