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城一島”美麗藍圖到共築科技創新網絡,從保障產業空間到彙聚人才力量,從綠美魅力風貌到傳承曆史文脈,黃埔區堅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保護耕地和生態,“一張藍圖幹到底”。《規劃》重點圍繞老城市新活力、高質量發展領頭示範、黃金內灣區域協作等全新命題與要求,從響應國家、灣區戰略到廣州責任擔當等方麵,明確了黃埔在區域協同、創新驅動、製造業立市、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等方麵的核心使命。
● 灣區時報 蔡偉斌 楊海衛 陳清 何冬華
高點定位,構築美麗國土空間格局
2019年起,黃埔區著手開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製。其間召開了百餘次工作例會和各群體座談會,采用多渠道公共參與,最終形成10萬字涵蓋“1套規劃文本+1套規劃圖件+1套規劃表格+1個數據庫”的“四個一”成果。
在城市定位上,黃埔區堅決扛起走前列做示範的責任,明確定位為“廣州產業發展增長極、灣區科技創新主引擎、海絲國際合作先行區”,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黃埔樣本”的目標願景。
隨著廣州科學城的“五年大變樣”、中新廣州知識城的飛躍崛起,廣州海絲城的振興,廣州國際生物島的飛速成長,“三城一島”藍圖逐漸明朗。《規劃》提出構築“三城一島”美麗國土空間格局,推動構建科學城、知識城、海絲城、生物島戰略互動、空間互聯、產業互補的高質量發展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全要素生產率,支撐廣州活力創新走廊建設。
“三城一島”四個平台,各司其職。其中,知識城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科學城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海絲城建設“一帶一路”的新貿易創新中心,生物島建設世界頂尖的生物醫藥研發中心。
區域協調,共築科技創新網絡
黃埔區作為廣州實體經濟的主戰場、科技創新的主引擎、改革開放的主陣地,該區積極融入區域協調發展,共築科技創新網絡。
在國際層麵,《規劃》提出,提升中新、中以、中歐等合作平台,建立常態化交流機製和實體化合作平台,鏈接國際高端要素,形成更加廣泛的人才培養、科技研發、學術交流等合作網絡,帶動國際化創新要素、國際產業資本集聚。鼓勵境外國際科技金融機構、科技行業組織落戶黃埔,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加強與國際知名創投基金、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
在灣區層麵,《規劃》提出共築灣區創新網絡,打造黃金內灣發展核心引擎——
加強與深圳光明科學城、鬆山湖科學城等重大科技平台合作,協同深圳、東莞等地共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助力“雙區”建設和“雙城”聯動。依托廣州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國際生物島等創新平台,聯合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圍繞生命科學、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優勢領域,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成果示範應用。
在廣州層麵,對接南沙新區,聯動天河區,縫合廣州“東進”與“南拓”兩大牽引力,做實廣州活力創新走廊,打通縱貫中新廣州知識城至南沙科學城快捷交通廊道,強化黃埔與南沙在航運、低空飛行等硬聯通方麵深化合作,合力建設產業集群,與南沙共同推動城市功能聯動優化、營商環境優化升級。
同時,串聯“天河中央商務區+人工智能與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數字經濟為引領,集聚金融商務、會展貿易,打造全球高端要素配置中心。以“五山高校區+天河智慧城+廣州科學城”為核心,打造產學研創一體的示範基地。
此外,黃埔區還強化與增城、白雲兩區的創新協作,支撐廣州活力創新走廊北段發展。
圍繞“製造業立區”,保障產業空間載體
黃埔區落實“產業第一”和“製造業立市”的發展要求,精準配置全域全要素空間資源,保障產業用地,全區101平方公裏增量空間的2/3用於保障重大產業平台,落實大科學裝置等700餘項重大建設項目的用地需求,穩固製造業立市基礎。
《規劃》提出,重點支持芯片、高性能醫療器械、新材料、生物科學等產業,發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智能機器人等廣東省戰略新興產業,智能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等廣州市戰略新興產業。打造“1個三千億+2個兩千億+4個一千億+若幹未來產業”的萬億級產業體係,形成“千軍萬馬齊創新”企業生態。
《規劃》強化戰略創新平台建設。發揮黃埔創新鏈條齊備的優勢,用好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高校等基礎創新能力;用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龍頭企業強大的應用創新能力;用好火村加速器、留創園等企業孵化配套能力;用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製造業的雄厚基礎,以1個廣州實驗室、1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引領,以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支撐,協同各類高水平研究機構,高質量構建“2+3+N”戰略科技創新平台集群,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貢獻“黃埔力量”。
構建高效交通網絡,營造品質城鄉彙聚人才
黃埔區積極推動“高速軌道+高速公路”建設。加密區域聯係通道,構建南北“雙十字結構”300公裏軌道網絡,完善“9高14快4通道”區域路網聯係,推動區內南北重點平台對接,與廣州中心城區、周邊重要城市快速聯係,全麵融入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60分鍾可達大灣區的主要城市,30分鍾可達白雲機場、廣州南站、廣州東站等主要交通樞紐,30分鍾可達廣州市中心。
《規劃》按照城鎮空間功能互補、特色分明的差異化發展策略,構建和諧共生的產城關係,形成知識城、科學城、海絲城三個綜合型城市中心,帶動生物島、新龍、永和、雲埔、西區等八個地區中心的“三級帶動多點”城鎮體係布局。進一步做強科學城、海絲城區域服務職能,向西融入廣州市中心城區一體化發展;做優做強知識城,進一步提升產業支撐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一城四鎮聯動帶動周邊城鎮協調發展。
該區將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公服設施完善方麵,建設“城市+片區+社區”的三級公共服務中心體係與優質15分鍾社區生活圈;結合人才需求靶向供給優質公服設施,統籌城市更新配置教育設施,結合不同類型學校設置靈活應對未來人口結構變化。住房保障方麵,分類保障青年人才剛需、核心家庭改善及低收入人群保障住房,圍繞就業崗位與軌道站點分類增加居住用地供應。
黃埔區充分尊重當地自然地理環境、曆史文化特色、自然山水生態,挖掘和提煉鄉村文化,延續村莊傳統肌理、鄉村風土人情。《規劃》提出,加強蓮塘村、深井村、上莊村、燕塘村、埔心村、南灣村等曆史文化要素集聚的傳統村落的風貌管控和引導,塑造“一村一韻”、“一村一景”、“千村百花”等各具特色的鄉村人居環境。
《規劃》提出建設綠美黃埔,打造全域公園城市。塑造“北部山水新城、中部創新科城、南部人文港城”魅力風貌,新增各級公園82個,公園綠地15分鍾服務覆蓋率由71%提升至90%以上,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1公裏通山鏈水。
黃埔區是展示廣州的重要窗口。南海神廟是千餘年海絲的重要起點、黃埔軍校是民主革命的“將帥搖籃”、廣州開發區是繼經濟特區之後改革開放的第二波熱土。為彰顯“千年海絲起點、百年民主革命先聲、改革開放窗口”等重大曆史節點和重要曆史文化遺產的曆史文化特色,《規劃》提出構建涵蓋自然文化遺產、曆史地段、文物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個層次的遺產保護利用體係。
《規劃》要點一覽
●黃埔區城市定位:
廣州產業發展增長極、灣區科技創新主引擎、海絲國際合作先行區
●加強區域協調,促進高質量發展:
融入黃金內灣,築牢大灣區東西兩岸科技創新軸交彙點
對接南沙聯動天河,共築廣州活力創新走廊
攜手增城麵向深莞,共建東部中心
協同白雲帶動從化,一城四鎮聯動打造國家中新知識城
●“2+3+N”戰略科技創新平台集群:
“2”指兩大國家創新航母平台:國家呼吸疾病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3”指三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人類細胞譜係大科學研究設施、慧眼大設施工程、航空輪胎動力學大科學裝置;
“N”指N家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與科研院所: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中心、生物島實驗室、太赫茲國家科學中心以及多個高水平科研院所
●“三級帶動多點”城鎮體係布局:知識城、科學城、海絲城三個綜合型城市中心帶動生物島、新龍、永和、雲埔、西區等八個地區中心。
●全麵融入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60分鍾可達大灣區的主要城市,30分鍾可達白雲機場、廣州南站、廣州東站等主要交通樞紐,30分鍾可達廣州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