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均為乞巧作品 李劍鋒攝
市民朋友在文衝幸福裏文炳陸公祠觀賞黃埔區乞巧作品。李劍鋒攝
小朋友在學習廣繡 李劍鋒攝
來黃埔體驗廣繡元宇宙AR藝術吧!8月16日上午,在浪漫美好的七夕節將臨之際,為期7天的“文心編幸福,巧手織繁華--2023黃埔乞巧文化交流”活動在廣州市黃埔區文衝幸福裏拉開帷幕。今年的黃埔乞巧文化活動除了展示超200件傳統乞巧文化精品之外,還以科技加持創新業態模式,實現“非遺”與“科技”的雙向賦能,提升非遺文化的趣味性和互動性,為觀眾帶來美妙的沉浸式體驗。
開幕式當天,民間學者、市民朋友齊聚古色古香的幸福裏,醒獅表演、葫蘆絲表演、粵劇表演、太極功夫扇……幸福裏牌坊下,喝彩聲此起彼伏。一旁的文炳陸公祠內人流熙攘,市民朋友在乞巧非遺代表傳承人的講解下,共賞一幅幅風格迥異、精彩紛呈的“乞巧”畫卷。
氣氛濃:超200個乞巧作品在祠堂展出
今年的8月16日至8月22日(農曆七月初一至七)七夕期間,黃埔區民間文藝家協會(下稱“黃埔民協”)組織15個祠堂及乞巧小組精心準備了超過200件作品,在文衝幸福裏文炳陸公祠集中展示供大家觀賞,同期舉辦“巧藝精品創作創新大賽”,邀請專家至現場評審。活動期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還將組織專家前來調研,深入探討中華傳統七夕文化的內涵。
走進文炳陸公祠,黃埔橫沙廣仁家塾(羅公祠)乞巧組帶來的作品《妹仔屋擺七娘》格外顯眼。作品再現了50年代的巧姐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睡地板、吃自製瀨粉、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的“乞巧”情境。據介紹,在50年代物資匱乏的情況下,她們在居住地(妹仔屋)中擺設自己的手工作品,需在不大的屋子裏把木床拆除,還需向各家各戶借來八仙台作為展台,足見過去姑娘們對待這浪漫的中國傳統節日相當重視。
荔枝柴燒鵝、黃埔炒蛋、白切雞、喜灼九節蝦、雀巢鴛鴦丁、香芋扣肉、油燜冬菇……展品中,滿席的“粵菜”格外誘人。此外,還有花生團、湯圓、油角、五月粽等鄉村美食,趕鴨下田、農場樂園、竹林茶院這些生活氣息濃鬱的鄉村生活場景。現場一位小朋友對一疊蔥薑豉椒炒山坑螺特別感興趣,“做得太像真的了,看著都想嚐一口。”
“每年的乞巧節期間,黃埔區的巧姐們都會在祠堂裏‘擺七娘’,如今已經是我們黃埔地區最具民俗特征、最具浪漫色彩、最具民眾參與度的民間民俗文化品牌活動。文衝作為黃埔最早‘擺七娘’的地區之一,今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重新恢複‘擺七娘’,活動較往年也更為隆重。”黃埔民協副主席、乞巧分會會長陳秋敏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注重結合鄉村振興工作,以“粵菜”“粵菜師傅”等為主題創作,有反映現代幸福生活情景的作品,也有講述乞巧民俗、曆史典故、黃埔民俗曆史場景、民間故事、民間傳說的作品。
“乞巧作品呈現出的微縮景觀中還有深層內涵,像《朝耕暮耘》展現了從播種到施肥除蟲,最終收成整個過程,寓意年輕人要努力奮鬥,才能實現人生夢想。”廣州市乞巧非遺代表傳承人朱小萍介紹。
曆史久:乞巧文化代代相傳
七夕節由中原傳入,曆史悠久,廣州地區由傳統的“拜七夕”,逐漸演化為“擺七夕”,在黃埔區則稱為“擺七娘”,並有“擺大七娘”與“擺細七娘”之分。黃埔乞巧風俗經長期挖掘、傳承、發展、提高,以獨特的表現形式、精湛的技藝而聞名,具有貢案規模大、參與人數多、作品精巧、題材廣泛等特點。
20世紀80年代末,曆史悠久的黃埔乞巧在各家族長老的支持下,開始按姓氏在各自的祠堂“擺七娘”。時至今日,黃埔乞巧已形成以祠堂為主要載體的獨特乞巧文化,並通過“進校園、進社區”等各種方式逐漸傳播出去。
目前,黃埔區有近300名醉心於乞巧的“巧婆婆”“巧媽媽”“巧女兒”。她們心靈手巧,能編善織,能描善繡,潛心創新,巧作精品不斷湧現,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各級各類獎項,為黃埔區民間藝術的發展作出極大貢獻,也為黃埔區爭得了榮譽。
體驗強:“非遺+科技”助力傳統文化傳承
為更好地保護、傳承乞巧傳統民俗文化,鼓勵創作更多優秀的乞巧作品,黃埔民協致力於把乞巧技藝、廣繡技藝等非遺項目,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同時,結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科技企業眾多的優勢,大膽探索“非遺+科技”的新業態模式,力求以科技賦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以優秀傳統文化賦能科技發展,實現雙向賦能,更好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精髓,開辟黃埔特色的傳統文化創新發展之路。
今年黃埔民協創新開展了“廣繡+科技”的工作,通過遇見廣繡、遇見嶺南文化的“高級美”項目建設,構建廣繡元宇宙AR藝術項目、數字藏品、廣繡研學等三大板塊,以科技賦能傳統民間文化發展,打造AR實景劇本遊,利用 AR 技術搭建廣繡文化元宇宙,提升非遺文化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在乞巧交流活動期間,群眾可親臨現場,在遊覽幸福裏的同時,沉浸式開啟一場探索嶺南文化的旅程,體驗元宇宙AR技術與傳統文化合體產生的不同凡響的效果。隻需使用手機識別繡品,元宇宙AR技術就會帶領觀眾進入另一個世界。屏幕外,是平靜美好的繡品大作。屏幕內,是花動、是魚動、是鳥動,讓原本栩栩如生卻隻凝固定格在畫框內的生靈綻放出活力。
“像廣繡這種慢工出細活的作品,有了科技加持,讓非遺傳承活了起來,年輕人會更感興趣,對推廣非遺傳承也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黃埔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李卓熹表示。
(鄭嘉俊、許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