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知識城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園。 李劍鋒 攝
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的中新智慧園。賈自豪 攝
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係統(廣州)有限公司。李劍鋒 攝
TCL華星廣州t9項目。李劍鋒 攝
廣州國際生物島。李劍鋒 攝
胡華智在廣州開發區蟄伏十年,一顆飛行夢靴子落地。
半月前,由他創立的億航智能在眾多入局產業賽道的“玩家”中,率先拿下全球首張無人駕駛航空器適航證,向世界發出強音:空中打“飛的”,從科幻照進現實。
的確,在全國、全省經濟版圖上,蓬勃發展的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憑借工業硬實力已經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位列全國百強區第六;連續五年穩居全國工業百強區前三;連續4年科創能力位居全國開發區第一;83家上市企業數量居全國開發區之首;躋身2022年廣東省工業百強區縣首位……
作為廣州經濟大區,黃埔貢獻全市41.1%的工業增加值,創造四成以上工業投資,去年工業總產值已超過9000億元,距離衝刺“萬億工業”強區僅一步之遙,廣州“工業一哥”的頭銜名副其實。
誠然,觀察一個區域的發展,數字之“形”最直觀,但更重要的是看經濟中的“含金量”。
從經濟結構來看,廣州開發區、黃埔區GDP中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已經超過一半,尤其是先進製造業占工業比重攀升到60%以上。
從產業圖譜來看,新動能不斷湧現,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汽車製造、新材料、綠色能源、生物技術、高端裝備、美妝大健康等八大支柱產業集群向千億級躍升,幾乎覆蓋所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傳統支柱產業與新興產業齊頭並進格局,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最強馬車。
帶著“閱卷”的目光,複盤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產業圖譜,正是“工業立區、製造業當家”,鑄就經濟底盤穩固、新動能成勢的“立身之本”。
●南方日報記者 劉珊
從開放起步
運營28年的安利廣州生產基地,迎來第10次增資擴產;紮根35年的寶潔持續加碼,官宣將國際貿易供應鏈控製中心從歐洲遷至廣州……
外資,見證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產業崛起。
時針撥至1984年,當時隻有9.6平方公裏的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批啟建,成為中國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
1988年12月,夏港街道成立,成為開發區建區以來最早的街道,也是當時唯一的街道。
就在同一年,寶潔公司正式落戶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當時全國化妝品行業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第一批海飛絲洗發水在建廠兩個月後走下生產線,一時風靡全國。
彼時,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跨國巨頭們開啟“中國時間”的第一站。
一批美妝大健康、生物醫藥、新型顯示等企業落地,繪就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產業底色。
從為人所熟知的寶潔、安利、百事飲料,到本田、西門子、LG等相繼到來,正是開放,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產業圖譜中,烙下了深深的時代印記。
置身南海神廟,遠眺珠江,波光粼粼,沿岸是大輪船、集裝箱和各式各樣的吊車、拖車,目之所及全是製造業的身影。
這裏的開放基因,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隋唐時期,中外船舶出入海必經之路,就是坐落在南海神廟的扶胥港;1745年端典的哥德堡號商船,滿載中國的絲綢、茶葉、陶瓷,從黃埔古港出發。
從過去跨國企業把製造基地放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到現在寶潔、安利、LG等巨頭企業“一而再、再而三”加倉布局,並且將更為核心的先進製造業項目、創新中心、新興產業落子,開發區的開放功能又有了新的內涵,外資企業在這裏搶灘新技術、新賽道、新產品,進軍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從過去幾年的投資動態可以看出,工業投資尤其是先進製造業投資,成為黃埔產業布局的最大亮點,為經濟長遠發展蓄勢充能。
深耕氫能技術創新25年的現代汽車集團,在廣州開發區建立首個海外燃料電池生產研發基地,引入全球最先進的燃料電池技術;孚能科技和TCL中環電池兩大“雙百億”新能源項目聯袂而至,標誌著黃埔搶灘新賽道。
截至2022年,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累計共有135家世界500強企業設立企業(項目)315個,其中包括78家世界500強外資企業,設立企業(項目)數量達到179個。更為突出的是,該區直接利用外資連續七年達到20億美元以上,連續四年排名全國經開區第一,長期穩居廣州市第一。
從當年承接“三來一補”製造起家,到電子顯示、汽車零配件工廠林立,再到如今成為“智造”和“質造”的代名詞,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產業迭代,正是中國製造業大浪淘沙、轉型升級的縮影。
因創新而強
從2008年創業時的6個人、15萬元初創資金,到2018年拿下3億元、200台機器人的奔馳訂單,再到2022年產值超過14億元、國際業務占比70%以上……
明珞裝備在以汽車車身製造為主導的高端裝備市場站穩腳跟,為全球15個國家提供高端智能製造生產線,成為豐田、奔馳、寶馬、福特等全球頭部企業整車裝備供應商。
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一批潛心自主創新、擁有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配套專家”製造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逐漸打破壟斷,擁有了話語權,一家家企業構建起高端基礎產業集群。
粵芯半導體12英寸晶圓項目的投產,作為廣東省第一條12英寸產線,標誌著廣州告別“缺芯”的曆史,填補行業空白;
禾信儀器攻克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技術,其環境監測質譜儀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在全球市場占有率近30%;
潔特生物突破高分子材料表麵改性和工藝加工技術,使同類進口產品價格下降40%;
百吉生物全球首款針對肝癌TIL細胞的治療藥獲臨床批準,標誌著其成為同時擁有CAR-T、TCR-T、TIL三大T細胞治療領域的國際領先原研藥企。
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領域,是最能代表區域產業活力的企業競爭力。過去幾年,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研發投入強度連續三年分別突破4%、5%、6%,達到6.14%,成為全市首個“破6”的區域,與紐約、東京等城市保持同一水平。
智能製造新業態新模式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湧現,先進製造業的先行實踐正在這裏進行。
從基礎科學到前沿科技,從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正在借助科技創新,勾勒一個更強的產業矩陣,邁上從製造大區向創新強區的躍升之路。
在資本市場,一個強大的“黃埔產業軍團”正在崛起,成為國內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
今年以來,隨著安凱微、慧智微等高新技術企業陸續上市,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境內外上市公司累計達到83家,位居全國經開區之首。
這83家上市企業,廣泛分布在21個行業,其中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計算機等產業的上市公司數量居前,體現了製造大區和創新強區的底蘊。
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還有大量以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和獨角獸企業為代表的腰部企業和新勢力,成為黃埔產業軍團持續擴容的最強支撐。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全球獨角獸榜》和廣州市獨角獸報告,廣州共有23家企業位列其中,排名全球第8、全國第4,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城市。在廣州23家獨角獸中,來自黃埔區的多達7家,占了1/3左右,覆蓋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
高端產業比重加大,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勢頭強勁,一批批知名製造企業在這裏紮根和崛起,無不昭示著,製造業才是黃埔經濟的“強區之基”。
以產業成勢
回歸製造業,是城市博弈、產業競爭、科技比拚的必然選擇。綜觀全國各大城市,每一個經濟強市,都有一個標識度極高的製造大區。
說起上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產業集群眾所周知,而這些產業的主陣地都在浦東新區。
回到廣州,新型顯示、生物醫藥、新能源等一係列主導產業正成為製造業當家的新動能,而這些產業的主陣地幾乎都在黃埔區。
實施製造業當家“一把手”工程,是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鍛造經濟“雙高”模式的強大支柱。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曾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大力實施“萬億製造”計劃,力爭到2025年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邁入萬億級序列,打造“中國工業最強區”。
數年來,許多存量工業企業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成長崛起,也是工業產值跨萬億的中堅力量。
該區要支持汽車、能源、石化、電子、美妝、大健康等支柱產業數字化、高端化、綠色化升級,鼓勵廣汽本田、南方電網、廣石化、安利等鏈組帶動上下遊企業集聚發展,增強先進製造業根植性競爭力。
作為廣州製造大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在鞏固既有產業優勢的基礎上,也在全力逐鹿新賽道,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鑄群成鏈。
在集成電路產業,以粵芯半導體為龍頭核心,中科飛測、深南電路、富樂德、誌橙半導體SiC材料研發製造總部相繼落地,助推廣東省打造集成電路第三極。
在汽車產業,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雙輪驅動、並行發展,以廣汽本田整車製造為核心的傳統汽車全產業鏈條基本形成;特別是在智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引進小鵬汽車、現代汽車、百度阿波羅智能汽車等行業龍頭項目,汽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陸續簽約落地。
在新材料產業,該區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培育完整產業鏈,已集聚247家規上工業企業,形成以先進基礎材料為主導,關鍵戰略材料為增長點,前沿新材料為發展新動能的產業發展格局,聚焦納米材料、半導體材料、先進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重點領域,引進院士團隊項目。
在高端裝備產業,該區聚焦高檔數控機床及關鍵零部件、機器人、集成電路裝備等重點領域,發展與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深度融合的智能裝備,擁有瑞鬆、廣州數控、弘亞數控、昊誌機電、明珞裝備等一批知名企業,基本形成從上遊關鍵零部件、中遊整機到下遊集成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在生物醫藥產業,已經形成研發在生物島、中試在科學城、製造在知識城的全產業鏈生態布局,加速邁向世界生物醫藥第一梯隊,擁有廣州實驗室、人類細胞譜係大科學研究設施、生物島實驗室、百濟神州、阿斯利康、GE龍沙、諾誠健華等一批重大創新平台和國內外知名企業,新興領域優質企業也在加速聚集中。
百億級項目層出不窮,千億級產業橫空出世,眾多科技企業鋪天蓋地,創新動能遙遙領先,為奏響“萬億製造進行曲”打下堅實支撐。
(南方日報 2023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