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廣州知識城新鄉村示範帶。
百縣、千鎮、萬村,正在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新的發力點。
近40年的飛速發展,讓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從蕉林灘塗躍居為產業高地,從“城鄉接合部”蛻變成灣頂明珠,靠著敢為人先、先行先試的探索精神,書寫了區域發展的“傳奇”,在產城融合、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產業幫扶的時代浪潮中,摸索出一條可行之路。
如今,當廣東擎起高質量發展的大旗將“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作為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關鍵一招,而廣州以此為牽引,在發展大局中當好示範表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奮力而起,在全市、全省發展大局中找準坐標,提出目標——“奮力打造產城融合、城鄉融合雙標杆區”,以探路先行、示範引領的使命感,在區域協調發展中走在前列。
日前,該區召開全區實施“百千萬工程”現場推進會,提出打造區域發展平台,全麵推動城鄉融合,聚力推進鄉村振興,深化區域合作共建,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再上一個新台階。
文/何瑞琪 圖/李劍鋒
打造“雙標杆區” 為何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既有高樓林立、人口眾多的中心城區,也有集約成群的工業園區,也有生機盎然的廣袤鄉村郊野;既是廣州11個行政區之一,也是集眾多國家級園區為一體的經濟功能區;既有千億級乃至衝刺萬億級的產業集群,也有眾多獨具特色的鄉村產業。
不僅如此,這裏的成長起點,與鄉村密不可分。無論是近40年前誕生的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還是10多年前奠基的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廣州國際生物島,都是在田野間破土而出,從零起步,篳路藍縷,闖出一條獨特的產城融合、城鄉融合、鄉村振興之路。
早在2016年,廣州市黃埔產城融合示範區就獲批為全國首批產城融合示範區,係當年廣州市唯一獲批建設的示範區;2021年3月,黃埔區獲批創建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為全省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探索,提供了“黃埔經驗”。
今年6月發布的《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全力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高質量推進“三城一島”聯動發展、高質量實施“一街一主業+N”產城融合行動等11項核心任務,將區域協調發展推向新的高度。
經過多年探索和發展,黃埔區正在形成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的新局麵。如今,在黃埔區484.17平方公裏土地上,生活著119萬常住人口,分布於17個鎮(街)、61個行政村(社區)。城市與工業園區融為一體,而城市與鄉村的界限並不十分涇渭分明,人們甚至可以站在高樓大廈望得見稻田、聽得到蛙鳴。站在科技最前沿的產業發展,可以吸引院士攜項目下鄉、產業引資進村,帶動周邊連片蝶變。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在借助打造“雙標杆區”的機遇,全力寫好區域發展、城鎮建設、鄉村振興、城鄉融合這篇大文章,為全市、全省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以“產”為核 全力打造強鎮街經濟
根據黃埔“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該區將在全區17個鎮(街)高質量實施“一街一主業+N”產城融合行動,加速打造特色產業集群、特色創新平台、特色綠色城區,在全區61個村(社區)實施“一村一特色”,助力鄉村振興。
由此可見,產業尤其是現代化產業體係,是鎮街經濟和鄉村經濟的最大發力點。作為廣州製造業規模最大的城區,黃埔多數鎮(街)、鄉村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且不同鎮街、鄉村的主導產業正在“連線成網”,推動產業鏈條不斷向外延伸。從城區到郊區,從鎮(街)到村(社區),幾乎覆蓋每一個相對薄弱的角落,形成“繁星滿天”的產業格局。
以“產”為動力,黃埔集結“科技強區”的優勢資源,把高科技產業鏈“嵌”進鎮街村社去!
在新龍鎮,全球最大的“輪胎”形建築——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從這裏破土而出,帶動了逕頭村等4條村發展。除此之外,科教創新園區、智能製造區和生物安全園區帶動了5條村,正在推進的科學之光走廊將推動農、科、旅鄉村融合……尖端科技和山林鄉野在新龍鎮“混搭”出奇妙的效果,背後卻是土地產值的大幅提升,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促進鄉村人員回鄉就業。
以“產”為核心,黃埔拿出招商引資的“拿手好戲”,讓大項目大平台“紮”進鄉村沃野去!
當前,該區正推進第一批111 個、總投資計劃330億元的鄉村振興“百大項目”實施,不斷吸引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要素向農村彙聚。隆平院士港、長嶺現代農業公園、中國航天現代農業創新中心等多個“明星”項目,總規模達100億元,融合了智慧農業、航天育種、鄉村休閑、研學教育、非遺文化等,將“專精特新”的文化科技產業與鄉村文旅有機結合,為城鄉融合發展築牢產業基礎。
“城”“鄉”一盤棋 綠美黃埔處處詩意棲居
城鄉協調發展“一盤棋”,若“棋子”落得好,何處不是詩意棲居地?
對於城鎮化率已經達到93.99%的黃埔而言,鄉村不是散步在城市四周的“邊緣地”,而是一顆顆可以串珠成鏈的“明珠”,以點帶麵繪就的美麗新圖景。這裏堅持城鄉發展一盤棋,把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讓城鄉居民共享生命的詩意棲居。
為此,黃埔區不遺餘力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保障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近五年,黃埔區對“三農”工作投入呈連續增長態勢,其中2022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中農林水科目支出達11.17億元,較2021年增長7.6%,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提供財力支撐。
鄉村振興有力帶動了城市“微度假”“輕旅行”的蓬勃湧現,成就了城鄉美學的新現象。每到秋天豐收時節,黃埔區大吉沙島的“隆平試驗田”稻浪翻滾、滿目金黃,成為人人向往的“都市錦田”;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長嶺國家登山健身步道遊客如織,雲山秋月微總部、長嶺醒獅文化館、磐石音樂穀安放了城市裏躁動的心。納米水鄉、蓮重燕來、金坑碧水……一個個新鄉村示範帶建設出新出彩,成為城鄉協調發展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聚焦“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黃埔區還以“綠美”為筆,擦亮城鄉詩意棲居的最美底色。以“園中有城、城中有園、推窗見林、出門入園”為目標,構建山水林田湖城一體的生態基礎,實現處處有公園、處處是美景,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更美好的環境中安居樂業。
亮諾亮績亮牌 再闖新路、再創新績、再開新局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
新的曆史時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科學謀劃自身定位基礎上,通過高質量實施“百千萬工程”,做好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時,該區還肩負重點推進粵東粵西粵北對口幫扶協作、駐鎮幫鎮扶村和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等使命,以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
上半年“百千萬工程”實施結果已形成新的“起跑線”。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中流擊水正當其時。7月12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召開實施“百千萬工程”現場推進會,部署下半年工作,不僅著力解決“幹什麼”的抓手問題,還有“怎麼幹”的執行問題,“怎麼考”的標準問題。
亮諾、亮績、亮牌,“三亮”行動推動各部門把承諾作為軍令狀、動力源,以比學趕超、賽龍奪錦之勢,向著黃埔區奮力打造產城融合、城鄉融合雙標杆區目標再向前一大步。
棋至中局,落子鏗鏘。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向著更高的目標不斷衝鋒,再闖新路、再創新績、再開新局!
(廣州日報 2023年7月23日)