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大吉沙隆平早稻田裏,科研人員運用機收減損技術開展早稻搶收工作。新快報記者 李小萌/攝
從收割到轉運,全程機械化
新快報訊 記者李應華報道 大暑剛過,廣州豔陽高照,下午時分是最炎熱的時候,而黃埔大吉沙島上卻開始了早稻收割。從遠處看,收割機在田間來回,每每裝滿機上的糧倉,就會回到田邊將稻穀轉移到一旁等候的轉運車上,再由轉運車運到機耕路上的貨車上……
這麼炎熱的天氣,操作人員怎麼辦?不怕,他們都在機耕路上的樹蔭處遠遠觀察,在烈日下是無人操作自動運行的收割機和轉運機。
這是大吉沙華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智慧農場搶抓晴好天氣開展收割的一幕。
2019年,黃埔區啟動“都市錦田計劃”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黃埔文化集團開展農地流轉、租賃幫扶,全力推進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新增一批高標準水田;2021年2月,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團隊在這裏開始打造“無人農場”,這也讓島上的農業發展走上了科技快車道。
當天,羅錫文院士也在樹蔭下觀察著收割,談及目前大吉沙智慧農場的建設,他告訴新快報記者:“現在已實現耕種管收全過程無人機械化技術突破,我們現在有無人駕駛旋耕機、無人駕駛水稻直播機、變量施肥無人機、無人駕駛收割機等設備,馬上還會建設一個遠程操控車間,未來可以實現全流程無人化。”
(新快報 2023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