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引進多家代表國內一流水平的三級醫院。圖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 賈自豪 攝
北師大廣州實驗學校是廣州市唯一一所十五年製公辦學校,成為黃埔區優質教育的一張名片。
策劃/黃蓉芳 張成
文/記者鄭嘉俊
圖/記者李劍鋒
5年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不斷推動醫療、教育、公共文化設施等建設,在紮實辦好民生實事、推動傳承曆史文脈、促進共同富裕上主動擔當、勇挑大梁。
在這張“民生答卷”裏,我們看到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政府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所做的不懈努力——
衛生服務網絡更完善了。在黃埔,如今已集聚了中山醫係、南方醫係、廣醫係、省醫、省第二中醫院等多家代表國內一流水平的三級醫院,擁有1個省特色專科、2個廣州市中醫特色專科培育項目和6個區重點專科。
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學位更多了。5年來,黃埔以每年平均增長10%的速度,先後投入180多億元,新開辦中小學中小學48所,新增學位約74000個;新開幼兒園70所,新增學位27000個,學位同比增長超30%。
公共文化服務更豐富了。在黃埔,圖書館、文化館每年開展線下及線上公共文化活動超1000場,參與人數超100萬人次;入選廣州市文化和旅遊精品線路累計27條;轄內共新增國家3A級以上旅遊景區5家,鄉村旅遊民宿實現“0”的突破……
——政府答卷——
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在過去的5年裏,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在紮實辦好民生實事上書寫了亮麗篇章。
醫療資源布局更均衡,街坊看病更方便了——
5年來,黃埔的優質醫療資源得到了均衡布局。全區已集聚中山醫係、南方醫係、廣醫係、省醫、省第二中醫院等多家代表國內一流水平的三級醫院。目前有三級醫院9家、專科醫院6家,跟2017年相比,增加三級醫院6家,專科醫院6家;同時還引進了婦幼、眼科、腫瘤、康複等專科醫院。
區屬醫院也在積極推進重點學科建設。廣州開發區醫院完成省級卒中中心建設,腦卒中臨床救治效率得到提升,臨床路徑得到持續推進,病區優質護理覆蓋率為100%,專科護理人才培養進一步加強,基本藥物製度進一步鞏固,惠及轄區居民。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則開展“一中心一品牌一特色”項目創建活動,湧現了一批特色明顯,具有全國、省、市影響力的品牌項目。通過學科建設、專家下沉等措施,有效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截至2023年中,全區總診療量為2462319人次,其中醫院1067054人次、鎮衛生院63573人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77949人次;出院人數108688人次;三級醫院平均住院日6.4天、平均病床使用率56.21%。
全麵踐行教育惠民,孩子上學更方便了——
5年來,黃埔先後引進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優質教育資源合作辦學,龍頭校、新建優質學校協同帶動、優質覆蓋局麵初步形成;實施“引”“培”雙驅,引進1名名校長、2名高層次傑出人才,全區特級教師數量達30名,正高級教師數量達49人,居全市前列;建立全市首家教師書院,積極構建積分入學、分指標到企業等多元途徑,為78%以上外來務工子女安排公辦學位。
同時,黃埔還優化教育資源頂層設計,修訂完善“教育10條”,在全市率先開展新機製教師改革。大力引進國企、高校參與開辦公辦性質幼兒園23所,占全區公辦性質幼兒園45%。
公共文化服務更豐富,去圖書館更方便了——
5年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文化產業發展載體麵積從8.85萬平方米躍增至35.35萬平方米,目前全區文化產業園區總量已達7家(國家級1家,省級1家、市級4家、區級1家);建成各類圖書館、文化館分館(服務點)118個,其中圖書館(服務點)86個,文化館(服務點)32個,與社會力量共建分館(服務點)60個,達到了每7000人擁有一個圖書館全國領先標準;文化精品迭出,大型舞劇《到那時》、大型舞蹈詩《黃埔長歌》、小品《火》《波羅粽香》《獅舞吉祥》,講述黃埔“十古”的宣傳片《“嗨皮”十古說黃埔》等原創文藝作品皆榮獲各類獎項。
5年來,黃埔區在全市各區中率先完成區級及以下368處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使用協議書簽訂,簽訂率100%;率先完成7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製地帶的劃定並公布實施。同時,還推動了辛亥革命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成功移交黃埔區政府管理,進一步整合長洲島文物資源。
引入品牌商業綜合體,消費市場更有活力了——
5年來,黃埔區積極引入品牌商業綜合體,點燃了市民的消費熱情。2023年7月15日正式開業的廣州黃埔大悅彙項目,引進了金聲金逸電影院、廣州酒家、覔書店等多個老字號、老品牌,彙聚盒馬鮮生等黃埔首店33家,月均客流量達約100萬人次。
高端酒店也持續落子。希爾頓惠庭酒店、亞朵酒店(保盈店)等高端品牌酒店陸續開業,知識城智薈塔項目引入新加坡高端品牌悅榕莊酒店落地……這些功能配套又助推了商圈的發展。
“Young城Yeah市”消費品牌也越擦越亮。夜食、夜購、夜娛……多元化的夜間消費體驗,豐富的夜間消費內容和場景創新,讓街坊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百姓閱卷——
夏港街道麗江社區孤寡老人劉叔:
我要給社區網格員打滿分
近日,夏港街道麗江社區“不見人影多日”的劉叔終於重回街坊視野,大家放下了懸著的心。
劉叔是麗江社區一位孤寡老人。他說,麗江社區就是他的“監護人”。今年9月初,社區網格員在走訪探望的過程中,發現劉叔走路總是小心翼翼,心情十分低落。在社區網格員的多次探詢下,劉叔才告訴對方,自己的雙眼當時已接近失明狀態。
微網格醫務人員立即對劉叔進行初步檢查,發現其患有白內障。麗江社區工作人員得知此事,立即聯動街道公服辦、雙百工程社工站討論為劉叔定製個性化的關懷幫扶方案。
診查、體檢、手術……一個多月後,劉叔的眼睛終於重新有了光彩。
“太好啦,我終於重見光明啦!”劉叔說,如果沒有社區網格員全程陪他去醫治,他的眼睛肯定會越來越差,直至完全失明。
劉叔說,在麗江社區,像他這樣的“重點保護對象”不隻他一個。在這裏,無論是“老”,還是“小”,都會受到社區的格外關懷。“用社區工作人員的話來說,隻要是‘一老一小’群體,都是他們的關注對象。”
今年2月以來,夏港街道麗江社區全麵打造“微網格”治理工作體係,在3個專職網格的基礎上,再織密10個“微網格”,以黨員、網格員、醫務人員、警務人員、群眾監督員“五員一格”的工作模式,實現暢聽民憂無死角,服務群眾全覆蓋。其中,麗江社區微網格員聯合華恩醫院誌願醫療服務隊,為轄內困難群眾開展健康服務,密切關注社區老人健康情況。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開展常態化入戶探訪等活動,及時掌握服務對象的生活、身體、心理等情況,然後將群眾一個個“急難愁盼”的問題變成一個個“滿意清單”。每一個“滿意清單”背後,都是工作人員默默的付出和無私的奉獻。
“你問我給社區工作人員打多少分?那肯定是滿分!”劉叔說。
——專家把脈——
醫療教育公共文化服務體係
三管齊下打造 “幸福黃埔”
朱泯靜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社會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近年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在紮實辦好民生實事,推動醫療、教育、公共文化設施等民生福祉建設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未來,該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一步進行幸福黃埔建設。
一是樹立“大健康”理念,完善黃埔區全周期醫療服務體係。首先,強化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幹預,推進健康關口前移,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其次,進一步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加速推動落地中山一院腦科學中心,支持中山三院嶺南醫院二期、知識城南方醫院等院區改造和建設,全力提升發熱門診(診室)服務能力、兒童健康保護能力、重症救治能力、患者轉運能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再次,進一步增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堅持以全科服務為導向,立足黃埔區社區居民人口特征、功能定位和實際需求,在適宜技術和豐富服務上下功夫,開展口腔、兒科、康複護理、中醫等多種醫護項目。此外,提高二、三級醫院專家下沉社區服務質量,不斷提升黃埔區居民的優質醫療服務可及性。
二是堅持擴優提質宗旨,構建黃埔區高質量教育服務體係。首先,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新改擴建學校加快建設、移交,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以持續擴大優質公辦學位供給。密切關注和監測黃埔區學齡人口結構變化,前瞻性動態優化調整幼兒園、中小學學位供給數量。同時,加大引進合作辦學力度,促進實現學位保障和內涵提升“雙目標”。其次,持續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健全全方位教師發展保障體係,完善校級後備幹部的遴選、培養和任用機製,加大名校長、名園長、骨幹教師培養及引進力度。再次,圍繞製造業當家戰略,建設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所需的“高水平、有特色”職業教育,培養匹配黃埔區產業體係發展的複合型技能人才。最後,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樹立數字思維,推動數字教育的技術、模式、業態和製度創新,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催生新的教育場景和教育形式,實現教育整體水平提升。
三是鎖定提檔升級目標,打造黃埔區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體係。首先,深度挖掘黃埔區曆史文化資源,包括波羅誕、香雪節等民俗文化,加快扶胥古運河連通工程建設,推進深井等傳統村落保護活化利用,打造珠江國際慢島,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其次,賡續紅色血脈,擦亮東縱精神等紅色文化新品牌。最後,數字賦能公共文化。推動廣州海事博物館數字化提升,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文化“IP”化,借助數字技術讓居民同步共享數字文化產品。基於大數據挖掘居民喜好和潛在需求,開發創新公共文化供給方式,更好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促進黃埔區公共文化事業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