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全省首個“融媒孵化器” 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新華社“第三屆市縣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論壇”舉辦,廣州市黃埔區融媒體中心入選年度“全國融媒體中心能力建設十佳典型事例”。
黃埔區融媒體中心。
近日,新華社“第三屆市縣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舉辦,廣州市黃埔區融媒體中心入選年度“全國融媒體中心能力建設十佳典型事例”,為廣東省唯一入選案例。
近年來,黃埔融媒以“融媒孵化器”為平台抓手,探索“融媒+社會治理”的“黃埔模式”。首創“融媒孵化器”,持續打造黃埔“半月談”新聞發布品牌,開發廣州首個基層融媒參與社會治理創新平台“黃埔融媒幫”,構建以“融媒網格員”為代表的新時代“全員媒體”格局……這些創新做法,打通了基層聯係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裏”,贏得了百姓的由衷點讚。
融媒孵化器:賦能基層治理現代化
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於2022年組織開展了“融媒體中心優秀獎項征集活動”,評選出年度“全國融媒體中心能力建設十佳典型事例”,在本屆論壇發布並頒發證書,該獎項是論壇中重量級最高的獎項。
據悉,全國共有150個縣級融媒體中心、24個市級融媒體中心、16個行業融媒體中心,共計190項調研樣本被納入研究報告,涵蓋短視頻、紀錄片、直播、H5、漫畫、動畫、微電影、MTV等多種報道形式,涉及自主客戶端建設運營、新興技術成果應用、管理模式創新、國際傳播推廣、商務服務合作等領域。
其中,廣州市黃埔區融媒體中心“區縣融媒協同治理——黃埔融媒孵化器”案例,從全國各地融媒體中心190多個調研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年度“全國融媒體中心能力建設十佳典型事例”,為廣東省唯一入選案例。
在論壇上,黃埔區融媒體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區縣級融媒體中心不僅是基層主流輿論陣地,也是基層治國理政的新平台。黃埔融媒已建成包含報、刊、網、端、微、屏等30多個媒體平台的融媒立體矩陣,打造客戶端、兩微、抖音、視頻號等多個百萬級傳播平台,覆蓋用戶超過500萬。以傳播力和影響力為基礎,黃埔融媒發力建設協同治理新平台,首創“融媒孵化器”,與基層街鎮、職能部門合作共建“融媒分中心”,以“平台+技術+人才+數據”為基層各職能部門賦能,孵化出黃埔政法融媒、消防融媒、國資國企融媒等20個融媒矩陣,開發出“黃埔融媒幫”“黃埔平安指數”“紅色黨史小宣講員”等基層治理平台和工具。
本屆論壇評審委員會專家指出,黃埔“融媒孵化器”基層治理案例,體現了“權不在我,治理有我”的理念,即不依靠行政職權的定向轉移,而是依靠治理資源的優勢互補;不依靠單個主體集中做大,而是依靠多元主體良性互動、同頻共振,用基層融媒的平台、人才、技術和強大的用戶基礎,賦能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黃埔融媒幫”:在服務群眾中融通黨心民心
天台私拉晾衣繩,雜亂無序且易造成安全隱患,爭繩晾衣曬被引發糾紛……近日,廣州市黃埔區蘿崗街道羅蘭社區居民的這起糾紛通過“黃埔融媒幫”平台反映問題、要求社區介入。負責該社區的網格員收到了上述問題投訴,經過實地調查並和社區溝通,決定在樓棟天台統一安裝公共晾衣繩。
這是通過“黃埔融媒幫”平台協調辦理的一件民生實事,也是黃埔融媒協同社會治理的一個縮影。“黃埔融媒幫”是黃埔融媒孵化的一款基層治理新平台。該平台集提問、核實、受理、轉辦、反饋於一體。居民群眾在平台提交訴求後,由區融媒體中心將訴求轉辦給黃埔區“令行禁止、有呼必應”指揮中心,再流轉至區內各職能部門和街鎮社區網格員解決。平台規定:一般問題辦理時限在7個工作日內,緊急情況要求3個工作日內辦結。
自2022年10月上線至今,“黃埔融媒幫”已經協調解決民生疑難問題超過13000個,問題辦結率達95%,讓基層融媒架起一座暢通的“民心橋”。廣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評價,“黃埔融媒幫”的推出,表明黃埔區融媒體中心已成功踐行參與社會治理,也顯示出區縣融媒的功能正發生轉變,具有相當的引領性、啟示性意義。廣東省委黨校教授、廣東社會治理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溫鬆表示,“黃埔融媒幫”的推出,無論是對縣域融媒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重要職能的履行,還是對當地社會治理體係和社會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創新嚐試和探索努力。
除了“黃埔融媒幫”,黃埔融媒還根據各共建單位的工作重點、運營模式、治理目標,製定個性化的孵化共建方案,創新孵化出一係列以問題為導向、高度切合基層治理需求的治理平台和治理工具。比如,針對區委組織部人才工作重點,“融媒孵化器”依托全區中小學校教師資源,組建黃埔“第一科學導師”團隊,線上線下定期開展豐富立體的科學教學實踐活動。針對區教育係統缺乏聚合式線上教育平台的劣勢,打造“黃埔教育直播”“黃埔網課”“作業我來秀”等品牌。針對區消防大隊提升融媒體策劃生產能力水平的需求,組建黃埔消防融媒體中心,借助黃埔融媒的傳播平台和新媒體技術,增強消防宣傳的基層滲透率和傳播力。
孵化“四支隊伍”,打造新時代融媒“全員媒體”
今年暑假,來自黃埔區各中小學的30名“黃埔融媒小記者”走進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的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聆聽紅色黨史故事,開展為期三天的專業黨史展館講解員培訓。從2021年起,黃埔融媒持續培育打造“融媒小記者”隊伍,通過建立“黃埔融媒小記者”活動基地、“一中心一基地多記者站”的布局,建設覆蓋全區學校的小記者站,通過開展常規征稿、主題大賽、線下培訓和采寫實踐活動,為廣大學生搭建展現自我、參與社會實踐的平台,培養了一批“能寫會說善表演”的融媒小記者,推動主流輿論進校園、進家庭。
在了解“融媒小記者”團隊後,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邀請黃埔融媒與其共建一支麵向兒童和家庭遊客的專業宣講團隊,“紅色黨史小宣講員”應運而生。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介紹,以往在接待兒童參觀者時,也是由成人講解員介紹軍校曆史,與孩子缺乏共鳴。而“紅色黨史小宣講員”的“上線”,可以讓“授眾”與“受眾”站在同一視角,更好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進孩子們的心靈。
“融媒小記者”是黃埔融媒孵化新時代“全員媒體”的一個縮影。除此之外,黃埔融媒還打造了一支“海外新聞官”隊伍,吸納區裏全球招商總監賀勵平(德)、外籍研究員安娜(俄)、在華留學生柯林(美)等外籍在穗人士,策劃推出《外眼看黃埔》品牌欄目。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擁有百萬粉絲的英國知名博主司徒建國(Stuart Wiggin)來到黃埔拍攝旅行節目“司徒建國秀”,用特有的英式幽默講述黃埔故事。在黃埔,司徒建國逛古村,探古港用腳步丈量古巷,在老字號品嚐正宗的深井燒鵝……他一邊沉浸式體驗,一邊通過鏡頭向全球觀眾分享在黃埔的所見所聞。相關打卡視頻在海外社交媒體平台同步上線,全網總點擊量超過150萬次。
與此同時,黃埔融媒還大力培育“社區新聞官”,該隊伍覆蓋全區17個街道(鎮)、200多個社區和100家重點企業,借助新媒體力量講好新時代的“社區故事”。在全省高校招募“幸福黃埔體驗官”,借助短視頻平台,用年輕人的話語傳播新時代正能量。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麥尚文認為,黃埔融媒體中心在深度融合的規模矩陣與質量效應上持續探索,展示了富有競爭力的融合發展能力,尤其是立足於廣州這樣的樞紐型城市的資源稟賦與信息引領下對區域治理的全方位需求,積極主動回應黃埔區的社會治理創新的清單,形成了“以協同治理為傳播主責、以科技賦能為動力機製”的區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黃埔模式”。對比全國其他地區的融媒體中心樣本,黃埔融媒體中心是“輕裝上陣”但實現了“重度融合”——從節點上看,開發出“黃埔融媒幫”等係列一串串治理工具,從麵上看,是更大的由“融媒孵化器”締造的一張網,做到了實實在在的以媒體融合推動治理效能提升。
(曾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