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區文化遺產檢察官辦公室”揭牌活動——黃埔區2023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受訪單位供圖
6月9日,廣東省首個文化遺產檢察官辦公室分別在黃埔考古工作站和黃埔文化遺產監督保育工作站掛牌成立。當天,“黃埔區文化遺產檢察官辦公室”揭牌活動——黃埔區2023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在廣州實驗中學舉行。
繼2020年8月在全省首創建立檢察機關“文化遺產檢察官”製度之後,黃埔區又成立了全國首個設在校園的考古工作站,並大力推進黃埔十類古遺存的活化利用,以一係列創新舉措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的“ 共建共治共享”,打造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黃埔樣板”新模式。
創新文物安全監督 打造“黃埔樣板”新模式
曆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為充分發揮文化遺產主管部門行政執法、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規劃專業化優勢,廣泛凝聚保護曆史文化遺產的共識,2020年8月21日,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黃埔區分局與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共同簽訂《關於加強曆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合作的工作機製(試行)》,全省首創建立檢察機關“文化遺產檢察官”製度,專職辦理涉曆史文化遺產方麵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試行一年後,為深入推進黃埔區曆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規範化、常態化,三方於2022年1月6日正式簽訂了《關於加強曆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合作的工作機製》。而“文化遺產檢察官辦公室”的設立則是在“文化遺產檢察官”製度基礎上的深化和延伸,與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黃埔工作站共建共享空間,在原有的工作任務和職責的基礎上,將工作進一步做細做實,前移至一線,服務於基層。
“文化遺產檢察官”製度實踐了文物保護利用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徑,入選2022年度廣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
保護與闡釋並進 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在文物利用工作中,用好曆史文化遺產、用好考古和曆史研究成果至關重要。當天,以黃埔區重要考古成果為依托,還舉辦了“姬堂晉墓墓磚文物拓印”活動,拉開了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黃埔工作站曆史文化傳承保護係列活動的序幕。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黃埔工作站”是市、區兩級文化部門深度合作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的全新謀劃。該工作站是廣州市第一個區級實體化運作,集整理、研究、展示、傳播、互動、體驗於一體的科研和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致力於黃埔區考古成果的整理、研究、闡釋工作,通過策劃文物考古成果展覽,組織公眾考古體驗活動,引導公眾了解黃埔、廣州乃至嶺南的曆史文化,讓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
同時,該工作站是全國首個設在校園的考古工作站。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廣州實驗中學簽訂了館校合作協議,以該工作站成立為契機,共建教育教學實踐基地。如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廣州實驗中學設立了文物保護中心,組織學生參加田野的考古調查工作,學習文物修複和鑒定,在體驗與互動中增強對曆史文化的認知和熱愛。
據了解,黃埔區今年將舉辦30餘場黃埔考古成果主題係列活動,在考古發掘、研究的基礎上做好闡釋工作,讓文化遺產惠及更多群眾。如策劃文物考古成果雲上與線下展覽、出版配套研究圖錄,針對群眾組織嶺南考古科普講座、公眾考古研學體驗,設立工作站“開放日”宣傳嶺南曆史文化。
“考古前置”改革 助力文化強市建設
長期以來,黃埔區文物保護傳承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通過因地製宜、因情施策,統籌采取不同保護手段,係統保護各級各類曆史文化遺產,讓曆史文化與現代化建設交相輝映。
2022年,黃埔區不僅開展了全區古屋、古道、古井等十類古遺存摸查和保護工作,還采用“微改造”繡花功夫,最大限度還原曆史風貌,將現代生活與鄉土文化相融合,打造出九佛街蓮塘古村、南崗街融德裏、文衝街幸福裏等曆史文化遺存展示區。2022年入選《小康》雜誌社評選的“嶺南文化傳承發展典範區”。
近年來,黃埔區的考古工作成績斐然,特別是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片區陸續發現了茶嶺、甘草嶺、欖園嶺、陂頭嶺等一大批具有極高曆史文化價值的考古遺址,這對構建珠江三角洲史前文化發展序列極為重要。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黃埔區聯合各部門將考古發掘與城市更新並進,全力推動考古成果活化利用。
2023年1月4日,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和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南漢二陵博物館簽署《推動黃埔區曆史文化保護傳承合作協議》。通過協議的簽訂,廣州市和黃埔區將致力於整合優勢資源,重點推動黃埔中新知識城片區先秦遺址保護,以“考古前置”改革破解文物保護難題,妥善處理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的關係,確保地下文物安全。
(孔海英、鄭嘉俊、鄭少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