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潮講述龍舟龍頭製作。
祈福納吉的香囊、粽葉包裹的清香、舟行水中的快樂……千百年來,端午節給人們留下獨特的美好回憶。那麼,獨屬廣州人的粽子種類和龍舟技藝有哪些,他們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6月15日下午,“活力史誌話廣州”黃埔講古堂第十二期在黃埔區圖書館總館開講。活動以“荷香粽情龍舟景”為主題,邀請黃埔區民間文藝家協會黨支部書記、副主席李曉文和黃埔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龍舟分會會長張偉潮,分別講述了黃埔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波羅粽”和傳統手工“龍舟龍頭、龍尾製作技藝”。
黃埔波羅粽 舌尖上的“非遺”
“五月五,是端陽,粽子香,香廚房……”李曉文講起一段膾炙人口的童謠,帶領觀眾走入粽子的文化。李曉文有著20多年的藝術教學經驗,側重於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創作和傳承推廣工作,曾參與《有品文化在黃埔》《品悅黃埔》等大型藝術講座。說到傳統文化中的端午,她有著自己的講古脈絡。
“非物質遺產並不隻是書上的一個個名錄,它就在我們身邊。”李曉文以“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開頭,講述了文化遺產的分類,並以中華傳統節日為鏈接,講起了端午中的黃埔非遺文化——“波羅粽”,用生動的視頻和圖片,引導大家思考身邊的非遺文化,拉近非遺與普通人的距離。
在現場播放的視頻中,黃埔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波羅粽的代表性傳承人陳玉彩嫻熟地在粽葉上放一勺糯米、一勺綠豆,加入肥肉,然後再鋪一層糯米,小心翼翼將粽葉折疊包製成五角型,剪掉其餘葉片,用線繞六圈捆緊。
波羅粽和端午粽有什麼區別?
“包粽子的葉子不一樣,波羅粽用的是芭蕉葉而不是竹葉;製作方式也不一樣,波羅粽用時八小時,要柴火明火蒸煮。”李曉文為大家娓娓道來。“另外材料的選擇也更為豐富,綠豆、五花肉、栗子等等都可以放進去;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分就是波羅粽包得很實,煮熟之後可以切片吃。”
“年年都吃波羅粽,但今天聽完講古,才知道原來我們黃埔的粽子這麼有特色。”土生土長的鍾先生聽完感慨道,希望以後有機會去廟頭社區學包波羅粽。
探秘龍舟製作 細節裏都是故事
在珠江西江流域,每逢農曆四、五月,各村落便會舉行熱鬧的扒龍舟活動。龍舟被水鄉民眾視為有靈性的聖物,而龍頭作為龍舟最重要的部件,更是代表了一個龍舟隊及其所屬村落的宗族和文化。
去年北京冬奧會二十四節氣宣傳片中,具有嶺南特色的“龍頭”帶著水花躍出水麵。這作品的主人,就是黃埔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龍舟龍頭、龍尾製作技藝”的非遺傳承人張偉潮。
“龍頭需要經過選材、設計、開胚、雕刻、打磨、上漆等十幾道繁瑣工序,才能成型。”現場,張偉潮細細講起龍頭的製作,“不同的地區文化會孕育出不同的龍舟,像東莞地區,龍頭會偏大,粗線條;而廣州這邊,龍頭比較小,競技用的龍頭更加威風;巡遊的龍頭則會偏溫和,隱約透出笑意。”
“黃埔的龍舟,很多細節設計成了卷曲的形狀,在中國傳統文化裏叫做‘祥雲紋’。”張偉潮說,而這種雲紋的打磨,更需要持久的學習和鍛煉,細節裏都是故事,這些才是龍頭的文化韻味。
“劃龍舟對於廣州人來說,不隻是一場比賽,更寄托著鄉親們的情結,維係著不同村落之間的感情紐帶。”黃埔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陳秋敏表示,希望能多舉辦活動或論壇,讓年輕人了解龍舟文化,吸引和號召更多人參與到龍舟文化傳承中。
(劉麗春、林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